眾所周知,高中生畢業後參加高考,國家根據其教育水平,設置了不同檔次的大學,分為北大、清華、復旦等985名牌院校,211重點一本院校,普通二本院校,民辦三本院校,大專院校,職業大專院校。大學自1999年擴招以來,20年彈指一瞬間,在這20年中,畢業了幾千萬畢業生。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那些年,考進職業大專的畢業生,畢業後知識水平到底有多高呢?
1999年,馬雲東拼西湊了50萬,創建了影響世界的阿里巴巴。同一年,李彥宏放棄了美國矽谷優異的富裕生活,開始回國創立了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網站——百度。1999年,馬化騰由於經營不善,差一點以100萬價格賣掉了騰訊公司。由於三個人的堅持,最後成就了佔領網際網路半壁江山的BAT三巨頭,成就了無數白手起家億萬富翁的神話。
與此同時,影響無數學生的網路遊戲出現了,CS、大話西遊、夢話西遊等眾多遊戲粉墨登場。原先那些沉迷於小說、錄像廳的學生被新時代的遊戲所替代。很多高中學生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三年時間,上課時候認真聽講的時間,毫不誇張的說,不超過一個月。其大部分時間都在網吧裡面,沉溺於網路遊戲樂不思蜀。白天在教室裡面呼呼大睡。等到高考時候,隨便考一下,總分750分,每科裡面的選擇題加上語文、英語中的作文隨便一寫,光靠蒙就能得二百分,而那些職業大專的錄取分數線正好是總二百多分,也就是總分的25%左右。如果一個學習差不多的初中畢業生去參加高考,三年高中不上,照樣能考上職業大專。
然而,那些被職業大專錄取的大學生,在學校有幹了些什麼呢?我們的職業大專院校課程設置也是奇葩,初衷是好的,錯就錯在不合實際,一個職業二專竟然開設了許多和北大、清華名牌院校一模一樣的專業,什麼工商管理、企業管理、計算機。。。。。大一學的課程也是按照一本、二本院校的課程設置,什麼大學英語,大學高數等基礎課程,可是那些一個連初中數學、初中英語單詞都忘的差不多的學生,他能學會嗎?1999年以前大學是難進易出,1999年擴招以後,除了一本,二本院校是難進易出,大專院校變成了易進易出。進入職業大專的大學生們,高中有時候還有家長老師監管者,有點自律能力,到大學以後猶如放飛的野馬。在大學裡面,逃課打遊戲,抽菸、喝酒、談戀愛樣樣俱全,凡是給學習有關的一樣不會,凡是給學習無關的樣樣精通。大學老師都很「仁慈」,每逢考試前都把考試範圍給學生一圈,平時再不學習,只要考試前一晚,考試範圍一複印,捲紙考題和考試範圍上的題幾乎一模一樣,湯藥都不換,考場上拿著小抄一寫,順利過關畢業。
也不知教育部擴招時有沒有想這麼多,是為了擴大內需?還是增加就業?還是給孩子們提供一個養生院?反正就是沒有看到大學擴招後大學生質量的懸崖墜落,很多職業大專畢業的大學生,畢業後寫材料提筆忘字,很多初中時學的字都不會寫,更不說初中時學的英語,早已經在高中的網吧裡忘的一乾二淨,至於別的學科都是過猶不及。職業大專畢業的大多數而言,畢業後除了打遊戲水平技高一籌,專業理論水平以及初高中所學知識全都不會。
以上所說的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我認識並且交流過很多二專畢業的學生,我發現他們參加工作後,自己從事的專業和大學學的一樣,可是對專業知識基礎為零,寫個材料錯字連篇,文不對題,結構混亂。字跡難看如小學生。我問他們為什麼啥都不會,怎麼畢業的?我們說上大學的時隨便一考試,考了二三百分,上大學吃吃睡睡、打打遊戲混畢業了。現在啥也不會,家裡面找關係隨便安排個工作。
對於剛職業大專畢業的大學生,如果真的和初中生一起參加中考,熟贏?誰弱?一目了然。悲哀啊,悲哀。 這是中國大學擴招後的一個巨大失敗,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早就了成千上萬的廢材,嚴重影響了我國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教育資源。所以,我要說的對於今後的大學,無論什麼樣的大學,一定要嚴進嚴出,對於職業型大專,儘量取消一些和社會實踐以及學生生源相脫節的研究性專業。對於進入職業大專的學生,能夠量體裁衣,學一些社會上急需緊缺的專業,多考一些社會上認可的資格證書,而不是放任自由,恣意揮霍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