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劉奮義:扶貧就不怕「攤上事兒」

2021-01-17 瀟湘晨報

香菜、茼蒿剛剛露出嫩芽,準備春節前收割;生菜、韭菜、油菜長勢喜人,已進入成熟期;個頭不小的西紅柿掛滿枝頭,也即將上市……數九寒天氣溫驟降,而在岢嵐縣陽坪鄉田家灣村27個扶貧蔬菜大棚裡,溫度卻保持在30℃到40℃之間,村民們在棚內忙的不亦樂乎。

「你看,這西紅柿已開始紅了,馬上就能採摘了。」1月12日,在岢嵐縣陽坪鄉田家灣村扶貧蔬菜大棚基地,66歲的村民馬連連手裡捧著幾個粉色西紅柿高興地說,這得感謝劉奮義書記,幫助村民修繕了村裡荒廢的蔬菜大棚,讓大家走上了致富路。

劉奮義,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派駐岢嵐縣陽坪鄉田家灣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2018年4月26日,劉奮義來到田家灣村。「剛到田家灣,那就是個門外漢,啥也不懂。」劉奮義自嘲道,「駐村幹部得有婆婆的嘴、毛驢的腿、橡皮的肚,既然來了就不能怕『攤上事兒』。」

田家灣村位於岢嵐縣城西10公裡處,自然條件惡劣,全年無霜期只有100餘天。安頓下來,劉奮義開始逐戶摸底走訪調查,搞清楚了42戶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劉奮義決定讓村裡荒廢閒置的27個大棚「活」起來。

說幹就幹,劉奮義主動請纓,多方籌措資金,修復了破舊蔬菜大棚。面對積極性不高的村民們,他一次次入戶動員,並帶著村幹部到晉中市太谷區學習蔬菜大棚種植技術。慢慢地,田家灣村村民行動起來了,蔬菜大棚成了村民搶著承包的「香餑餑」,2019年,修復了5座蔬菜大棚,種植的西紅柿、尖椒、茴子白、豆角等大獲豐收,讓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看著豐收的各種農作物,劉奮義和隊員們又開始忙著幫忙銷售,舉行了「愛心西瓜」「愛心土豆」「愛心紅芸豆」等農產品認購活動。2020年,新修建的3座蔬菜大棚全部承包給村民,大家種植蔬菜大棚的積極性越來越高。如今,還有8座大棚栽種了油桃,4座大棚養起了雞、蚯蚓,發展起生態養殖。

「大棚裡的蔬菜全部施農家肥,真正的有機蔬菜,口味正,銷售一點不愁。」劉奮義自信地說,自從搞起蔬菜大棚以來,村民們的心思全投入其中,大冬天也忙著棚裡的農活,村風民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每座蔬菜大棚增收都在1萬元以上,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心裡樂開了花。

目前,田家灣村結合扶貧辦開展就業培訓工作,2020年完成有培訓意願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引進優質西甜瓜種籽,進行地膜等生產資料補貼,鼓勵農戶繼續種植西甜瓜;開展精神扶貧,將「愛心超市」、鄉風文明評比、潔家淨院活動常態化、制度化,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等。

駐村扶貧近3年,劉奮義把村民當親人,不管哪個村民遇到困難,他都熱情地幫助解決,成了村民們的貼心人。

從產業扶貧到精神扶貧,劉奮義幹得有聲有色,得到村民的讚許。「為了田家灣村的脫貧攻堅,一切都值得。」劉奮義說出了心裡話。

(責編:喬慧、張臨山)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德興市稅務局扶貧第一書記李公道扶貧手記:我從鄉間走來
    2018年8月9日,我走上了泗洲鎮王村扶貧崗位,擔任王村第一書記。說實話,對於扶貧工作如何幹,當時是兩眼一摸黑啥也不知道,一切都需要從頭學起。
  • 黨建扶貧風景線——吉林省以「第一書記」品牌助脫貧攻堅
    為提升農村治理水平,吉林省組織1489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抓黨建、抓扶貧、抓發展,打造「第一書記代言」品牌、創建「第一書記協會」,連續兩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在「為了老鄉」理念指引下,走出以黨建為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之路,打造出一道亮麗黨建扶貧風景線。  百姓需求是第一書記的召喚  需求對接是品牌創新的源泉。
  • 自助出境遊攤上事兒咋辦?
    自助出境遊一旦「攤上事兒」該咋辦?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遊客出境旅遊達到1.2億人次,位居世界第一。預計到2020年,出境遊客將超過2億人次。隨著「80後」「90後」逐漸成為出境遊主力,更多的遊客正在選擇自助遊這種旅行方式。  在異國他鄉,自助遊也容易遇到各種麻煩。今年端午小長假,喜歡自助遊的章豐(化名)就遇上了個大麻煩。
  • 「扶貧故事」情灑扶貧路——記竹山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情灑扶貧路——記上庸鎮桃子灣村駐村第一書記 賀華 看到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看在眼裡、甜在心頭,紛紛誇讚有這樣一位「好書記」、「女豪傑」,她就是縣人防中心駐上庸鎮桃子灣村第一書記賀華。不怕困難勇挑扶貧重擔桃子灣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
  • 第一書記夫妻檔,扶貧路上綻芳華
    擔任杜集鎮林橋村第一書記的盧亞明和店集鄉惠樓村的第一書記張婷是一對夫妻。兩人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線,他們整日奔忙在脫貧攻堅戰的一線上,虧欠了「小家」,顧全了「大家」,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赤誠奉獻、普惠民生」的錚錚誓言,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最美書記夫妻」。
  • 「第一書記」李玲義:扶貧就是一場奮鬥
    此時,太原市婁煩縣廟灣鄉扶貧工作隊隊長、原雙井村第一書記李玲義正輾轉於太原市的各大農貿市場之間,推銷來自貧困村的土豆。自擔任扶貧工作隊長以來,他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吃住在村裡,根本無暇顧及天氣的變化。在與鄉親們相處的近兩年時間裡,「土豆書記」引入青薯9號等新品種,在2017年年底,讓全村182戶貧困戶脫貧,成為全縣扶貧攻堅的試點;「化緣書記」三下雲南,為貧困戶辦理戶口,牽線兩地互動,實現雙井土豆按箱賣按個賣的目標;「麻油書記」多方溝通,讓麻油「小作坊」轉變為「正規企業」,並成功申報「雙井」為山西省著名商標;「玉米書記」發動社會力量,愛心企業收購貧困村玉米。
  • ...司法扶貧獻赤心 ——記通化市中級人民法院扶貧第一書記徐欣
    2016年初,當通化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精準扶貧」任務時,身為執行局案件監督科副科長的徐欣馬上報了名。徐欣親眼目睹過農村的艱辛,也時常想起自己的姥姥。姥姥身上那種中國農民勤勞善良的品格,讓徐欣從小就對農村懷有深切的情懷。2016年3月末,組織徵求徐欣意見,準備把他派往輝南縣杉松崗鎮大爐村任第一書記,當過八年兵的徐欣朗聲回答:「去!保證幹好!」
  • iWatch剛出來就攤上事兒了!攤上大事兒了!
  • 四川擬表揚一批第一書記和扶貧幹部
    4月2日,四川觀察記者從省委組織部獲悉,全省將集中表揚一批省內對口幫扶、涼山州綜合幫扶以及第一書記、一線扶貧幹部。>市婦聯發展部四級主任科員,簡陽市石鐘鎮民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周明星簡陽市武廟鎮黨委書記(二)自貢市盧 菲市扶貧開發局扶貧開發科科長羅維勇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67】高世龍:扶貧路上「乘風破浪」
    上面遍布著有關即將上線的「第一書記代言」APP的林林總總。左手邊還堆著一沓厚厚的企劃書、方案和圖紙。高世龍抬起頭,不好意思地說:「抱歉啊,也沒迎迎你們,快請進!我帶你們先參觀參觀協會吧!」吉林省靖宇縣大北山村第一書記高世龍,這個一米八多、面色黝黑的漢子,一手操持創建起來吉林省駐村第一書記協會。
  • 脫貧攻堅 | 第一書記的扶貧故事 :呂哲書記的民情日誌本
    脫貧攻堅 | 第一書記的扶貧故事 :呂哲書記的民情日誌本 2020-06-04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長順縣石板村「第一書記」孫平:扶貧「從心開始」
    中新網貴州長順9月30日電 題:「第一書記」孫平:扶貧「從心開始」作者 楊雲「剛到石板村,我就遇到『下馬威』。」孫平說,「開會無人,只有駐村工作隊員和兩名村幹部。」孫平,貴州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紀委書記,同時擔任貴州省長順縣委副書記、省直駐長順縣扶貧工作隊副隊長、長順縣廣順鎮石板村「第一書記」。石板村位於貴州省黔南州長順縣廣順鎮東南部,轄29個村民組,有882戶3778人,是貴州省級三類貧困村,有貧困戶285戶948人,長期以來,貧困發生率不低於24%。「因為窮,村民連會都不想開。」
  • 駐村「第一書記」——初心點亮扶貧路
    編者按:選派優秀幹部到農村貧困地區擔任「第一書記」,是實現精準扶貧、推動廣大農村貧困地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不掉隊的有效舉措。「第一」是組織給予的重任,是群眾寄予的厚望,是在貧困村任何急、難、險、重的工作面前,責無旁貸的第一人。肩負使命,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是戰在一線的第一守護人。
  • ...初心點亮扶貧路——棗莊市薛城區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張大川
    】特色種植「敲開」致富門——臨邑縣稅務局「第一書記」劉炳山扶貧紀實【攻堅扶貧】心繫百姓 真情扶貧——鄆城縣稅務局「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紀實【攻堅扶貧】小康路上的「稅月情懷」——東營區史口鎮西商村「第一書記」燕全亮【攻堅扶貧】俯首甘為孺子牛 ——陽信縣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
  • 山東省國資委第一書記的文化扶貧經:扶貧先得「走出去」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如果說資金項目是扶貧工作的筋骨,那文化引領則是扶貧工作的靈魂。由張慶旭、王彤、盧永生、肖永達和柴哲組成的省國資委第一書記工作隊,不僅想辦法幫助村民物質上脫貧,還組織村民外出參觀學習,從思想上轉變村民發展理念。
  • 扶貧書記「三劍客」
    殷選擇 攝  「其實,在扶貧這件大事上,我們個人的作用是很小的。」我採訪的一位第一書記扶扶眼鏡,給了我這樣一個開場白。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普安縣,是公安部對口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貴州省已宣布脫貧摘帽。
  • 旅遊扶貧項目受阻 「第一書記」寫信力爭鄉友支持
    原本是千辛萬苦爭取來了旅遊開發扶貧項目,不料,在推進實施過程中卻遭到部分村民反對。由於無法及時完成土地流轉,造成旅遊開發扶貧項目停工,給投資方的發展信心造成較大打擊。近日,達州市渠縣定遠鄉團寨村的「第一書記」鄧小松向該村在外務工的廣大鄉友們寫了一封近4000字的信,他在信中歷數團寨村這幾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描繪了團寨村未來美好的發展藍圖。
  • 【扶貧故事】劉智崢:被村民點讚的第一書記
    2018年,劉智崢被延安市富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選派到羅家塔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至今已有兩年多。初到村裡,劉智崢徹夜未眠,他將上一任第一書記留下的工作日誌仔仔細細翻看了一遍,邊看邊記,生怕漏掉了什麼。此後一段時間,他白天總是手裡拿著本子,獨自一人奔走在田間地頭和村邊山頭,挨家挨戶問人口、問收入、問困難。
  • 第一書記扶貧故事丨徐志彬:愁容變笑臉,窮村變富村
    其實,徐志彬並不是八家村人,而是榆樹市人大常委農工委副主任派到八家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來到村子後,徐志彬就一直盤算著,怎樣打好脫貧攻堅戰,力保老百姓脫貧不返貧。然而扶貧之路談何容易!「你一個年輕小夥子怎麼幹扶貧?」徐志彬剛進村,就受到村裡人的種種質疑。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徐志彬表現出特有的堅韌和細膩。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
  • 西安航空基地駐村第一書記張貟鵬:傾情教育扶貧拔「窮根」
    央廣網西安9月17日消息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我們希望通過精準教育扶貧,幫助這些貧困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讓他們懷著感恩的心努力奮鬥,持續傳遞正能量。」西安航空基地駐藍田縣葛牌鎮米岱河村第一書記張貟鵬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