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閘蟹「暢遊」雲南雙江,這個滬滇幫扶項目「挺好吃」

2020-12-06 閃電新聞

雲南山區能養大閘蟹嗎?答案是肯定的。在臨滄市雙江自治縣水產種苗繁育站,筆者看到,總面積40畝的幾個水塘裡,有的大閘蟹躲在水草裡曬太陽,有的爬到塘埂上「橫行霸道」。繁育站站長陳建雄說:「白天不好抓蟹,晚上打手電提個筒手到擒來。」這批大閘蟹的蟹苗2月底從上海空運而來,已經喝了半年多的雙江水,「安家」後挺滋潤,已賣出去四千多隻了。

上海崇明區掛職幹部、雙江縣委常委、副縣長張熠劍介紹,崇明區和臨滄市是對口幫扶單位,都有農業特色和優勢,臨滄生態和氣候條件好,崇明區理念先進技術發達,兩地農業部門對接中,把大閘蟹養殖作為幫扶項目,有崇明優勢又契合雲南市場。經過在臨滄各地對比考察,項目最終落戶雙江:這裡氣候溫暖水質好,最適合大閘蟹20-28攝氏度的生長環境。

2月底疫情雖緊張,但在東航公司的支持下,700斤優質蟹苗從上海輾轉來到雙江,投放到40畝水塘和18畝稻田裡——稻田是雙江農場12隊隊長彭永清家的,他前兩年養魚虧了錢,正好試驗養大閘蟹。受疫情影響上海專家難到現場,就通過視頻遠程指導養殖。陳建雄說,其實雙江2008年就引入5畝大閘蟹做過試驗,但是那年實驗失敗了。十多年後再養大閘蟹,能成嗎?

4月底,上海崇明區農業考察團6人克服困難,來雙江考察大閘蟹幫扶項目。專家們一看蟹,臉都拉了下來,張熠劍覺得不妙。原來,大閘蟹退殼長勢不好,存活率也不理想。問題出在三個方面:一是池塘水位太高,又缺乏藻類,「用養魚的法子養蟹了」;二是水塘氧氣不足;三是有的蟹獒上長了纖毛蟲,生病了。

緊要關頭馬上「對症下藥」,經過專家線下線上指導,7月份螃蟹長到3兩左右。從搖頭到點頭,上海專家對項目很上心,前後來指導了5次。10月13日經兩地農業部門聯合驗收,項目試驗成功。記者11月底在繁育站看到,水塘水位比剛養蟹時低了半米,這樣伊樂藻等水草長起來了,螃蟹可以在其中躲避同類攻擊。陳建雄指著一處方塘說:「這塘專門養水草,以後不需要去曲靖買了。」

彭永清稻田裡的蟹本來也成功了,後面出了次狀況:國慶節下大雨水漫金山,稻田裡的蟹跑了一些。樂觀好客的彭永清告訴筆者:養大閘蟹技術不算難,畝產值能到五六千元,比養羅非魚什麼的效益好;稻田養蟹需要拿出兩三成水面不種稻,不能打農藥對稻穀產量影響大,但生態稻米供不應求,養蟹綜合效益好。彭永清還說:「碰上水災是運氣不好,項目有錢途,明年我還想養,就是得注意防洪防澇。」

繁育站副站長李毅介紹,周邊消費者一般是網購外地大閘蟹,繁育站的3兩的蟹零售價二十元一隻,價格上相比有優勢,如果有專業企業規模化養殖,市場前景更好。因為是第一年養,雙江大閘蟹色澤還不夠鮮亮,蟹黃也不太肥,還有改進空間,但「第一次吃螃蟹」基本成功。李毅說,雙江年平均氣溫高,冬季不像北方養蟹得上大棚,大閘蟹供應春節市場也有優勢。

筆者了解到,雙江大閘蟹實驗成功的知名度還不高,需要廣而告之。雙江冰島茶馳名中外,臨滄市正在大力推廣鄉村旅遊,遊客探訪「秘境臨滄」時,喝普洱茶,吃大閘蟹,賞田園景,豈不妙哉!

責任編輯:徐元鋒

作者:徐元鋒 嚴興勇

相關焦點

  • 滬滇幫扶「金種子」茁壯成長
    上海援滇幹部、巍山縣委常委、副縣長金軍介紹,當地藉助滬滇援建項目,建設年生產能力達200萬株脫毒種苗基地,正在超前謀劃與布局深加工廠,積極培育一個全產業鏈的農業新產業。    在「小河淌水「的故鄉彌渡縣,德龍養殖小區廠長浦紹尤畢業於大理大學動物科學專業,他和5個同伴每天負責8800頭生豬的養殖。
  • 雲南首席新聞主播眼中的滬滇情深,《山海之戀》蕩滌靈魂,幫扶事跡...
    在四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山海之戀》中,講述人崔爽以一段富有詩意的「情話」,把觀眾帶到了山海之間,共同感知美好且炙熱的滬滇真情。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山海之戀》在雲南衛視播出後,反響強烈。紀錄片從「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及社會幫扶」等方面,全景式、立體化展現了滬滇對口幫扶取得的巨大成效。
  • 山有所呼 海有所應 紀錄片《山海之戀》還原滬滇幫扶情
    紀錄片《山海之戀》通過「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以消費扶貧為主的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以及志願者幫扶」四方面敘事,全景式展現上海助力雲南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點點滴滴。  昨晚,四集紀錄片《山海之戀》在雲南衛視播出。電視畫面裡,雲山村如今已是一派「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景象。幫助當地拉祜族群眾實現山鄉巨變的,是來自上海的援手。  事實上,雲山村只是滬滇對口幫扶的一道縮影。1996年,黨中央確定上海市對口幫扶雲南省,「山」與「海」正式牽手。
  • 上海廣東對口幫扶雲南脫貧攻堅——迢迢援滇路 悠悠山海情
    原標題:上海廣東對口幫扶雲南脫貧攻堅——迢迢援滇路 悠悠山海情雲南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雲山自然寨村民張大友的新家裡,民族風情與海派元素融合交織,別具風格。「這房子,可是上海設計師設計的呢!」搬進新家,張大友十分欣喜。過去,村民們住的是漏風漏雨的籬笆房。
  • 上海統一戰線對口援建直播項目上線 滬滇扶貧共譜新篇
    在上海市委統戰部指導下,由黃浦區委統戰部、黃浦區合作交流辦主辦,黃浦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黃浦海燕博客公益發展中心承辦的「雲上看滬滇浦江同舟行」——上海統一戰線對口援建直播項目5日正式登陸網際網路平臺,針對上海市黃浦區對口的瀾滄、孟連、江城、西盟、景谷5個縣,通過直播網際網路的手段和形式,打破空間與距離的限制,助力發展當地旅遊行業,帶動當地土特產產業鏈。
  • 大江東|G320湧動滬滇協作:傣家鮮菜、德昂酸茶闖滬
    7月16日下午,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右一)、雲南省委書記陳豪(右二)在雲南慰問上海援滇駐滇幹部人才代表。陳正寶攝 7月16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率領上海市代表團抵滇。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與雲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豪等雲南省黨政領導舉行上海·雲南扶貧協作聯席會議,並看望慰問上海援滇駐滇幹部人才代表。 李強和陳豪的話,滿溢滬滇深情。李強說,要以更強擔當、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全力以赴助力雲南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要聚焦重點、把握關鍵,集中資源、集中力量,進一步發揮上海大市場、大平臺、大流通的優勢,深化消費扶貧、產業扶貧、勞務協作等。
  • 滬滇山海情,閔施一家親!
    【導語】一頭是山,一頭是海,奔流不息的長江將相距三千多公裡的雲南和上海緊緊聯繫在一起。閔行區和施甸縣,也因此山海結緣。【解說】2017年,上海市閔行區對口幫扶保山市施甸縣。兩地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滬滇扶貧協作工作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滬滇扶貧協作工作。
  • 滬滇友愛 山海情深
    奔流不息的長江從七彩雲南一路向東,最後從上海市匯入東海。這條藍色的生命線,將東西相距3000多公裡的雲南和上海緊緊聯繫在一起,閔行區和昌寧縣也因此山海結緣——2017年8月,根據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會議精神,上海市閔行區對口幫扶我市隆陽、施甸、龍陵、昌寧1區3縣。
  • 滬滇扶貧協作紀錄片《山海之戀》16日播出
    24年滬滇扶貧協作路,記錄「從山到海,共飲一江水」的滬滇情。 《山海之戀》每集時長40分鐘左右,分別從滬滇幫扶歷史沿革、援滇幹部視他鄉為故鄉、以消費扶貧為主的產業幫扶、醫療教育合作以及志願者幫扶四個方面全景式展現滬滇攜手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點點滴滴。
  • 劍川:滬滇情濃共演「山海之戀」
    在滬滇幫扶中,以浦東新區為主的上海「親家」,在產業發展、基礎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對劍川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幫扶,有效助力劍川脫貧摘帽。  精準幫扶 助力增收  不久前,西南片區最大的奶牛養殖場——雲端牧場在劍川縣羊岑鄉投入運營。
  • 滬滇深化扶貧合作 「紅河梯田鴨」直送上海家庭餐桌
    近年來,上海市長寧區和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進一步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增強對口幫扶項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大力推動產業扶貧工作,先後投入大量滬滇項目資金,建成生豬、肉雞、梯田鴨等養殖重點項目,帶動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 滬滇攜手傳承非遺文化,用時尚語境呈現彝繡之美
    在白色樹木框架和茂密植物的掩映下,「上海高校設計師滬滇文化領域合作項目」展臺前人頭攢動。去年展會上,雲南籤下12個滬滇合作項目,涵蓋媒體、文化、產業、人才合作等多個領域,收穫頗豐。今年,雲南又帶著文化產業發展和滬滇文化幫扶的成果來了。 滬滇兩地雖然遠隔千裡,但合作交流源遠流長。
  • 「浦東所能、劍川所需、全力助推」 滬滇濃情上演「山海之戀」
    在滬滇幫扶中,上海浦東新區、瑞金醫院、第七人民醫院、光明集團等以東部之優補西部之短,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醫療教育人才支援、產業發展、資金支持等方面,對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開展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幫扶,山海兩地攜手相牽,上演了一場特別的「山海之戀」,有效助力劍川脫貧摘帽。
  • 跨山海、聚深情——滬粵幫扶助力雲南攻克貧困堡壘
    新華社昆明12月23日電題:跨山海、聚深情——滬粵幫扶助力雲南攻克貧困堡壘新華社記者楊靜、李榮、李雄鷹長江、珠江,將雲南省與上海市、廣東省連接起來;東西扶貧協作,讓紅土高原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聯繫更加緊密;告別絕對貧困之際,在雲嶺大地脫貧後的村寨裡,依然活躍著滬粵幫扶幹部的身影。
  • 拓寬扶貧渠道 推進「雲品入滬」 市工商聯民營企業代表團赴雲南...
    7月20日至25日,市工商聯民營企業代表團一行先後到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德宏芒市,臨滄市耿馬縣實地考察,開展滬滇扶貧協作、掛牌督戰村企結對及扶貧產業對接等相關工作。   7月20日,上海民營企業代表團一行在昆明市與雲南省工商聯召開滬滇對口幫扶座談會。上海民營企業代表分別就扶貧工作及合作項目進行交流介紹。
  • 滬滇幫扶「金種子」開花結果 大理提前一年完成脫貧目標
    這個傳說中的「風花雪月」,是對美麗大理的真實寫照。不過,大理不僅要美麗,更要富饒。據記者了解,大理是全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位於雲南中部偏西,是雲南北進川藏、南接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通道,是連接滇西8州(市)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 「今晚21:30」四集滬滇扶貧協作紀錄片《山海之戀》第四集《山海...
    謹以此片全面回顧梳理24年滬滇扶貧協作路,記錄「從山到海,共飲一江水」的滬滇情。今晚21:30將播出第四集《山海相依 同舟共濟》敬請關注東西協作,滬滇同心。這不是一句空話。隨著滬滇對口幫扶的不斷深入,上海各方力量帶著東部的技術,東部的資金,東部的理念通過各種毛細血管,不斷融入雲南的每個領域,每一塊土地。找到ta,幫助ta。發展自上海民間的螢火蟲助學團隊,不畏艱苦,自發深入雲南邊遠山區,通過精準走訪,資助最需要幫助的貧困高中學生,傳遞最貼心的溫暖。
  • 上海長寧副區長化身拼多多主播 83萬網友見證滬滇文創扶貧成果
    繡娘手中的繡線,連起了長寧紅河對口幫扶的滬滇情誼;電商直播的網線,將雲南貧困地區的優質產品直連上海和全國大市場。  6月23日,上海市長寧區副區長翁華建走進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尋味·百縣百品」上海消費扶貧直播間,並連線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綠春縣、金平縣縣長和上海援滇掛職副縣長,共同為扶貧產品代言。
  • 上海寶鋼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到師宗考察滬滇扶貧產業項目
    掌上曲靖訊4月25日,上海市寶鋼包裝股份有限公司一行到師宗考察滬滇扶貧項目投資情況。考察組一行先後到縣規劃展覽館、師宗雲雄實業有限公司、師宗鳳凰穀食品有限公司、雲南普瑞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等地進行參觀考察並與3家本地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了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