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不少相聲同行都在探討相聲行業的改革和創新,自從郭德綱帶領的的德雲社成名以後,把小劇場相聲融入了不少新奇的元素,很多當下流行的時事,總會出現在德雲社段子中,可以說關於創新德雲社這方面做得很好,首先要說學逗唱幾門功夫一定要硬才行。
當下,相聲有發言傳統藝術的責任,以姜昆為首的藝人一直開拓創新,融入了不少新鮮元素,其中以吉他,歌舞類,甚至群口相聲,這些都是姜昆近些年自以為是的創新,被人們稱為「嘻哈相聲」,不過,縱觀這些年來的效果,應該說反響一般,並沒有感受到過多的關注度,僅僅有種狗尾續貂的感覺,因為相聲現場融入新奇的元素,總會讓人感覺畫蛇添足。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創新型相聲呢?不過,可以肯定的卻是類似姜昆這種群魔亂舞類型的段子,網友們並不買帳,本來姜昆力主批判低俗相聲,對以郭德綱為首的三俗相聲大家批判,不過,看見姜昆的相聲似乎高雅不到哪裡,還是觀眾欣賞水平達不到呢?
其實,創新是時代的主旋律,說起融入新形勢的時候,還不如在說學鬥唱中深耕,繼往開來結合新時代的新事物,融入到段子中間,還要更加接地氣紮根民間,畢竟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而姜昆的「嘻哈相聲」更像是披著新奇的外衣,沒有內核的段子拼接。
不過,姜昆這種力圖求變的精神,還是值得頌揚的,畢竟作為曲藝家協會主席,弘揚傳統文化還有創新新式相聲的重任,這種形式也是一種探索。
雖然姜昆的傳統相聲,跟郭德綱為主的市場體制相聲格格不入,但是兩人代表不同形式都有各自的道理,到底誰才有優勢,那就要市場說了算的,畢竟相聲再好再新,也要有觀眾欣賞才對。聽過老郭劇場相聲確實有葷段子,不過,這些段子也能把現場氣氛捧到高潮。
不過,到底是姜昆相聲融入嘻哈、說唱、跳舞,樂器能笑到最後,還是德雲社的傳統相聲融入時代新事物能成功,現在還不能定論,不過,藝術本來不乏多種形式,最後也希望有百花齊放的多種形式展開,觀眾們也可以有多種選擇。畢竟愛相聲也不拘泥於形式,不管是德雲社的葷段子,還是姜昆的「嘻哈相聲」,都是給觀眾帶去歡樂的,大家忙了一天開懷大笑就夠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