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了田野 紅了農家———泰和馬市鎮推進鄉村振興走筆

2020-12-19 吉安市人民政府

  (黃從周、朱濤)八月的泰和縣馬市鎮,山光水色,鍾靈毓秀,處處是生態綠色的喜人美景:高田、屯洲萬畝晚稻一碧如洗;可理特色種植、棲龍柑橘基地,新嫁接的沃柑秀枝抽穗;佔村優品種養示範基地,魚鴨嬉戲、鱉蟹橫行、烏雞啼鳴……馬市鎮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譜寫著鄉村振興新篇章。

  在馬市鎮千畝黃茶基地上,被喻為「黃金茶」的黃茶迎來夏季採摘期,採茶工正在收穫著豐收的喜悅。

  該基地創辦於2016年初,位於該鎮甘露村,由泰和縣高山果業合作社投資興建,已完成山場流轉1120畝,總投資約600萬元。所種黃茶品種是從浙江安吉引進的,產品遠銷廣東、浙江、江蘇等地。「黃金茶」成為當地生態農業增收「寶貝」,每年可解決勞動力約200人,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在文發綜合種養家庭農場,農場主廖文發夫婦在捕撈中華鱉。近年來,泰和縣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積極發展特色種養,鼓勵家庭農場、農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甲魚、小龍蝦、靈芝、百合、中藥材等高附加值的特色種養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實現脫貧致富。同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產業,打通農產品與市場的「最後一公裡」,馬市優質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在全國各地「受寵」。

  馬市鎮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參與、農民受益」的共建共享機制,讓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而村集體和農民則通過土地流轉、發展民宿、就地務工等方式,順勢融入田園綜合體建設,共享發展收益。圍繞果、蔬、花、木四大主導產業,融合工、貿、遊、創多種元素,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田園社區等於一體,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思路,積極統籌引導各方資源,將重點項目建設與產業發展、精品民宿、特色小鎮、鄉村文化、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結合,聚焦打造出一批品質高、綜合效益突出的項目,努力形成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發展,讓產業鏈串聯致富鏈。

  一座座現代化的農家院落,一條條寬敞整潔的水泥路……為了提升鄉村「顏值」,馬市鎮堅持把人居環境建設放在首位,積極做好公共環境衛生、「廁所革命」、「河長制」和「美麗庭院、乾淨人家」星級戶評選等工作,全力打好農村環境全面整治攻堅戰。

  江濱村位於梅烏江畔,有14個自然村,總人口1710人,村文明實踐站採取組織挑選、群眾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村裡的兩委幹部、離任村幹部、退休幹部、老黨員、文化愛好者、公益志願者,分別組建了江濱村理論宣講隊、文明勸導隊、紅白理事會、應急救援隊、健身廣場舞隊等5支由本村村民志願者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總人數52人,成為該村文明實踐的主力軍。

  蜀口村是馬市鎮重點打造的一個景區,環島路已打通,道路已硬化,瀝青正在鋪設。茶評員為遊客沏茗茶,遊人在茗茶長廊聽茶戲,「土導遊」為遊客說古村、說蜀水、說古樟。群眾吃上了旅遊飯,歐陽一門21進士的「科舉古村」正在變為旅遊新寵。

  與蜀口洲生態景區一樣正在緊張建設的還有馬家洲集中營改造提升項目,該項目是馬市鎮投資156萬元打造的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傳承紅色基因和展現鄉村風貌相結合,讓紅色歷史文化和鄉村生態遊相融合。大廣高速馬市出口、井岡山機場專用通道,為馬市的騰飛,平添了動力。

  各具特色的生產方式,既「綠」了農業,又「美」了鄉村,做強綠色經濟激發生態紅利,一個「綠富美」的新馬市正漸行漸近!

相關焦點

  • 奮鬥在希望的田野上——保康縣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襄陽政府網消息】一條條蜿蜒舒展的農村公路盤山而繞;一幢幢造型別致的農家小院煥發新姿;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臺樓榭自成一景;一個個美如畫卷的美麗鄉村遊人如織……2020年12月15日,襄陽市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第四次拉練活動與會人員走進保康,觀摩了4個鄉鎮10個村美麗鄉村建設情況,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所到之處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令人留戀神往
  • 奮鬥在希望的田野上——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一條條蜿蜒舒展的農村公路盤山而繞;一幢幢造型別致的農家小院煥發新姿;一座座古色古香的亭臺樓榭自成一景;一個個美如畫卷的美麗鄉村遊人如織……2020年12月15日,襄陽市美麗鄉村補短板強弱項建設第四次拉練活動與會人員走進保康,觀摩了4個鄉鎮10個村美麗鄉村建設情況,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所到之處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令人留戀神往。
  • 婁底:春風又綠農家畔 鄉村振興紅似火
    這是婁底用實際行動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全力振興美麗鄉村,努力打造綠色家園的一個縮影。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早春的湘中婁底已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今年正月初八,是婁底第六個「全民義務植樹日」。
  • 泰和馬市鎮柳塘村25戶貧困戶順利脫貧
    原標題:光伏發電「照亮」脫貧路 泰和馬市鎮柳塘村25戶貧困戶順利脫貧11日下午,泰和縣馬市鎮柳塘村的低保戶王秋蘭,指著自己的一卡通存摺高興地說,「這光伏發電板真是裝對了,脫了貧還有了一份穩定收入。」據了解,自2016年8月起,該村25戶貧困戶陸續通過安裝家庭式光伏電站,並將所發電量併入國家電網,獲得效益,加上日常收益,均已順利脫貧。「這個寶貝就在我家樓頂,上去看看吧!」
  • 「一紅一綠一品」 鄉村振興在「美麗都裡」盛開「希望之花」
    原標題:「一紅一綠一品」 鄉村振興在「美麗都裡」盛開「希望之花」   初秋時節,行走在安陽市都裡鎮,水淨、村美、民樂,大地一派勃勃生機,希望的田野上釋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動能
  • 「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重慶市農委
    5月11日下午,「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團走進市農委,開展第29場巡迴報告。重慶市農委各機關處室和直屬單位、市農校學生以及市級農口單位的部分代表,共計400餘人參加報告會。據了解,為了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各項部署,激勵更多人才留在農村、回到農村、去到農村幹事創業、成長成才,市委宣傳部牽頭,會同市委組織部、市教委、市農委共同主辦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報告會。
  • 「五大振興」搭穩鄉村振興「四梁八柱」
    穿梭於青山綠水領略鄉村美景,行走在金黃稻田聆聽動人民謠,流連於特色市集品嘗農家風味……11月6日,秋收稻穗音樂節在開平市大沙鎮大塘面村舉行。
  • 田野學校讓官地村舊貌變新顏,走出嶄新鄉村振興之路
    今年7月,距綠騎士地球年輪田野學校在北京房山官地村落地運營已經過了有一年的時間。這所學校為官地村帶來了相當大的改變,村裡快要坍塌的房舍變為了嶄新的學校,村外的小路變為規劃一新的徒步路線,村裡的農產品找到了更多的銷路。
  • 助力鄉村振興!他們,在希望的田野上深耕「責任田」!
    綠梅學名為綠萼梅,是梅花的一種,因萼綠花白、小枝青綠而得名,它性平,最大特點就是能夠調理脾胃,疏理氣血,化痰。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均可入藥,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市場潛力大。近年來,龍橋鎮人大發揮鎮級人大代表的職能作用,履職擔當,積極作為,為鄉村振興獻良策、理思路、解難題、辦實事,深入推進了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落實,在鄉村振興進行曲中注入了鏗鏘有力的「人大音符」。當好「三大員」,是龍橋鎮人大的一大工作亮點。
  •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俞樹紅卓尼縣重視用先進示範典型引路來打造示範村,帶動更多村民發展鄉村旅遊嘗到了甜頭,為鄉村振興創出了一條新路子。2016年村上實施小康村建設後,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為興辦農家樂創造了優越環境。尤其從2017年開始,農家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成為村民致富新抓手,全村僅有9戶沒有開農家樂。農家樂一年的收入在二三十萬元左右,最少的也有十幾萬元。去年村上18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博峪村支書王國良講起農家樂興奮不已。
  • 從「在希望的田野上」到「鄉村振興戰略」|40年40組關鍵詞
    小井村黨支部書記李景衛說:「我們要發揚老一輩小井人敢闖敢幹的精神,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再當排頭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40年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4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該通過振興鄉村,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 【鄉村振興】南運河畔育明珠 ——阜城縣建設美麗鄉村推進鄉村振興...
    平整開闊的街道、乾淨整潔的院落、豐富多彩的文化牆……仲夏時節,踏入地處黑龍港流域的阜城縣鄉村,美麗的村莊、綠色的田野、茂密的樹林漸次映入眼帘,讓人神清氣爽,流連忘返。這是阜城縣建設美麗鄉村、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場景。
  • 一個臺灣鄉村設計團隊:追夢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
    詹竣傑與福建的鄉村結緣始於2019年。當時,他已在大陸的一家房企工作。一次偶然機會,他結識了臺灣建築師許俊雄。彼時,許俊雄正帶領臺灣「見學館」團隊,為福建的許多鄉村提供規劃營造服務。在許俊雄的鼓勵下,從事城市建築設計的詹竣傑開始跟隨許俊雄,在福建廣袤的田野上,開展田野調查。  長慶鎮中洋村,是詹竣傑接觸的第一個福建村落。
  • 大美泰和
    2017年蘇溪鎮以「牧歌灘尾」為主題打造省 4A 級鄉村旅遊點,一期佔地面積 150 畝,總投資 1100 萬元。目 前已成功創建省 3A 級鄉村旅遊點, 景區內設萌 寵孩童區、親水望月區、水岸沙灘區、香草露營區、民俗街區 和田園風光區。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五個振興」統籌推進 交出鄉村振興煙臺「答卷」
    2018年以來,煙臺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連續3年市委1號文件聚焦「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成立五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交出了一份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鄉村振興煙臺「答卷」。「五個振興」統籌推進打牢產業振興基礎。
  • 若爾蓋縣求吉鄉:鄉村振興帶來傳統鄉村的美麗蛻變
    近年來,若爾蓋縣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隨著鄉村振興工作深入開展,全縣的村容村貌也緊跟著時光變遷的腳步,悄然地發生著變化。夏日時節,記者走進若爾蓋縣求吉鄉,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迷人的鄉村畫卷,田間農民伯伯正忙著秋收;遠處,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掩映在樹叢中,房前老人悠閒地曬著太陽;休閒廣場,小孩在健身器材上鍛鍊身體。一條條平坦潔淨的瀝青路環繞著田野、穿越村莊,這裡花兒爭相開放,樹木悠然生長,處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 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田野,凝聚著豐收的希望; 鄉村,激揚著振興的號角。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吹拂著戈壁深處的嘉峪關:溫室大棚連片發展、瓜果蔬菜四季飄香、人居環境整潔優美、鄉風民情和諧醇厚、廣大農民安居樂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
  • 【田野綠世界】進田野吃晚餐免門票
    那麼,請您來田野綠世界吧。溫馨提示:17:30後進入田野綠世界吃晚餐的門票一律免費。     車輪餅除此之外,還有獨具特色的田野圍餐。有山藥靚雞湯、田野風味雞、清蒸泉水魚、田野風味茄子、田野小炒走地雞、農家豬手、客家碌鵝、田野有機小時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