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燈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2020-12-25 騰訊網

廣西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熱線12320

寶塔點燈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自去年3月份開工以來已有一年半的時間,項目的進展一直備受廣大群眾關注。目前,項目的進展如何呢,9月4日,本臺記者深入項目現場進行了走訪了解。

點燈山航拍。黃永福攝

寶塔點燈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是隆安縣震東扶貧生態移民與城鎮化結合示範工程的配套項目,位於縣城東北面,於2019年3月21日正式開工,總投資2308.56萬元,其中危巖治理部分1063.17萬元,生態修復部分1245.39萬元,主要進行危巖整治、山體修復、植被修復及修建各類配套建築和景觀。

點燈山別致的配套景觀。黃永福攝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危巖整治、山體修復、植被修復及修建各類配套建築和景觀等全部項目的建設。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綜合治理項目已進入完工階段,目前正在做一些收尾和維護工作。

點燈山中心廣場。黃永福攝

點燈山中心廣場是個帶有壯族元素的銅鼓圖案,四周隨著地勢建有栽種著各種花草樹木的花圃,錯落有致,休閒步道置身在花草間,極具運動與時尚感。

優美的環境。黃永福攝

最引人注目的是兒童娛樂區,彩色的海綿步道以及設計獨特的兩個大沙池,與震東社區的現代建築融為一體,盡顯和諧生態。

點燈山兒童娛樂區航拍。黃永福攝

蜿蜒曲折的登山步道連接著山頂上的望景亭,亭子與榜山文塔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蜿蜒曲折的登山步道。黃永福攝

與榜山文塔遙相呼應。黃永福攝

未來,這裡將為全縣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一個集休閒、健身、娛樂於一體的活動場所,助推震東社區建設成為一個規劃合理、景觀別致、環境優美、具有良好經濟與社會效益的生態移民區。

優美的環境。黃永福攝

-END-

記者丨黃永福

編輯丨陸豔

審核丨陸華治

監製丨黃豔英

隆安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打造綠色宜居「生態軸」 2019年長春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進入收尾階段
    原標題: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2019年,長春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進入攻堅和收尾階段,隨著串湖流域、東新開河流域、新凱河流域治理的加速推進,曾經的黑臭水體、河泡荒地正變身為濱河景觀帶。
  • 隆安縣點燈山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完成施工
    近日,隆安縣寶塔新區點燈山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完成施工建設,將開展竣工驗收工作。為切實做好全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南寧市選取隆安縣寶塔新區點燈山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做試點,推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
  • 間歇泉景區升級改造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間歇泉景區航拍間歇泉景區升級改造項目自今年4月份開工建設以來,歷經3個月的建設時間,目前項目建設進入掃尾階段,預計7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運營。施工人員正在對景區升級改造項目進行鋪草坪、砌牆等收尾施工作業
  • 瀚泉海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項目進展有序
    近日,平羅縣瀚泉海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施工現場如火如荼,一輛輛吊車、挖掘機開赴現場投入作業。「瀚泉海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項目一標段工期緊、作業量大,前期投入大型車輛共120多臺,爭取在2021年3月1日之前完成一號庫所有土方的清淤工作。」工程一標段施工項目經理趙禎告訴記者。為淨化入黃第三排水溝水質,平羅縣實施瀚泉海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
  • 八尺門海域綜合治理生態修復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再加上過度養殖、無序養殖等原因,八尺門海域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水質逐年惡化。  其實早在2012年,後林村就曾開展海域養殖網箱退養,部分養殖戶撤出了八尺門海域。養殖戶林春德就是主動退養戶之一。  跟隨全村網箱養殖的浪潮,林春德安設了50多箱網箱。「沒想到,後來因為潮水不好,泥土淤積,海水變淺,死魚的現象頻繁發生。」
  • 白藤大閘重建項目進入收尾階段
    鬥門區白藤大閘是我市唯一一座大型浮運水閘,為確保安全度汛,2018年開工重建的該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目前已具備擋潮、防洪澇功能,大閘今年6月初具備啟閉功能。「為確保閘內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進入汛期以後,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制訂了相應的防洪度汛應急方案,並落實相關防汛措施。」鬥門區城鄉防洪設施管理和技術審查中心副主任葉偉彪介紹,一方面,要求施工單位加快施工進度,儘快完成主體工程項目;另一方面,儲備了一批防汛物料,以備不時之需。
  • 巢湖南岸生態涵養林項目主體工程收尾 總投資達1.1億元
    記者昨日從巢湖市林業局獲悉,全長35千米的巢湖南岸生態涵養林項目主體工程已經進入收尾階段。該項目建成後,將與巢湖北岸40千米觀光大道連成一體。該項目是環巢湖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總投資1.1億元,北起東庵林場,南至槐林鎮與廬江縣交界處——兆河大橋,分四個標段實施。該項目旨在通過成片造林、山體綠化、溼地修復等多種措施,提升擴大巢湖周邊已有水源涵養林,逐步修復湖濱帶生態系統。
  • 構建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體系 讓生態修復項目不再無處安放—新聞...
  • 烏梁素海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階段治理成效顯著
    近日,由中建一局三公司承建的內蒙古烏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階段治理成效顯著,建設者們與沙漠荒山為戰,將沙漠變成綠洲、荒山變成林海。烏梁素海試點工程在國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工程中排名首位,是全國最大山水林田湖草修複試點工程,沙漠治理面積位居全國同類工程之首,治理流域面積約1.47萬平方公裡,包含烏蘭布和沙漠治理工程、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水土保持與植被修復、河湖連通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農田面源及城鎮點源汙染綜合治理等5種業態、7個子工程,工程難度之大、治理種類之多、施工環境之惡劣,都在國內均屬首例。
  • 瀚泉海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近日,平羅縣瀚泉海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施工現場如火如荼,一輛輛吊車、挖掘機在現場有序作業。「瀚泉海水環境及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工程項目一標段工期緊、作業量大,前期投入大型車輛共120多臺,爭取在2021年3月1日前完成一號庫所有土方的清淤工作。」平羅縣政府負有關責人介紹道。
  • 鮁魚圈珍珠灣和月亮灣生態修復預計月底前全部竣工!
    近年來,渤海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問題突出,水質環境下降,海岸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為持續改善海岸帶生態功能,2019年4月,遼寧印發《遼寧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以沿渤海的大連市、錦州市、營口市、盤錦市、葫蘆島市為治理重點。
  • 【聚焦旅發大會】花田原鄉小鎮項目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整個項目佔地400多畝,裡面種植著馬鞭草、鼠尾草、百日菊、金光菊等觀賞花卉。目前,馬鞭草、鼠尾草已經進入開花初期階段,預計6月初盛開面積和密度將增加40%。園內,工作人員正在修繕花田,擺放盆栽,對木棧道、觀景平臺等項目做檢查工作。木棧道距離地面30公分左右,沿著草坪與花的邊界延伸,這樣既能保證下面植物生長,又能保證行人的安全。
  • 【工程】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進入收尾階段雄安站建設進入收尾...
    【工程】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進入收尾階段雄安站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 大運河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及生態修復提升改造、綜合治理兩工程獲批
    11月6日,滄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滄州大運河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及生態修復提升改造項目(中心城區運河雙側46公裡堤頂路貫穿和整治工程)、南運河滄州市區段綜合治理工程進行了批覆。滄州大運河文化旅遊基礎設施及生態修復提升改造項目(中心城區運河雙側46公裡堤頂路貫穿和整治工程)本項目中心城區運河雙側堤頂路貫穿和整治工程,堤頂路全長約39.4千米,其中示範段共8.5千米,馬拉松段(新華路-永濟路的西堤,永濟路-渤海路的東堤)共4.8千米,其餘段為26.1千米,以及配套建設道路、交安設備、綠化、管線、照明等設施。
  • 巢湖三大溼地今年將完成修復
    合肥日報訊 記者昨日從巢湖市獲悉,巢湖半島國家溼地公園、柘皋河省級溼地公園和槐林省級溼地公園年內將全面完成修復,環巢湖區域將新增溼地面積3000畝。據介紹,巢湖半島國家溼地公園項目主要包括花塘河河口溼地、青草河河口溼地、老鼠河河口溼地、烔煬河河口溼地、雞裕河河口溼地等5大實施片區,修復溼地面積1150畝。截至目前,巢湖半島國家溼地公園鳥類展館建設已完工,次入口改造工程進入收尾階段,5個河口溼地修復項目(一期)已開工建設。
  • 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日前,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已經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將於年底投入使用。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日前,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已經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將於年底投入使用。  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日前,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已經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將於年底投入使用。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 南寧這位廢棄礦山修復工程完工
    10月10日,南國早報記者從南寧市自然資源局獲悉,南寧也將有類似的景點供市民「打卡」——隆安點燈山廢棄礦區修復工程已於近日完工,廢棄礦山經改建修復後,已「變身」為休閒健身公園。 陳海珠攝據介紹,上世紀90年代,點燈山就作為一座石灰巖石料礦山被開採。開採結束後,留下了一座千瘡百孔的無主礦,山上百米深的採坑猶如一道傷疤,山體上裸露的巖石,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同時,長期開採還使得區域內生態系統失去連續性、穩定性。植被覆蓋被破壞,大量基巖裸露造成水土流失。開採形成的高陡邊坡以及造成的巖性破碎,使得邊坡穩定性差,極易發生地質災害。
  • 乳山投巨資對海岸帶進行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
    藍天、白雲、沙灘、陽光浴,憑藉著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威海乳山銀灘吸引了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安家落戶。這裡擁有20餘公裡長沙灘,因沿岸沙灘坡緩灘平,沙質細膩鬆軟,潔白如銀,得名「銀灘」。這裡山、海、灘、島、灣等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大乳山、嶞崮山、福如東海文化園等A級景區,三觀亭、仙人橋、白浪灣、宮家島等自然人文景觀,潮汐湖溼地公園、濱海城市公園等生態景觀帶。每年超300天的優良空氣,令人嚮往。
  • 新疆帝錨熱島樂園綜合體項目建設進入最後收尾階段
    8月2日,記者在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看到,伊犁州旅遊重點建設項目、徐州援奎旅遊文化產業援疆項目——新疆帝錨熱島樂園綜合體項目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工人們正加緊施工,對項目內外進行裝修和清掃,為即將正式投入運營做最後衝刺。
  • 閩清29個山水林田湖草控規項目進入掃尾階段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通訊員 張徽 草木豐茂的青山,白鷺翩躚的河灘,水清河暢的溪流……走在閩清,處處可見風景如畫的綠水青山,以及享受到生態福利的張張笑臉,這得益於近年來閩清縣加快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在加強生態保護、推動綠色發展上持續發力。眼下,該縣29個山水林田湖草控規項目已進入掃尾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