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白富美」——《簪花仕女圖》

2021-03-01 行成研學

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博才少年。



從今天起,我們就開始學習遼寧省博物館的珍寶了。遼寧省博物館以前叫東北博物館,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它以藏品豐富、特色鮮明而享譽海內外。小編要介紹的第一件文物就是《簪花仕女圖》。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仕女圖?

仕女,在《辭源》中有三種解釋,一是指以美女為題材的中國畫,也叫「士女」;二是指宮女三是指舊貴族官僚家庭的婦女

因此,仕女畫又稱「美人畫」,是以古代女子風貌特徵為題材的繪畫統稱。

我國的仕女畫歷史悠久,最早的仕女畫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到了唐朝進入鼎盛時代,一直發展到清代。而簪花,是指把花插在頭髮上。這件文物因畫面中的五位貴族仕女發冠上都插著一朵很大的鮮花,所以被稱為《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是唐朝畫家周昉的作品,描寫的是幾位衣著豔麗的貴族婦女,在春夏之季賞花遊園的情景

這幅圖寬45.75釐米,長179.6釐米,圖中一共有六個人物,其中五位是貴婦,一位是侍女,還有兩隻小狗和一隻白鶴,應該是小姐姐們的寵物吧。

我們先從畫面的最右邊看,右邊第一位仕女頭戴牡丹花,左手拿著拂塵逗小狗。

第二位仕女穿著靚麗的服飾,右手輕輕提著薄衫的領子,仿佛在緩解炎熱。

第三位是手持長柄團扇的侍女,相比之下,她衣著樸素,髮飾普通,與其他遊玩的貴婦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四位仕女頭上佩戴了一朵荷花,眼睛注視著手上的紅花,仿佛在猶豫把花插在髮髻的哪個位置。

第五位貴婦頭上佩戴的海棠花,她的身形相對其他貴婦較小。

最後一位貴婦佩戴的芍藥花,右手捻了一隻蝴蝶,上身往前傾,準備迎接向她跑來的小狗,最左側還有湖石和盛開的紫玉蘭。

畫面中沒有任何環境的場面,動物、植物都只是點綴,畫家的精力都集中在這幾位仕女的身上。可以看出,貴族仕女養尊處優、無所事事的生活狀態。

唐朝的仕女圖那麼多,這幅畫有什麼特別的呢?

首先是色彩美。畫面的顏色鮮豔美麗,最吸引眼球的,是硃砂色的使用。每位仕女的身上,都有硃砂色的衣裳,在清透砂衣的襯託下,這些硃砂色顯得濃而不膩,質感飽滿沉著。

圖中一共用了除墨以外的十三種顏色,包括礦物質顏色、植物性顏色和動物性顏色,這些顏色使得畫作歷經千年,仍然絢麗華貴。除了顏色的運用,紗幔和肌膚的質感也描繪得形象逼真。仔細觀察,紗幔下的手臂顏色比裸露在外的膚色要深一些,生動再現了肌膚的滑如凝脂、紗幔的薄如蟬翼,表現了畫家勾線、賦色的高超技巧。

不僅如此,《簪花仕女圖》也是全世界範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的傳世孤本。它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標本型作品,代表了唐代現實主義繪畫風格,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正因為如此,它當之無愧成為遼寧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84年,中國郵電部還發行了《簪花仕女圖》的特種郵票哦。好了,今天的博才少年到這裡結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吧。

· · ·點擊下方,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

👇👇👇

編輯:博小二

配音:阿雯

相關焦點

  • 國畫《簪花仕女圖》:盛世氣象繪就的唐朝女子服飾,美若錦繡
    唐代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用最樸實生動的畫法在180釐米的畫卷中展現了六位唐朝貴族女子遊園賞景的場景,這五位貴族女子以及一個使女的衣著配飾都十分華貴豔麗,較為生動地向人們展現了唐代宮廷生活的奢華和悠閒。
  • 《簪花仕女圖》《瑞鶴圖》等珍貴藏品亮相
    原標題:《簪花仕女圖》《瑞鶴圖》等珍貴藏品亮相 遼博書畫大展今日開展   據悉,萬眾期待的遼寧省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展」、「中國古代繪畫展」兩大專題陳列已於8月14日上午開展。
  • 現場|簪花仕女等傳世唐代名跡首次全集結,遼博呈現絢麗大唐
    (此次特展的主要展品清單目錄見本文文末)《簪花仕女圖》(局部) 遼寧博物館藏《簪花仕女圖》 遼寧博物館展出現場從被認為是最接近王羲之書風與真跡的《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 卷(萬歲通天帖)》、《唐張旭草書古詩四帖》,到見證大唐貴族生活情趣、寫盡「曲眉豐肌,豔麗多姿」唐代仕女的《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
  • 唐朝女性的服飾很奔放?
    唐朝女性的對襟齊胸襦裙常常給我們留下性感、香豔的印象,唐詩所說的「慢束羅裙半露胸」「粉胸半掩疑晴雪」,應該就是指這種服飾。最性感的唐朝襦裙,並不是對襟齊胸襦裙,而是一種深U型袒領的高腰襦裙。山西萬榮縣出土的唐睿宗女婿薛儆墓石刻畫仕女,穿的就是這種袒領襦裙,領口開至胸部,裙帶束於乳下,乳房露出四分之一,看起來有點接近今天許多女性秀身材的深V性感裝。這應該是唐代宮廷女性的裝束。
  • 名家技法|黃胄的仕女圖欣賞
    《秋風仕女圖》,137cm*68cm,作於1992年《仿馬遠筆意》,46cm*68cm,作於1995年《竹林仕女》,96cm*44cm,作於1988年《觀音》,92cm*42cm,作於1988年《簪花仕女》,98cm*34cm《唐寅畫意》,作於1988年《墨竹仕女》,69cm*35cm《紈扇仕女圖》,96cm
  • 180斤「唐代仕女」吃湯圓圖走紅 網友:又騙我增肥
    生活中是漢服設計師、淘寶賣家店主  元宵節期間,一組「唐朝仕女」吃湯圓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畫面中,一位身穿漢服的唐朝女子對面前的一碗湯圓欲拒還迎,令人忍俊不禁。網友紛紛點讚評論,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的官方微博也都進行了轉發。  這組圖片的配文稱,「不不不,很胖了不能吃了!要不,就吃一個?太好吃了,再吃兩個!
  • 當唐朝仕女遇上牛肉麵,這個蘭州莎莎要火‧‧‧‧‧‧
    當唐朝仕女遇上牛肉麵,這個蘭州莎莎要火‧‧‧‧‧‧ 2018-03-05 14:20  ZAKER蘭州
  • "唐朝仕女"吃湯圓組圖走紅 漢服設計師傳播傳統文化
    唐朝仕女」吃湯圓祝福元宵節 3月2日是傳統佳節元宵節,一組「唐朝仕女」吃湯圓的圖片突然走紅網絡,上萬網友點讚評論,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的官方微博也都進行了轉發。 圖中的主角是一位豐腴明豔的唐朝女子,她頭梳高聳髮髻、身著華美漢服,對遞來的一碗湯圓欲拒還迎。
  • 「唐朝仕女」吃湯圓組圖走紅 創作者系一名漢服設計師
    一組「唐朝仕女」吃湯圓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畫面中,一位唐朝女子對面前的一碗湯圓欲拒還迎,令人忍俊不禁。據了解,圖片主創敖珞珈(化名)是一名漢服設計師,這組照片以唐俑造型為靈感,拍攝初衷是想在「樂和」大家的同時,幫助大家了解傳統文化。
  • 不負春光,看唐代仕女們都怎麼玩
    周昉的《調琴啜茗圖》中,描繪了幾位唐朝貴婦在林中石上撫琴品茗的場景。畫中背景大片空白,用兩棵樹和一塊石板告訴人們這是在自然之中。一位貴婦坐在石板上撫琴,旁邊兩位面對面坐著聽她彈琴,身邊的侍女端著茶盤。在社會經濟發達的唐朝,在漢族雜技空前發展的基礎上,來自少數民族和國外的雜技也融入到表演當中。在這幅《宋國夫人出行圖》中所描繪的「頂竿」,正是當時的流行節目。
  • 宮廷雅事:春天郊遊時,出不了門的唐朝貴婦們怎麼玩呢?
    近日在天津博物館中展出了一批來自唐朝的仕女俑與宮廷女子日常用品,這裡我們將用這些物品和唐代的仕女畫一起,還原出唐代宮廷女子的日常生活。(由於仕女畫多為長卷形式,閱讀本文時歡迎轉轉脖子或手機!)貴妃出遊這幅《虢(guó)國夫人遊春圖》的作者是唐玄宗時期的畫家張萱。
  • 這組「唐朝仕女」圖火了!像不像昨天想吃湯圓又不敢的你?
    一組「唐朝仕女」吃湯圓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畫面中,一位唐朝女子對面前的一碗湯圓欲拒還迎,令人忍俊不禁。「唐朝仕女」吃湯圓祝福元宵節昨天(3月2日)是傳統佳節元宵節,一組「唐朝仕女」吃湯圓的圖片突然走紅網絡,上萬網友點讚評論,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的官方微博也都進行了轉發
  • 為什麼古代仕女圖裡的美女都是單眼皮?| 史記
    ✪ 張之傑歷代仕女圖所畫的美女全都是單眼皮,雙眼皮的一個也沒看到。這在晉朝、唐朝可能是出於寫實,宋朝以後雖出現了雙眼皮的肖像畫,但美女圖中卻仍只見單眼皮美人。這些古畫中的單眼皮、雙眼皮,透露出些什麼訊息呢?族群遺傳學經常翻閱畫冊,不期然地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歷代仕女圖所畫的美女,全都是單眼皮,雙眼皮的一個也沒看到。這是為什麼?我開始思索。
  • 還原唐代仕女的風姿,胖臉呆萌真可愛~
    在大觸@焦響樂的筆下每一位肉嘟嘟、最萌吐血、最治癒的唐朝仕女她們都有一個萌噠噠的名字——胖臉吉祥長胖每一斤都是勳章宅在家就能做貢獻的時候了除了萌萌的吃貨形象在@焦響樂微博中有很多其他作品《虢國夫人遊春圖》《簪花仕女圖》《搗練圖》…一系列的傳世唐風名畫都變成了萌萌的胖美人!
  • 穿越回唐都長安,仕女們如何度過一天的時光?
    唐代仕女圖 唐代仕女們對精緻妝容的要求絲毫不輸兩千年後今天的時尚女郎。以粉飾面,兩頰塗胭抹紅,修眉飾黛,點染朱唇,甚至用五色花子貼在額上,增添美麗的效果。花瓣形銀胭脂盒 唐代  直徑4.8釐米  高1.2釐米西安博物院「嫵媚不煩螺子黛,春山畫出自精神。」
  • 「男子簪花」: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另類時尚和風雅!
    「男子簪花」是古代社會一種十分另類的時尚和風雅。那麼,在中國古代,男子簪花的風俗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唐朝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曾記載:「(國王)首冠花曼,身佩櫻絡」,「國王、大臣服玩良異,花曼寶冠以為首飾,環訓櫻絡以作身佩」。因此,很多學者認為,男子簪花在唐代的流行是中外文化交融後的產物。
  • 歷史上的唐朝到底有多「開放」?
    說到唐朝,我們對唐朝的認知,除了歷史課本,還有影視劇。像《武則天》、《唐明皇》、《楊貴妃》、《上官婉兒》、《神探狄仁傑》等等。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封建社會得巔峰時期,被稱為大唐盛世。影視劇裡的唐朝人,從思想、著裝、政治上,跟其他朝代都有不同,那唐朝到底「開放」到何種程度呢?
  • 古代絕世骨雕仕女圖,放大50倍後才能看清,這刀工真是服了!
    古代絕世骨雕仕女圖,放大50倍後才能看清,這刀工真是服了!仕女圖在中國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無數畫家通過筆墨把仕女描繪到了極致,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風貌,沿襲至今,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就是唐朝的仕女圖以及明代的仕女圖了。
  • 王公貴族才能「消遣」的寵物,唐朝為何庶民之家也能「吸貓擼狗」?
    到唐朝時,類似於「吸貓擼狗」的養寵物之風也盛行一時。從宮廷裡高貴的王公貴族到民間普通的尋常百姓,都喜愛在家中養寵物。那麼,唐朝的養寵物之風為什麼會從上而下擴散開來的呢?比如,在唐代很有名的那副《簪花仕女圖》中,畫上不僅有五位仕女和一名仕者,還有兩隻小巧玲瓏的寵物狗。由此可見,小型的寵物狗深得王公貴族們的喜愛,養寵物之風也開始盛行。唐朝宮廷寵物的來源主要是地方或周邊小國的進貢和皇帝親自徵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