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富有陝西特色的「biang」字有望入字典

2020-12-20 騰訊網

字聖「倉頡」根據鳥獸跡首創了漢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作為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將主要從事倉頡本體精神價值、倉頡造字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以及漢字文化等方向的研究,並就和倉頡文化有關的民俗文化和民間文學進行整理傳承與研究。

研究會秘書長殷春武介紹,2019年,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積極挖掘倉頡本體精神和倉頡造字與傳統文化源流之間的關係,分別從倉頡信仰、倉頡傳說、民俗文化、文字文化四個方面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陝西文化強省和區域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大會審議並通過了將關中民間創造、內涵豐富並廣泛傳播的「biang」字錄入字典、詞典、辭海等工具書的倡議。biang biang面的「biang」字為民眾所創,自產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文化元素有十種之多,內涵十分豐富,體現了秦人之習性和特點,方便民眾生活,大家一致認為,陝西民間已創造了含有很多文化元素的「biang」字,倡議將「biang」字錄入字典、詞典、辭海等工具書中。這樣以來,這個極富有陝西特色的這個字,以後在手機、電腦等系統裡顯示。

相關焦點

  • 「biang」字入字典 你覺得可嗎?
    1月4日,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暨「biang」字入字典倡議活動在西安舉行,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70餘位會員出席會議見證了「biang」字入字典倡議的正式發布。「biang」字曾被選入國家有關部委和單位舉辦的「我們的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字書寫與傳播」專題展覽中,還被收入任克編注的《關中方言考詞語釋》、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陝西卷編輯委員會編注的《中國諺語集成·陝西卷》等書中。
  • 「biang」字入字典 你覺得行嗎?
    「biang」字入字典 你覺得行嗎?小布從昨日舉行的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上獲悉,「biang」字曾被選入國家有關部委和單位舉辦的「我們的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字書寫與傳播」專題展覽中,還被收入任克編注的《關中方言考詞語釋》、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陝西卷編輯委員會編注的《中國諺語集成·陝西卷》等書中。
  • 被56畫支配的恐懼 「biang」字都申請加入字典了 你還不會寫嗎?
    口訣都念得順來筆給你給咱寫一下~說到陝西的「biang」字,很多人就知道它代表的是咱陝西的特色美食「biang biang面」,但提起這個字的寫法,相信很多人和小編一樣,是一個頭兩個大。昨天,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2019年年會暨「biang」字入字典倡議活動在西安舉行,陝西省倉頡文化研究會70餘位會員出席會議見證了「biang」字入字典倡議的正式發布。
  • "biang biang面"躥紅 麵條好吃字難寫滬餐飲店可吃到[圖]
    因為是陝西同鄉,習總書記特別為連戰準備了陝西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 biang面(音)」。由於「biang biang面」過於難寫,一些市民特意上網查詢。  「biang biang面」是陝西特色麵食,但上海市民對此較為陌生。「看圖片和一般的寬面沒啥大區別,就是陝西的一道小吃。」市民林先生特地上網查找「biang biang面」的真面目,並詢問上海哪裡可以吃到。
  • 2000人明宮齊寫biang字 大筆揮灑陝西文化
    字 大筆揮灑陝西文化 (1/5) "← →"翻頁   2014年04月13日,陝西省西安市,2000名老陝在西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御道廣場一齊揮筆,寫下biang字,用一筆一划勾畫出陝西特有的漢字,抒寫這獨特的陝西文化。
  • 習近平宴請連戰品嘗陝西名吃 傳紙條教寫「biang」字
    習近平為陝西老鄉連戰特別準備了陝西菜,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biang面,席間還遞來小紙條教連戰寫「biang」字。「習連會」後,網友紛紛熱議,習近平一頓樸素的中餐催火了慶豐包子,而與連戰的此番家宴,或令陝西美食和陝西話一炮走紅。與國宴相比,家宴時間一般比較長,而且具有隨意性和親切感,交談內容可以更隨意。
  • 最難的biang字怎麼來的,biang字怎麼寫(記憶口訣)
    說起最難寫的字,大家是不是會想到biang這個字,這個biang字在輸入法中無法打出來,在字典中也查不到。但是biang字卻是真實存在的,一般是指的陝西著名的小吃,那麼biang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而這其中,還有兩個歷史小故事。
  • 弘揚陝西文化 千人將在大明宮遺址公園同寫biang字
    這說的不是一幅畫,而是一個字。這個字筆畫繁多,結構複雜,文化味濃,在正規字典裡查不到,辭海裡也沒有,外地人更不認識,它是陝西關中地區一種麵食的稱謂——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  2月18日,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養源齋設家宴款待連戰伉儷。席間,因陝西著名的biangbiang面的biang字筆畫眾多,習近平還特別用小紙條寫下來給連戰。
  • 陝西biang字進京引關注 意外找到安徽"兄弟"(圖)
    陝西的biang字,來自陝西特色小吃biang biang面中的biang字,第一次走進了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這也是biang字首次在如此高規格的展覽中進行展示。  「一點上了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工字往裡走;你也么(扭),我也么(扭),中間夾個言簍簍;你也長,我也長,中間夾個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留個鉤擔掛麻糖;坐上車車逛鹹陽。」biang字不光相貌筆畫非常複雜,這則口訣也備受來自藏族、蒙族等少數民族書法家、及京城高校學者的關注,大家學著biang字的寫法,同時也向王智了解陝西文字的習俗。
  • 陝西師大教授:biang字由10個文化元素組成(圖)
    由於兩人是陝西老鄉,在席間還用家鄉話交談,家宴的飯菜則是具有陝西特色的羊肉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今biang面」等美食。biang今biang面的「biang」字筆畫眾多,為此,習近平還特意用小紙條寫下來交給連戰。「習連會」後,肉夾饃、biang今biang面等陝西美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與「biang」字有關的故事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
  • 習近平宴請連戰親自教寫"biang"字 你會寫不?
    biangbiang面的biang字,你會寫不?2月18日,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養源齋設家宴款待連戰伉儷。有網友認為,陝西的肉夾饃、泡饃或許會像慶豐包子一樣就此走紅,同時,因泡饃、肉夾饃、biangbiang面等陝西美食本就有較為深遠的文化溯源,網友在享受之餘,也能更好地感受陝西文化。網友「鎮江太守」說,習主席中午的便餐就讓「慶豐」包子名揚四海,門庭若市,何況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又是家宴招侍貴賓的陝西名吃?陝西泡饃、肉夾饃、梆梆面想不火都不行。
  • 陝西biang biang面文化解讀
    原文配圖:biang字。  草根講壇:「Biang」字為何人所造?心字底,月字旁,拴鉤搭掛麻糖。推著車車走鹹陽。」這是一首在陝西關中城鄉流傳很廣的歌謠,唱的是一個字的寫法,說的是一種老少皆知的小吃名稱——Biang和BiangBiang面。這是一個字典未錄、字庫裡也沒有的字,但它作為陝西地方獨有的漢字,其歌訣卻久唱不衰;這是一種手工擀制,寬似褲帶的麵條,長二尺有餘,調以各色臊子、油潑辣子,香饞誘人,關中農村婦孺皆知,家家會做,人人喜食。
  • 世界上筆畫最多的字(比biang多)
    中華漢字博大精深,漢字也有打不出來的,比如biang。此字最早見於金代人韓孝彥編,其子韓道昭修訂的字典《改並四聲篇海》中(,該書註明此字引自宋代司馬光主編的字典《類篇》,儘管流傳至今的《類篇》裡已查無此字,但仍表明這個四龍疊加的字可能在司馬光的那個北宋階段已經出現。後來清代吳任臣編的字典《字彙補》亦收此字。此字有64畫。
  • 陝西不愧是「麵食王國」,10大陝西特色麵食,不吃後悔一生!
    我國的麵食起源於漢代,歷經多個朝代的變遷直到現在,麵食的種類放繁多,不僅種類多,做法也是各不一樣,大家都知道陝西的麵食在全國各地都是非常有名的,有寬如褲帶的扯麵,有撈麵,臊子麵,油潑麵,拉條子等等各具陝西特色,這些麵條不僅爽滑勁道,而且從這些麵條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濃鬱的陝西風情。
  • 老師罰上課遲到者抄千遍「biang」字 學生:服輸
    陝西民間自創的「biang」字,因為biangbiang面而走紅,這個50多畫的字,被譽為漢字中筆畫最多的字。如果把這個字抄上1000遍,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最近,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一些學生就親身體驗了一盤——因為上課遲到,他們被輔導員罰抄1000遍「biang」字。
  • 美國小夥今晚央視寫biang字:額是西安滴
    原標題:美國小夥今晚央視寫biang字  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小夥帥德,為何要在央視表演才藝時演唱
  • "十大名麵條"陝西落選 網友調侃:biang字打不出
    (據楚天都市報)陝西無緣"十大麵條" 網友調侃:biang字打不出來剛剛在杭州落幕的第二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麵條文化節評選出了「中國十大麵條」。除了民間「五大麵條」外,還包括河南蕭記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和吉林延吉冷麵等特色麵條。
  • 老師罰遲到者抄千遍"biang"字 學生畫百個兵馬俑
    陝西民間自創的「biang」字,因為biangbiang面而走紅,這個50多畫的字,被譽為漢字中筆畫最多的字。如果把這個字抄上1000遍,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最近,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一些學生就親身體驗了一盤——因為上課遲到,他們被輔導員罰抄1000遍「biang」字。
  • 別把罰抄千遍「biang」字當作一種藝術
    陝西民間自創的「biang」字,因為biangbiang面而走紅,這個50多畫的字,被譽為漢字中筆畫最多的字。如果把這個字抄上1000遍,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最近,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的一些學生就親身體驗了一盤——因為上課遲到,他們被輔導員罰抄1000遍「biang」字。
  • 中國名字最「難寫」的一碗麵,八成遊客不知道咋寫,查字典也沒用
    biangbiang面是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麵食,流傳千年,久負盛名,其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通常手工擀成長寬厚的麵條。biangbiang面的製作手藝並不複雜,即將手工製作的像褲帶般寬的麵條煮熟撈入碗中後,加上用炒鍋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筍片、菜瓜等與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也成就了一口地道的秦地風味,成為遊客到西安必嘗的美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