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色宜居「生態軸」 2019年長春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2019年,長春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進入攻堅和收尾階段,隨著串湖流域、東新開河流域、新凱河流域治理的加速推進,曾經的黑臭水體、河泡荒地正變身為濱河景觀帶。

  重生態建公園 讓景更美

  作為伊通河的二級支流,位於長春西北部的串湖,有一條3.5公裡長的宋家明溝,經過近兩年的綜合治理,這個昔日的臭水溝在今年變身為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廊道,還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宋家公園。

  在洋浦大街上,得益於東新開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的推進,充滿古典風韻的洋浦公園於9月末開園。高大的牌樓立在園區門口,古色古香;以黑白兩種顏色為主色調的山水廣場讓人眼前一亮;芳桃居前,凹凸起伏的地面上布滿雕刻……融江南之意趣、展北國之靈秀的洋浦公園,正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出去。

  在串湖、東新開河、新凱河等河湖流域治理工程推進過程中,長春市堅持生態修復為主,適度開展流域景觀綠化和公園建設,相繼建成富裕河公園、洋浦公園、河口公園、宋家公園等,並向市民開放。

  重環境除黑臭 讓水更清

  經過綜合治理的伊通河流域,水質明顯改善,環境顯著提升,生態環境全面恢復,也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欣賞美景。南溪溼地公園吸引了東方白鸛、綠鷺、池鷺、紅嘴鷗等20餘種鳥類遊禽,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伊通河中段綠道貫穿我市主城區,串聯起從南溪到北湖的濱河公園綠地,行走其間,步移景異、意趣豐富。

  今年,伊通河流域水環境治理更是碩果纍纍:動植物公園汙水處理廠、伊通河中段副河道清淤、八一水庫底泥清淤等28項工程完工;北十條、翟家、東新開河、南部等汙水處理廠新建擴建工程加快推進;治理完成的75處黑臭水體全部移交屬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進行日常管護。伊通河水質總體向好,今年1~8月月均值已達到年度考核標準。

  重長效惠民生 讓河更暢

  治理後的伊通河,不僅會成為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長春的「景觀帶」、產業升級的「動力源」,還是一道城市安全的「生命線」。截至目前,長春市在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中,修建提防22公裡、護岸98公裡,修建140餘處防洪設施,防洪能力明顯提升。伊通河中段已實現200年一遇標準,串湖、西湖、新凱河、東新開河流域正在按20年至50年一遇標準加快推進。

  為確保伊通河治理的效果,長春市制定了《主城區水汙染防治實施辦法》,堅持水岸協同,建立「管、治、保」一體化綜合治理格局,防止治理成果出現反覆;完成治理的水體及時移交屬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實現治理與管理的無縫銜接;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建立四級河長、湖長體系,讓母親河的美景惠及更多百姓。

(責編:王帝元、謝龍)

相關焦點

  • 長春伊通河沿岸公園開春後全面復工!預計年內全部對外開放!
    長春伊通河沿岸公園開春後全面復工!預計年內全部對外開放!一直以來,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都牽動著每一位市民的心。記者了解到,在伊通河綜合整治工程中,沿岸共規劃設計了10座公園,目前未完工部分將於開春後全面復工,預計下半年全部對外開放。
  • 美麗伊通河 | 逛十大公園,徜徉在長春光影交錯的歷史長河中
    如今這場景已經從規划走進現實經過兩年來的綜合治理目前伊通河中段主體工程基本完工親愛的「母親河」到了接受大傢伙「檢驗隨著伊通河中段一個個主題公園陸續開放,一條彰顯長春歷史文化的「美麗長春景觀帶」已具雛形。
  • 點燈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寶塔點燈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自去年3月份開工以來已有一年半的時間,項目的進展一直備受廣大群眾關注。目前,項目的進展如何呢,9月4日,本臺記者深入項目現場進行了走訪了解。
  • 幸福城到美好生活城市的升級,長春的我思與我在
    先進裝備製造、光電信息、生物及醫藥健康、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和大數據6個千億級新興產業加快崛起,進入多產業協同發展的新階段。2019年年底,一份彰顯長春經濟發展脈動的榜單發布——「長春工業50強」,涵蓋了汽車及零部件、食品加工、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產業領域,不乏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身影。2019年1月至11月,「工業50強」企業共完成產值6135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產值的81%。
  • 熊徵宇調研老澴河綜合治理建設工程
    熊徵宇在調研老澴河綜合治理建設工程時強調 強化節點意識 早日建成受益1月16日,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熊徵宇調研老澴河綜合治理建設工程。他強調,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照目標清單,按照時序進度,全力推動工程建設,儘快發揮治理綜合效益,讓廣大群眾更好享受改革發展成果。目前,老澴河綜合治理建設工程9個安置區整體進入群眾回遷安置階段;治汙和沿線綠化順利推進,完成河道清淤和岸線整治;沿線道路、安置區配套道路等基礎設施加快施工,前期工程基本進入收尾階段。
  • 伊通河今非昔比,長春人的驕傲,休閒好去處
    好多年沒有去伊通河了,前些日子沿伊通河大壩走了一趟,南到衛星橋,北邊到了東新橋。不算鐵路橋與閘門橋,有十二座。這些橋有的是新建,有的是經過翻修。這些橋座座設計獨特,姿態新鮮亮麗大氣,為伊通河的一大特色。伊通河,過去我曾對她有大不敬的時候,母親河,憑啥呀?
  • 伊通河在長春市內有多少小島?
    5、月亮島在公平橋和長春大橋之間6、健康島長春大橋北側伊通河是長春人的臉是長春人的驕傲。今天所有長春人將因它而變得美麗而驕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歷史不應忘記。應該衷心感謝並銘記所有為伊通河的今天賦予辛勤勞動的人們!
  • 【工程】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進入收尾階段雄安站建設進入收尾...
    【工程】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進入收尾階段雄安站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 長春新晉打卡地伊通河之~影像民俗公園
    我已經發布了幾次伊通河的視頻和微頭條,但是伊通河兩岸還沒走遍,只是拍攝出點滴。改造後的伊通河太美了,不愧是長春人喜愛的母親河。走近回憶島熟悉長春的人們都知道在影像迴廊區,光影之路以星星狀的地燈點綴於地面,與綠樹林蔭相配合;影像廣場則以電影膠片元素為靈感,打造主題雕塑
  • 連載(1)| 迄今規模最大的治河工程啟幕
    南關大橋防洪情景(1986年7月30日)實際上,這不過是伊通河病態發作最近一次的猶新記憶。百多年來,人們對母親河的無盡索取和肆意傷害,已經使原本性情溫和的伊通河變得喜怒無常起來。古《長春縣誌》記載:「每值春融、桃迅,霖雨連綿則泛濫……沿河田廬時被漂沒。」「商民被水圍困,登房哀號呼救。」
  • 美麗的伊通河採風
    伊通河,滿語的意思為「波濤洶湧的大河」,發源於吉林省伊通縣的哈達嶺山脈,流經伊通縣、長春市、德惠、農安匯入松花江,是長春市的第一大河,是長春的母親河。古代的伊通河是運糧水道,近代隨著鐵路、汽車發展,水運被取而代之,伊通河逐漸演變成城市的排汙河,1985年長春市政府下決心徹底治理伊通河,經過多年的努力,伊通河已成為長春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今天我們來欣賞伊通河的南部風光。旭日東升,南四環的彩虹橋披上了霞光。
  • 京通鐵路北京段電氣化改造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1/3)
    京通鐵路北京段電氣化改造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 →"翻頁 8月16日,由中鐵六局承建的(北)京通(遼)鐵路北京段電氣化改造關鍵性控制工程
  • 數一數,伊通河在長春市區一段有多少座橋?
    和美路以南的這座伊通河橋是不是就是地圖上標的伊通河大橋呢?(2)這是伊通河在和美路上的橋伊通河上,這樣的橋也是很多的 。)這屬於南溪溼地公園,這一段將來或許是伊通河長春段最美的地方。伊通河上有許多小島,只有通過橋才能進入小島。遊覽伊通河,會引起你對橋在人世間的意義的無 限遐想。
  • 河惠莞高速公路進入工程收尾階段 環城高速通車目標又進一步
    近日,記者在河惠莞高速公路惠州平潭至潼湖段採訪了解到,目前項目全線進入工程收尾階段,路面混凝土攤鋪、交安設施、房建設施正在進行交叉施工 。計劃在12月25日前後同步推進項目交工驗收和質量檢測,12月29日組織召開交工驗收會,12月31日開始通車。
  • 國家批覆,長春地鐵5、6、7號等8條線!長春將進入地鐵時代!
    長春正式進入地鐵時代   2號線東延工程:(東樞紐~趙家崗東)長度8.2km,設站5座,在蓮花山區設綜合基地1座。2號線東延段(東樞紐~趙家崗東)主要為加強中心城與蓮花山片區的聯繫。線路沿長石公路、東吉林大路敷設。
  • 長春伊通河
    頭幾天在頭條看到網友發了幾張伊通河照片,想到之前自己拍的,補充幾張。治理後的伊通河畔確實風景好了很多。
  • 白藤大閘重建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鬥門區白藤大閘是我市唯一一座大型浮運水閘,為確保安全度汛,2018年開工重建的該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目前已具備擋潮、防洪澇功能,大閘今年6月初具備啟閉功能。「為確保閘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進入汛期以後,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制訂了相應的防洪度汛應急方案,並落實相關防汛措施。」鬥門區城鄉防洪設施管理和技術審查中心副主任葉偉彪介紹,一方面,要求施工單位加快施工進度,儘快完成主體工程項目;另一方面,儲備了一批防汛物料,以備不時之需。
  • 2019年長春全面開掛!53個好消息重磅來襲!800萬人身價暴漲!
    要減肥、要掙錢、要買房買車買房車……2019年,如果你還選擇在長春,你可知道長春將有一系列大事要發生!計劃於2019年開工建設,2021年竣工。-51- 伊通河形成濱河帶狀公園長春市建成南溪溼地公園並對外開放,完成伊通河中段沿岸22個,
  • 長春北湖位於在伊通河下遊,憑藉地理位置深受當地人喜歡
    長春北湖位於在伊通河下遊,憑藉地理位置深受當地人喜歡。圖片是2018年10月29日,吉林長春迎來降雪,深秋的北湖公園色彩斑斕,在白雪的映襯下風景如畫。長春北湖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國家級城市生態溼地公園,具有溼地保護與利用、科普教育、溼地研究、生態觀光、休閒娛樂等多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