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剪吹辦卡10元,不辦卡88元,你辦還是不辦?家住成都市武侯區置信路的居民很多都辦了,「少則幾百,多則四五千。」本以為撿了便宜,但沒想到,不到半年,理髮店就捲款跑路了……據了解,已知受害者至少有50-60人,涉及金額達數萬元,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
超便宜:
低價銷售體驗卡
20元兩次洗剪吹
位於武侯區置信路8號的怡瑞造型美髮店已有近兩月沒開門了。門上粘貼了多張告示:「此房涉及經濟糾紛」「怡瑞造型還我錢」「怡瑞造型老闆卷錢跑了!聯繫不上……」
由於來討說法的顧客很多,報警的人也很多,當地派出所直接在門上張貼告示:如與該理髮店有經濟糾紛的會員,請聯繫紅牌樓派出所,並附上聯繫電話和地址。
那麼,充值顧客是如何一步步被騙的呢?
據家住附近的黃女士介紹,店鋪是今年4月份才開業的,當時開業聲勢很大,幾十個人上街宣傳,銷售的產品也很誘人,「買體驗卡20元可以洗剪吹兩次。」想著家裡人都要用,黃女士一口氣買了20張。可還沒等這20張體驗卡消費完,要做頭髮燙染時又讓充值,「充得越多,折扣越大。」黃女士說,以洗剪吹為例,不充值是原價88元/次,充值則可享受9.9元/次,最後她充了4000元。
然而沒想到的是,9月28日,店鋪就接連發出通知:首先是國慶放假休息,國慶節後又以店長結婚為由放假。黃女士想著卡裡還有近3700元,越想越不對勁兒,馬上她就致電店鋪法人張福兵詢問情況。黃女士說:「他要麼不接電話,要麼接了我就被反罵一通。」在電話中,張福兵還告訴她,品牌已經賣出去了,讓不要再找他。那時她才知道自己的錢可能真的「打水漂」了,她馬上報了警。
隨著知曉的人越來越多,黃女士發現,有很多跟她一樣的受害者。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妻子充值了2000元。袁先生得知價錢這麼便宜,他認為這裡面肯定有貓膩,就讓家人儘快消費完,可還沒等消費三分之一,就被告知關門了。
據受騙者統計,已知受騙者至少有50-60人,涉及金額至少在3萬元以上。
套路深:
給每個顧客剝糖
理髮師要給顧客買飯
受騙的肖女士也直言,從來沒見過服務如此到位的理髮店。每次去店裡消費,店員都會剝好一顆糖送到你手上,而且店裡有很多吃的,水果、堅果、糕點……「連香蕉也是把皮剝了給你。」而且有時做頭髮太久,理髮師還會給你買飯、買飲料。有一次她做頭髮做到了晚上11點過,店長還親自開車送她回家。
事發前,肖女士也在想,這個理髮店環境很一般,這樣高的待客成本,能支撐多久?不過,由於這些貼心的細節,肖女士也被「套路」了700多元。
肖女士告訴記者,這個理髮店是有「套路」的,第一次去讓你充值,第二次去又讓你買洗髮水,等她第二次走的時候,店員還告訴她,「你下次來還有一種優惠哦。」肖女士說,她當時就有點生氣了,「有優惠怎麼不一次說完!」可等她第三次去時,就已經關門了。
其實,肖女士所遇到的這些「用心」服務,都是美髮店經常培訓的內容。曾在該美髮店洗頭的員工小晏向記者確認了此事。他告訴記者,「店裡沒事就培訓,一周至少要培訓3天。」培訓的內容是如何「用心」對待顧客,「包括給每個到店的顧客剝一顆糖;做頭髮太晚,理髮師必須給顧客買飯,不買就要『罰款』等等。」培訓的人告訴他們,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顧客信任,才能提高業績。對於老闆是否有跑路的嫌疑?小晏說,由於他只幹了兩個多月就辭職了,所以並不知曉。
記者調查:
中和鎮兩家分店已經轉手
該店小股東餘小姐雖然不知道跑路的事情,但在今年7月她提出辭職時,她還被老闆滕俊闖要求承擔卡金1萬多元。
據在置信路辦卡的顧客說,當初辦卡時,店員告知如果置信路店不開了,可以到另外兩個店消費,但當顧客們去消費時卻被告知不是同一個老闆卡不能用。
餘小姐說,雖然置信店的法人是張福兵,但其實3家店真正的老闆都是吉林人滕俊闖。小晏也向記者確認,當時另外兩家店忙不過來時,他還曾被抽調過去幫忙。
那事實如何呢?記者在網上查詢到,滕俊闖是高新區中和怡瑞造型店、高新區新怡瑞造型美髮店的法人,仍是存續狀態。武侯區欣怡瑞美發部法人為張福兵,也是存續狀態。
記者到中和鎮走訪時發現,兩家店現都已被轉讓,而且朝陽店的轉讓時間就在幾天前。朝陽店現任經營者廖巨偉告訴記者,他是幾天前才從滕俊闖手中轉讓過來的。記者看到,在營業執照上,這家店已被改名為:高新區凱怡瑞理髮店。
廖巨偉說,他是11月20日才註冊的,「當時他要價18萬,最後12萬成交,還接手了該店顧客充值的10萬元卡金。」自從他接手以來,就有置信店的顧客要來消費被他拒絕,還有公安、工商部門的人過來調查。廖巨偉說:「早知道這個店還有那麼多事沒處理完,我肯定不會接手。」因為當時轉讓時很匆忙,所以他也並沒有留下滕俊闖的身份證等相關信息。
記者撥打會員卡上留下的3個電話,除一個是前員工的電話外,另外兩個為無人接聽或是無法接通狀態。記者通過該店前員工加上張福兵的微信,說明來意後被告知:不是,加錯了。
警方
下一步將通過其他方式聯繫商鋪負責人
據當地派出所介紹,該商鋪因為自身經營不善導致無法繼續經營,社區民警已對在該商鋪充值的報警人員做好了登記備案,同時也通過物業公司及房東聯繫該美髮店負責人,但並未聯繫上。下一步,將通過其他方式聯繫。
有10多年美發行業從業經驗的張先生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美髮店消費時,儘量不要預充值太多金額,「500元就是一個上限。」同時,當一家美髮店的消費價格低於市場價太多,消費者也要引起注意,不要陷入低價陷阱。
據黃女士介紹,受騙顧客已組成維權群。若無法解決,將起訴店鋪負責人。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章玲 攝影報導
來源: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