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生生命的改變成為一個基督徒,感謝他的母親與妹妹虔誠的禱告

2020-12-11 基督人文

戴德生的一生為主作工,他還沒有出生,父母就把他奉獻給主,為中國福音工作了。他家裡還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在七歲時得病去世了。戴德生與他的大妹妹戴賀美很玩得來。他的父親對中國的東西很有興趣,常常考問孩子們中國的四大發明是什麼,人口佔世界幾分之一,面積是英國的幾倍等等的問題。他的童年生活很快樂。

戴德生年青時的相片

戴德生的父母都是循道會的信徒。小時候他與父母時常到曾祖父戴萊所建的小教堂做禮拜。他的曾祖父接待過約翰·衛斯理。戴德生父親開了一間藥房,自己兼任配藥師和醫生。他以高尚的道德品格、勤奮的工作態度及對顧客的關懷,贏得了很好的聲譽。樓下藥房的生意一直都很好。戴雅各是位嚴峻的父親,他不準任何人吃飯時遲到。但他也有另一面的性格,當他知道顧客實在負擔不起醫藥費時,他會把部分診金退回,對顧客說他會把帳單寄到天國去,在那兒結帳。父親也是孩子的老師。教導他們法文、拉丁文和數學。教完這些後,他就會問一些問題讓孩子們回答。星期六的下午,戴雅各常帶著孩子們去鄉郊林蔭下、青山旁,告訴他們自然之美,共享花鳥蟲魚之樂。戴德生開始熱愛自然,在林中搜集一些奇花異草,帶回家去種植,父親很鼓勵他。

禱告的力量很大

1843年秋天,十一歲的戴德生第一次離家入學。但他在校不過短短兩年,當另一位令人不大滿意的校長接掌學校時,戴德生就辭學回家受教,同時在父親的藥房幫工。他對於和藥、樁藥和包藥等事情,做得十分開心。戴德生十五歲時,到斑士尼鎮一家銀行應聘,當上了一位初級文員。新的工作擴闊了戴德生的生活經驗,領進一個充滿懷疑和物質誘惑的世界裡。同事們喜歡向他提出許多疑難的辯題。同事們談論各樣事情,往往令他膛目結舌,不知所云。他不再祈禱,而且不願上教堂去,他也象同事們,懷疑信仰的真實性。戴德生在銀行工作了只有九個月,但這時的戴德生對周圍的世界已不再如此單純,父親不明白他為何悶悶不樂,對於他的心神恍惚,頗不高興。母親比較明白他,但她並不查根究底,只用慈愛和禱告支持他。

一定要多禱告

1849年6月,戴德生已十七歲了。六月的一個下午,他放工後,在後廳隨意瀏覽群書,無意中撿起一本福音小冊。在班士尼的,也正拿著那本福音冊子,走到房子後面的儲物室去閱讀。那個福音故事是關於一個患有嚴重肺病的煤礦工人。在他病逝之前,有些基督徒探望他,同時向他傳講一些聖經的道理。那礦工對於一段經文印象尤深。那段經文說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他的身體背負了我們的罪孽。當那些基督徒訪客說到於是接受主,成為一個基督徒。

戴德生年長時的相片(右)

戴德生思想這個故事時,更想到自己的罪,以及他對罪置之不理所帶來的危險。他逐漸明白「『成了』的意思是對罪作了完全的補償——有人代我們還清了罪債,他就是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在班士尼鎮的儲物房裡,戴德生跪在地上。在那時候,在姨母家中作客住宿的母親,正在想著怎樣利用下午的時間,為戴德生的悔改祈禱,並且決定除非感到禱告蒙允,否則她不踏出房門。同時,在姨媽家的戴德生的母親亦已感到她的禱告得蒙垂聽,她充滿信心,開始讚美神。從聖靈而來的感動,使她知道戴德生已迴轉歸向神。

創造天地的主會聽到我們的禱告

數天後,戴德生告知妹妹戴賀美他的生命如何轉變過來,而且要她答應保守秘密。兩星期後,母親回到家裡,戴德生就想告訴她一個好消息。他的母親說已經知道了,還為他的好消息已經高興了兩個星期。不久戴德生撿到一本與他的一樣的記事簿子,是妹妹戴賀美的。妹妹在數周前寫下的一句話:「我會每天為哥哥的悔改祈禱。」才知道戴賀美的禱告在一個月後獲得應驗。

義人禱告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1849年夏天,戴德生一家都充滿快樂。戴德生的眼神恢復了光彩;父子間的矛盾已經消失。母親和妹妹都因她們的禱告蒙允而雀躍不已。戴德生和妹妹的關係較密切。一個家庭當中成員之間有和睦關係是多麼的重要,尤其是父母、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姐妹之間。戴德生的家裡就有如此和諧的生活。他對神的認識更深與母親和妹妹為他的代禱分不開的。可見,禱告可以成就很多美好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戴德生生命的改變成為一個基督徒,感謝他的母親與妹妹虔誠的禱告
    六月的一個下午,他放工後,在後廳隨意瀏覽群書,無意中撿起一本福音小冊。在班士尼的,也正拿著那本福音冊子,走到房子後面的儲物室去閱讀。那個福音故事是關於一個患有嚴重肺病的煤礦工人。在他病逝之前,有些基督徒探望他,同時向他傳講一些聖經的道理。那礦工對於一段經文印象尤深。那段經文說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他的身體背負了我們的罪孽。當那些基督徒訪客說到於是接受主,成為一個基督徒。
  • 基督徒為家人信主禱告的三大原則
    對於一些重生得救品嘗到主恩滋味的基督徒來說,他們很希望自己的家人也能信主,但很多家人首先是持反對的態度。「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想成為一個基督徒。別再和我說這些。」因此如何引導家人信主成為基督徒的苦惱,在《奉他的名》 ——為家庭禱告這一本書中,總結了三個為家人禱告的原則。
  • 蔣介石為何成為了基督徒
    此前,人們都說蔣介石之所以成為基督徒,是他當年要娶才貌兼備的宋美齡為妻,所付出的信仰代價。此次,通過研究蔣介石的日記才知道,他是如何從一位三民主義者,一步步轉變成一名基督徒,並最終依靠基督,為中國舉手禱告。伴隨蔣介石日記開放的,還有一本手抄的《聖經》首次曝光,非常引人注目。
  • 成為生命的贏家——廣東協和神學院協和堂基督徒工商團契聚會
    同時,因著神給的異象--培養工商界基督徒領袖,當領袖的屬靈生命改變時,將會影響團隊和更多的人,這個團契孕育而生。 目前,工商團契約有600人,於每個月第二周下午2:30聚會。提到自團契成立以來的發展,黃牧師說,「很感恩,參加人數不斷增多,聚集來自不同行業的弟兄姐妹;在牧養方面比較細緻,信徒的屬靈生命成長比較快。」
  • 基督徒如何在屬靈戰場的制高點——禱告上得勝?
    當我們成為基督徒的那一日,就註定我們已經進入了屬靈的戰場,在天國與黑暗權勢的交戰當中。而在這場戰爭中的制高點之一就是禱告,魔鬼想方設法的想要奪走這個制高點,擊敗基督徒。基督徒如何能在禱告上得勝,奪取這個制高點,在屬靈的生活中過得勝的生活呢?
  • 三位母親的禱告,最後一個發人深省
    母親節前,我們與你分享聖經中三位母親的禱告。願我們一同思考:一個母親如何為自己的孩子禱告,同時也為自己禱告?   1   世俗的禱告   母親愛孩子,為孩子謀出路,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 戴德生追求聖潔的生活,求神賜給自己肉心除去石心,願意被神使用
    約翰就住在戴德生的家裡,和戴德生同住一個房間。面對約翰的嬉皮笑臉,戴德生很想有更多的時間安靜讀經和祈禱。他於是寫信給巴頓市的妹妹:「感謝神,」 說:「在他的愛裡,我十分快樂,但我不配受他這許多的賜福。我常經受不起試探,我是那麼淺薄和輕佻,有時還喜歡嘲弄別人。親愛的戴賀美,請為我祈禱,我正在追求全然成聖。」
  • 《摯愛中華——戴德生傳》第七章 重重險阻赴中華 第八章 追尋人生的意義
    他們是戴德生和他的母親、一位叫戴安生(ArthurTaylor)的傳教士,以及一位在利物浦結識的老牧師。這個相當寬敞的艙房是戴德生的,還特別為這個遠赴重洋的二十一歲青年粉髹一新呢?靜默了好一會兒,他才將禱告轉向前面可以想到的種種困難,總結地說:「任何困難都不會左右我,我也不會珍惜自己的生命,以致我能快樂地完成我主耶穌託付我的使命,宣講神恩典的福音。」     其他各人也輪流禱告,戴德生又念了一篇詩篇,然後戴母還為兒子整理一下床鋪,二人都不知道有否機會再相見。
  • 帶著愛來中國:戴德生及其宣教路線
    一、戴德生的家庭出身和信仰背景戴德生出生在一個敬虔的基督徒家庭,他的父母是循道會的信徒,都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戴德生小時候最喜歡聽曾祖父的故事,特別是他的曾祖父接待約翰衛斯理的事情。1786年6月,82歲的衛斯理來到戴德生家所在的班士尼鎮,就住在老戴萊的家中。戴德生的父親在鎮上開了一家藥鋪,兼任配藥師和醫生。
  • 蔣介石為何成為了基督徒
    此前,人們都說蔣介石之所以成為基督徒,是他當年要娶才貌兼備的宋美齡為妻,所付出的信仰代價。此次,通過研究蔣介石的日記才知道,他是如何從一位三民主義者,一步步轉變成一名基督徒,並最終依靠基督,為中國舉手禱告。伴隨蔣介石日記開放的,還有一本手抄的《聖經》首次曝光,非常引人注目。
  • 最近禱告的題目——我要成為一個禱告的人
    3 明天的聚會,大家會有收穫,慕道友能夠真正信主4 大家看一個弟兄和一個姊妹很合適,願神帶領他們倆,看是否是神所預定的。5 忍耐包容比人與自己的不同。7 讀經有亮光,規律性的讀經,大量的讀聖經、聽聖經,浸泡在聖經裡才有根基。
  • 反思| 到底什麼是「有生命的基督徒」?
    本平臺在3月11日發布了一篇文章《這個時代不缺乏用嘴傳道的基督徒,卻缺乏有生命的基督徒》,文章梗概就不多囉嗦了,題目即是。文章下方有個讀者提問:「什麼叫有生命的基督徒呢?」,這讓我思索良久。
  • 基督徒為家人信主禱告的三大原則
    對於一些重生得救品嘗到主恩滋味的基督徒來說,他們很希望自己的家人也能信主,但很多家人首先是持反對的態度。「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想成為一個基督徒。別再和我說這些。」因此如何引導家人信主成為基督徒的苦惱,在《奉他的名》 ——為家庭禱告這一本書中,總結了三個為家人禱告的原則。
  • 從聖經學習 基督徒如何正確的禱告
    中國有句古語「窮則呼天,痛則呼娘」,人到了窮途末路,生命遇到危險,很自然便會呼求神明打救。中國人的「天」(或稱「蒼天」,較通俗的稱「老天爺」),實質上是指主宰宇宙萬物的「天神」或「天帝」。「皇天上帝」/「天帝」:如果你去過北京的天壇參觀,你便知道天壇是一個綜合體建築,是明朝和清朝皇帝祭祀上天和祈求豐收的場所。
  • 戴德生小傳(7)
    把自己奉獻給主一八四九年六月戴德生清楚知道主耶穌所完成的救贖,他的生命有了重大的改變。他用那節經文禱告說:「我愛我的主人,不願意自由出去。」他現在多麼希望有更多的人蒙恩得救,照著福音書所說的,窮人也有福音傳給他們。他到巴恩斯萊的貧民窟,去派發福音單張,以和藹可親的態度,向窮人們述說了主的恩愛。
  • 基督徒該如何禱告
    不幸的是,沒有多少人知道禱告意味著什麼。因此,祈禱或許是最受忽視的機會與特權。但每個基督徒都需要禱告的恩賜,因為那是屬靈生命的呼吸。耶穌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4:2)祂並不是說我們從不禱告,而是指我們求的太少。那麼我們該如何求呢?
  • 基督徒禱告的五項內容
    基督徒的兩個屬靈翅膀,一個是讀經,另外一個是禱告。讀經是神的話語臨到我們,而禱告則是我們向祂說話。有許多人信主好多年了,仍然說自己不會禱告,也就是不知道禱告時說些什麼。願借著今天的一些分享給大家。使我們在禱告中有方向。
  • 基督徒如何在屬靈戰場的制高點——禱告上得勝?
    當我們成為基督徒的那一日,就註定我們已經進入了屬靈的戰場,在天國與黑暗權勢的交戰當中。而在這場戰爭中的制高點之一就是禱告,魔鬼想方設法的想要奪走這個制高點,擊敗基督徒。基督徒如何能在禱告上得勝,奪取這個制高點,在屬靈的生活中過得勝的生活呢?
  • 蓬佩奧自稱「虔誠基督徒」,卻做出這種事……
    一個心中有上帝、跟從上帝話語的指引、追求福音真理的基督徒,他的行事為人應該完全效法耶穌基督、遵照聖經教導,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誠實正直,道德純粹,「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更不能「作假見證陷害人」。
  • 鴉片戰爭清廷戰敗,戴德生畢生獻身中國基督,信仰之火燃遍華夏
    瑪麗亞當時他的監護人,就是艾德綏,Aldersey(艾德綏)是一個很好的宣教士,她也拼命反對,所以我們說,這個艾德綏是一個非常愛中國的一個宣教士,她辦的學校特別辦女子教育,在中國她貢獻很大很大的。可是她反對瑪利亞跟戴德生在一起交往,她覺得那個主要的理由就是說這個戴德生,從她的角度來看,戴德生數典忘祖,忘了我們英國人的尊嚴,忘了我們英國人的這個驕傲,忘記我們英國人的那些那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