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博才少年。
從今天起,我們就開始學習遼寧省博物館的珍寶了。遼寧省博物館以前叫東北博物館,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它以藏品豐富、特色鮮明而享譽海內外。小編要介紹的第一件文物就是《簪花仕女圖》。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仕女圖?
仕女,在《辭源》中有三種解釋,一是指以美女為題材的中國畫,也叫「士女」;二是指宮女;三是指舊貴族官僚家庭的婦女。
因此,仕女畫又稱「美人畫」,是以古代女子風貌特徵為題材的繪畫統稱。
我國的仕女畫歷史悠久,最早的仕女畫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到了唐朝進入鼎盛時代,一直發展到清代。而簪花,是指把花插在頭髮上。這件文物因畫面中的五位貴族仕女發冠上都插著一朵很大的鮮花,所以被稱為《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是唐朝畫家周昉的作品,描寫的是幾位衣著豔麗的貴族婦女,在春夏之季賞花遊園的情景。
這幅圖寬45.75釐米,長179.6釐米,圖中一共有六個人物,其中五位是貴婦,一位是侍女,還有兩隻小狗和一隻白鶴,應該是小姐姐們的寵物吧。
我們先從畫面的最右邊看,右邊第一位仕女頭戴牡丹花,左手拿著拂塵逗小狗。
第二位仕女穿著靚麗的服飾,右手輕輕提著薄衫的領子,仿佛在緩解炎熱。
第三位是手持長柄團扇的侍女,相比之下,她衣著樸素,髮飾普通,與其他遊玩的貴婦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四位仕女頭上佩戴了一朵荷花,眼睛注視著手上的紅花,仿佛在猶豫把花插在髮髻的哪個位置。
第五位貴婦頭上佩戴的海棠花,她的身形相對其他貴婦較小。
最後一位貴婦佩戴的芍藥花,右手捻了一隻蝴蝶,上身往前傾,準備迎接向她跑來的小狗,最左側還有湖石和盛開的紫玉蘭。
畫面中沒有任何環境的場面,動物、植物都只是點綴,畫家的精力都集中在這幾位仕女的身上。可以看出,貴族仕女養尊處優、無所事事的生活狀態。
唐朝的仕女圖那麼多,這幅畫有什麼特別的呢?
首先是色彩美。畫面的顏色鮮豔美麗,最吸引眼球的,是硃砂色的使用。每位仕女的身上,都有硃砂色的衣裳,在清透砂衣的襯託下,這些硃砂色顯得濃而不膩,質感飽滿沉著。
圖中一共用了除墨以外的十三種顏色,包括礦物質顏色、植物性顏色和動物性顏色,這些顏色使得畫作歷經千年,仍然絢麗華貴。除了顏色的運用,紗幔和肌膚的質感也描繪得形象逼真。仔細觀察,紗幔下的手臂顏色比裸露在外的膚色要深一些,生動再現了肌膚的滑如凝脂、紗幔的薄如蟬翼,表現了畫家勾線、賦色的高超技巧。
不僅如此,《簪花仕女圖》也是全世界範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的傳世孤本。它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標本型作品,代表了唐代現實主義繪畫風格,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正因為如此,它當之無愧成為遼寧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84年,中國郵電部還發行了《簪花仕女圖》的特種郵票哦。好了,今天的博才少年到這裡結結束了,我們下期再見吧。
· · ·點擊下方,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
👇👇👇
編輯:博小二
配音: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