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百姓茶逆市領航

2020-12-19 東南網廈門頻道

廈茶總經理王貴卿 「海堤」生態茶基地。

東南網11月26日訊(福建日報廈門觀察記者 謝嘉晟 通訊員 胡軍彬)

核心提示

在高端禮品茶「哀鴻遍野」的背景下,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的「海堤茶葉」卻逆市飄紅,不僅創造了銷售額增長30%的奇蹟,也成為國內茶葉產業重新定位市場的一個風向標。

不久前,廈茶憑藉5年增長350%的優秀成績,拿到了母體央企中土畜頒發的「可持續成長獎」,總經理王貴卿則憑藉高度的責任感、無私奉獻於「民生」產業的精神,獲得了國務院國資委頒發的「中央企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在廈茶看來,這更是對「海堤茶葉」前瞻性市場定位的一種肯定。

A 廈茶銷售逆市增長三成

最近,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喜事不斷。先是廈茶憑藉五年增長350%的優秀成績,拿到了母體央企中土畜頒發的「可持續成長獎」,之後,廈茶總經理王貴卿又獲得了國務院國資委頒發的「中央企業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這還不是全部。在廈茶簡樸的辦公室裡,隨之又新增了兩面招牌,一面是「王貴卿勞模創新工作室」,另一面是「陳志雄評茶師技能大師工作室」。

央企在廈門開設分支機構的不只廈茶一家,但同時收穫這諸多榮耀,廈茶是一枝獨秀。

「這是對海堤模式的一種肯定。」在廈茶總經理王貴卿看來,廈茶堅持走大眾化「百姓茶」的市場定位,嚴把「質量關」的產業模式,越來越得到市場的認可。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中央八項規定,堵住了「禮品腐敗」漏洞,讓原來定位高端禮品茶的很多企業一下子陣腳大亂,專注於「高端禮品茶」的國內茶企更是哀鴻遍野,在面對經營業績嚴重下滑的同時,也不得不著手考慮產業轉型的方向。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品的「海堤茶葉」卻逆市飄紅,銷售額增長30%,並創下了數項紀錄。「一枝春」這樣的單品常常賣到脫銷,每盒價格為9元的棕盒「鐵觀音」年銷售突破1500噸,10元左右的簡裝茶葉每年銷售額突破5000萬元,由廈茶花了一年多時間研發的名優紅茶「海堤紅」更成為國內茶葉市場上的一匹黑馬,僅這個品種一年的銷售額便可達到1億元,單品銷售金額成為行業翹楚。

B 實惠路線火了「百姓茶」

「海堤茶葉」逆市上漲的背後,是具有前瞻性,符合市場潮流的精準定位。

細心的消費者會發現,在廈門、汕頭等地,街頭巷尾數以萬計的食雜店,只要有兼賣茶葉的,一般都是廈茶製造的「海堤茶葉」。

「海堤茶葉」專賣店主要布局於以廈門為主的八閩大地和潮汕一帶,門店總數近200家,但所有的門店幾乎都布局在市區二級商圈範圍內。每年銷售額2000多萬元的「海堤茶葉」總店就設在廈茶公司的廠區內。按照王貴卿的說法,這其實另有玄機。「廈茶製造」堅持走大眾化「百姓茶」的親民路線,廈茶產品線中有80%是「百姓茶」,實惠是其一向堅守的價格策略。一線商圈的店租普遍較貴,水漲船高,高昂的店租成本最終很可能都會轉嫁給消費者。酒香不怕巷子深,有優秀的產品品質,即使布局於二線商圈,同樣可以把一線商圈中的人氣吸引過來。

「海堤茶葉」堅持走「百姓茶」的親民路線,以價格最為直觀。走在沿街的各式各樣的茶葉專賣店,想找一款售價在10元的單品,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海堤茶葉」專賣店,10元左右的茶葉單品,卻是銷售主力。儘管這些年物價飛漲,但「廈茶系」的老牌單品「一枝春」零售價也只從十幾年前的5.5元/盒,提價到了8元/盒。

當然,堅持親民路線並非只賣「百姓茶」,整體定位大眾化的海堤茶葉專賣店,在專賣店風格突出品位的同時,高端產品也沿襲親民路線。有消費者評價說,「在海堤茶葉專賣店零售價500元/斤的單品,在一些高端茶葉店裡零售價應該要在3000元/斤。」

實惠路線,讓「廈茶製造」銷售業績在逆市之下創造了奇蹟。

C 嚴把質量才能走得遠

一個茶葉品牌能夠逆市飄紅,除了受益於符合市場潮流的實惠定位外,還必須有嚴格的質量保證,尤其是國內茶行業還沒完全從「農殘」的陰影中走出來的時候,市場對於質量的要求更加苛刻。

廈茶是國內最早從事茶葉出口的進出口企業之一,而向來對食品質量要求嚴苛的日本就是其出口的首站,此後,隨著出口份額的逐年做大,廈茶從最初出口日本,擴大到了歐盟、東南亞等54個國家。

「海堤茶葉」能夠遠銷這麼多國家,首先就得益於在質量上的嚴格把關。「如果沒有通過所在國的農殘標準合格檢測,根本就進不了這些國家的市場。」王貴卿對此頗引以為豪,「近年來很多中國製造產品在國際市場中頻遇貿易壁壘,如果你品質達標、檢測過關,再多的貿易壁壘也能不攻自破,『海堤茶葉』就是用過硬的質量成功闖關,坐上了中國烏龍茶出口海外的第一把交椅,產品遠銷國內外。」

據悉,在廈茶的生產加工環節,無論是幾元一包的「百姓茶」還是上千元的高端茶,都要經過廈茶流水線上的27道工序,每道生產工序都有嚴格的監測設備和手段。

然而,要達到出口標準,單是從後期生產線上嚴把質量關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從源頭的茶葉種植基地抓起,根本上控制農殘指標。這種質量嚴控體系,在國內整個茶葉產業還沒完全走出農殘陰影的大背景下,無疑顯得意識超前。

在「海堤茶葉」的產品線中,倡導「綠色」只是一部分,主張「有機」則是廈茶對新時代茶葉產品的升級,而廈茶「有機」茶葉理念的提出,已經是10年前的事情了。

廈茶在永春的有機茶生產基地堪稱把關質量安全的成熟樣板。這片有機茶園約1170畝,是福建省內最大的一片有機茶園,早在幾年前,這片茶園就拿到國內以及歐盟、日本、美國等國的有機認證。

有了質量和價格上的雙重保證,在高端禮品茶整體受挫、國內茶產業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當前,「海堤茶葉」沒有理由不火。

相關焦點

  • 「中茶海堤」參展重慶秋季糖酒會
    中國茶葉旗下重要品牌「中茶海堤」也將一同參加了本此盛會。  「中茶海堤」是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營的茶葉品牌。該公司茶園遍布烏龍茶、花茶、普洱茶、紅、綠、白茶產區。「中茶海堤」的產品以烏龍茶、紅茶為主,涵蓋六大茶類;種類繁多,花色齊全。  11月11日下午15:30-16:30,中茶海堤將在展位現場舉辦「金花綻放,領航未來」——海堤金磚(金花香櫞)品鑑會。
  • 廈門海堤紀念館將於近期開放 展現「海堤精神」
    (翻拍)  走進海堤紀念館,其中陳列的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照片,都輕易勾起人們對62年前那場移山填海壯舉的追憶和對海堤精神的呼喚。  在海堤紀念館的外牆上,一幅「竹籠拋石」的浮雕格外引人注目,移山填海正是偉大的海堤精神的體現。
  • 中茶海堤突破傳統市場 加速布局全國
    如今,海堤茶葉已經在曾經慣於喝綠茶的北京也掀起了「烏龍茶」熱。  陳德添用「魚和水」來形容海堤和經銷商的關係。中茶海堤是「水」,經銷商是「魚」。他選擇加入中茶海堤的一大原因就在於中茶海堤這「水」是正本清源的「活水」。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茶產業理性發展很重要。從紅茶到巖茶,如何讓茶葉市場的『水』不再深?
  • 逐鹿中原 中茶海堤讓世界愛上中國茶葉
    2018年,海堤銷售額逆市增長28%,新渠道銷售額年增長達80%……」當中茶廈門公司負責人、常務副總經理陳志雄,以一組數字亮出海堤茶葉今年的「成績單」時,場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來自全國各省市的中茶海堤經銷商意氣風發。作為海堤茶葉「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關鍵環節,他們的辛勤付出顯然也得到了滿滿的回報。
  • ​「海堤茶」,永遠的「海堤茶」
    這部獨樹一幟的茶業典籍,不但敘事寫史,還逐一展示了六十多年來「海堤茶」琳琅滿目的產品圖樣,讓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茶葉產品也可以和作為「國家名片」的郵票一樣,形成價值多元內涵飽滿的文化圖鑑: 就五湖四海「海堤茶」的「發燒友」而言,通過此書可對「海堤茶」豐厚歷史底蘊做一深情回望。
  • 傳承海堤精神 廈門海堤建設65周年座談會在海堤紀念館舉行
    移山填海,團結奉獻,科學創新,自強不息的海堤精神,成為深深篆刻在廈門這座城市身上的精神烙印。  6月22日,廈門海堤建設65周年座談會在海堤紀念館舉行。「海堤精神在我們這一代孩子當中,是深刻在心中的。」原市政協副主席潘世建動情地告訴大家,廈門的著名地標――廈門大橋金鑰匙其實與海堤頗有淵源,「很多人以為這是為廈門大橋而建的,其實這也是我們感恩海堤精神,為記住海堤前輩和海堤精神而樹立的,是廈門感恩海堤建設者的作品。希望今天在座的校長能告訴孩子們,這是我們教育下一代現成的材料。」
  • 以工匠精神做好茶 讓海堤茶葉銷世界(四)
    二字通俗易懂,令人過目不忘,它緣起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廈門的「海堤精神」。於是,就有了橫跨廈門海峽的廈門海堤,也成就這項浩大工程的精神被稱之為「海堤精神」。廈門人愛泡茶眾所周知。若要問廈門人都喝什麼品種的茶,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問廈門人都愛喝什麼品牌的茶,相信十有八九的人告訴你的答案是:海堤茶葉。新中國成立後,外匯緊缺,茶葉作為當時出口量最大的商品,承載著為國家拉外匯的重要任務。
  • 廈門海堤紀念公園,為了紀念海堤建設者移山填海的海堤精神而建
    廈門海堤紀念公園位於高(崎)集(美)海堤與濱海路交界處,處於廈門大橋和高集海堤之間,大部分用地為濱海路造地區域。2013年為慶祝廈門海堤建設60周年,6月17日海堤紀念公園建成竣工。進入公園,可以看到一座海堤紀念碑,上面書寫著「移山填海」四個大字,非常有氣勢。
  • 廈門「海堤大紅袍」閃耀APEC 再創茶葉佳話
    APEC會議期間,來自中糧集團旗下廈門茶葉進出口有限公司提供的「海堤大紅袍」,帶著濃鬱的「中國味、廈門味」,喜迎全球政要,並廣獲讚譽。這是廈茶再一次以獨具「海堤精神」的品質好茶,代表廈門、代表福建、代表中國亮相國際舞臺,禮遇全世界。
  • 海堤紀念館:以珍貴實物展現廈門海堤「前世今生」
    2013年,廈門建成了海堤紀念公園和海堤紀念館,促成這座文化地標建築最終落成的其中一股重要力量,正是65年前親手締造海堤奇蹟的老海堤建設者們。館內的每一張老照片,每一件歷史實物,甚至每一句圖片解說詞,都是由他們親自審核把關的。到現在,老人們還是常到紀念館裡走一走、看一看,操心著紀念館的大小事。
  • 從「大功臣」到「功成身退」,一道海堤一甲子
    「近年來,東山5次成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海洋經濟蓬勃發展、全域旅遊紅紅火火,百姓生活越來越好。東山的巨變,八尺門海堤是『大功臣』。」東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說。
  • 履行社會責任 體現央企擔當 中茶海堤發起武夷茶界「清源行動」
    近日,新華社刊發了題為《茶商炒作天價茶葉:講個故事就能賣20多萬一公斤》的長篇調查通訊,揭秘「天價」巖茶炒作的「潛規則」,讓百姓關注的目光齊聚大紅大紫的武夷巖茶。,這串數字僅僅是數字:真正能將「天價茶」收入囊中的,畢竟是極少數,但武夷巖茶的「天價」傳說卻很快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這讓深耕武夷巖茶超過60年的中茶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欲找滅亡,必先瘋狂,徵戰茶界數十年的中國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貴卿深知這一道理。
  • 如東:三百年樸樹別名「蓬蓬樹」千裏海堤第一樹
    這一期的「探訪古樹名木」系列節目,我們將把視線轉向美麗的南黃海邊,探訪千裏海堤第一樹---蓬蓬樹,這棵樹是連雲港到長江口沿海,唯一的一棵古樹。從小洋口港老港閘,順著221省道向東約三公裡,沿路南側的階梯而下,遠遠就可看到一顆樹,高近20米,枝幹錯落,這就是有著千裏海堤第一樹之稱的蓬蓬樹。此樹相傳是江南得道和尚所栽,因為枝葉繁茂,遠看蓬鬆如帳,所以當地群眾都稱之為蓬蓬樹。
  • 中茶海堤:讓更多人喝上「國飲」好茶
    如何讓更多百姓喝得到、喝得起「國飲品質」的茶葉?作為央企,中茶廈門公司以「打造老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為目標,深化供給側改革,積極發揮基地、原料、研發、生產、檢驗等產業優勢,新推出國飲中茶大紅袍、國飲中茶牛欄坑水仙、國飲中茶肉桂三款高品質好茶,平抑高端茶葉市場價格,滿足百姓需求。
  • 60年釀就一杯茶 廈門「海堤」茶葉香飄APEC
    據王貴卿稱,隸屬中糧集團的廈茶選送的海堤大紅袍是經過多輪篩選,從全國各地選送的不同種類的茶葉中過五關斬六將,最終被指定為此次會議的指定用品,海堤大紅袍現身APEC會議,也再一次驗證了產品的安全可靠。顯然,「海堤」已不僅僅只是廈門的一張名片,廈茶副總經理張杰表示,隨著海堤大紅袍現身APEC,它變身為一張「國家名片」。
  • 集美這位「海堤之友」向海堤紀念館捐出海灣區域圖
    為推進廈門紅色文化資源陣地海堤紀念館的保護利用工作,弘揚「海堤精神」實現新提升,海堤紀念館即將進行一次大的提升改造,初步考慮將這幅海域圖在普及國家版圖意識、國民海洋意識時進行展示。由於其為塑料製品,易收藏、保存,還會考慮作為中小學研學教材使用。
  • 天津印象海堤公園
    印象海堤林蔭夾道秋風涼,蘆葦繞河碧水蒼。移步異景好去處,不知月夜美何樣?2020年9月5日寫於天津印象海堤是公園,位於中新天津生態城南部片區、原北塘青坨子村老海堤沿線,南起碧水道,與南堤濱海步道相接,北至古海岸界石,東鄰秦濱高速永定新河特大橋,西傍濱旅產業園、住宅區等。
  • 北海外沙海堤遭損壞?
    1月26日下午,北海市水利局工作人員現場勘查後表示,被損壞的只是海堤的防護層,海堤堤腳和主體並未受影響    反映 北海外沙海堤受損嚴重    近日,市民陳先生在北海外沙島觀海時,發現海堤旁的「二級平臺」變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裸露在外的碎石,「以前這裡是一段平整的護堤,沒想到如今都裂開了」。
  • 海堤28日開始大變身
    ■高崎、集美一側,分別開口兩處; ■設置雙向4車道,預留輕軌通道;  ■建海堤紀念公園和濱水廣場; ■機動車禁行,行人和自行車可走;海堤改造方案圖示  我市海堤開口改造主體工程和海堤紀念公園定於10月28日正式動工,自2010年10月22日起到2012年12月31日止,海堤將進行全封閉交通管制。
  • 築牢「海堤長城」 守護群眾安全
    由於海堤損毀,全市多地出現海水倒灌,大片城區、村莊受淹,當地農作物、水產養殖損失慘重。海堤加固達標建設啟動問責為解決萬畝以下海堤加固達標建設問題,2013年6月,我市組織編制完成了萬畝以下海堤加固達標工程規劃報告,規劃實施建設176宗422公裡的海堤,估算總投資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