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如皋|聽說過如皋村、如皋港和唐代「邊檢」嗎?

2020-12-11 騰訊網

聽說過如皋村、如皋港和唐代「邊檢」嗎?——如皋古運鹽河沿線消失的十個重要古蹟

古運鹽河如皋段自漢代開掘以來,

在物資、人員交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催生了如皋古城及沿線鄉鎮,

留下眾多的歷史人文古蹟,

不過隨著時代和社會變遷,

有些古蹟已經消逝或殘存,

只能在文獻中覓其蹤影,

現擷取部分以饗讀者。

1.如皋村、如皋港

如皋村、如皋港(今秀水苑內)。宋代《太平寰宇記》:「縣西一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清代,易名為秀水港,如皋村稱謂也消失。民國初,秀水港逐漸淤塞。2001年舊城改造,成為秀水苑小區的一部分。

▲如皋城區圖秀水港地點

▲如皋村、如皋港故址(今秀水苑小區內)

2.古縣衙

據縣誌記載,如皋東晉建縣時,縣衙位於運鹽河北側(今億元商廈附近)。唐保大十年,如皋復升縣,縣衙重建於古運鹽河南側(今如皋初中西門道路南側),宋代縣令許元建廳立門,元末毀於戰火,明洪武元年重建,清代有修建。民國時為縣政府所在地,建有中山樓。解放後,縣(市)人民政府在此地辦公,房屋陸續有翻、改建。1995年打通海陽路,原地建築被全部拆除。

▲清嘉慶《如皋縣誌》縣衙圖

▲古縣衙故址(原如皋縣(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海陽路轉盤北側)

3.廣福寺

廣福寺(城內百花苑小區南區)。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後多次擴建,最盛時有房屋一百多間,是全縣最大的寺廟,民間稱為「大寺」。明清兩朝管理全縣佛教的曾會司附設於此寺內,清末已敗落。民國元年,先後作為縣參議會、國民黨如皋縣黨部、偽縣警察局。1945年12月,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公署設於此。1946年毀於戰火。1949年在大殿廢墟上砌建會堂,名「人民劇場」。其址在現百花苑內,附近新生路改名廣福路,以示紀念。

▲民國廣福寺山門

▲廣福寺遺留唐代 「雙胞井」位於大治街,路面下為古井,加蓋為路

4.圓仁和尚入關處

圓仁和尚入關處(今武廟巷東端)。唐代日本圓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未時到如皋,茶店暫停。掘溝北岸,店家相連。射手丈部貞名等從大使所來,云:「從此行半裡,西頭有鎮家,大使、判官等居此。」申時,鎮大使劉勉駕馬來泊舫之處,馬子從者七八人許,檢校事訖,即去。圓仁和尚接受檢校的過程類似於今天的邊檢,主要檢驗入境文書、隨行人員、物資等,並由地方官籤印通關。

▲日本圓仁和尚入唐圖

▲圓仁和尚入關處(武廟巷6號)

5.漢代邗溝

漢代邗溝(城內被填埋段)。城內西漢古邗溝部分(玉帶橋—老文峰大世界—繪園新村—如泰運河)已經被填埋,上建道路或房屋。這一段在唐代已相當繁華,即圓仁和尚記述的「水路左右,富貴家相連」。目前,內城河迎春橋段、城東郊區有漢代邗溝殘段。

▲城內漢代邗溝被填埋段

▲唐代圓仁和尚入關處(武廟巷東段),道路為漢代邗溝遺址

6.蟠溪

蟠溪(今如城街道新民社區)。《宋史·河渠志》:「吳王濞開邗溝,自揚州茱萸灣通海陵倉及如皋蟠溪。」明嘉靖《重修如皋縣誌》:「蟠溪,古邗溝,在赤岸鄉。溪灘寬廣,中多洲渚,灣曲如龍蟠,故名。西接運河,東入海。」目前,蟠溪部分被填埋,尚存殘段,寬闊彎曲,主河道附近有原始風貌洲渚。

▲蟠溪現狀航拍圖

▲如城街道與東陳鎮交界處古運鹽河殘存段航拍圖

7.會盟原

會盟原(如城街道新民社區十里舖)。嘉靖《如皋縣誌》載:「會盟原在縣東十裡,相傳春秋魯哀公時,吳楚會於邗溝,即此,今有邗溝鋪。」明代洪武年間,如皋境內設11遞鋪,邗溝鋪距縣城10裡,又稱為十里舖。據當地百姓講,解放後蟠溪邊還有個「原」, 一人多高,方圓數十畝,在上個世紀平田運動中被剷平。

▲吳楚會盟想像圖

▲會盟原附近邗溝鋪遺蹟

8.萬卷樓

萬卷樓(位於東陳鎮古街區)。元末明初,冒致中(鎮南王脫歡之後,為元代兩淮鹽運司丞)建萬卷樓用於藏書。朱元璋和張士誠於蘇州相爭,張敗,蘇州巨族劉亮攜其家藏書,載數舟,來東皋,投冒致中,其書藏於冒氏萬卷樓。明永樂年間,皇帝編《永樂大典》,下詔天下藏書。如皋冒氏盡獻其書,永樂帝賜以御書「萬卷樓」匾額。萬卷樓毀於解放前戰亂。

▲萬卷樓遺址殘存古銀杏樹

9.臨河倉鋪

臨河倉鋪(丁堰鎮如泰運河邊)。唐代日本圓仁和尚記載:「19日午時,到臨河倉鋪」。古代丁堰位於「諸場運鹽河之總口」,是海鹽的集散地。如今,倉鋪早已不見,原址逐漸發展成為集鎮。丁堰鎮有「(菱)凌河」,如皋文史專家徐琛推斷為「菱河倉鋪」。

▲丁堰鎮古運鹽河(今如泰運河)廢棄碼頭

▲丁堰鎮古運鹽河邊老街

10.海運石閘

海運石閘(今白蒲鎮通揚運河邊)。宋代發展海運而建,金兵入侵時,皇帝趙構下令焚燒以阻金兵。明代廢海運,閘亦廢。殘存片石兀立在水邊835年,歷代文人多有吟詠。明嘉靖年間,鎮民張自成性慷慨尚義,多勇力善鬥倭寇,他帶領民眾結營於閘上,多次打敗倭寇,後人為紀念他,將通濟第一閘稱為虎牢關。據傳,解放後該碑石被運至如皋焦港,成為焦港的一塊奠基石。

▲白蒲鎮虎牢關石碑(復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如皋古運鹽河沿線曾經存在的古蹟,是如皋兩千多年文明發展史的重要見證,是如皋的寶貴遺產,它們將不斷滋養和提振如皋人的精神,成為我市在新時代進一步發展的源動力。

來源:如皋發布

編輯:華燁 審核:餘慧

更多熱點

相關焦點

  • 長壽之鄉——如皋美食
    南通旅遊「如皋」之名可追溯到《禮記》的木牘和《左傳》的竹簡。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 如今的如皋市,位於長江三角洲北翼,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是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這裡的人們不僅注重鍛鍊,吃也有自己的名堂。如皋旅遊 說起如皋美食,恐怕是要滔滔不絕好幾晚。
  • 如皋入選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
    近日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發布如皋入選成為南通唯一上榜的城市如皋,有著1600多年建縣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城。「如皋」之名源於春秋時期,可追溯到《禮記》的木牘和《左傳》的竹簡。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今易名為秀水港矣。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歷史春秋更替,滄海桑田變幻,江海畔的如皋市變身成江海邊一座璀璨的古城新市。城中古蹟遍布,自然風光秀色天成。
  • 如皋入選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
    近日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發布如皋入選成為南通唯一上榜的城市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研究從旅遊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推動作用、旅遊產業綜合帶動功能、旅遊開發與環境保護、旅遊設施與服務功能如皋,有著1600多年建縣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城。「如皋」之名源於春秋時期,可追溯到《禮記》的木牘和《左傳》的竹簡。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今易名為秀水港矣。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
  • 最近,新華日報關注了如皋!因為如皋港的長源國際碼頭……
    8月2日一艘名為「NEW KEEPER」(新保輪)的外輪停靠在了位於如皋港的長源國際碼頭這是自7月22日獲批臨時開放以來這也是長源國際碼頭首次對兩艘萬噸級的內貿輪和外貿輪同時進行作業。目前國外疫情形勢較為嚴峻,長源國際碼頭嚴格按照口岸防疫要求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如皋港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俊表示:「兩條海輪同時作業,我們將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的相關要求,從嚴把控確保有序作業。」
  • 如皋:別有「鹹」味如皋鄉愁
    圖 // 通揚運河(前身為漢代邗溝)古代如皋濱江臨海,茫茫的海水和廣闊的灘涂草蕩,為「煮海水製鹽」提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長達兩千多年的煮鹽史,如皋鹽業日益繁榮和昌盛,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讓如皋揚名海內。
  • 寶藏如皋 | 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竟流淌著一條世界級古運河!比京杭...
    [導讀]寶藏如皋 | 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竟流淌著一條世界級古運河!比京杭大運河還早700多年…… 如皋古運鹽河探尋(一)  流經如皋的通揚運河每天靜靜流淌,水運繁忙。
  • 如皋年鑑:大事記_2010版_如皋年鑑_專輯_資料頻道_中共如皋市委...
    何坤、李超時、吳亞魯、「愛心郵路」、閔乃本入選江蘇「雙50」9月18日,省委宣傳部、組織部、統戰部、黨史工辦等13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的「5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江蘇英雄模範人物」和「5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江蘇人物」評選活動揭曉,在如皋土地浴血奮戰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軍長何坤、軍長兼政委李超時,原如皋籍首位中共黨員吳亞魯入選「5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江蘇英雄模範人物
  • 江蘇如皋香腸,是如皋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這不光說明灌香腸的手藝好,而且也顯示自家的日子過得還算滋潤。灌香腸時調料的配比最重要。以10斤肉為例,需要鹽1.5-1.7兩、白糖4-5兩、高度白酒4-5兩,其他的蔥油、蔥姜液和五香面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要添加即可。血糖高的人,灌香腸時要少放或者不放糖。灌香腸最好選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
  • 如皋港蘇中國際貨櫃碼頭迎來首批合作夥伴
    6日上午,上海中外運和臺灣德翔航運分別與我市如皋港蘇中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蘇中國際貨櫃碼頭開港後首批加盟的船代和外貿船公司。市領導陳曉東、茅紅宇出席籤約儀式。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曉東在籤約儀式上致辭。
  • 如皋大事記(2010)_大事記_資料頻道_中共如皋市委新聞網
    △  南通市副市長、如皋市委書記陳惠娟就進一步做大做強港口現代物流業,與部分出口創匯企業負責人座談。參加座談的14家出口創匯企業負責人就在如皋港通關有何優勢、如何降低綜合成本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如皋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如皋港務集團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自基本情況、發展思路;如皋海關負責人進行了相關業務輔導。市領導黃成、陳慧宇、佘鳴皋、吳道健參加調研。
  • 江蘇南通的一個縣級市,被譽為「長壽之鄉」,你去過嗎?
    在南通市境內,有一個縣級市,即如皋市,這裡被譽為「長壽之鄉」,不知道你去過嗎?(gao)市,別稱雉水、東皋、雉皋、皋城等等,可能這個名字比較稀奇,很多人不明白「如皋」為何意?如皋之名,可以追溯到《禮記》的木牘和《左傳》的竹簡
  • 如皋最窮的四個鎮?
    如皋由哪幾個鎮組成的呢?  1、長江鎮(如皋港開發區):如皋港是獨立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位於如皋南端,長江北岸,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是如皋的副中 心城市。鎮政府駐原長江鎮長江東路8號。總面積122.09平方公 裡。  2、白蒲鎮:位於如皋東南部,鎮政府駐原白蒲鎮松楊社區蒲盛路1號。
  • 特產如皋火腿
    如皋是江蘇省著名生豬產區,生豬品種稱「東串豬」,為瘦肉型豬種,如皋的火腿製作始於清代中葉,綿延相傳數百年之久。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如皋廣豐制腿棧(即廣豐醃臘制腿公司)生產的火腿,獲美國檀香山國際博覽會金獎;宣統二年(1910),如皋火腿又在江寧(今南京)舉行的南洋勸業會上獲優異榮譽獎。
  • 如皋飛鶴「定製公交」業務上線
    晚報訊 上周,如皋第一中等專業學校(如皋港校區)學生迎來開學後首個周末。為確保學生能夠安全、快捷從校園返家,如皋飛鶴公交「定製公交」業務正式上線。
  • 寶藏如皋 | 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竟流淌著一條世界級古運河!比京杭大運河還早700多年……
    如皋歷史上有「金如皋」之稱,而如皋的富庶主要來源於鹽業經濟。如皋所產的鹽叫「吳鹽」(起源於吳王劉濞煮鹽),潔白如雪,備受推崇。《兩淮鹽法志·歷代鹽業源流表》稱:「蟠溪煎鹽區為兩淮、江浙地區煎鹽之始」。古運鹽河哺育了百姓,成就了大運河文化帶如皋段的興盛和繁華,是如皋真正的母親河。2000多年來,古運鹽河也催生了如皋豐富的歷史文化。首先是鹽文化,包括煮鹽技術、鹽運、鹽政(唐代如皋場為我國有鹽務行政建置之始)、鹽稅、鹽商等。
  • 朱柏廬•如皋•女人
    ·女人 前不久做一套語文試卷,文言文閱讀選文是《書如皋二烈士事》。 一是因為如皋。 我一向親近如皋。我是李堡人,李堡自古屬於如皋。一九四九年之後政區調整,劃歸海安。李堡名人李漁、李昌鈺等等均見載於如皋縣誌。我嶽父的族兄許家屯,所做傳記裡也自稱如皋人。李堡人口音和如皋城裡人極其相似,而跟海安鎮上人卻差異頗大。當初去南通進修,晚上去教室自修,一張嘴,馬上有如皋人過來搭訕,問我如皋哪裡的。
  • 通行如皋最新列車時刻表來了!附如皋到南通高鐵西站交通運輸方案
    在與如皋飛鶴公共運輸有限公司聯合現場考察後,擬將現有的白蒲至新壩的鎮村公交從新壩延伸到南通西站,滿足白蒲西片到南通西站的需求;下原至新壩的鎮村公交改經老204國道,從龍新線經九華鎮龍舌片區新壩延伸至南通西站;從長江鎮現有的6輛鎮村公交公交車中,抽調兩輛開通如皋港客運站經龍二線、九華鎮區、新204國道到達南通西站的毗鄰公交;
  • 如皋的瑰寶——盆景
    來如皋如皋盆景,是江蘇如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作為全國盆景藝術七大流派的如皋盆景以「雲頭雨足美人腰,左顧右盼兩彎半」的獨特「S」造型獨領風騷。如皋旅遊景點如皋樹樁盆景坯料要求高,常見的有松、柏、榆、梅、櫸、樸及黃楊、六月雪等。造型手法多以棕絲綁紮,注重細扎細剪。
  • 如皋——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竟流淌著一條世界級古運河!
    如皋境內河道多次被裁彎取直,拓寬浚深。目前,通揚運河如皋境內長48.20公裡,流經城北街道、如城街道、東陳鎮、丁堰鎮、白蒲鎮。如皋歷史上有「金如皋」之稱,而如皋的富庶主要來源於鹽業經濟。如皋所產的鹽叫「吳鹽」(起源於吳王劉濞煮鹽),潔白如雪,備受推崇。《兩淮鹽法志·歷代鹽業源流表》稱:「蟠溪煎鹽區為兩淮、江浙地區煎鹽之始」。
  • 找尋長壽的密碼,到如皋!探秘才子佳人愛情,來如皋
    南通如皋,在江蘇眾多的明星縣級市中,名氣不是很大的,可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從人文景觀,還是讓人難以忘記的。,瀏覽了長壽園和水繪園,一個是關於人類長壽的,一個是關於古人悽美愛情的,都是非常有特色的。 如皋,是中國著名的長壽之鄉,比起武術之鄉,農民畫、玫瑰、絲綢之鄉,好象吸引力更強一些了。不大的市內,有過百歲老人達250多位,有一年在九九重陽節,市政府還搞了一個萬歲宴,請100位過百歲的老人團聚,效應非常好,用宋丹丹的話說,那是相當轟動了。探索該地方的長壽秘密,有三個方面,當地土質多含硒等微量元素,二是當地人早晚喜歡喝湯水的,三是吃軟軟的麵條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