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淮安吳承恩故居因擺滿電視劇《西遊記》孫悟空的扮演者的照片和雕像而引發熱議。吳承恩故居中將《西遊記》起源、流傳、演變的過程用圖文、實物完整展現出來,有不少遊客吐槽,這究竟是吳承恩故居,還是「六小齡童故居」。吳承恩故居的工作人員認為,六小齡童是吳承恩故居的名譽館長。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發揚和傳播吳承恩的《西遊記》,且他在劇中將角色演繹得惟妙惟肖,成為電視劇《西遊記》中的靈魂人物,所以認為此舉並無不妥。此事一出,引發熱議,支持和反對者各佔一半。吳承恩與《西遊記》再次掀起狂潮,《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帶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回憶。自近代以來,提到吳承恩,大家第一時間想到得就是《西遊記》。然而《西遊記》的作者真的是吳承恩嗎?
20世紀20代,才出版了第一部署名為「吳承恩」的《西遊記》,換句話說,1920年之前,雖然就已經有了《西遊記》,但是該小說是沒有作者的。後來,經過魯迅和胡適等人的研究,通過不斷地考察推定,認定《西遊記》的作者為吳承恩,其原因是在《淮安府志》裡曾記載:吳承恩:《射陽集》四冊、《春秋列傳序》、《西遊記》。但是《淮安府志》中記載的」吳承恩《西遊記》「,並沒有註明體裁以及其他詳細內容,最重要的是,裡面將《西遊記》放在了方志的分類裡。根據文史的傳統,小說與方志是有著明確的分類和界定,小說不太可能入方志分類之中。因此有人懷疑,吳承恩的《西遊記》有可能是一部紀錄吳承恩西行的遊記,而並非小說《西遊記》。兩部書可能是重名而已。
《西遊記》的作者問題,是400年來曠日持久的一樁公案,謎底可以說至今未解。《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就是一部作者不詳的小說,一是因為當時小說是難登大雅之堂的稗官野史,因此很多作者寫完小說之後,並不會把自己的真實姓名公布於眾。二是因為《西遊記》此部小說中的內容有不少是諷刺時政的敏感話題,作者和書商自然更是不敢署名了。但是《西遊記》不同於民間傳說,它必定有一個或者多個作者存在的。
自明代起,最早的《西遊記》版本就未署作者姓名。一直到清代,有了」丘處機作《西遊記》「一說,汪澹漪首倡《西遊記》的作者為元初道士丘處機。他在《西遊證道書》的卷首置有假託元代大文豪虞集《西遊記原序》,上面寫道:」此國初長春真君所簒《西遊記》也「。汪澹漪還在原序後面添置了邱長春真君傳和玄奘取經事跡兩則附錄,還介紹了丘處機生平和玄奘大師的取經史實。如此一來,《西遊記》作者為丘處機的說法一直被後人傳襲。
一直到現代,五四運動時期,魯迅等人經過不斷地研究考證,推翻了」丘處機是《西遊記》作者「的說法,又不斷尋找史料和證據,提出了」吳承恩是《西遊記》作者「的說法。此說法一出,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認同,至此之後,刊行的《西遊記》都會標明作者是吳承恩。四大名著,大家最喜歡哪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