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麵包製作中15個常見並容易忽略的問題,你中招了嗎?要點解析

2020-12-15 愛美食的表哥

今天小編根據以往粉們在製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了整理,解決方案都在這了

劃重點,做好記錄喔期待你做出完美的丹麥麵包

15個常見問題答疑

Q1:

丹麥麵團的出缸溫度是多少?

一般情況下軟歐、甜麵包的溫度是26-28℃左右,法式類麵包的溫度是20-24℃左右,那麼我們打丹麥麵團,建議面溫在26℃左右。

Q2:

使用法國麵粉製作丹麥麵包,打面狀態怎麼判斷?

通常情況下,製作丹麥麵包所用的是

法國麵粉(伯爵T45),法國麵粉又分為傳統麵粉和通用麵粉。傳統麵粉是無添加的麵粉。通用麵粉是在麵粉中有添加部分維生素等。

所以使用傳統麵粉時,麵團出現光滑面膜就可以出缸了(大約在7成麵筋左右)。使用通用麵粉時,因為添加了部分維生素,麵筋會略微較強,所以在麵團

出現光滑面膜後,可以適度的再多打一下,那樣麵團的麵筋會弱一些(大約在8-9成麵筋左右)。

Q3:製作丹麥麵包時,包油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通常情況下,麵團重量與油脂重量比例是3:1或2:1(比如:麵團重量750g,油脂重量250g)。法國及歐洲通常採用3:1的比例,而日本和美國更偏愛重油的味道,所以通常採用2:1的比例。

其實油脂的多少決定麵包的酥脆度,油脂比例越高,成品麵包的口感越酥脆,黃油的味道也會越重。相對而言,成本也會越高。所以油脂比例的多少,取決於你想要製作的麵包口感。

Q4:丹麥麵包,包油時需要特別注意哪些細節?

在包油過程中,一定注意

油脂的硬度麵團的硬度保持相對一致,而且室溫也很重要,儘可能的保持相對偏低的溫度,因為溫度太高,油脂容易融化,那麼最後烘烤出的丹麥麵包容易產生沒有層次或者層次不明顯的情況。

Q5:

丹麥麵包,包油的方式是選擇三折一次+四折一次還是選擇三折三次?

通常情況下,咱們包油會採用四折一次,三折一次的方式。那麼對於三折三次的方式,因為摺疊的次數較多,時間上花費也較多,略微增加了開酥過程中油與面的軟硬度控制的難度。當然,層數越多,油脂的厚度會越薄,相對應的口感上酥脆度會更高一些。

包油方式取決於對口感的要求,要求不同,方式就不同。

Q6:製作丹麥麵包需要哪些工具嗎?

首先,你肯定需要一臺烤箱!最常用的工具肯定就是長尺、牛角刀、擀麵杖、起酥機。如果你的條件允許,個人推薦一款「神器」-「三能」的多功能滾輪刀。如果你沒有起酥機,那麼還可以採用手工開酥的方式。

Q7:

丹麥麵包的醒發溫度和溼度怎麼選擇呢?

由於丹麥麵包油脂是包入的,那麼醒發溫度太高較容易導致油脂融化,從而影響烘烤後內部層次感,所以個人推薦醒發

溫度26-30℃,溼度75%-80%。

不同的醒發箱,溫度和溼度的數值也會有區別。

Q8:如何判斷丹麥麵包是否發酵完全?

1.通過

觀察麵團醒發後的大小,一般情況下,發酵好的麵團體積是原體積的兩倍大小。2.通過

搖晃烤盤,麵團會產生晃動,如果麵團像「肥肉」一樣的晃動,這種也是發酵好的表現之一。3.用手去

觸摸麵團,可以感覺到氣體感很足,這種情況是發酵好的表現之一。4.由於丹麥麵包可以從表面清晰的看出層次感,如果

油與面之間有明顯的裂縫,也是發酵好表現之一。

Q9:

為什麼丹麥麵團包油的時候會有壓斷油脂和混酥的情況?

首先,這種情況相對新手而言,發生的比較普遍。1.

油脂的硬度超過了麵團的硬度,那麼在開酥的過程中,麵團會把油脂強硬的拉扯導致折斷。如果遇到油脂及麵團硬度相對偏硬,開酥的過程中,每一次開酥的厚度,偏小一些,在

起酥機上多開幾次,那樣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油脂太硬導致斷油的機率。

2.

油脂的硬度相對較軟室內溫度偏高,包油時沒有分離狀態,造成油與面融合。如果遇到油脂及麵團硬度相對偏軟,開酥的過程中,每一次開酥的厚度,偏大一些,在

起酥機上少開幾次,那樣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油脂太軟導致混酥的機率。

Q10:手工開酥和用機器開酥有什麼區別嗎?

手工開酥和機器開酥,都可以製作出好吃的丹麥麵包,這是毋庸置疑的。手工開酥,相對而言會更加費時費力,並且每個人的雙臂的力量並不是相同的,開酥的薄厚度也沒有機器開酥更勻稱。那麼最後做出來的產品統一性不夠。而機器開酥更加方便快捷,成功性更高。

Q11:烘烤丹麥麵包是用風爐還是平爐?

不同的兩種烤箱烘烤出來的效果不太一樣,由於風爐大多採用熱風循環的方式,所以烘烤出的丹麥麵包顏色更均勻,酥脆度更好,並且成品體積也更大一些。平爐是採用上下火的方式來進行烘烤,烘烤出的成品顏色會更有質感,酥脆度會略微差一點。根據你需求的口感,質感,選擇你需要使用的烤箱。

Q12:為什麼在最終成型之前,麵團的回彈性那麼強?(比如:我需要20釐米的長度,開酥至22釐米,可最終裁完後,長度回縮至18釐米)。

1.攪拌不足。如果

麵團攪拌不充分,麵團麵筋會偏強,回彈性容易增強。

2.包油後,冷藏鬆弛的時間

是否足夠,如果鬆弛時間過短,回彈性容易增強。個人建議,包油後冷藏鬆弛時間至少30分鐘左右。

3.麵團含水量偏少

。如果麵團含水量偏少,麵團會較硬,柔軟度不足,回彈性容易增強。

Q13:

製作丹麥麵包時,成型前發現麵團軟了,該如何解決?

這種情況對於新手來說是最容易發生的,主要是因為

裁割的速度太慢;室內溫度偏高。

1.可以購買冰袋,裁切完後直接放在冰袋上,最後一次成型。2.可以把烤盤或者木板放入冷凍冰箱降低溫度,裁切完後放在表面進行降溫,最後一次成型。3.可以把裁切完的麵團直接放入冷藏冰箱降溫,達到合適的硬度取出,進行最終的成型。這幾種解決方式都是利用現有的工具,來保證成型的完美性。

Q14:

為什麼烘烤後的成品會出現塌陷,不夠飽滿?

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

發酵過度,因為發酵時間過長,麵團的支撐性會減弱,那麼烘烤出來後,很容易出現不夠飽滿。提醒下,麵包出爐時一定要輕震一下烤盤,有降低塌陷的可能性。

Q15:為什麼成品內部組織會有「死面」?

丹麥的組織應該是均勻蜂窩狀氣孔,如果出現「死面」的情況,醒發溫度可能偏高,醒發過程中出現出油的情況;包油的過程中,可能出現斷油的情況;醒發不夠充足,也可能會出現中心部位有「死面」的情況。如果成型過程中,手粉太多,也可能導致「死面」的情況。選自《麵包大全》這本書,版權所有。

相關焦點

  • 麵包失敗率太高?烘焙製作中14個常見難題大解析,新手必看!
    烘焙製作中14個常見難題大解析製作一款美味的麵包,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許多細微的因素烘焙製作中14個常見難題大解析小歐為大家整理歸納了一些麵包製作中的常見問題麵包製作中常見問題答疑烘焙製作中14個常見難題大解析Q:麵團打好後發現鹽沒有放還能再加進去嗎?鹽雖在配方中用量少,但是作用很大,加鹽後能使酵母發酵穩定。
  • 烘焙圈子:丹麥麵包|深度解析丹麥麵包~詳解製作配方及教程
    丹麥麵包屬於營養成份較高、成本較貴的高級麵包,製作工藝複雜,經過攪拌和發酵之後,將經過3h以上低溫發酵的麵團滾壓成厚約3cm的面片,再進入摺疊工序,使包入麵團中的油脂經過該工序產生很多層次,麵皮和油脂互相隔離不混淆。
  • 丹麥麵包,麵包中的貴族,詳細做法教給你
    為什麼說丹麥麵包是麵包中的貴族嗎?那告訴你,丹麥麵包在原料上更加精細,優質,工藝更加繁瑣,技術要求更加高超。也許你平時吃過如:牛角、金磚這一類能夠清晰層次的麵包。優質的丹麥麵包,會選用動物脂黃油和動物脂起酥油,這兩種油脂,相對來說是比較貴的,是從牛乳中提煉的,會有純正的牛乳的香味。市面上能見到的大多是植脂黃油和植脂起酥油。操作工藝上會有手工製作和機器製作區分,當然手工製作對技術要求很高。現在就教你手工製作丹麥麵包。
  • 丹麥麵包
    >
  • 各國的丹麥麵包究竟有何不同?送你3款丹麥麵包配方
    提到起酥麵包,小森都止不住的流口水,那種酥軟相間的口感真的是太美妙了。我們平時最常見的就是牛角包、羊角包、手撕包了。很多人都知道它們是起酥麵包,但是其實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丹麥麵包。丹麥麵包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松質麵包,但是真正製作出的好的丹麥麵包很少,因為丹麥麵包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也很耗費時間與精力,所以一般需要提前 1~2 天製作,在做丹麥麵包之前,我們首先要去認識丹麥麵包。
  • 丹麥麵包技術詳解:包油、開酥圖文案例全揭秘!
    丹麥往往是專業麵包大賽的必考項目: 開得一手好酥 是每一位麵包師進階的方向之一 什麼是開酥呢?
  • 歐式麵包製作常見問題解析
    歐式麵包外形簡單且有質感,體積較亞洲麵包大,麥香濃鬱。比較有代表性的歐式麵包有:德國黑麥麵包、傳統法棍、夏巴塔、鄉村麵包等。由於食材比較簡單,那麼在製作歐式麵包時對工藝的要求相對嚴苛。為什麼歐式麵包中通常會添加魯邦種?添加了魯邦種的作用是什麼?添加量一般是多少?傳統的歐式麵包口感都透出一股淡淡的酸味,其實,這種酸味的來源就是魯邦種。
  • 丹麥麵包怎麼開酥?看了今天這款丹麥草莓製作方法你就會了!武漢...
    這種麵包的發源地是維也納,所以在現在的其他產地,人們稱之為維也納麵包。丹麥麵包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款丹麥草莓麵包,它的特點:淡味丹麥麵團,和豐富的新鮮水果,更突出水果的主題。分兩部分講解,具體的步驟如下:一、丹麥皮的製作(起酥部分)麵團配方例一:高筋粉800g,低筋粉360g,酵母20g,牛奶400g,蛋150g,細砂糖80g,鹽30g,奶粉30g,煉奶 10g,蜂蜜 15g,酥油70g,改良劑7g,丹麥片狀油丹麥麵包丹麥麵團操作:一、將高粉、低粉、酵母、糖、蛋、水、奶粉、煉奶 、蜂蜜改良劑慢速拌勻
  • 你知道丹麥麵包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嗎,四款造型送給你,簡單易上手
    了解完丹麥麵包相關包油、摺疊,你知道丹麥類麵包富於變化的造型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嗎?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基本的丹麥類造型,製作起來都不繁複。為大家介紹4款基本丹麥麵包塑形過程可頌的塑形1. 將摺疊完成的麵團用起酥機擀壓至0.4釐米厚、寬度32釐米。2. 用刀去除麵皮邊緣不規則的部分,再裁成10X30釐米的等腰三角形,若干。3.
  • 冷天中的期許,千層丹麥吐司丹麥麵包
    香濃美味的丹麥吐司(千層吐司),只有在嚴冬的寒冷中,才可以一試親手製作所以,這是令怕冷的我少有地一直期許著冬天的一份特殊食譜。說來特別,在最冷最冷的日子,無論怎樣保暖也沒有用(超暖內衣,暖氣,熱茶......)
  • 學會這幾種技巧,輕鬆做好酥軟的丹麥麵包!
    少有麵包如丹麥麵包那樣 如此友善,具有多樣性 油、糖、雞蛋、牛奶比例的差異 促成了多變的傑出風味 你可以想像成味覺的魔幻大戲 或者麵包師的即興表演
  • 烘焙達人分享6個要點,讓你用麵包機也能做出柔軟麵包
    第一個要點:麵包機的選擇(如果你已經購買了麵包機,就跳過這一點),我一共使用過3個品牌7臺不同型號的麵包機,對於麵包機的選擇可以說是一分錢一分貨。不能只是說某個品牌是最好的,只能是同等價位的麵包機去對比。舉個例子吧,我用同一個品牌的不同型號的麵包機,便宜的麵包機麵包桶沒有貴的厚重,這樣烘烤出來的麵包皮,就會比較厚,沒有那麼薄。
  • 歐式麵包製作八大常見問題解析(上)
    什麼是歐式麵包?歐式麵包不同於我們亞洲常食用的麵包,歐式麵包一般以主食的身份出現在歐洲消費者的餐桌上。其原料也十分簡單和傳統,僅麵粉、酵母、水、鹽。歐式麵包外形簡單且有質感,體積較亞洲麵包大,麥香濃鬱。
  • 常見的洗衣機使用誤區,你中招了嗎?快停止這些錯誤的方法吧!
    雖然你經常使用洗衣機,但是未必真正用對。看看這些常見的洗衣機使用誤區,你中招了嗎?快停止這些錯誤的方法吧!五個常見的洗衣機使用誤區1、衣物常常泡一晚上再洗嗎?衣服被泡的時間越長就越能洗得乾淨?實際上並不是。
  • 北歐丹麥麵包文化與丹麥起酥麵包
    裹油類麵包或糕點等便是丹麥等北歐國家的特色,吃起來非常香,但油脂含量也高。比如,丹麥吐司、可頌、牛油蛋糕等,吃起來絕對美味,但不宜多吃。丹麥三明治(Smoerrebroed)是具有代表性的丹麥食物,這是一種開口三明治,從最簡單的到複雜得像雕塑品的都有。
  • 為什麼你做的丹麥麵包就是差了一點點?為你揭秘,速看!
    今天小森帶大家來細剖早餐中既有營養又好看的丹麥麵包,拿好小本記好啦~丹麥麵包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松質麵包,羊角麵包是比較經典的一款,有很多不同造型及各式各樣的丹麥麵包。但是真正製作出的好的丹麥麵包很少,因為丹麥麵包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也很耗費時間與精力,所以一般需要提前 1~2天製作,下面小森為大家講解丹麥麵包的操作重點。
  • 極致細膩,入口即化,日式生吐司做法,及常見吐司製作問題解析
    本文約2400字,前半部分為「日式生吐司」製作方法,後半部分為「吐司製作中常見問題解析」。歡迎關注我發布的更多原創美食文章,每篇都是由我親手製作、拍攝和撰寫的,收藏、轉發和留言評論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 30款丹麥麵包製作圖解等你拿,款款美味誘人|金領西點培訓學校
    西點店裡最吸引人眼球的永遠是口感酥軟、層次分明、奶香味濃、質地鬆軟的丹麥麵包。比如唱片、比如牛角可頌、再比如串燒。丹麥麵團的製作方法和千層酥皮類似,都是將油脂裹入麵團,經過反覆摺疊以後形成一層一層的麵皮,烤制時,麵皮會一層層舒展開來,形成香酥的起酥麵包。
  • 測評了100款丹麥麵包後,這可能是夏日熱賣NO.1的丹麥麵包
    這款名叫「果繽紛」的丹麥水果籃子將丹麥麵包製作成花籃的樣子,口感酥軟、奶香味濃,再搭配豐富的水果顆粒,無論從造型還是色彩,都令人眼前一亮夏日特製麵包,指南君特別送給空架期的你。/個操作步驟011.將配方中所有乾性原材料攪拌均勻,加入水,然後用高速攪拌至麵筋擴展,加入油脂繼續攪拌至麵筋完全擴展。
  • 丹麥王國中最容易忽略的世界之最,在地圖上看著比澳大利亞還要大
    丹麥王國是一個童話的世界,我們想到丹麥首先想到就是那個位於哥本哈根朗厄裡尼港入口處的美人魚雕像,我們的童年也是在安徒生的童話世界裡長大,因此丹麥這個國家我們都非常的了解。但是我們的了解都來自這個國家的童話故事,或者哥本哈根的一些國際性會議,因此在我們的印象裡丹麥就是位於北歐一角裡的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其實丹麥王國下的領土不限於歐洲部分,這個王國的疆域有一個世界之最,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個地方,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這個地方是丹麥的自治領土這一狀況。這個世界之最就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