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茼蒿剛剛露出嫩芽,準備春節前收割;生菜、韭菜、油菜長勢喜人,已進入成熟期;個頭不小的西紅柿掛滿枝頭,也即將上市……數九寒天氣溫驟降,而在岢嵐縣陽坪鄉田家灣村27個扶貧蔬菜大棚裡,溫度卻保持在30℃到40℃之間,村民們在棚內忙的不亦樂乎。
「你看,這西紅柿已開始紅了,馬上就能採摘了。」1月12日,在岢嵐縣陽坪鄉田家灣村扶貧蔬菜大棚基地,66歲的村民馬連連手裡捧著幾個粉色西紅柿高興地說,這得感謝劉奮義書記,幫助村民修繕了村裡荒廢的蔬菜大棚,讓大家走上了致富路。
劉奮義,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派駐岢嵐縣陽坪鄉田家灣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2018年4月26日,劉奮義來到田家灣村。「剛到田家灣,那就是個門外漢,啥也不懂。」劉奮義自嘲道,「駐村幹部得有婆婆的嘴、毛驢的腿、橡皮的肚,既然來了就不能怕『攤上事兒』。」
田家灣村位於岢嵐縣城西10公裡處,自然條件惡劣,全年無霜期只有100餘天。安頓下來,劉奮義開始逐戶摸底走訪調查,搞清楚了42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劉奮義決定讓村裡荒廢閒置的27個大棚「活」起來。
說幹就幹,劉奮義主動請纓,多方籌措資金,修復了破舊蔬菜大棚。面對積極性不高的村民們,他一次次入戶動員,並帶著村幹部到晉中市太谷區學習蔬菜大棚種植技術。慢慢地,田家灣村村民行動起來了,蔬菜大棚成了村民搶著承包的「香餑餑」,2019年,修復了5座蔬菜大棚,種植的西紅柿、尖椒、茴子白、豆角等大獲豐收,讓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看著豐收的各種農作物,劉奮義和隊員們又開始忙著幫忙銷售,舉行了「愛心西瓜」「愛心土豆」「愛心紅芸豆」等農產品認購活動。2020年,新修建的3座蔬菜大棚全部承包給村民,大家種植蔬菜大棚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如今,還有8座大棚栽種了油桃,4座大棚養起了雞、蚯蚓,發展起生態養殖。
「大棚裡的蔬菜全部施農家肥,真正的有機蔬菜,口味正,銷售一點不愁。」劉奮義自信地說,自從搞起蔬菜大棚以來,村民們的心思全投入其中,大冬天也忙著棚裡的農活,村風民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每座蔬菜大棚增收都在1萬元以上,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心裡樂開了花。
目前,田家灣村結合扶貧辦開展就業培訓工作,2020年完成有培訓意願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引進優質西甜瓜種籽,進行地膜等生產資料補貼,鼓勵農戶繼續種植西甜瓜;開展精神扶貧,將「愛心超市」、鄉風文明評比、潔家淨院活動常態化、制度化,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等。
駐村扶貧近3年,劉奮義把村民當親人,不管哪個村民遇到困難,他都熱情地幫助解決,成了村民們的貼心人。
從產業扶貧到精神扶貧,劉奮義幹得有聲有色,得到村民的讚許。「為了田家灣村的脫貧攻堅,一切都值得。」劉奮義說出了心裡話。
(責編:喬慧、張臨山)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