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單」的貨櫃|艙位箱子連環搶,價格跟著嗖嗖漲……緊缺海運...

2020-12-15 騰訊網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石冰冰

價格漲了搶不到艙位,搶到艙位卻搶不到箱子,等搶到箱子價格又漲了......在青島經營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於先生這樣形容最近的海運市場。

中國港口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11.1%,增速創今年以來新高。其中,外貿增長11.9%,較上月加快3.3個百分點;內貿同比增長9.0%,較上月明顯提速。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導致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情況。

通過衛星看一看,貨櫃都堵在哪了?

一箱難求,一艙難訂

從事貨代行業十四年的於先生,在青島CBD某寫字樓經營著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公司主要從事出口貨運代理,國內業務覆蓋山東、河南、天津、上海等地,國外業務觸角延伸至新加坡、杜拜等地。提及近兩個月的工作情況,於先生表示「忙亂了很多」。

「上半年我們基本上是平穩度過的,從10月份開始,工作確實忙亂了很多。我們要給客人解釋為什麼船運價格變動得這麼快,客人接受了我們的價格後,船公司那邊又訂不到艙位,訂到了艙位又預訂不到貨櫃,就算預訂到貨櫃下一次海運又漲價,一遍一遍,周而復始。」於先生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運轉,港口缺工、缺車,船運公司缺艙、缺箱現象嚴重,海運價格隨時上漲,作為客戶和海運公司之間的「橋梁」,近期貨運代理工作忙亂了很多。

「艙位、箱子緊缺,海運價格的波動,客戶也都看在眼裡,這個月客戶對於我們的工作也理解多了,一般會提前告訴我們未來一個月有多少貨,價格合適就出貨,不合適就不出貨,即便是這樣我們也要至少提前20天左右和船運公司訂艙位。」

華航捷運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負責人陳先生正密切關注著系統中的艙位預訂情況,爭分奪秒地為客戶訂艙。相比其他貨運代理公司,陳先生公司的「箱東」業務板塊保證了公司在「缺箱潮」中,能夠基本滿足了客戶的貨櫃需求,但是艙位的緊缺,也讓陳先生犯了難。

「現在整個市場就是有貨沒艙位,我們能在系統中看見艙位預訂情況,早在10月25號的時候,系統顯示11月份發往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這些熱門港口的海運艙位全部訂滿了。」

陳先生告訴記者,公司主營業務為東南亞、中南美航線,由於艙位的緊缺,大量貨物正在「排隊等艙」。「因為我們做箱東業務,目前貨櫃是充足的,但是船公司一個航次可能只給我們30個艙位。我們有1000多個運往印度那瓦西瓦港口的貨櫃現在還在等艙位。」艙位的緊缺也削減了公司的訂單量,陳先生坦言,之前公司每個月可能會接到500個貨櫃的訂單,但是因為預訂不到艙位,目前公司每月大概只能接到300個箱子的訂單。

海運市場為何一片喊缺聲?

天風證券認為,中國進出口呈「V」字形走勢。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3-5月受國內及海外疫情爆發影響,國際貿易疲弱,進出口金額持續負增長,而6月至今,伴隨國內疫情控制成效顯著、海外復工復產推進,進出口金額改善明顯,兩年來首次連續4個月正增長,且有加速增長態勢。而貨櫃吞吐量與進出口金額走勢一致性高,貨櫃需求底部反彈趨勢明顯。根據交通部數據,2020年下半年開始,全國主要港口貨櫃吞吐量開始正增長。中國港口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11.1%,增速創今年以來新高。其中,外貿增長11.9%,較上月加快3.3個百分點;內貿同比增長9.0%,較上月明顯提速。

東興證券認為,除了外貿回溫之外,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的大幅下降,大量貨櫃滯留在海外,導致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即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

通過衛星看一看,貨櫃都堵在哪了?

部分航線價格翻數倍

「說實話,我做貨代十幾年了,這麼高的價格還真是第一次見。」青島某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張先生說。

「海運業的旺季一般從7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農曆新年。海運價格每年7月份開始回升,但是幅度不是很大,十一假期以後,運價上漲得比較快。」張先生告訴記者,往年7月份以後漲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年伴隨貨櫃的緊缺,漲價幅度非常高,海運價格普遍翻了兩到三倍。「美西航線之前運輸40英尺貨櫃的價格是1500美元左右,現在大概是5000美元。還有比它更貴的航線,比如近洋航線的價格基數低,所以越是近洋的航線價格漲得越多,有的甚至從200美元漲到2000美元,這麼高的價格還訂不到艙位,訂到了艙位也沒有貨櫃。」

運輸需求增長,使得多數航線運價走高。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每條貨櫃3848美元和4622美元,美西航線運價更是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相較3月初每條貨櫃價格1361美元上漲了近三倍。數據顯示,10月,上海海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1051.77點,較上月平均上漲8.9%;反映即期市場的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1460.72點,較上月平均上漲6.5%。

由於亞洲對貨櫃的需求強烈,各大船運公司表示還將徵收退關費、擁堵附加費等。赫伯羅特表示,將從12月15日起對退關費進行調整,針對中國出口的貨物徵收附加費。馬士基、地中海海運與法國飛達等表示,對東亞地區,包括中國臺灣在內運往紐西蘭的貨櫃徵收200到300美元的馬頭擁擠附加費。從11月16日開始,達飛還將對從亞洲飛往非洲的40英尺的貨櫃,徵收每箱200美元的附加費。

運輸市場需求旺盛帶動航商對於租賃運力需求,據克拉克森統計,9月份,各船型租金均有不同程度上漲,除小部分船型租金增幅在個位數外,多數漲幅在10%以上。其中4400TEU和6800TEU船型租金環比分別上漲17.0%和17.7%,近三個月累積漲幅分別達到129.4%和102.2%。

島城一貨代公司負責人發在朋友圈的吐槽。

質疑:貨櫃緊缺有人為因素?

「目前看來,海運市場可能是個巨大的泡沫。」華航捷運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負責人陳先生認為,海運價格已創歷史新高,造成如此高的價格不僅僅是外界所關注的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問題,還有一些人為因素摻雜其中。

陳先生以巴西的運價為例,年初疫情期間,一個40英尺的貨櫃運往巴西的價格是100美元,船期需要30天,租船、租箱、燃油等成本加在一起下來大概是1500美元,這個價格就已經足以讓船運公司虧損,而目前巴西的海運價格已直逼5000美元。「東南亞的運價一般在淡季的時候也就是200多美元,旺季500美元左右,現在2000美元都不是夢,而且2000美元都沒有艙位,訂不上。」

陳先生直言,「船公司供應貨櫃都有大數據統計的,對於箱子的需求也是有市場預期的,所以說船公司的手裡就算沒箱,也不至於缺成這樣,這裡面不排除存在船公司趁機喊缺,藉機漲價。另外,一些貨代公司的不專業,沒有給客戶提供合理的匹配,導致貨櫃分配不均衡。」

一位不願透漏姓名的國際貨代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貨櫃運輸之前幾年都不太景氣,一些船公司處於虧損狀態,但眼下海運市場的火爆,讓很多船運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已經把前兩年虧的錢賺回來了,船公司更加抱團,在價格上堅決不鬆口。

東興證券認為,貨櫃的結構性短缺有望在近期得到緩解,運價長期維持在現有水平並不現實。

申萬宏源認為,隨著回程船舶增加,中國與海外貨櫃庫存不平衡問題會逐步緩解,但空箱回程仍需要時間(歐線單程28-38天),同時,防疫措施導致的貨櫃船在港口滯留時間變化也會影響空箱流轉的速度。

相關焦點

  • 「爆單」的貨櫃① | 艙位箱子連環搶,價格跟著嗖嗖漲……緊缺...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石冰冰價格漲了搶不到艙位,搶到艙位卻搶不到箱子,等搶到箱子價格又漲了......在青島經營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於先生這樣形容最近的海運市場。中國港口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11.1%,增速創今年以來新高。
  • 艙位箱子連環搶,價格跟著嗖嗖漲……緊缺海運市場真不爽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石冰冰價格漲了搶不到艙位,搶到艙位卻搶不到箱子,等搶到箱子價格又漲了……在青島經營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於先生這樣形容最近的海運市場。中國港口協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11.1%,增速創今年以來新高。
  • 海運價格暴漲為哪般?
    文/圖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石冰冰(署名除外) 價格漲了搶不到艙位,搶到艙位卻搶不到箱子,等搶到箱子價格又漲了……在青島經營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於先生這樣形容最近的海運市場
  • 運費「爆漲」背後!搶艙位!搶貨櫃!外貿出貨難!且訂且珍惜……
    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01運費「爆漲」背後:貨多艙少 ,貨櫃供不應求運費「爆漲」的背後,實際上是貨多艙少、貨櫃供不應求。進入11月,全球多國疫情反彈,尤其隨著新年等節假日的到來,訂單需求激增,全球貨櫃運輸市場延續火熱趨勢。受市場需求刺激,航運公司運價大幅上漲。目前,上海發往北美的貨櫃價格已漲到每箱五六千美元,去歐洲4000多美元,東南亞近2000美元,相比疫情前均有兩三倍漲幅。歐洲航線和南美航線價格也大幅上漲,漲幅均在1倍以上。
  • 運費「爆漲」背後的隱情!搶艙位!搶貨櫃!
    同時,歐洲和南美航線的價格也大幅上漲,漲幅都超過一倍。但是當前,大量的貨櫃積壓在美國、英國、紐西蘭等國家港口,導致貨櫃空箱回流不暢,造成歐美港口貨櫃無處安放,中國港口貨櫃極度匱乏。寧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業務部貨櫃中心主任:整個空箱調運的主導權仍掌握在船舶公司手中,我們也在積極採取一些措施,與國外一些船運公司保持溝通,希望空箱能儘快調運到寧波舟山港,儘可能從需求上滿足港口進出口的需要。最近,朋友圈刷屏關於司機搶車的視頻。貨櫃船司機「排好隊」去打單提箱,你掙我搶,只為了一個箱子,快「打」起來了。
  • 海運貨櫃爆單!中國港口一櫃難求可能持續到明年
    (原標題:海運貨櫃爆單了!貿易活躍,令今年上海港的貨櫃吞吐量屢創新高。10月,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首次實現單月突破400萬標準箱,以420萬標準箱再次刷新月度歷史紀錄。受益於市場需求的強勁,貨櫃船舶的運費也水漲船高。一家貨代公司的員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近幾周以來,各大船公司的貨櫃運價天天漲、周周漲,最熱門的歐美航線漲幅尤其明顯。
  • 3個月漲了1000美元,貨櫃緣何「一箱難求」?
    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四季度以來,受全球疫情與我國外貿出口企穩等諸多因素影響,海運難題相伴而生。作為我國的重點港口城市,島城外貿貨櫃現狀如何?海運價格變化與艙位供需對外貿公司帶來哪些影響?近日,記者走進島城外貿海運市場一探究竟,揭秘「一箱難求」背後的原因。
  • 華訊投資張巖:瘋狂的海運市場,貨櫃價格暴漲,靠譜嗎?
    目前,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近日華訊投資張巖 一場大變之下,中國製造業正在醞釀"牆內牆外兩頭香"的大局。目前,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近日華訊投資張巖了解到,商務部公布了最新的外貿進出口數據。整個11月份裡,中國外貿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延續了此前長達十個月的外貿復甦態勢。
  • 海運貨櫃爆單 中國港口「一櫃難求」可能持續到明年
    他所謂的「特殊現象」便是進入2020年來海運貨櫃「一櫃難求」的窘境。如今,到了年末,這一情況依舊在發酵。  陳洋表示,上一次出現世界範圍內的貨櫃供應鏈大擁堵還是在2016年,當時全球第七大、韓國最大的航運公司韓進海運申請破產保護,終結其已經營40年的貨櫃業務。陳洋回憶道,當時多國港口擔心其違約,紛紛拒絕韓進船舶入港或扣留韓進海運的貨櫃,造成全球範圍內的貨櫃大擁堵。
  • 海運貨櫃爆單了!中國港口「一櫃難求」可能持續到明年
    他所謂的「特殊現象」便是進入2020年來海運貨櫃「一櫃難求」的窘境。如今,到了年末,這一情況依舊在發酵。陳洋表示,上一次出現世界範圍內的貨櫃供應鏈大擁堵還是在2016年,當時全球第七大、韓國最大的航運公司韓進海運申請破產保護,終結其已經營40年的貨櫃業務。陳洋回憶道,當時多國港口擔心其違約,紛紛拒絕韓進船舶入港或扣留韓進海運的貨櫃,造成全球範圍內的貨櫃大擁堵。
  • 海運幾乎一周一個價 提櫃如同雙十一秒殺
    記者聽到了一個說法是:「去碼頭提貨櫃和雙十一秒殺沒什麼差別,司機提櫃基本靠搶,不少還得大晚上排隊等空櫃,有的碼頭還出現因為搶櫃而報警的情況。」  有深圳外貿人士表示,現在海運幾乎一周一個價,還很難訂,「我們每天要留專人盯貨櫃和艙位,這周沒訂到的話,遇上急單必須送出,成本肯定要提高的」。
  • 貨櫃「黑天鵝」:一箱難求價格不斷刷新 中歐班列加強政策引導
    一箱難求 價格不斷刷新「幹平臺的、乾貨代的、開船的,都幹不過玩箱的。」這是最近航運業流傳的一句調侃,反映了貨櫃市場的緊缺和價格暴漲。「缺箱現象從今年7月初開始顯現,到10月份逐漸加重,近期則是愈演愈烈,全行業都在到處找箱子,部分商家開始囤箱子炒作價格。」他說。一位外貿企業人士更對記者表示:「現在送貨前必先確認箱子有沒有到位,我們最近曾遇到送貨去場站,結果沒箱子的狀況。由於出口激增,海運費不斷上漲,訂艙就像某段時期買房一樣,猶豫一下要不要訂,不訂等等又漲100美元。」
  • 歐線再漲230%!搖號訂艙!82個艙位35家企業搶...
    並且,許多海運、空運貨物加速向鐵路運輸轉移,中歐班列運輸需求持續旺盛,加上年底季節性原因,口岸交接能力下降,中歐班列在全國多地都出現了「一艙難求」的情況,甚至「新築到塔什幹」等熱門班列,艙位需要「搖號預訂」。 太瘋狂了,從新築至塔什幹的班列,一共82個艙位,需求量達700個,35家企業在搶。
  • 出口訂單暴漲的苦惱:航運費用也漲了數倍
    「我們以前一個貨櫃到印尼是300美金,現在漲到了2000多美金,漲了六七倍。」義烏市天鵬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樓磊最近有點苦惱。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嚴重缺貨櫃和艙位,海運的費用在過去一個月裡「水漲船高」。面對著旺盛的出口市場,不少出口商不得不選擇等待和觀望。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原標題: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即便訂了船艙位,也要一周左右才能拿到訂艙證明,以往這一日期一般是2~3天。
  • 海運費用飆漲、人民幣...
    導報記者調查發現,下半年來,外貿行業一方面是訂單回潮,甚至「訂單拿到手軟」的幸福;另一方面,是人民幣匯率的快速大幅攀升、海運艙位價格飆升、貨櫃緊缺的煩惱。 據央視報導,臨近年底,國內小家電出口企業開啟「爆單」模式,電炒鍋、麵包機、榨汁機等出口都大幅增長,上半年電炒鍋增長62.9%,麵包機增長34.7%,榨汁機增長12.7%。有企業表示,出口訂單出現暴增,同比增長600%,產品堆積在院內,訂單多到「不敢接」。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宅經濟」的爆發成為了刺激小家電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
  • 港口擁堵癱瘓箱子只進不...
    據某班輪公司高管表示:「自年初以來,標準乾貨貨櫃的價格已經從1600美元漲至2500美元,造箱廠的新訂單不斷增長,已經排產到2021年春節前。」「在貨櫃異常緊缺的背景下,班輪公司正以高代價獲取新箱。」
  • 「等深線」貨櫃「黑天鵝」
    一箱難求 價格不斷刷新「幹平臺的、乾貨代的、開船的,都幹不過玩箱的。」這是最近航運業流傳的一句調侃,反映了貨櫃市場的緊缺和價格暴漲。「缺箱現象從今年7月初開始顯現,到10月份逐漸加重,近期則是愈演愈烈,全行業都在到處找箱子,部分商家開始囤箱子炒作價格。」他說。一位外貿企業人士更對記者表示:「現在送貨前必先確認箱子有沒有到位,我們最近曾遇到送貨去場站,結果沒箱子的狀況。由於出口激增,海運費不斷上漲,訂艙就像某段時期買房一樣,猶豫一下要不要訂,不訂等等又漲100美元。」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貨櫃「一櫃難求」 價格飛漲近3倍
    海運貨櫃一櫃難求,價格飛漲近3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導致貨櫃船運費大漲,美西航線運價更是較年初漲了近3倍,在運力緊張的背景下,行業頻頻產生甩櫃的現象。在國際海運航線中,中美航線的漲幅最大,截至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每條貨櫃3848美元和4622美元,美西航線運價更是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相較3月初每條貨櫃價格1361美元上漲了近三倍
  • 清流|瘋狂貨櫃:搶櫃的貨代、抬價的船公司與「數錢」的生產商
    受疫情影響,不少供應鏈尚未恢復的國家將訂單轉移到中國,國內的碼頭在短暫的蕭條後,突然迎來大量出口訂單,海運貨櫃緊俏起來,「搶櫃」成為貨代的常態。為了避免船公司甩艙,貨代拿到提櫃單後還要馬上趕至碼頭將貨櫃提出,佔住艙位。供需矛盾之下,是價格的飛漲。上海航交所發布的中國出口貨櫃價格指數從5月低於850點,一路飆漲到11月13日的1107.28點,創下近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