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秦嶺大山:略陽江神廟,嘉陵江畔的古羌文化遺蹟

2020-09-07 稅可以


稅可以+旅圖記

從陝西省寧強縣的陽平關古鎮出發,稅可以和老虎先生沿嘉陵江逆流而上,一路上鄉村道路崎嶇蜿蜒,過了巨亭鎮和樂素河鎮,便是略陽縣城。

略陽屬陝西漢中市所轄,地處秦嶺南麓,位於嘉陵江岸邊,是建縣歷史達1000多年的一座山城。站在略陽縣城,但見四周群山環繞,嘉陵江兩岸景色秀美,到處都洋溢著秦嶺深處的大山風光。

夜宿略陽縣城,一晚上,嘉陵江濤聲不絕於耳,江對岸的寶成鐵路上,時不時傳來火車經過的隆隆聲響。第二天一早,開始在略陽縣城閒逛,到了環城西路的嘉陵江邊,看到那座早聞其名的古廟——江神廟。

略陽縣城

江神廟又名吳王廟,也有人稱它王爺廟或龍王廟。始建於南宋時期的江神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略陽縣城一處地標性文物古蹟。

據介紹,目前在整個長江流域,江神廟堪稱有關古羌祭祀活動保存最完整的建築群。拾階而上,走進江神廟,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江神廟外觀華麗,極具地方特色及民族色彩,其中的彩繪和木雕板繪,是江神廟最引人矚目的藝術精華,這些反映古代神話傳說、傳統民俗民情、地方戲曲故事的彩繪與木雕板繪,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其歷史文化研究價值頗高,當地已專門設立了江神廟民俗博物館。

略陽江神廟

江神廟坐東朝西,在建築風格上,按中國傳統的建築布局方式,根據地勢高差而建,以上、中、下三進式的院落,依次為戲樓、過廳、前殿、後殿及兩側廊房。江神廟有座保存完好的戲樓,個人特別喜歡,感覺那是最有煙火味的古建築,人間的喜怒哀樂曾經在這裡上演。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嘉陵江水運業一直興旺發達。江神廟所在的地方,原來是略陽古城的西門,廟前的嘉陵江上,船隻來來往往,江邊一帶商鋪林立,販夫走卒行走其間,一派熱熱鬧鬧的樣子。今天,繁忙的嘉陵江航運已經成為歷史,略陽古城曾經的繁榮景象一去不返。(稅可以:男,作家,媒體人,旅行者)

江神廟民俗博物館

相關焦點

  • 行走秦嶺蜀道:寶成鐵路略陽馬蹄灣火車站,嘉陵江畔的青山綠水
    稅可以+旅圖記沿嘉陵江寶成鐵路線,行走秦嶺古蜀道跨過西漢水大橋,沿嘉陵江繼續行走,遠遠看見江對岸停著一列長長的火車,那兒就是寶成鐵路馬蹄灣站。不過,要到馬蹄灣火車站,還得跨過馬蹄灣嘉陵江大橋,爬上一段有些陡峭和狹窄的鄉鎮公路,穿過馬蹄灣場鎮唯一的主街,火車站就在靠近嘉陵江邊的位置,臨近火車站的時候,遠遠地便聽到火車碾過鐵軌發出的轟鳴。
  • 行走秦嶺蜀道:寶成鐵路馬蹄灣火車站,藏在嘉陵江畔的青山綠水
    稅可以+旅圖記沿嘉陵江寶成鐵路線,行走秦嶺古蜀道。在漢中略陽,上次稅可以給大家發了一些徐家坪火車站的圖文記錄。從徐家坪沿嘉陵江繼續往北,一路都是秀美的嘉陵江風光。走到兩河口地段,感覺嘉陵江水突然被一分為二——其實,這是兩條河流的匯合處,發源於甘肅天水的西漢水,在此匯入嘉陵江。跨過西漢水大橋,沿嘉陵江繼續行走,遠遠看見江對岸停著一列長長的火車,那兒就是寶成鐵路馬蹄灣站。
  • 陝甘省界線上的秘境小城,藏身嘉陵江畔,景區門票之和不到10元
    略陽是陝西漢中西北部的一個小城,位於秦嶺大山之中早在先秦時,西北遊牧的氐羌民族就沿著嘉陵江南下秦嶺定居略陽。西漢元鼎六年(前111)略陽建縣,作為一個行政單位已有2100多年歷史。三國時,諸葛亮看重略陽扼守秦蜀隴三地的戰略優勢,在此首建城邦。宋金時,這裡又是南宋抗金的前沿陣地,演繹過不少風雲往事。
  • 陝甘省界線上的秘境小城,藏身嘉陵江畔,景區門票之和不到10元
    略陽是陝西漢中西北部的一個小城,位於秦嶺大山之中,長江支流嘉陵江自北而南穿境而過,東為漢中勉縣,南接漢中寧強縣,西鄰甘肅成縣、徽縣、康縣,距離甘肅和漢中車程都是1小時,但距離省會西安卻達400公裡,即使全程高速也需要約5小時車程,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陌生而神秘的地方。雖然遠離中心城市,略陽卻並不偏僻,相反,自古以來,它都因地處交通要道而繁華。
  • 嘉陵江畔的寧強陽平關美景如畫
    嘉陵江畔南面最高的大山山巒長的就像雞冠子一樣,因此叫「雞公山」(又叫擊鼓山),山上仍有戰壕、石椅子等古蹟。初冬時節,從山下到山頂,樹木仍是五顏六色,白牆黛瓦的民居掩映其中,美不勝收。著名的歷史遺蹟古三泉縣就在陽平關鎮。
  • 嘉陵江邊的「江神廟」,具有氐羌風格特色,始建於明代
    在縣城內有略陽重點古建築——江神廟。江神廟就坐落在嘉陵江邊,略陽縣城環城西路,是略陽的重點保護單位,也是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古代氐羌風格戲院建築群。江神廟也叫王爺廟,始建於明末清初,曾經是船幫聚會的活動場所。江神廟古建築為上中下三進式院落,整體建築平面布局東高西低,主體建築有戲樓、迴廊、廂房、正殿、後殿等,佔地面積約2千平方米。
  • 秦嶺深處,嘉陵江畔,探尋古老的鳳州城遺址,一棵古樹太神奇了
    我急忙靠邊停車,順著土垣的延伸方向朝嘉陵江畔走去。這座門樓為磚木結構,磚雕精美;門樓前,一棵420年樹齡的古槐樹,朝著門樓的方向傾斜生長,太神奇了。古門樓上,有道光年間的門匾我繼續往前行走。遺憾的是,古樹卻僅見一棵,為樹齡650年的古槐樹。
  • 遊南充古城古鎮,嘉陵江畔清靜身心,你一定不要錯過
    去過鄉下,也去過市區,感覺是山,大山,還有嘉陵江,山水相間,真的很美,人也深淳樸,可惜的是美食真的不太適合我。,民風淳樸,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紅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輝,素有水果之鄉、絲綢之都的美譽。
  • 「丈量大秦嶺」在略陽採集嘉陵江之水
    9月16日,世界旅遊日「丈量大秦嶺」主題文化傳播行動首場採水儀式在故道水與西漢水交匯之處略陽縣兩河口嘉陵江岸舉行。採水儀式按照當地氐羌民族風俗進行,首先由「丈量大秦嶺」總策劃西北旅遊協作區秘書長、陝西旅遊協會副會長、西北旅遊文化研究院理事長王曉民宣布「丈量大
  • 農村小鎮最美嘉陵江畔!
    哈嘍,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凌江小哥,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嘉陵江畔的凌江小哥 家鄉風景!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在農村,我熱愛我的家鄉,我喜歡我的家鄉,我要把我的家鄉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知道我的家鄉!
  • 秦嶺南坡,嘉陵江畔,有個小縣城打造了不輸大雁塔的音樂噴泉
    秦嶺橫亙在中國大陸中部。它西起甘肅、穿越陝西東至河南。把中國大陸分為南北兩半,是黃河水系和長江水系的分水嶺。秦嶺山脈由西往東夾斷陝西,南側是山水秀美的漢江盆地,北側是土壤肥沃的關中平原。我們此次探訪的是寶雞最南端的一個縣城,鳳縣。
  • 嘉陵江畔的皇澤寺
    最近老是沉迷於川蜀,說到川蜀就得說說廣元,上回說到廣元嘉陵江的明月峽,這回再說說嘉陵江邊的皇澤寺。皇澤寺,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祀廟,它位於四川省廣元城西嘉陵江畔,氣勢宏大,殿宇軒昂,身價非凡,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資料介紹,皇澤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皇澤寺原名「烏奴寺」,一名「川主廟」,相傳是為了紀念李冰與二郎的。
  • 寶成鐵路略陽徐家坪站:坐綠皮火車遊秦嶺,看嘉陵江一路美景
    稅可以+旅圖記漢中略陽,嘉陵江畔的徐家坪鎮,地處秦嶺南麓,周邊風景優美。寶成鐵路的綠皮火車緩緩停靠站臺,上下的乘客不多,基本都是本地的鄉民,他們三三兩兩,或背著背簍,或提著包裹,不緊不慢地出入車站,享受著大山裡特有的慢生活。徐家坪興建了移/民社區,一棟棟漂亮的樓房,整齊地排列在嘉陵江畔,嘉陵江兩岸的秦嶺大山就像母親一樣,日日夜夜,把徐家坪擁抱在自己的懷中。
  • 秦嶺腹地山城「鳳縣」,素有「千裡嘉陵第一縣」美稱,適合小眾遊
    「鳳縣」地處秦嶺,此處連接陝甘,北依秦嶺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棧道貫通全境,素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之稱。在略陽縣城遊覽了靈巖寺、江神廟,又乘坐了從廣元至寶雞的綠皮火車6064,前往離此不遠的鳳縣。鳳縣和略陽基本差不多,都是屬於山城小縣,四周被秦嶺山圍繞著景色非常不錯,適合避暑。
  • 先羌已逝牧業千秋——古羌文化初探之一
    先秦時期,河湟地區已成為古羌人繁衍生息的家園,他們是最早開發河湟地區的世居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古羌人馴化了藏系綿羊、犛牛、藏獒,成功雜交了犏牛,不僅使青藏高原的畜牧業文明有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而且奠定了青藏高原畜牧業經濟的基礎。古羌人的這些功績是中華文明豐富的組成部分,功不可沒。
  • 嘉陵江畔將現「秀水長灘」!預計下月底完工
    嘉陵江畔將現「秀水長灘」! 水系設計方面,項目保留了嘉陵江邊固定岸線,並進行適度加固和整理。按照河湖連通的要求,引入嘉陵江江水,形成縱橫交錯的內部水系,提高水系流動自淨能力。 水文安全方面,根據不同水位風險等級,構建適應不同水位的彈性景觀,設置水位預警系統,保證遊客安全。最終形成溪、河、塘、堤、島、灘相互結合的水系,構建多樣的親水空間。
  • 繼東莞後,「下一座深圳」又將誕生,被譽為「嘉陵江畔的明珠」
    但要是結合深圳從沿海小村到現在大都市的變化進程而言,最有可能實現這一成就的就是被譽為「嘉陵江畔明珠」的新政鎮。新政鎮地處四川省儀隴縣的嘉陵江邊之所以稱新政鎮為「嘉陵江畔的明珠嘉陵江離堆有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刻著的《離堆記》,雖然現在的遺蹟已經殘缺不全,但也依稀可見當年的傳神技術。
  • 土耳其:海邊的阿波羅神廟 散落的古羅馬遺蹟
    小鎮的入口處有停車場,停車場對面有個古羅馬劇院遺址,雖然名氣和精美度都不及阿斯潘多斯圓形劇院,但如果有時間還是可以進去參觀下,裡面散落在地上的石柱上,有各種精美的雕刻。在這座古羅馬劇院遺址旁邊,站在錫德古城區域入口處,左手側有條小路,看到很多人往那邊走,好奇地跟著過去,發現在海邊的荒野裡,散落著大量的古羅馬遺蹟,大部分只剩幾個柱子和基座。曾經的輝煌和如今的冷清,讓人感慨萬千。
  • 帶著課本去旅行 靈官峽有秦嶺魂
    《史記》記載:「秦嶺,天下之大阻也。」千百年來,秦嶺就像一道大的屏障,將關中平原和巴蜀盆地分割開來,阻止了人們南北互通的需求。但從古至今,人們都在盡最大的努力想打通這一天然屏障,秦嶺山上留下的多條棧道,就鑑證了這一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