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即墨區通濟新經濟區:築牢服務站 奏出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大合唱

2020-12-11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日訊 青島市即墨區通濟新經濟區實施人員管理網格化、信息管理動態化、矛盾排查精細化「三化」管理,創新走訪慰問、政策宣傳、主動幫扶、就業創業扶持,打造集引領、管理、團結、服務於一體的退役軍人綜合平臺,在青島市退役軍人管理中心的星級評審活動中,「即墨區通濟新經濟區退役軍人服務站」被評為青島市第一批星級退役軍人服務站。

打造「集結號」服務平臺 築牢工作陣地

依託退役軍人服務站,通濟新經濟區精心培育了以「集」鐵血魂再樹新榜樣、「結」戰友情再築新夢想、「號」正能量再創新輝煌為內涵的「集結號」黨建品牌,聚力打造集引領、管理、團結、服務於一體的退役軍人綜合工作平臺。以「集結號」黨建品牌為核心,通濟新經濟區設立1個黨總支部、5個黨支部和31個黨小組,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宣傳政策、團結群眾、管理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加強對退役軍人的管理服務。

「集結號」退役軍人服務站由退役軍人黨建辦公室、軍人書吧、退役軍人榮譽室、多媒體活動室、檔案室、退役軍人俱樂部和服務大廳構成「六室一廳」,風格上體現軍隊特色,設置上尊重軍人作風,著力構建集引領、管理、團結、服務於一體的「紅色堡壘、戰友家園」。同時,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了宣傳文化內容,在服務站走廊打造了「孝老愛親」「愛崗敬業」「黨建先鋒」等板塊展區,展示了24位轄區內退役軍人先進事跡,切實發揮好正向激勵作用。

結合工作實際,通濟新經濟區成立了由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深入調研、督察落實,定期召開黨政聯席會和工作調度會,對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形成高位推進、層層聯動的工作格局。同時,通濟新經濟區制定了工作學習、榮譽室管理、檔案管理、多媒體室管理、閱覽室管理、俱樂部管理六大管理制度,明確了政策法規宣傳培訓、業務服務、社會穩定三大服務職責,並常態化開展退役軍人事務工作人員學習培訓,對兩級退役軍人服務站37名工作人員每月組織一次培訓,學習上級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相關政策,打造思想政治過硬、政策理論過硬、工作作風過硬、組織紀律過硬的服務隊伍。

實施「三化」工作措施 抓好管理保障

根據上級統一部署,通濟新經濟區建設了「鎮村兩站」,並在轄區30個村居成立了「老兵之家」退役軍人服務站,統一掛牌運行、專人專管負責。依託村居支部,通濟新經濟區將全域劃分為30個大網格、203個小網格,配備了35名專管員,下轄203名網格員,將1460名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全部納入網格管理服務,形成了以點帶面、全域覆蓋的大網格管理服務格局。

結合全國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採集工作,退役軍人服務站將人員信息錄入全國信息系統,動態準確掌握人員信息,提供快捷智能的大數據支撐,為每名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建檔立卡、逐人比對,以村居為單位裝訂成冊入檔,為所有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發放了聯繫卡,實現了「區級有檔案、村級有臺帳、退役軍人有聯繫卡」。

通過採取定期走訪、政策宣講、信息上報、隱患排查等措施,通濟新經濟區各網格員共發現86項上報問題,「集結號」退役軍人服務站都及時進行了梳理匯總和綜合協調,通過持續跟進落實、逐項對接解決、及時反饋辦理,實現了每名退役軍人都有專人對接、專人負責、專人服務,打造了網格化管理服務的「新區樣板」,真正使網格化管理模式成為了服務退役軍人、造福退役軍人的「暖心工程」。

強化精準幫扶服務保障 維護合法權益

通濟新經濟區堅持重大節日走訪慰問與日常走訪慰問相結合,物質慰問與精神慰問相結合,走訪慰問重點優撫對象、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家庭與全面大走訪活動相結合的原則,實現走訪慰問常態化。除「春節」「八一」前對轄區內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進行2次全覆蓋走訪慰問外,每年投入50餘萬元,在重要節點、重大節慶期間,加強走訪次數,全面了解需求、徵求意見建議,並發放慰問品。截至目前,通濟新經濟區主動為退役軍人解決各類困難事項46件,為16戶退役軍人困難家庭申請辦理低保救助,每年為家庭生活困難的退役軍人發放近10萬元救助金。

此外,通濟新經濟區還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為36名老復員軍人和殘疾軍人辦理了居家養老服務;對5名退役軍人困難家庭進行結對幫扶;聯合安泰醫院為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進行了5次免費下鄉義診查體,為260餘人免費查體,為28名退役軍人辦理了免減費入院治療,並對接聯繫青醫附院,開闢就醫綠色通道,對6名需要住院的人員提供快捷服務。

廣拓渠道擴大創業就業覆蓋面也是通濟新經濟區的重要舉措之一。通濟新經濟區聯繫有關部門,對有創業就業意向人員提供10餘次360餘人次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指導,組織參加12次人社部門組織的招聘會,幫扶150餘人實現就業,協調安排5名退役軍人到社區和物業工作,協調3名退役軍人申報創業貸款60萬元,為符合安置條件的96名退役軍人安排了專項崗位,並根據年齡結構、愛好特長及個人意向進行崗位分配,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用。部分人員短期內即成為科室工作的中堅力量,6人因表現突出,被安排在中層崗位上工作,1人在軟弱渙散村莊轉化中被委以重任,被任命為常黃溝岔村支部書記。

為繼續發揮退役軍人的餘熱,退役軍人服務站積極培育總結和推介宣傳工作典型,在轄區範圍內選樹了一批退役軍人先進典型,定期對退役軍人的先進典型進行報導與宣傳。其中,孫家溝岔村書記孫之剛被評為青島市優秀退役軍人;常黃村支部書記邢同帥被評為即墨區優秀退役軍人;西元莊村青島西苑冷凍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宜傳被評為即墨區優秀退役軍人,並被聘任為首批青島市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導師。

通濟新經濟區通過搭建「集結號」黨建服務平臺,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強化正面引導、加強服務管理、切實排憂解難,使退役軍人得到更多尊崇,享有更多榮光,切實提高退役軍人的歸屬感、安全感、榮譽感,促進了轄區內退役軍人穩定,營造了零上訪率的和諧氛圍,更好地服務和保障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即墨融媒記者 趙珍宏 通訊員 林俊文 孫格

相關焦點

  • 礦泉街退役軍人服務站:用心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管理工作,讓軍人...
    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越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信息時報微社區e家通,聯合發起「短視頻+點讚星級退役軍人服務站」 活動,進一步提高全區人民群眾擁軍愛軍意識,創新退役軍人宣傳活動形式,反映基層退役軍人服務站在服務退役軍人、帶領退役軍人在基層工作中的顯著作用。
  • 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參觀調研新楓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圖)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王友清報導:近日,山東省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一行蒞臨昌江區新楓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調研「尊崇工作法」及服務保障體系工作,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徐和平、市關愛退役軍人協會會長張國珍、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辦公室主任徐瑤、街道黨工委委員黎瑩瑩等陪同。
  • 山東泰山保安服務有限公司退役軍人服務站揭牌
    服務站的掛牌成立,不僅是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重要實事,更是夯實泰安市擁軍優屬、軍民融合發展的重要表現。據悉,泰山保安服務公司是全國著名的國有獨資安保企業,該公司安置退役軍人150餘人,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的重要陣地。
  • 黨建引領 即墨通濟新經濟區社區志願者服務有溫度
    32歲的尹春輝是即墨區通濟新經濟區鼎泰豐社區的一名愛心義工,過去的4年裡,他每個月都會免費為社區裡的老人理髮,累計理髮1800餘人次,用實際行動默默踐行著一位志願者的使命和擔當。2017年初,尹春輝去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辦理業務,工作人員得知他有一技之長後,告訴他社區有一支志願服務隊,經常舉辦志願服務活動,諮詢他能不能加入。尹春輝便答應下來。此後,尹春輝每個月都會帶著工具包,到社區志願者活動室為老人們免費理髮。
  • 雲南永平:三級服務保障體系成為退役軍人的「娘家人」
    「過去辦事要出村費時費力,很不方便。現在出門就是服務站,辦事方便多了。」 在雲南永平縣北鬥彜族鄉雙河村退役軍人服務站,正在諮詢優撫政策的路格村民小組退役軍人施志軍高興地說。近年來,永平縣把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精心組織,全力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工作。做到退役軍人在哪裡,服務觸角就延伸到哪裡。目前,永平縣「一中心兩站」總數達到83個,其中退役軍人服務中心1個、鄉(鎮)服務站7個、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服務站75個, 實現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全覆蓋」。
  • 松山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揭牌儀式
    12月15日,松山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舉行揭牌儀式。松山街道服務站的正式投入使用,標誌著松山街道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開啟了新的篇章。
  • 2021年2月1日起,以下老兵速到退役軍人服務站申領此優待
    近日,青島市印發《關於退役軍人等辦理「榮軍卡」有關事宜的通知》,為青島市退役軍人及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和病故軍人遺屬等辦理「榮軍卡」。持卡可免費乘坐城市公共運輸工具(包括公共汽電車和軌道交通)、免門票費遊覽政府定價的公園等場所。  「榮軍卡」為搭載琴島通卡功能的銀行(借記)卡,採用「實名制」,2021年3月1日正式啟用。
  • ·2018青島市即墨區「年度標點」暨「影響即墨」第七屆金成獎候選...
    2018年度青島市即墨區百姓最喜歡的旅遊景區
  • 紅花崗區深溪鎮:夯基礎、抓關鍵、立重點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
    點擊上方「多彩紅花崗」關注我們近年來,深溪鎮嚴格對照「兩項活動年」指示要求,不斷深化退役軍人服務體系建設,以「夯實三個基礎,抓牢三個關鍵,著力三個重點」為工作抓手,進一步推進退役軍人事務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新時代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
  • 沈山州調研老西門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
    據黃浦區消息:8月31日下午,區委副書記沈山州到老西門街道調研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工作。沈山州強調:一要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深化黨建引領,充滿感情地開展退役軍人工作,在做好硬體配備的同時,發揮退役軍人中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 白馬井鎮退役軍人服務站:按照「五有」抓建設 穩步推進服務體系
    白馬井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共有服務對象1023人,其中,軍轉幹部16人,退役士兵812人(殘疾軍人12人),復員軍人18人,烈士遺屬24人,現役軍人家屬153人。該服務站按照就地就近服務退役軍人,把服務站建成「退役軍人之家」的工作目標,以「五有」(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三化」(工作規範化、信息化、精準化)為標準整合資源。
  • 尊崇軍人 關愛老兵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用心用力做好服務 將優先優待...
    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不斷增強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的要求,為在全社會樹立尊崇軍人,關愛老兵的新風尚,組織開展了「尊崇軍人·關愛老兵」活動,向各行業及其成員單位發出為退役(現役)軍人提供優先優待服務的倡議。
  • 津南區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部門將觸角延伸到家門口
    天津北方網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津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把為退役軍人做好服務保障的觸角延伸到了老兵們的家門口。近日,記者來到鹹水沽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和雙新街欣盛家園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看到村居和街鎮兩級服務站在幫扶解困、開展活動等方面,把工作做到了大家的心坎裡,讓老兵們臉上綻笑容、心裡暖洋洋。幫扶就業 生活安穩有一份穩定的就業和收入,是老兵們生活安穩的重要保證。鹹水沽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積極拓寬就業渠道,盡最大努力幫助退役軍人找到合適的工作。
  • 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檢查組來旺泉街道檢查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工作
    11月24日,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專項檢查組來旺泉街道檢查創建「全國示範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情況,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服務中心主任尹傳賀、旺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桂芳陪同檢查。檢查組首先聽取了街道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建設總體情況的匯報,實地查看街道國防教育基地、老兵之家,並查看了相關資料。之後,檢查組前往鐵十六局居委會,對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建設情況、人員配備、場地布局、作用發揮、臺帳資料、氛圍營造、特色亮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檢查。
  • 蘭州東崗西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暖心」如家
    東崗西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街道、社區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退役軍人服務站」將進一步增強退役軍人的榮譽感、歸屬感。  東崗西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魏玉玲表示,此次調研慰問活動旨在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尊重退役軍人、發揮退役軍人作用的良好氛圍,維護和保障廣大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提高全民國防意識。東崗西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不僅是對國家國防建設的大力支持,還體現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對街道退役軍人的貼心關懷,必將極大地提高退役軍人的歸屬感、榮譽感與獲得感,鼓舞引導他們以更加飽滿的激情與熱情幹事創業。
  • 昆明官渡區軍人之家: 打造退役軍人服務站和溝通橋
    而這份溫暖,源自官渡區軍人之家優異的服務工作。  各級充分關愛  打造退役軍人心靈港灣  走進官渡區軍人之家,紅色的軍人文化牆映入眼帘,營造出濃厚的軍營文化氛圍。展示廳、創業孵化園、社創空間、會議室、多功能廳、閱讀吧、綜合辦公室、維權中心等功能場所,設施設備配套齊全,滿足軍人之家各項服務保障和宣傳教育工作需要。  為什麼要成立「軍人之家」?官渡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負責人鄧將作出了解釋:沒有軍人的犧牲奉獻,就沒有今天的和平與幸福;沒有全區2.4萬名退役軍人及軍屬的幸福,「幸福官渡」也就無從談起。
  • 漳州市漳浦縣把《中國退役軍人》送到每個村(居)退役軍人服務站
    為進一步宣傳退役軍人新作為、新成績、新貢獻,發揮退役軍人宣傳思想工作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推動退役軍人宣傳思想工作新發展。漳州市漳浦縣退役軍人局充分發揮《中國退役軍人》雜誌信息量大、政策性強、好做法多、可讀性強等優點,為全縣267個村(居)退役軍人服務站徵訂2021年《中國退役軍人》雜誌,確保雜誌進機關、進軍休所、進光榮院、進服務中心(站),讓退役軍人事務工作人員「讀政策、學方法、比先進、找不足」,使雜誌的影響力繼續向基層延伸,努力形成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
  • 拱墅:祥符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安上「智慧引擎」
    拱墅:祥符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安上「智慧引擎」 9月29日,拱墅區祥符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正式揭牌,街道的老兵代表共同見證了這特殊的時刻。
  • 陝西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負責人培訓班在西安舉辦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 王嘉)7月1日至4日,陝西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負責人培訓班在西安舉辦。各地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分管領導,省、市、縣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主任,部分鄉鎮(街道)、村(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共計近400人參加培訓。
  • 虹口區|歐陽路街道從「心」出發服務退役軍人
    在這6.88萬人口中,現有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2590人。穿上軍裝的他們為保家衛國作貢獻,脫下軍裝的他們永葆本色,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添磚加瓦。街道牢固樹立「以服務軍人為中心」的理念,細心、貼心、暖心地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而廣大退役軍人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紛紛投身社區工作和服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