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春風又綠農家畔 鄉村振興紅似火

2020-12-19 紅網

婁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薦國帶頭為婁底添綠增彩。

南塘中學的少先隊員積極參與義務植樹。

紅網時刻婁底2月23日訊(記者 譚衛豐 通訊員 李麗文 王志軍)2月23日,在湖南婁底市婁星區蛇形山鎮秋湖新村,幹部、群眾、少先隊員等代表共700餘人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春的第一場「播種」中來。這是婁底用實際行動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全力振興美麗鄉村,努力打造綠色家園的一個縮影。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早春的湘中婁底已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今年正月初八,是婁底第六個「全民義務植樹日」。23日上午,沐浴著暖暖春光,婁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薦國率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婁底軍分區等五大家領導來到秋湖村,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早春的婁底鄉村添綠增彩。

植樹現場,大家一起扶苗、培土、圍堰、澆水,不時交流植樹造林、美化環境、生態保護的意見,植樹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看到不少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到植樹造綠的活動中來,領導們細心囑咐她們要從小樹立保護環境、愛綠護綠的意識,用自己的實踐行動綠化祖國、美化家園。同時,各級各部門也要努力創造好的條件,培養好祖國的年輕一代,讓他們成長為祖國的參天大樹。

植樹間隙,李薦國與當地群眾嘮起了家常,他說,黨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今年義務植樹活動安排在鄉村,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婁底實際行動。我們就是要通過領導帶頭示範,來動員全市的廣大幹部群眾一起行動,一起綠化祖國、美化家園、振興鄉村,讓婁底農村成為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雖然我們已經是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但是大家都希望天更藍、地更綠、更水清!」秋湖村村支部書胡少敏笑著表示,作為曾經的採礦沉陷區,讓這裡既有金山銀山,也有綠水青山,是每一個村民的夢想。

相關焦點

  • 綠了田野 紅了農家———泰和馬市鎮推進鄉村振興走筆
    (黃從周、朱濤)八月的泰和縣馬市鎮,山光水色,鍾靈毓秀,處處是生態綠色的喜人美景:高田、屯洲萬畝晚稻一碧如洗;可理特色種植、棲龍柑橘基地,新嫁接的沃柑秀枝抽穗;佔村優品種養示範基地,魚鴨嬉戲、鱉蟹橫行、烏雞啼鳴……馬市鎮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譜寫著鄉村振興新篇章。
  • 婁底「三進」春天行動:春風喚醒每一顆種子
    春風和暢,春潮初湧。婁底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和「三進」春天行動,在湘中大地開啟了大幹當前的實幹徵程。崇尚學習、加強學習,鋪陳發展的「奮鬥底色」。伴隨著「深化項目建設大比拼」的動地鼓聲和「三進」春天的鏗鏘足音,婁底掀起了「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廣使用的新熱潮,猶如明媚「春光」照亮實幹徵程。「三進」春天行動中,傾力做好村(社區)和企業黨組織「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推廣使用工作,實現村(社區)以上黨組織學習使用全覆蓋,將有力推動「新思想進基層」,更好地指導實踐、推動事業發展。
  • 婁底市委統戰部赴縣市區調研鄉村振興戰略有關指標落實情況及市級...
    12月8日—12月10日,婁底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劉永中帶隊奔赴婁底經開區、婁星區、雙峰縣等地,走訪調研2020年婁底市鄉村振興戰略有關指標落實情況及市級同心工程申報點建設情況。調研組一行先後到達婁底經開區西陽村、中陽村,婁星區洪源社區、萬樂村、洪山村,雙峰縣長豐村、旺日中藥材產業園等地,現場了解同心美麗鄉村創建工作有關指標落實情況,實地察看各申報點建設情況並加以指導。
  • 「一紅一綠一品」 鄉村振興在「美麗都裡」盛開「希望之花」
    原標題:「一紅一綠一品」 鄉村振興在「美麗都裡」盛開「希望之花」   初秋時節,行走在安陽市都裡鎮,水淨、村美、民樂,大地一派勃勃生機,希望的田野上釋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
  •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俞樹紅卓尼縣重視用先進示範典型引路來打造示範村,帶動更多村民發展鄉村旅遊嘗到了甜頭,為鄉村振興創出了一條新路子。2016年村上實施小康村建設後,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為興辦農家樂創造了優越環境。尤其從2017年開始,農家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成為村民致富新抓手,全村僅有9戶沒有開農家樂。農家樂一年的收入在二三十萬元左右,最少的也有十幾萬元。去年村上18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博峪村支書王國良講起農家樂興奮不已。
  • 【鄉村振興】南運河畔育明珠 ——阜城縣建設美麗鄉村推進鄉村振興...
    平整開闊的街道、乾淨整潔的院落、豐富多彩的文化牆……仲夏時節,踏入地處黑龍港流域的阜城縣鄉村,美麗的村莊、綠色的田野、茂密的樹林漸次映入眼帘,讓人神清氣爽,流連忘返。這是阜城縣建設美麗鄉村、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場景。
  • 10首農家詩詞,如詩如畫,最美生活在鄉村
    也許,我們無法真正回到鄉村,還好,我們有詩詞。我國是農耕文明,許多詩人都有過田園鄉村生活的經歷,讓我們跟隨詩人的腳步來看看鄉村的最美生活吧!《溪居即事》唐代:崔道融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不知誰家的小船沒繫上繩纜,春風吹著小船兒飄進了釣魚的河灣。小孩子望到了,喜出望外,以為是鄰村的客人忽然到來。他急急忙忙奔向柴門,趕緊把閉著的柴門打開。一個普通的鄉村圖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熱情、淳樸、天真可愛的農村兒童,真可愛!
  • 左權縣上武村:蹚出「紅」+「綠」鄉村振興新路子
    其餘三個季節放眼望去,紅的、綠的、黃的,五顏六色,像牆上掛的風景畫。」村民趙紅光講道。近年來,上武村堅持黨建引領,以「三帶三創三提升」為主線,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紮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蹚出了一條「生態和諧、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路子。上武村地處太行山上,農業發展受氣候影響大,以前家家戶戶種地,辛勤勞作卻沒有好收成。糧食不行就種蔬菜。
  • 大美兩當花開富貴 產旅融合鄉村振興
    近年來,兩當縣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依託豐厚殷實的生態「家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讓家門口的「好風景」變成脫貧路上的「好錢景」。融融春意染綠了風光旖旎的兩當,煦煦春風喚醒了沉睡的萬物。
  • 《清水河畔》公演,「鄉村振興」題材首次搬上粵劇舞臺
    該劇首次將「鄉村振興」這一現實題材搬上粵劇舞臺,一眾優秀演員「載歌載舞演故事」,符合戲曲美學精神的歌舞化表演讓人耳目一新。 以「90後」第一書記張天宇為代表,講述其克服困難帶領幹部群眾共同治理鄉村汙染,實施「粵菜師傅」工程,發展建設美麗鄉村、振興鄉村的故事。
  • 【春天裡的陝西】果花枝上著春風 十裡鄉村一色紅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王錦 李曉鵬 馬林 韓超 賈利婷 陳學積 吳曉來 張奇 任雯 李超 薛斌 周剛)鄉村沃野,春意盎然,一幅鄉村振興的斑斕畫卷正在三秦大地上徐徐展開,節目最後一起走進《春天裡的陝西》。
  • 麻城木子店鎮向明村紅葉景區:楓紅似火,遊人如織
    木子店鎮向明村          楓紅似火交通便利,時值金秋,景區楓葉肥紅似火,遊人絡繹不絕。今年春夏雨水眷顧大地,景區楓樹枝繁葉茂。自入秋以來,楓葉由綠漸紅。特別是寒露霜降過後,漫山遍野,層林盡染,如火如荼,大氣壯觀,磅礴之勢,淋漓盡致。
  • 《直播奉嘎山》激活鄉村振興生產力
    從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三,湖南衛視的《直播奉嘎山》我一集不落,特別是正月初三,中央新聞聯播播出的「不放鬆 不停頓 不懈怠 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中兩次播報婁底新化奉嘎山,更將這次精彩紛呈的直播活動推向最高潮。
  • 煙臺市海陽鄉村振興服務隊深耕電商「沃土」助力鄉村振興!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自2019年7月份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以來,服務隊以黨建為引領,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抓手,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為目標,用心用情用勁,帶領所服務的5個村莊在黨建創新、產業培育、新技術新品種引進、基礎設施完善、電商市場開拓、康養文旅打造等方面重點突破,精準發力,譜寫了一曲幹群同心奮戰鄉村振興的新樂章。
  • 有一種鄉村振興 叫留住鄉愁
    韓 振如今,鄉村遊成為不少人出遊的選擇。鄉村遊不僅是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還有最吸引遊客的文化基因——鄉愁。鄉愁,是一種風景。從「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到「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鄉愁總是聯動著山水人家。家鄉的一庭一院一草一木,讓鄉愁變得具象而濃烈,即便海角天涯,總能觸景生情,讓人魂牽夢繞。鄉愁,是一種人情。
  • 鄉村振興 銅梁玉皇村打造「美農家」新氣象
    趙武強 張浩 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地處銅梁城區近郊的玉皇村,近年來著力打造「美農家」的新氣象,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玉皇村,國道319線穿村而過,該村因有380多年歷史的玉皇觀而得名。玉皇村推進鄉村振興取得了積極成效。在村民有了穩定收入來源的同時,村裡還積極引到村民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和人居環境整治,讓全村面貌煥然一新。
  • 石門秀坪:鄉村振興繪就橘鄉新藍圖
    11月19日到20日,常德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邀請、組織省市多家媒體,開展「鄉村振興之美麗鄉村看常德」主題宣傳,通過實地採訪,集中展示常德市鄉村振興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 【鄉村振興】黃龍縣瓦子街鎮:美麗鄉村「催熱」美麗經濟
    走進蔡家川村,環山路旁,村子深處,山頭綠,村莊靚,農作物鬱鬱蔥蔥,蔡家川的美不言而喻;走進瓦子街村,仕望河靜靜流淌,紅牆青瓦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便民長廊裡農家飯飄香十裡,美麗鄉村風景如畫;走進小寺莊村,青山合圍、綠水環繞,水產養殖基地裡話豐年。
  • 有一種鄉村振興,叫留住鄉愁
    今年的國慶雙節,鄉村遊成為不少人出遊的選擇。鄉村遊不只是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還有最吸引遊客的文化基因——鄉愁。鄉愁,是一種風景。從「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到「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鄉愁總是聯動著山水人家。家鄉的一庭一院一草一木,讓鄉愁變得具象而濃烈,即便海角天涯,總能觸景生情,讓人魂牽夢繞。鄉愁,是一種人情。從「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到「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鄉愁總關乎著山河故人。故鄉人總在我們心底的最柔處,他們的悲歡離合也總是牽動著我們的喜怒哀樂。
  • 「鄉村振興百日衝刺進行時」雁石鎮大力發展「綠盈鄉村」
    自2019年建設「綠盈鄉村」以來,雁石鎮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