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的生態浮島

2020-12-24 碧荷灣劉先生

一.引進生態浮島技術

利用生態技術恢復江河水質是一種經濟有效的生態方式,目前已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得到廣泛應用。生態技術是我們常稱的人工溼地、生物浮島,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等生態平衡系統的組成部分。由於城市河流湖泊空間變化和水位變化的局限性,溼地技術的應用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人工浮島作為一種新技術,不受水位變化的影響,便於維護和管理。

二.水生植物在生物浮島上的應用

水生植物包括溼生植物、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其中,溼生植物、挺杆植物、浮葉植物和漂浮植物在富營養化方面可以超過陸地植物。水生植物富集氮和磷是控制、調節和抑制水環境富營養化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生物浮島水生植物選擇原則

1.選定的植物應為適合水系統水質的多年的水生植物。

2.抗汙染能力強、汙染控制和淨化潛力大的植物是主要植物。

3.根系發達,分櫱繁殖能力強,即分株快。

4.植物生長快,生物量大。

5.為滿足景觀空間形態的需要,綜合岸線景觀和湖泊反射,對水面植物進行適當的景觀組織。

四.生態浮島的載體要求

目前,我國的浮島建設有多種形式,主要區別在於浮島載體,好的耐用的浮島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結構穩定,可防止風浪吹散或元素間的碰撞;

2.經久耐用,耐老化,無汙染,耐腐蝕;

3.節約,在達到設計效果的同時,降低投資成本;

4.可擴展,易於運輸,易於拼接,可自由組合。

五.浮島的結構特徵

本浮島是一種由多個獨立的浮子通過連接器組成的植物載體。"每平方米由6個單體組成。"浮元是由抗氧化和抗紫外線PE材料製成的板狀浮體。採用不同直徑、不同間距的圓孔放置集種籃,在浮動元件的邊緣有連接孔。"每個浮動元件有7個大種植孔和12個小種植孔。為了適應不同類型的水生植物,對不同類型水生植物的根系進行了兩個階段的設計。上半部直徑較大,可容納球莖、種子植物如箭頭、板慄等水生植物。黃花等植物的下半部直徑較小。因此,生態浮島可以滿足各種植物的種植需要,不同的根系植物種植,不同的植物種植三孔主根孔,根樣莖孔和晶鬚根孔。然後根據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確定種植孔的大小,並根據工程需要確定種植密度。所述裝置固定在收集籃中,收集籃安裝在浮動元件種植孔中,可自行固定。

相關焦點

  • 魚菜共生 生態富民
    魚菜共生 生態富民 2020.01.09 21:45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 「魚菜共生」生態種養:2畝地大棚純收入20萬,怎麼做到的?(內附DIY魚菜共生製作方法)
    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的工作人員在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內查看觀賞魚的長勢「魚菜共生」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引進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項目投入運行這個佔地2畝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預計年純收入可達20萬元。據介紹,「魚菜共生」是一種集蔬菜栽培與高密度魚養殖為一體的生態系統,魚產生的排洩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淨化吸收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運行,雙方之間形成生態互利關係,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今天小園子就和您一起聊聊魚菜共生的那些事!
  • 新興農法:魚菜共生的魅力在哪裡,其運作原理是什麼?
    魚糞用作蔬菜肥料,蔬菜根部淨化魚水後回流到魚缸,達到自給自足。魚菜共生可以大規模運作,供應糧食;也可以小型運作,美化家居和辦公室。因為設計簡單,操作容易,近年亦興起魚菜共生DIY。魚菜共生的英文學名為Aquaponics,由Aqua culture(水產養殖)和Hydro ponics(水耕法)合而為一;簡單來說,就是一邊養魚,一邊種菜,理論上可達到自給自足的養耕系統。
  • 魚菜共生是個什麼鬼?
    魚菜共生的概念魚菜共生,顧名思義,就是魚和菜在同一個環境內互惠互利,共同生長。在英語中,魚菜共生被稱為aquaponic,是由aquaculture(水產養殖)和hydroponic(水培種植)兩詞合成而來,可見魚菜共生就是將水產養殖和水培種植(或者說無土栽培)結合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 魚菜共生是個什麼鬼?!
    魚菜共生,顧名思義,就是魚和菜在同一個環境內互惠互利,共同生長。在英語中,魚菜共生被稱為aquaponic,是由aquaculture(水產養殖)和hydroponic(水培種植)兩詞合成而來,可見魚菜共生就是將水產養殖和水培種植(或者說無土栽培)結合起來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
  • 魚菜共生Aquaponics的最大挑戰
    ,上過推廣課程的不是回家趕緊買材料DIY組裝,就是課程中的魚菜共生設備搬回家開始來實現魚菜共生的夢,甚至有摩拳擦掌蓋溫室買設備來一場小型的魚菜共生農場.       魚菜共生,對於都市中的人們來說,有著莫名的吸引力,因為聽到以魚的排洩物來種菜,這真是一個太棒的概念了,我們只要給魚吃飼料,魚的排洩物就可以透過硝化轉換成蔬菜要的硝酸鹽,可以魚菜兩收,又可以省水愛地球,還有收成時的心靈滿足,以及療愈的功效,真的是一件好事可以多面豐收,何樂而不為!
  • 魚菜共生系統及其立體化案例研究
    文章擬在簡介魚菜共生系統技術發展過程之後,解釋其物質循環和要素組成,然後分別對3個空間尺度的魚菜共生系統應用案例進行研究分析,探討該技術在都市環境中運用的範圍、方式和前景。   1、魚菜共生系統的發展   魚菜共生系統實際上是一個人工生態系統。
  • 魚菜共生是世界未來趨勢
    魚需要換水·種菜需要澆水'最近興起魚菜共生的觀念如何結合綠屋頂應用'正好提供我們一些機會和省思。降低都市熱島效應·節能減碳的綠建築革命:緣建築核心觀念在於減少資源浪費與減少廢棄物產生·目前世界主流是生態建築·重點在於生物多樣性的環境補償'更上一層的永續建築設計則在於體現循環經濟丶尊重自然,由綠建築進化到生態建築綠屋頂扮演著關鍵魚色。
  • 魚菜共生,請從水族圈離開!
    荒唐的魚菜共生記得打賞譁仔哦!譁仔明天的早點就靠你們的打賞了!祝每一位打賞的朋友身體健康運氣爆棚魚菜共生理論中的「魚」指的是淡水魚,不是海水魚,更不是汽水魚。淡水魚主要包括食用魚和觀賞魚。養食用魚,要比養豬養羊難。
  • 小小陽臺成了「魚菜共生基地」
    昨日,記者在南岸陽光華庭的老王家看到他家的「魚菜共生基地」,他家的陽臺不僅養魚還種菜,每周都能吃到新鮮菜,養的魚還能吃。  家住南岸陽光華庭小區的老王既喜歡種花草蔬菜,又喜歡養魚養龜,可是家裡的陽臺只有不到7平米,要放魚缸花盆,還要留活動空間,顯得有些狹窄。  70歲的老王退休在家,平時沒事就琢磨怎麼打造更舒適的「陽臺生活」。
  • 生態浮島的知識,趕緊收藏!
    生態浮島又稱為生態浮床、人工浮床等,它們都是人工浮島的一種類型。針對營養化的水質條件,利用了生態的工作原理從而降低了水體中的磷和氮的含量。下面就由我來給你講解下關於生態浮島的相關知識吧!生態浮島以水生的植物為主要載體,用無土栽培的技術原理,從而達到應用物種之間的共生關係,利用水體空間生態位和營養生態位,從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態系統,它能使水質指標得到有效的改善,水體的透明大幅度提高,特別是對藻類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態浮島通常用於修復城市、農村的水體汙染,也用於建設城市溼地景區等等。生態浮島有哪些優勢?
  • 【魚菜共生】養魚不換水,種菜不用土,夫妻玩轉高科技——叩開「魚菜共生」財富之門
    生態魚塘魚兒肥  「大棚裡共有20口水池,共1000+㎡,放養了6萬多尾魚。」流動的活水使魚的運動量增大,增強魚的體質,提高了抵抗力,保障了魚的品質和健康,而養殖水體當中的部分有機質,在循環過程中轉化為植物所需的養分,這樣無土栽培的蔬菜,不要澆水也不用施化肥,養殖肥水與蔬菜無土栽培相結合,打造高科技高密度養殖+蔬菜無土栽培的′魚菜共生′生態循環產業,用科技武裝傳統農業、通過產業帶動,鋪就鄉村振興小康路。
  • 生態浮島你了解多少
    生態浮島,又稱人工浮床、生態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島的一種,針對富營養化的水質,利用生態工學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下面就由安新縣碧荷灣水生植物銷售有限公司的專業人員為大家介紹一下生態浮島。它以水生植物為主體,運用無土栽培技術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為載體和基質,應用物種間共生關係,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生態位和營養生態位,從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態系統,用以削減水體中的汙染負荷。它能使水體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時水質指標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別是對藻類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 聊城冠縣有套生態循環系統大棚,魚菜和諧共生宛若世外桃源
    可走進位於冠縣定遠寨鎮的魚菜共生大棚,卻仿佛踏入世外桃源一般。流水潺潺、錦鯉嬉戲、苗木蔥蘢、百花爭豔......眼前儘是一派生機盎然。「看,這是香蕉樹,大把的香蕉已經長出來了,樹下還有春羽、蕨類,它們在這套系統裡都能旺盛生長!」農場負責人巴特爾興奮地向記者展示他的勞動成果。
  • 關於魚菜共生的鬼問題
    自從最近決定要做魚菜共生大棚,親友們紛紛詢問魚菜共生是什麼鬼?以及這麼貴的魚菜賣給鬼啊?這兩個鬼問題,藉此機會就簡單讓大家了解了解。
  • 人工生態浮島有哪些植物及生態浮島植物選擇技巧!
    人工生態浮島有哪些植物及圖片有哪些呢?很多人還有其他的問題包括:生態浮島植物選擇原則又是怎樣的?在生態浮島上栽培植物非常的關鍵,因為植物生長特性較陸地栽培有一定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生物量、株高、葉綠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的變化上,這種差異主要是由於水培的養分及溫度、溼度等與陸栽不同造成的,因此選擇適合水培生長的浮床椬物種類尤為重要,那麼到底要如何對生態浮島植物選擇?
  • 自建魚菜共生系統的技術難度
    植物的生長需要13種不同的營養成分,而魚只的餵食提供了水中10種適量的營養成分。然而在魚菜共生系統中,栽種甜美蔬果所需的鈣質、鉀質和鐵質含量往往過低,需要另外補充。UVI的魚菜共生系統,鈣質和鉀質的補充是透過,在調整pH酸礆值時,所加入的鈣氫氧化物和鉀氫氧化物中來取得。鐵質則是透過添加一種與金屬結合的螯合物(chelate)。
  • 重慶壁山區三合鎮 「魚菜共生」水面達700畝
    菜在水上長,魚在水中遊。19日,筆者走進璧山縣三合鎮高山村,遠遠地就看見了這樣一道道獨特風景。  一口口魚塘的水面上,漂浮著一個個長方形框架,框內是一株株長勢旺盛的藤藤菜。  「這就是『魚菜共生』模式。」三合鎮農技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魚菜共生」技術指利用魚塘水面空間種植蔬菜,將池塘養魚與水生蔬菜無土栽培相結合的新型產業發展方式。  「魚菜共生」一舉兩得,既可以利用魚塘水面產出純天然綠色蔬菜,還能有效淨化魚塘水質。
  • 魚菜共生:家家都能擁有的「盒子裡的農場」
    一個水泵、一隻魚缸、一些陶粒,連接到一起,就成了一套魚菜共生的循環系統,艾文(Irving Steel)把這個新玩意兒叫做「純粹系列」(Original Series)。艾文是「魚菜共生」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他的辦公室不大,十幾平方米的閣樓裡擺滿了各種綠色蔬菜和底下遊來遊去提供著養料的羅非魚。
  • 魚菜共生的定義並非只是養魚種菜這麼簡單
    最近很多朋友借著蝦菜和魚菜的大討論重新認識了「魚菜共生」這個詞,魚菜共生是國內的說法或者中國人的智慧原創,正統的世界性稱呼應該是叫Aquapon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