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售業低迷時刻:7-Eleven母公司關店超千家,裁員3000多人

2020-12-23 零售氪星球

01

事件

▌日本零售業低迷時刻:7-Eleven母公司關店超千家,裁員3000多人

日本最大零售集團之一Seven & I Holdings控股當下在本土市場挑戰重重。旗下包括7-Eleven便利店、西武百貨、伊藤洋華堂、LOFT、Seven銀行等企業,但如今由於電商衝擊和勞動力不足導致的人工成本上升,Seven控股不得不採取關店、縮短店鋪營業時間和裁員等舉措來提振收益。

10月10日,Seven控股披露一系列企業重組計劃:在日本市場,Sogo西武未來2年關店5家,2家縮小門店規模;伊藤洋華堂33家門店調整。這兩家百貨都將大規模裁員:到2023年2月為止,Sogo西武計劃裁員1300人,而伊藤洋華堂計劃裁員1700人,涉及員工超過3000人。而7-Eleven便利店也將面臨大規模閉店重組。目前7-Eleven在日本擁有約21000家門店,是日本門店數排名第一的便利店(全家、羅森位列其後),但集團計劃從2019年開始,整理、轉移、關閉全日本約1000家7-Eleven便利店。

氪小星說

近年來,市場環境,消費者需求和生活習慣的變化讓在零售基本功都非常紮實的日本零售業,也需要與時俱進更新業態和玩法了。

▌天貓超市新零售戰略:百城建20公裡立體生活圈

10月11日,阿里巴巴副總裁、天貓超市總裁李永和首次對外公布戰略升級計劃:將通過半日達和1小時達業務,半年內在全國100城建立20公裡立體生活圈,在未來2年內要服務3億家庭。這一計劃將通過近端履約中心(CFC)5至20公裡範圍內,打開淘寶或天貓APP進入天貓超市,便能享受數萬量級的生鮮與日用商品一日三送的服務。天貓超市的生鮮產品提供5公裡範圍「一小時達」服務,線下超市提供的全品類商品在20公裡範圍提供「半日達「服務,而總SKU過萬的更豐富商品可提供全城範圍「次日達」服務。

氪小星說

物流是新零售最倚賴的基礎設施和能力。盒馬的核心競爭力就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餐飲+零售」,而是其從創立第一天起就在打造的一個覆蓋全國的低成本生鮮冷鏈物流配送網絡。建立近端履約中心(CFC),提出百城建20公裡立體生活圈意味著線上的天貓超市正在建立新零售基礎設施,升級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超市。

▌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

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籤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也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夥伴。該交易完成後,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約合78.4億元人民幣)的淨收入。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約合149億元人民幣)。交易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聚划算即將上線「廠銷通」 大力支持C2M

聚划算即將上線「廠銷通」,這是阿里巴巴在C2M方面最新的系統解決方案。阿里巴巴通過集合淘系、阿里雲、菜鳥、螞蟻金服等全經濟體的生態資源,想要用「廠銷通」幫助中小企業以更低成本實現數位化轉型。「廠銷通」將是阿里巴巴現有C2M生態的升級版,」聚划算表示,淘系將給中小商家的數位化改造提供「不設上限」的資金支持,幫助他們實現智慧生產、智慧物流和高效營銷,降低他們的資金和運營成本。

氪小星說

電商平臺介入製造業,利用自身的數據、技術幫助上遊工廠數位化是當前的大趨勢。京東主推的「京東京造」側重和3C廠商方合作;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計劃覆蓋1000家企業;阿里在2018年底就宣布扶持原創設計師品牌和設計工廠。可見除了下沉市場,對上遊製造業的數位化改造同樣是電商行業競爭的焦點。

▌美團單車上調北京收費標準

美團單車(即摩拜單車)北京地區全部車型將執行新的計費規則,30分鐘之內收取1.5元,超出30分鐘,每30分鐘收費1.5元。此前,美團單車北京用戶騎行15分鐘收費1元,超出15分鐘,每15分鐘收費0.5元。

氪小星說

美團股價在近期勢如破竹,9日收盤價達到89.45港元,市值5189億港元,約662億美元。王興的公司已經是僅次於阿里和騰訊的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企業。除了外賣業務持續增長外,收購摩拜導致的虧損快速收窄也是股價上漲的主要因素。19Q2,共享單車所在的新業務實現毛利4.2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9億元。毛利扭虧的原因無外乎控制成本和增加收入。財報披露,部分單車不再產生折舊費用、新車投放放緩、上調騎行和月訂購價格是單車業務扭轉虧損的原因。

目前來看,漲價還在持續,這對股東來說當然是個利好,只是不知道是否會影響用戶忠誠度。

▌永輝買菜App十月底在京上線

永輝買菜App北京10月26日之後上線,永輝mini店以店倉形式打配合,同時還會根據不同的品類為該平臺設立獨立的前置倉。目前,這一平臺僅在重慶、福州、成都三個城市測試。永輝買菜APP獨立於永輝生活APP之外,後者是此前永輝雲創打磨的產品。

▌蘇寧小店開首家咖啡專門店

10月10日,蘇寧小店首家咖啡專門店在南京試營業,涵蓋了美式咖啡、拿鐵、卡布奇諾、焦糖瑪奇朵等經典款,還推出了水果茶、奶蓋、氣泡水、冰沙等近年新興產品,價位從12元到28元不等。除飲品外,蘇寧小店也提供軟歐麵包、慕斯蛋糕、甜甜圈等烘焙食品。該店位於一家蘇寧小店的二層,以「便利店+咖啡」的模型組合,面向上班白領為主的用戶群體。

▌「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在美遭集體訴訟

過去一個月,如涵受到了數十多家美國律師事務所發起的集體訴訟,原因是被認為招股書中在虛假、誤導性聲明或未披露的信息。今年4月,如涵控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2.50美元。但截至發稿,它的股價僅為5.79美元,還不到發行價的一半。資產受損的投資者們懷疑,如涵股價縮水的原因是該公司在招股書中遺漏了重大不利事實。

▌亞馬遜新加坡站點上線

亞馬遜宣布推出新加坡站點(Amazon.sg),當地消費者可以通過桌面端、行動裝置瀏覽器以及亞馬遜APP應用選購數百萬種產品。據了解,此次亞馬遜新加坡站點的產品類目包括圖書與音像製品、電子遊戲、消費電子產品、玩具和母嬰、以及廚具和家居等近百萬種品類,顧客在新加坡站點訂購滿40新元便可享受2-3天內免費送貨服務。並且,註冊了Prime會員的新加坡顧客,也可無需支付最低費用享受一天之內免費配送服務。

氪小星說

東南亞擁有6億人口和超過3億網民,是當前各大電商巨頭爭奪的重要市場。據谷歌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的報告,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的網際網路經濟將增長至2000億美元,其中電子商務會達到850億美元左右。阿里巴巴的Lazada和Shopee是這一地區的主要電商,雙方都宣稱自己是東南亞最大的線上零售平臺。除此以外,eBay和Qoo10也發展穩定。亞馬遜的加入勢必讓這戰局更加激烈。

▌亞馬遜去年廣告收入超100億美元

亞馬遜不久前舉辦首屆廣告大會「Adcon 2019年」,吸引了大約400人參加。據活動網站Cvent上的會議頁面顯示,亞馬遜的多位廣告主管出席了為期兩天的活動,並通過會議來幫助企業了解「如何使用亞馬遜廣告在購買過程中的關鍵時刻與購物者建立聯繫」。亞馬遜廣告部通過向品牌收取費用,以及通過各種方式在亞馬遜網站上推廣他們的產品來賺錢,去年收入超過100億美元。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預測,到2020年,該部門將佔美國數字廣告支出的10%。這將使亞馬遜成為僅次於谷歌和Facebook的廣告巨頭,後兩家公司總共控制了60%的數字廣告市場份額。

▌本來集團完成2億美元融資 順豐王衛領投

明德控股領投,北京電商投資以及老股東鼎暉資本、高榕資本等跟投。明德控股由順豐創始人王衛持股99.9%,並且持有上市公司順豐控股61.2%的股權,也就是說,順豐控股和明德控股擁有共同的老闆王衛。本輪融資的資金,將投向本來集團獨特的O2O+B2C生鮮新零售模式。

02

科 技

▌順豐首次對外展示末端配送機器人

順豐近日首次對外展示適用於寫字樓、商圈、社區等場景的配送機器人。投入應用後,該機器人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快遞小哥的派送壓力。目前,順豐這款樓宇配送機器人已在部分高端寫字樓試點應用。

相關焦點

  • 日本7-Eleven母公司將重組:關店超千家,裁員3000多人
    該集團旗下擁有包括7-Eleven便利店、西武百貨、伊藤洋華堂、LOFT、Seven銀行等企業,但如今由於電商衝擊和勞動力不足導致的人工成本上升,Seven控股不得不採取關店、縮短店鋪營業時間和裁員等舉措來提振收益。
  • 因人工費上漲 日本7-11母公司將裁員3000人
    作者:楊遠審校:一條輝據朝日新聞消息,日本最大便利店7-11母公司柒和伊(Seven&i Holdings)於10月10日宣布了集團的結構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旗下便利店7-11關閉或遷移約1000家商店,同時也宣布了裁員計劃,到2020財年末,旗下百貨商超伊藤洋華堂(Ito-Yakado)裁員1700人,崇光(Sogo)和西武(Seibu)裁員1300人。此外,33家伊藤洋華堂超市、5家崇光和西武百貨商店也被納入關店之列。
  • 日本711母公司將裁員3000人 關閉1000家711便利店
    日本711母公司將裁員3000人 關閉1000家711便利店時間:2019-10-11 23: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711母公司將裁員3000人 關閉1000家711便利店 日本零售商Seven i Holdings Co表示,將繼續進行結構性改革,關閉1,000
  • 7-Eleven便利店到底是哪個國家的品牌?詳情看這裡!
    剛剛進入零售業時候,經常想,為什麼臺灣「統一超商」的商標怎麼和「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的一樣?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也知道,在中國內地不同地區的7-11店,是由不同背景的幾家公司出資開辦和經營的。所以,小編想更細緻的談談「7-11」 的話題。
  • 7-11母公司計劃裁員3000人,關閉1000家便利店
    11母公司日本Seven &I Holdings控股公司社長井阪隆一,在公司決算說明會上公布了2019年3~8月的銷售情況,並決定將裁員3000人。公司計劃到2023年2月,對伊藤洋華堂難以實現復甦的33家門店將進行重組或者轉讓,甚至可能閉店,計劃將裁員1700人。SOGO西武也將關閉以關西地區為中心的滋賀、西武大津店等5家門店,縮小西武秋田店和西武福井店的面積。這些面臨閉店的店鋪的營業額頂峰時期大多是在20多年前。
  • 關店3000家,裁員6000人!施華洛世奇太難了
    6000人,關店3000家 還進行重組計劃 作為全球領先的水晶製造商之一,施華洛世奇目前旗下主要分為Swarovski Crystal Business(施華洛世奇水晶)、Tyrolit(泰利萊固結磨具)、Swarovski Optik(光學儀器)三大業務線。
  • 24h零售巨頭敗走中國 關店1000家 裁員4000人 卻在日本逍遙快活?
    7-11排名日本零售業第一,於1992年進入中國,開創了中國便利業態的先河,並以其極致的單品管理、強大的數據經營能力、共享的賦能模式,成為零售界「教科書」式的經典範本。7-11便利店誕生於美國,其前身是「南大陸製冰公司」。因當地居民需求,開始銷售牛奶、雞蛋等生活用品。當年,「思樂冰」明星產品風靡全球,與其前身公司有密不可分聯繫。7-11於美國成名後,被日本零售商伊藤洋華堂引入日本,於1973年成立下屬公司,後由臺灣統一集團代理進入中國地區。僅東京,7-11就有數千家門店,且日本沒有一家便利店能與7-11相抗衡。
  • 受電商衝擊影響 日本711母公司至2022年將裁員4000人
    據報導,日本711母公司宣布將大規模調整員工結構,至2022年裁員4000人,旗下711便利店、伊藤洋華堂、SOGO西武的店鋪數量也將調整,其中711便利店將閉店或遷移約1000家。據媒體分析,711等零售商受電商衝擊,生存壓力大。
  • 關店3000家,裁員6000人,曾掏空男人錢包
    即使一些公司沒有倒閉的風險,它們也已經開始「縮衣減食」,或裁員,或削減員工工資,以期在危機中能夠生存下來。但沒想到的是,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就連「體型」碩大的公司也傳出了裁員和倒閉的消息。今年6月,德國媒體報導,汽車業巨頭寶馬將裁員6000人。
  • MDK Global Advisors點評7-Eleven母公司收購馬拉松原油
    總部位於臺北的財富管理公司MDK Global Advisors日前報導,日本零售業巨頭Seven & i Holdings(3382.T)同意以210億美元收購馬拉松原油Marathon Petroleum (MPC.N)在美國的Speedway加油站。該筆交易因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而被推遲了5個月。
  • 「水晶巨頭」施華洛世奇上熱搜:關店3000家,裁員6000人
    世界「水晶巨頭」因關店風波上了微博熱搜受疫情影響,擁有125年歷史的施華洛世奇>也不能避免……裁員6000人,關店3000家還進行重組計劃作為全球領先的水晶製造商之一,施華洛世奇目前旗下主要分為Swarovski Crystal Business(施華洛世奇水晶)、Tyrolit(泰利萊固結磨具)、Swarovski Optik(光學儀器)三大業務線。
  • 裁員4000人關店1000家,卻在日本逍遙自在
    提起24h營業的便利店,相信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7-11了吧。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家附近的7-11,正在悄悄消失,10月11日,7-11的母公司宣布將在2022年前進行內部改革,裁員4000人,關閉1000家7-11商店。2016年,7-11年的淨利潤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但現在怎麼就不行了呢?
  • SWAROVSKI全球關3000家店、大砍6000名員工
    ▲SWAROVSKI傳出受疫情影響,將關店、裁員。(圖/達志影像 / 美聯社)林明瑋、陳雅韻 / 臺北報導零售業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波及,災情還沒完,水晶指標的奧地利品牌SWAROVSKI(施華洛世奇),也傳出全球關店3000家、裁員6000名的驚人數字,施華洛世奇臺灣公關部對此消息暫不回應,僅表示臺灣營運未受影響。
  • 日本711便利店將關店1000家,母公司將裁員3000人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0月14日報導(文/張鵬會) 日媒《朝日新聞》報導,日本711母公司Seven&I Holdings(柒和伊控股公司)宣布將大規模調整員工結構,至2022年裁員4000人。
  • 7-Eleven便利店到底是哪個國家的品牌?詳情看這裡!
    剛剛進入零售業時候,經常想,為什麼臺灣「統一超商」的商標怎麼和「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的一樣?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也知道,在中國內地不同地區的7-11店,是由不同背景的幾家公司出資開辦和經營的。所以,小編想更細緻的談談「7-11」 的話題。
  • 又一日本巨頭「敗走中國」:裁員、閉店,它為何會在中國失利?
    外資企業敗走中國的實屬不少,經歷虧損、裁員,直至無奈離場。在本地乃至世界舞臺都熠熠生輝,到了中國卻「水土不服」,比如家樂福、亞馬遜,再例如三星、Oracle。現如今,又一日本巨頭裁員、閉店,「敗走中國」,他就是世界著名便利店7-11。7-11可謂是傳統零售業的鼻祖,2016年全年淨利潤超100億。
  • 關店1000家、裁員4000人!24h零售巨頭突然宣布:實行短時營業
    另外,據朝日新聞中文網10月10日報導,日本7-11母公司Seven&I Holdings(柒和伊控股公司)宣布將大規模調整員工結構,至2022年裁員4000人,旗下的7-11便利店、伊藤洋華堂、SOGO西武的店鋪數量也將調整;其中7-11便利店將閉店或遷移約1000家,並從其他部門裁撤3000
  • 24h零售巨頭敗走中國 關店1000家 裁員4000人 卻在日本逍遙快活?
    7-11排名日本零售業第一,於1992年進入中國,開創了中國便利業態的先河,並以其極致的單品管理、強大的數據經營能力、共享的賦能模式,成為零售界「教科書」式的經典範本。7-11便利店誕生於美國,其前身是「南大陸製冰公司」。因當地居民需求,開始銷售牛奶、雞蛋等生活用品。當年,「思樂冰」明星產品風靡全球,與其前身公司有密不可分聯繫。7-11於美國成名後,被日本零售商伊藤洋華堂引入日本,於1973年成立下屬公司,後由臺灣統一集團代理進入中國地區。僅東京,7-11就有數千家門店,且日本沒有一家便利店能與7-11相抗衡。
  • 日本7-11將關店1000家,便利店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日本7-11將關店1000家,便利店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iwangshang / 李丹 / 2019-10-12 摘要:7-11的倔強:關店也要保證24小時運營。
  • 15年來業績最差,麥當勞也要關店了?美國數以千計企業走上破產法庭
    不過,市場人士擔心,這並不足以改變美國零售業在下半年的黯淡前景。美東時間7月28日早,麥當勞正式發布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業績情況。麥當勞的業績下滑在市場預期之中,不過,整體表現還是讓市場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