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活動的好處除了看風景、強身體之外,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用腳丈量大地之後,對走過地方的風物、地理有了新的認識和記憶,遠比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要直接、形象得多,對於我來說,有關螳螂川的認識就是這樣獲得的。
今天是春節之後第一個周末活動日,徒步內容是行走螳螂川、賞油菜花海。螳螂川是河流的名字,又名海口河,它是雲南昆明滇池唯一的出水口,位於昆明西部。滇池是昆明的母親湖、也是昆明的標誌,位於昆明主城區之西部,有數十條河流從北部、東部匯入滇池,出水口卻只有唯一的一個,那就是位於滇池岸的海口、螳螂川。
參加每年一次的環滇池徒步活動,我們已多次走過海口。它位於滇池西岸中部,與滇池相接處為一喇叭口河道,在遠離大海的雲南,將湖泊稱之為海,因而這一帶區域得名海口。滇池出水流經的這條河在海口至安寧的一段叫做海口河,安寧的一段叫做螳螂川,過了富民,就叫做普渡河了,河流最終匯入金沙江。
今天徒步的行程從安寧溫泉鎮開始,沿著螳螂川河岸由東向西,這個方向也是河水的流動方向。天氣晴好、天空湛藍、水流幽幽,兩岸不遠處是不同時期修建的道路,新修的一側道路是城市道路的格局,有行車道、有人行道,建設得很不錯。
與同行朋友閒聊,他們說:「螳螂川是唯一倒流的河流」,有些不解,請教、討論之後方才明白,因為中國地形總體呈現西高東低的態勢,所以大多數江河的水流都是由西向東,有名句「一江春水向東流」為證。
細想一下還真是這樣,雲南地處高原、地勢走向也有些起伏,所以河流的方向有些差異。雖然不敢肯定螳螂川是否是唯一的、但一定是很少有的一條水流由東向西的河流。認真查看了一下地圖,原來,隨著河段的不同,螳螂川的流向也有著變化:它在海口至安寧一段的水流是由東往西,到了安寧段,水流的方向就由東南向西北了,再到後面河段,就是由南向北了。
學生時代學習地理知識,總覺得有些枯燥難記的知識,尤其一些跨度較大的區域更是無法將它們聯繫起來。近年來參加徒步活動,環滇池、走元謀金沙江、徒步螳螂川,原來,它們之間是彼此關聯、彼此相依的。
很喜歡徒步山水間的感覺,既鍛鍊身體,又開闊眼界,那些書本上顯得有些呆板的知識點變得形象起來,成為一個深刻的記憶,甚好。
(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