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貨櫃爆單 中國港口「一櫃難求」可能持續到明年

2020-12-08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沒有!我們已經好久沒見過這一特殊現象了。」專業航運信息諮詢平臺信德海事網的主編陳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所謂的「特殊現象」便是進入2020年來海運貨櫃「一櫃難求」的窘境。如今,到了年末,這一情況依舊在發酵。

  陳洋表示,上一次出現世界範圍內的貨櫃供應鏈大擁堵還是在2016年,當時全球第七大、韓國最大的航運公司韓進海運申請破產保護,終結其已經營40年的貨櫃業務。陳洋回憶道,當時多國港口擔心其違約,紛紛拒絕韓進船舶入港或扣留韓進海運的貨櫃,造成全球範圍內的貨櫃大擁堵。「但這一次,性質卻完全不一樣。」

  貿易活躍,令今年上海港的貨櫃吞吐量屢創新高。10月,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首次實現單月突破400萬標準箱,以420萬標準箱再次刷新月度歷史紀錄。

  受益於市場需求的強勁,貨櫃船舶的運費也水漲船高。一家貨代公司的員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近幾周以來,各大船公司的貨櫃運價天天漲、周周漲,最熱門的歐美航線漲幅尤其明顯。

  他舉例道,從上海發往美國洛杉磯的貨櫃運價,從3月左右的1200美元,一路暴漲到了11月的4000美元,「而且隨著聖誕節臨近,這個價格還將往上走」。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專家均認為,全球範圍內的貿易結構不平衡,再加上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攪局,致使貨櫃「空箱危機」愈演愈烈。陳洋對第一財經記者強調,目前海運貨櫃短缺,不過很大程度上是相對緊缺,或者說是結構性緊缺,而不是絕對緊缺。「當前集運運費的暴增,是結構性問題,並不能理解成全球範圍內經濟復甦的表現。」

  中國港口「貨櫃可用指數」降至今年最低

  當前在全球範圍內,海運貨櫃擁堵有多嚴重?

  為託運人提供可用箱源追溯的平臺Container xChange發言人弗雷澤(Florian Frese)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40英尺高櫃貨櫃極度緊缺,此前這一類貨櫃的需求還一度沒那麼緊張。

  「我們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幾乎3/4的40英尺高櫃的貨櫃都已出貨,因此,空箱難尋。」此外,與去年相比,20英尺普通乾貨貨櫃(20DC)和40英尺普通乾貨貨櫃(40DC)也極度緊缺。

  「目前,在中國已經很難購買或者租賃到貨櫃空箱了,」弗雷澤說。

  Container xChange制定的「貨櫃可用指數」(CAx),可以量化全球主要港口的貨櫃可用性。該指數顯示,目前,上海港40英尺高櫃貨櫃嚴重短缺,「處於赤字狀態」,這一數值僅為0.07,為今年記錄的最低點。而去年同期的監測顯示,這一數值為0.69。

  上海港40英寸高櫃貨櫃處於赤字狀態(Container xChange提供)

  上海港40英寸高櫃貨櫃當前可用情況與去年同期相比(Container xChange提供)

  根據Container xChange的定義,CAx超過0.5說明該港口的貨櫃設備有剩餘,而低於0.5時則表示設備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僅僅是上海港 獨有的現象。Container xChange的數據顯示,青島港(601298)40英尺普通乾貨貨櫃的可用指數僅為0.17;40英尺高櫃的貨櫃的可用指數為0.23;20英尺普通乾貨貨櫃的可用指數位0.14。上述數據均不及去年同期。

  國內港口貨櫃稀缺直接導致各大港口的運價大幅上漲。

  以上海港為例,截至11月27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為2048.27點,為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且這一攀升幅度還在繼續。而同期的中國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也攀升至了1198.72,較上期(11月20日)上漲4.6%,且增幅也在繼續。

  貿易失衡與疫情的疊加效應

  那麼,中國極度「渴求」的貨櫃目前都堆積在哪裡?

  費雷澤表示,目前,貨櫃多集中在歐美港口。比如,美國加州的港口運作正處於癱瘓中,由於延期,導致更多的貨櫃堆積,致使中國港口的「空箱危機」愈演愈烈。她還指出了一個情況,當前,非洲和南美洲的需求也很旺盛,但有些貨櫃的尺寸不合貨物的運輸要求,因此在當前普遍缺箱的情況下,要找到合適尺寸的箱子也不容易。

  陳洋也認為,目前海運貨櫃的空箱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澳大利亞。

  陳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海運貨櫃大擁堵,與目前國際貿易失衡有很大關係。「原本受疫情影響,今年年初很多分析師認為,今年的集運市場或會損失上百億美元,」陳洋說道,「但實際看來,這樣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從6月開始,歐美需求暴增,這是出乎各方意料的。」

  他以美國為例分析道,6月起,美國各州普遍開始遠程辦公,由此帶動了居家消費,再加上美國政府輪番的經濟刺激政策,個人消費開支有增無減。「反觀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疫情控制得相對更好,因此,全球的生產更加倚重中國、越南等國,由此導致貨櫃開足馬力從中國、越南出發,但回來的就很少。」

  當中國或越南出發的貨櫃在歐美港口集結後,緣何回不來?弗雷澤認為,這是此前幾個月海運停滯(the blank sailings)的延期效應,「疫情導致的海運中斷、延期,嚴重地打亂了貨櫃空箱在國際貿易中流轉的正常節奏。」

  陳洋也認為,雖然歐美港口接收的貨櫃數量在過去幾個月暴增,但疫情導致了港口運作效率的下降。例如,目前亞洲發往美國的貨櫃多集中在加州、紐約、新澤西等地,「這些地方政府採取了相對更為嚴格的抗疫政策,因此港口工人、卡車司機紛紛減量工作,貨櫃拖車也存在不足。從港口到內陸工廠的速度也有所減緩。」

  當前歐美正經歷第二波疫情的捲土重來,港口缺工、缺車的現象比比皆是。此外,數據顯示,受各種因素影響,船舶準班率更是從6月的85%~90%,降到9月的56%,船期平均延誤五天,且準點率持續下降中。

  航運諮詢公司Sea Intelligence最新報告顯示,10月全球船舶準班率下降至歷史低點,至52.4%。

  目前美國西岸港口候港時間要4~5天,澳大利亞與紐西蘭雖然疫情控制情況較好,但因各項管制依然造成碼頭擁擠,比如奧克蘭候港時間超過10天,英國的費列斯託則因塞港已宣布停收空櫃。

  對南亞海運至關重要的斯裡蘭卡港口最新加入全球擁堵癱瘓港口的名單。

  過去幾周,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因疫情一直處於封鎖狀態,而自10月初以來,當地的貨櫃碼頭勞動力短缺已造成嚴重擁堵。目前,科倫坡港積壓了5萬TEU(標準箱)的貨物,令南亞轉運貨物陷入混亂,波及鄰國印度和孟加拉國的供應鏈。

  「在嚴格抗疫的背景下,國外港口的集輸效率大幅下降,導致整個物流鏈的全產業鏈擁堵,這不是一兩個環節出現問題。」陳洋說。同時,諸如澳大利亞的一些港口還出現了短時大罷工,也影響了特殊時期的港口集輸效率。

  此外,陳洋還指出,近來從歐美返回中國的冷鏈貨櫃中被頻繁檢測出新冠病毒,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貨櫃的擁堵。

  集運公司想方設法克服空箱危機

  對此,弗雷澤表示,在疫情當前,要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在於,首先,增加透明度,同時具有彈性。隨著設備的稀缺,人們開始找尋替代品,SOC貨櫃的受歡迎以及線上交易平臺更有效的優勢則體現無遺。

  所謂SOC箱,即貨主自備箱。一家國企的員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公司就以20個SOC箱的形式將貨物發往非洲,「但由於目前船公司運費高企,公司決定暫不運回自購的貨櫃,而是在當地先作為倉庫等臨時使用。」

  陳洋表示,其實目前各大集運公司都在努力地克服運力短缺的問題,「但是調配貨櫃船舶在海上往返顯然不如調配計程車那麼簡單。」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Alphaliner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疫情最嚴重期間,集運公司為降低成本,一度出現了全球貨櫃船舶運力停航11%的情況。「而要激活這些或處於冷閒置或者熱閒置的船舶,需要一定的時間。」

  此外,為了趕回船期,也為了儘快將歐美空櫃運回亞洲,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諸多船公司都已儘量不收回程貨。比如,當前恰逢美國穀物出口的旺季,由於貨櫃進出內陸約要花兩星期時間,再加上穀物屬於重貨,影響船隻裝載量,德國赫伯羅特船務公司已公開宣布停收。其他公司多數則在實際操作中選擇拒收滿櫃。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貨櫃供應鏈危機中,大型貨櫃租賃公司看到了商機,紛紛表示,未來幾個月依舊需求旺盛。最大的貨櫃製造商的訂單也超出以往。

  對此,陳洋提醒道,投資貨櫃不要太過樂觀,謹防其中的泡沫。他看跌長期價值投資,「若明年情況趨於穩定,貨櫃恐將面臨過剩局面。」

  「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這一情況不會緩解,」弗雷澤說道,「但是隨著疫苗研發的利好不斷傳來,明年春天或許一箱難求的狀態會有所改善。國際貨物貿易會趨於正常化。」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cdl

相關焦點

  • 海運貨櫃爆單!中國港口一櫃難求可能持續到明年
    (原標題:海運貨櫃爆單了!中國港口「一櫃難求」可能持續到明年) 「沒有!我們已經好久沒見過這一特殊現象了。」專業航運信息諮詢平臺信德海事網的主編陳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所謂的「特殊現象」便是進入2020年來海運貨櫃「一櫃難求」的窘境。
  • 海運貨櫃爆單了!中國港口「一櫃難求」可能持續到明年
    我們已經好久沒見過這一特殊現象了。」專業航運信息諮詢平臺信德海事網的主編陳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所謂的「特殊現象」便是進入2020年來海運貨櫃「一櫃難求」的窘境。如今,到了年末,這一情況依舊在發酵。陳洋表示,上一次出現世界範圍內的貨櫃供應鏈大擁堵還是在2016年,當時全球第七大、韓國最大的航運公司韓進海運申請破產保護,終結其已經營40年的貨櫃業務。
  • 海運貨櫃海外漂流 中國港口一櫃難求
    我們已經好久沒見過這一特殊現象了。」專業航運信息諮詢平臺信德海事網的主編陳洋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所謂的「特殊現象」便是進入2020年來海運貨櫃「一櫃難求」的窘境。如今,到了年末,這一情況依舊在發酵。 陳洋表示,上一次出現世界範圍內的貨櫃供應鏈大擁堵還是在2016年,當時全球第七大、韓國最大的航運公司韓進海運申請破產保護,終結其已經營40年的貨櫃業務。
  • 「一櫃」難求,貨櫃運費暴漲,出口訂單激增排到明年3月
    截止上周,全球新冠疫情累計確診人數已突破5000萬人,美國突破1000萬,受疫情影響,中國出口貨櫃運輸市場繼續高位運行。11月13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為1857.33點,較上期上漲11.6%。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貨櫃「一櫃難求」 價格飛漲近3倍
    海運貨櫃一櫃難求,價格飛漲近3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導致貨櫃船運費大漲,美西航線運價更是較年初漲了近3倍,在運力緊張的背景下,行業頻頻產生甩櫃的現象。01海運價格飛漲近3倍 頻頻爆艙甩櫃吳海全的企業主要從事智能耳機、智能音響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95%以上都用於出口,其中海運佔到產品運輸方式90%以上。他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以來,海運價格一路攀升,甚至不少航線「一櫃難求」現象頻現,這給企業物流成本造成不小的壓力。
  • 海運貨櫃「一箱難求」,為何貨櫃製造公司不趁此良機大搞生產...
    缺箱、甩櫃持續「升溫」,「一箱難求」常態化,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但新造箱企業卻不敢持續擴張產能,因為疫情之下,市場不確定性仍在持續。 貨櫃緊缺的情況,刺激了國內的新造箱動能,生產原材料、人工等價格上漲,新箱出廠價隨之水漲船高,這進一步加重了航運企業的運力負擔,面對居高不下的運價,最終利潤受損的還是外貿企業。
  • 3個月漲了1000美元,貨櫃緣何「一箱難求」?
    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疫情與我國外貿出口企穩等諸多因素影響,海運難題相伴而生。作為我國的重點港口城市,島城外貿貨櫃現狀如何?海運價格變化與艙位供需對外貿公司帶來哪些影響?近日,記者走進島城外貿海運市場一探究竟,揭秘「一箱難求」背後的原因。
  • 數創出品|海運貨櫃一櫃難求 價格飛漲近3倍
    海運貨櫃一櫃難求 價格飛漲近3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導致貨櫃船運費大漲,美西航線運價更是較年初漲了近3倍,在運力緊張的背景下,行業頻頻產生甩櫃的現象。在國際海運航線中,中美航線的漲幅最大,截至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每條貨櫃3848美元和4622美元,美西航線運價更是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相較3月初每條貨櫃價格1361美元上漲了近三倍。一家物流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海運價格暴漲、難以訂櫃以外,在貨運旺季時,船公司艙位有限,熱門航線還容易出現爆艙甩櫃的現象。
  • 中國至歐美天價運費仍「一箱難求」!
    所以大家估計就能多少理解為什麼現在這會的海運運費會這麼貴因為可以運送貨物的貨櫃已經到了那種」一櫃難求「的程度!」現在都在排隊一櫃難求運價都漲上天了還不能保障可以按時運輸「據國內媒體的報導很多做外貿生意的公司
  • 海運幾乎一周一個價 提櫃如同雙十一秒殺
    有青島的外貿從業者說,同行告訴他自己從業數十年都未遇到過這種漲價情況,貨櫃訂單排隊到了明年4、5月。  有深圳外貿人士表示,現在海運幾乎一周一個價,還很難訂,「我們每天要留專人盯貨櫃和艙位,這周沒訂到的話,遇上急單必須送出,成本肯定要提高的」。
  • 央視:歐美貨櫃無處安放,中國貨櫃極度缺乏,今年海運太火爆!
    一箱難求!航運火爆,寧波舟山港貨櫃價格翻倍漲 美國高櫃去年2600美金,現在4700美金,後面可能還要漲。 「一做外貿的朋友說出口海運費暴漲,一個高櫃,年初的時候到德國是1300美金左右,到11月份的海運費,漲到了4000美金,12月份有可能漲到6000美金,僅有的一點利潤也被海運費吃沒了,可能還不夠。」
  • 「爆單」的貨櫃|艙位箱子連環搶,價格跟著嗖嗖漲……緊缺海運...
    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導致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情況。
  • 賣家慘遭7周連續甩櫃!海運貨櫃暴漲至3000美金
    (圖源:賣家聊天截圖) 據了解,因為FBA、海外倉爆倉嚴重,尾程接收、提取不堪重負,船司迫不得已,只能甩櫃「延一水」(延到下一個航次)。某貨代公司老闆向雨果菌透露,一方面,美國防疫管制逐漸放開,賣家一窩蜂補貨,導致海外倉爆倉,海運費用上漲;另一方面,旺季臨近,市場回暖,不止跨境電商賣家爆單,傳統外貿訂單也開始增加,因此貨物量隨之暴增。 快豹創始人陳妙連表示,海外倉趨勢大熱,從某種程度上提升了海運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3-4月份賣家走海運渠道的貨物,大部分也都是近期抵達目的國港口,進一步加劇了爆倉的情況。
  • 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今年經歷過兩次爆單的羅先生表示,缺箱的現象從今年6月到現在一直存在,從目前的情況以及業內人士的分析來看,該現象在明年一季度以後會得到緩解。  「以前提前兩三天預定就可以,而且可以對比各大船公司的價目表,現在最少提前一個月預定,有哪家算哪家,沒得選。特別是臨近海外囤貨季,疊加聖誕節的因素,年底貨櫃格外緊缺,即便漲價了很多,還是缺箱子。」深圳一家耳機出口商告訴記者。
  • 中國外貿面臨"貨櫃荒":一櫃難求,運價飆漲數倍
    一櫃難求,運價飆漲數倍「11月我們要出口5櫃貨,指定貨櫃代理訂了兩周都訂不到。」張家港市科恩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謝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這家主產塑料擠出機的工廠出口的機械零件較大,需要40英尺高櫃,而後者在市面上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短缺。
  • 航運貨櫃一「箱」難求 為何還有人不敢輕易接單?
    劉萌表示,全球貿易的貨櫃需求量僅有幾百萬TEU,一旦出現貨櫃產能過剩將是嚴峻問題。 ][ 七大主要外貿貨櫃港口卸空舊箱堆存量從2020年2月底約305萬TEU持續降低至10月底的約185萬TEU,10月底較過去五年同期減少26%。 ]一箱難求!
  • 一箱難求 一艙難訂!海運價格暴漲為哪般?
    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狀況。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 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出口企業「一櫃難求」「商家的貨早都備好了,但是遲遲拿不到貨櫃,無法運出。現在不論是上海、寧波,還是鹽田、廣州,所有港口都缺櫃。」一櫃難求,運價飆漲數倍「11月我們要出口5櫃貨,指定貨櫃代理訂了兩周都訂不到。」張家港市科恩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謝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這家主產塑料擠出機的工廠出口的機械零件較大,需要40尺高櫃,而後者在市面上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短缺。
  • 中美海運貿易「異常火爆」:運費飆漲超90%,船船爆艙櫃位難求
    據2019年UNCTAD的報告統計,從商品重量的維度計算,海運貿易量佔全球貿易總量的90%;按商品價值的維度計算,則佔貿易額的70%以上。然而,疫情期間這條國際貿易動脈卻被攔腰切斷,裝箱運費離奇暴漲,船船爆艙櫃位難求;近段時間全球海運漲價缺箱浪潮更是愈發洶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 海運貨運量大增致「一艙難求」,運價一周漲300美元,「甩櫃」仍頻發
    談起近一段時間海運市場的火爆,青島海洋報關代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王清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國內有一些行業可能受疫情影響比較深,但對於物流行業而言,效益總體上是很不錯的。 王清瑋介紹,今年3~4月份以後,中國的海運貨物數量一直穩步增長,尤其是進入三季度以後,漲幅明顯加快,這也導致了出現「一艙難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