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近期,市婦聯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關工委發布了2020年淄博市「五好家庭」30戶,「最美家庭」100戶,十佳「好婆婆」10名,十佳「好媳婦」10名。他們當中,有逆行戰「疫」的英雄、有孝老愛親的榜樣、有敬業奉獻的表率、有助人為樂的楷模……日常生活裡,他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好家風、傳承好家教、建設好家庭,用實際行動展示了新時代家庭之美。
即日起,淄博女性將開設「小家大愛」專欄,講述家庭典型故事,展示家庭典型風採,一起傳播好家風、正能量。
2020年淄博市「五好家庭」
李曉紅家庭
盡己所能 以德育人
李曉紅,群眾,現任淄博市高青縣畜牧漁業服務中心科員;丈夫劉維冰,中共黨員,現任淄博市高青一中教師;二人之女劉雅慧,中共黨員,大學剛畢業,立志做一名公務員,服務人民。該家庭團結和睦、遵紀守法、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得到同事、鄰裡和社會的一致好評。
無私奉獻 助力脫貧攻堅
盡己所能幫助困難兒童,參加恆愛行動奉獻愛心
李曉紅從事公益事業多年,參與「低保家庭兒童關愛」公益項目--「煥新樂園」,為貧困戶兒童爭取4000餘元愛心物資;參加市婦聯組織的「恆愛行動」公益活動,為孤殘兒童編織愛心毛衣,奉獻愛心,並獲得了「榮譽志願者」的榮譽證書;幫助貧困戶改善養羊品種需求,第一時間把花溝鎮養羊大戶周玉樣的小尾寒羊推薦給貧困戶家養殖,提供養殖技術、消毒藥物不說,更是協調解決了幾千元的種羊購買資金問題。丈夫劉維冰非常支持妻子的公益事業,做好家庭的堅強後盾,照顧老人、陪伴孩子,夫妻遇事有商有量,從不讓妻子操心。劉老師從教28年來,一致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來辛勤培育,尤其是對於家庭貧困的學生,劉老師格外關心其日常生活及精神生活,經常帶孩子回自家吃飯,甚至會拿出自己的工資為學生湊學費,妻子也是「夫唱婦隨」,毫無怨言,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邁進大學,順利圓夢。
愛崗敬業 爭當工作楷模
李曉紅夫婦不僅是生活中的模範夫妻,更是工作中的學習榜樣,兩人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力爭上遊。李曉紅多年工作在獸醫實驗室檢測工作第一線,實驗室檢測雖然枯燥並有被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風險,但是依然熱愛著這項工作,連續8年都圓滿地完成了各項監測任務,用嫻熟的技術獲得了準確的監測數據,在2016年榮獲全市畜牧獸醫系統實驗檢測操作技能競賽第九名的優異成績,同年被淄博市婦女聯合會授予淄博市「巾幗技能標兵「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省畜牧總站、市畜牧獸醫局、縣畜牧獸醫局評為畜牧獸醫技術推廣先進個人;丈夫劉維冰在任教過程中兢兢業業、業務精湛,多次評為市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市級高考突出貢獻獎、縣級師德標兵、縣級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 傳承優良家風
閒暇之餘陪伴老人,帶領老人去欣賞慢城風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劉維冰作為老師一直把家庭教育當做一門重要課題呼籲全家進行學習。他孝敬老人、理解妻子,尊重孩子,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環境。妻子李曉紅孝順婆婆、關心丈夫、陪伴孩子,用母親的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幫女兒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孩子空閒時間幫父母做家務、陪奶奶聊天,是家裡的開心果,還經常參加志願活動幫助孤寡老人,是一名謙遜自強、富有愛心的共產黨員。溫馨的小家互敬互愛,洋溢著幸福的氣息。
一家人和諧融洽,和睦相處為婆婆慶祝73歲生日
《禮記·大學》曾講過,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李曉紅家庭溫暖、民主、文明、和諧,也帶給左鄰右舍積極向上的影響。「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我們相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每個小家都會綻放幸福的光芒,我們國家也將越來越繁榮富強。
高麗梅家庭
身體力行 弘揚家庭美德
高麗梅,現任高青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丈夫李玉全,現任高青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女兒李睿嵩是高青一中學生,全家人用自己的善良、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攜手搭建起一個幸福和諧的「家」。
愛崗敬業 共同進步
幸福的一家三口,攜手同遊高青慢城
夫妻和睦、相互支持是家庭和諧的基礎。結婚21年,生活上相互關心,工作上相互支持,不僅有了和諧的小家庭,工作上也有了些進步。丈夫李玉全是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他始終堅守「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對工作高標準、嚴要求,恪盡職守,勇於奉獻,榮獲多項榮譽。特別是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藍衣戰士」的責任和擔當。高麗梅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檢察院工作,2018年轉隸到縣紀委監委工作,迅速適應新角色,融入新團隊,以實際行動詮釋「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人本色,贏得上級業務部門和領導、同事們的好評和認同。
身體力行 弘揚家庭美德
舌尖上的陪伴,常回家看看,給父母做一頓飯
孝敬父母是做子女的應盡義務。既使工作再忙,高麗梅夫婦在孝敬老人上從不缺位。一家人每周都去看望雙方父母,節假日還會領著老人和孩子去景點逛逛。共同出遊的過程中,既放鬆了心情,又增進了感情,更讓孩子鍛鍊了照顧老人的能力。公公、婆婆都在農村,為了讓他們老有所依,夫妻倆兒給老人買了保險。老人每每和親戚朋友說起此事,都滿足的說自己每月也領工資了。因為孩子從小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養成了活潑開朗、善良寬容、好學上進的品格,曾獲得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NEPCS)三等獎,通過了鋼琴9級等級考試,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學校的體育健將,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
融洽鄰裡 構建和諧
丈夫女兒齊動手,為老人製作最喜愛吃的美食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勝似親人。左鄰右舍無論哪家遇到困難,高麗梅一家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解決,整個樓道的人相處的特別融洽,每年春節的樓道聚會是必不可少,頗有一家人過年人的味道。平時鄰居誰家有事,大家都是積極幫忙。三樓張老師家安裝吊燈,丈夫李玉全二話沒說就去了;孩子晚上放學,在樓道撿到錢包,問明是二樓蔡哥丟的後趕緊送還。李玉全說:「鄰裡之間就應該相互照應、相互幫助,諸多看似普通的行動卻互相溫暖著大家的鄰裡生活。」
於梅玲家庭
奏響社會細胞的和諧音符
於梅玲,女,48歲,中共黨員,現任高青縣人民法院庭長,丈夫張金強,現任高青縣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女兒張宇恆,中國人民大學學生。於梅玲一家三口,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上相互關心,在學習上相互鼓勵,奏響了新時代最美家庭的和諧音符。
工作上相互支持
和諧友愛的一家
2020年的大年初二,丈夫張金強接到通知便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去,帶領本單位12名黨員幹部加入到高青縣黃河大橋交通防控應急隊伍,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晝夜24小時值守,頂著零下十攝氏度的嚴寒,冒著隨時被感染的風險,保證了淄博市「北大門」防控形勢的安全。在丈夫的影響帶動下,於梅玲也積極參加院裡的防疫值守,女兒從國外學習交流回來一過隔離期就報名參加志願者,參與到住宅小區的疫情防疫值守工作中,書寫了「全家抗疫」的難忘篇章。
生活上相互關心
相濡以沫的夫妻
由於多年從事審判、信訪立案等工作帶來的思想壓力,於梅玲落下了輕度失眠病症,而丈夫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加班加點。為不打擾其睡眠,丈夫深夜回家的開門、關門、洗漱、上下床等活動,一律按下「靜音鍵」,採取「貓動作」,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安靜的室內環境。丈夫由於長時間的伏案工作,患上了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的疾病,無法從事較重的體力勞動。為此,於梅玲主動承擔起了米麵搬運、提水上下樓等家務活,被鄰裡戲稱「女漢子」。作為家庭中年齡最小的女兒,只要放假回家,就自覺拾起洗衣、做飯、衛生清掃等家務,為父母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全家人的相互關心、相互照顧成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
學習上相互鼓勵
人大學習的女兒
2019年3月,面對出國交流學習的選拔機會,大學二年級的女兒因擔心競選失敗丟面子、國外生活不適應等因素而猶豫不決,信心不足。得知情況後,於梅玲和丈夫專門趕赴女兒學校,當面耐心細緻地做其思想工作,打消了其思想顧慮,使其堅定信心,積極報名參加,並最終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備考,贏得了一次赴國外大學的學習交流機會。由於女兒所學經濟學專業和其爸爸所從事的行業均與經濟有關,「經濟」成為他們共同的話題。女兒常因經濟運行、企業生產經營等實踐層面的困惑向爸爸討教,而爸爸則因經濟學理論知識匱乏向女兒學習,家庭餐桌常常成為他們討論交流的課桌。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成為該家庭的新時尚。
(淄博市婦聯兒童部供稿)
愛我請給我好看!
原標題:《小家大愛 | 講述家庭故事,弘揚最美家風(高青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