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竟流淌著一條世界級古運河!

2020-12-12 生活有星空

如皋古運鹽河探尋(一)

流經如皋的通揚運河每天靜靜流淌,水運繁忙。它的前身卻是西漢吳王劉濞(公元前215年—前154年)組織民工開鑿的古邗溝。

▲如皋城內漢代邗溝現狀圖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如皋古邗溝至今已近2200年,比大運河還早700多年,僅比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開鑿建造的都江堰晚77年。

世界十大人工運河依長度排名,分別為:京杭大運河1797公裡,伊利運河584公裡,蘇伊士運河190公裡,阿爾貝特運河130公裡……據《江蘇省志·交通志》記載:「老通揚運河(古運鹽河)全長194.4公裡。」按照長度來排名,老通揚運河長度可以排世界第三了。

兩千年的變遷

▲漢代蟠溪留存地圖

如皋自春秋以來成為鹽業重要產地,西漢吳王劉濞(bì)從揚州開邗溝至如皋煮海水製鹽售賣,吳國由此富饒強盛。為區別吳王夫差挖掘的邗溝,史稱「邗溝支道」,民間通稱「吳王邗溝」。《嘉靖惟揚志》:「吳王濞開邗溝,自揚州茱萸灣通海陵倉及如皋蟠溪(今如城街道新民社區十里舖),此運鹽河之始。」

▲劉濞
▲新民社區十里舖古墓挖掘的宋代瓷器

漢以後,邗溝歷代續有延鑿。隋代,向東延伸至掘港亭。唐末(10世紀初)向南延伸至白蒲。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接通州。至此,自揚州灣頭直至通州全線貫通,因其主要功能在於外運通泰地區食鹽,邗溝遂得名運鹽河。民國中期,因南通屬各場鹽產日少,輸出無幾,「運鹽河」名不副實,遂以該河起迄地點為名,改稱「通揚運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通揚運河年久失修,淤塞狹窄。如皋境內河道多次被裁彎取直,拓寬浚深。目前,通揚運河如皋境內長48.20公裡,流經城北街道、如城街道、東陳鎮、丁堰鎮、白蒲鎮。

▲通揚運河如皋城區段

催生了「金如皋」

如皋古運鹽河開鑿以來,雖然路線、名稱都略有變化,但作為運河功能始終未變。古運鹽河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支線,為歷代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存。

如皋歷史上有「金如皋」之稱,而如皋的富庶主要來源於鹽業經濟。如皋所產的鹽叫「吳鹽」(起源於吳王劉濞煮鹽),潔白如雪,備受推崇。《兩淮鹽法志·歷代鹽業源流表》稱:「蟠溪煎鹽區為兩淮、江浙地區煎鹽之始」。

▲古代煮鹽場景

歷代以來,從如皋場沿邗溝運鹽至揚州包裝轉銷全國各地的運鹽船,絡繹不絕,因此如皋集聚了較多的人口,運鹽河沿線產生了較多的城鎮。古運鹽河哺育了百姓,成就了大運河文化帶如皋段的興盛和繁華,是如皋真正的母親河。

2000多年來,古運鹽河也催生了如皋豐富的歷史文化。

首先是鹽文化,包括煮鹽技術、鹽運、鹽政(唐代如皋場為我國有鹽務行政建置之始)、鹽稅、鹽商等。

▲大鍋煮鹽

其次是建築文化,沿途的城鎮因鹽而興,留下了豐富的民居、城池、鋪市、廟宇等建築遺產,城內有殘存的漢河(內城河迎春橋段)、水繪園、定慧寺、東水關、東大街等,城外有隋唐古墓群、蟠溪、邗溝鋪,以及沿線東陳、丁堰、白蒲等古鎮的老街區。

▲東大街全景
▲水繪園

第三是人文遺產,唐代日本圓仁和尚過如皋留下「水路左右,富貴相連……」記載。宋代教育家胡媛、詞人王觀、文學家曾鞏,明代抗倭英雄邱陞、明末清初才子冒闢疆、以及民國沙元炳等一批名人為如皋留下了優秀的物質和精神文化財富。

大運河最重要的支流

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家京杭大運河建築文化考察組成員殷力欣等在如皋考察運鹽河後,認為「揚州—如皋之間的漢代鹽道(茱萸灣—蟠溪)、明清運鹽河,實為運河最重要的支流,亦是中國大運河歷史文化遺存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城街道新民社區漢代蟠溪

2018年,如皋被列為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規劃核心區。

今年8月,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賀雲翱在如皋調研時,指出:「保護挖掘好大運河遺址,充分利用如皋歷史文化特色,將其打造成國家級甚至世界級歷史文化考古遺址公園。」

如皋古邗溝流淌著的不僅是奔騰不息的河水,更是綿延不絕的千年文脈。

▲民國如皋地圖

期待有一天,如皋古運鹽河隱藏的2000多年歷史文明密碼,以新的姿態呈現在人們眼前,帶給如皋人民驚喜!

相關焦點

  • 寶藏如皋 | 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竟流淌著一條世界級古運河!比京杭...
    [導讀]寶藏如皋 | 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竟流淌著一條世界級古運河!比京杭大運河還早700多年…… 如皋古運鹽河探尋(一)  流經如皋的通揚運河每天靜靜流淌,水運繁忙。
  • 寶藏如皋 | 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竟流淌著一條世界級古運河!比京杭大運河還早700多年……
    古運鹽河探尋(一)流經如皋的通揚運河每天靜靜流淌,水運繁忙。如皋歷史上有「金如皋」之稱,而如皋的富庶主要來源於鹽業經濟。如皋所產的鹽叫「吳鹽」(起源於吳王劉濞煮鹽),潔白如雪,備受推崇。《兩淮鹽法志·歷代鹽業源流表》稱:「蟠溪煎鹽區為兩淮、江浙地區煎鹽之始」。
  • 如皋:別有「鹹」味如皋鄉愁
    圖 // 通揚運河(前身為漢代邗溝)古代如皋濱江臨海,茫茫的海水和廣闊的灘涂草蕩,為「煮海水製鹽」提供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長達兩千多年的煮鹽史,如皋鹽業日益繁榮和昌盛,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讓如皋揚名海內。
  • 運博會嘉賓暢遊無錫古運河,打開城市千年文脈
    「3000多年前,被譽為『江南人文之祖』泰伯來到吳地後,帶領吳地先民開鑿了無錫歷史上第一條人工河流伯瀆河,後來成為無錫古運河的前身,由此孕育出無錫這座擁有3100多年文字記載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在,我們的船將沿著古吳水流經的脈絡,穿越環城西線,最後由著名的清名橋碼頭登岸。」通過講解員的娓娓道來,嘉賓們才知道,腳下的這條運河竟有如此悠遠的歷史。 無錫古運河有怎樣的特點?
  • 夜遊古運河(揚州老城區段)
    其中,古運河揚州城區段……最為古老,可謂歷史遺蹟星列、人文景觀眾多。」——這一段話摘自於百度的「揚州古運河」條目,由此可見位於揚州老城區的這一段古運河應該就是京杭大運河歷史遺產點當中的精華所在了。時下正是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最佳時節,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以及東關街這些著名景點往往是遊客爆棚,很可能忽略了這一條靜靜流淌的古運河,其實也不妨利用晚上的時間,去古運河邊逛一逛(沒有門票費用),如果白天逛累了,也可以坐在遊船上一邊休息一邊欣賞沿岸的風景。
  • 品味無錫古運河與眾不同的文化價值
    不得不說,一座沒有藝術的城市,一定是沒有創造力的城市;一座沒有創造力的城市,一定是沒有生命力的城市。許多人以為創造力應該來自科技,應該來自工程師。自由流淌的河水,嫵媚秀麗的丘陵,遼闊平靜的太湖,飯稻羹魚的生活,處處體現的是自在與自然,所以,王羲之——這位在蜿蜒曲折的古運河塘街上成長的書聖,能夠隨機賦形,隨形賦法,寫下一個個飄逸流暢與閒適舒暢的文字……倪雲林——這位從小飽讀儒道佛經典的富家子弟,甘願在四十歲時散盡家財,浪跡太湖,與和尚、道士、詩人、畫家一起領悟山水精華,在作品中構建起一個個人與大自然生命融為一體的世界……無錫的藝術成就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池塘裡盛開「致富花」,江蘇如皋「升級版...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池塘裡盛開「致富花」,江蘇如皋「升級版」特色漁業拓寬富民路2020-12-24 11社區黨總支書記潘海燕告訴記者,這幾年,雙群金魚的規模更大了,名聲更響了,群眾的腰包也更鼓了。金魚養殖是獨具如皋特色的傳統漁業產業,這兩年發展勢頭強勁,養殖面積已達30多萬平方米,觀賞魚產業年經濟總量超2億元。
  • 江蘇如皋:「城市綠肺」金秋美
    龍遊河是如皋的「母親河」,過去曾是一條汙泥淤積、雜草叢生、垃圾滿河的「臭水溝」,被如皋市民戲稱為「龍鬚溝」。近年來,如皋市實施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修復龍遊河,將其打造成「自然氧吧」「城市綠肺」。如今,這座由「龍鬚溝」蝶變而成的開放式公園已成為市民休閒好去處。
  • 「橋」裝打扮 續寫常州古運河新篇章
    大運河,千百年來哺育著常州,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單板橋、單孔石拱橋、廊橋……穿城而過的運河之上,座座橋梁或精緻或氣勢如虹。這些古橋、新橋承載著常州的歷史文化,也記錄著常州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如今,大運河常州段的幾座橋,在悄然發生變化。橋畔不僅水清岸綠,更是「橋」裝打扮,玩起了科技「惠」民。
  • 世界級「一線城市」排名:美國7座,日本1座,那中國呢?
    中國的城市化發展,想必大家有目共睹,在這些年城市化的建設讓市民的生活質量提高,除此之外,各種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交通設備逐步完善。北上廣深這四座城市總是吸引人們的注意,畢竟他們是中國城市中經濟發展最強的城市們。
  • 江蘇至上海將迎來一條高鐵,這座蘇中城市「受益」最大
    高鐵出行,帶給大家極大的便利,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江蘇至上海即將迎來的一條高鐵——滬泰寧城際鐵路。江蘇至上海將迎來一條高鐵,這個蘇中城市「受益」最大滬泰寧城際鐵路2020年前開工,工期不超過4年,設計時速為350每小時公裡,從南京出發,途經儀徵、揚州、江都、泰州、泰興、靖江、如皋、南通,終點是上海。
  • 無錫:這套「組合拳」為千年古運河「美顏」_中國經濟網——國家...
    水上,一條條古色古香的遊船或停靠在修葺的碼頭,或穿行在清澈的古老運河內;岸上,昔日河道兩側的工廠、學校、醫院等早已遷出,變成一座座工業遺址和民間工藝博物館,成為了中外遊客眼中「神奇的旅遊之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定要把古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好利用好,讓古運河重生。」
  • 講好無錫運河故事,《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出版發行
    《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出版發行第二屆中國大運河博覽會開幕前夕,《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一書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發行。《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全書19萬字,全彩印刷,設計細膩,圖文並茂,文筆流暢,是一本散文隨筆風格的講述無錫運河人文故事的歷史文化普及讀物,適合讀者在無錫邊走邊讀。縱觀世界,每一條大河都與人類的生活和歷史密切相關。
  • 這條街,這座橋,無錫歷史文化的沉澱
    南長街有著典型的古運河畔江南人家的原生態風貌。街區內有豐富多彩的民居建築,粉牆黛瓦、花格木窗、方磚鋪地、屏門隔斷、前店後坊……一條運河穿流而過,河上船隻緩緩而行,幾乎家家都有水碼頭,很有濃重的江南人家特點。這些都形成了濃鬱地方特色的院落式、竹筒式、獨立式的枕河人家的風格。走在這條溫婉綿長、古色古香的南長街上,讓你能夠感受這是一方清心寧神的心靈歸處。
  • 如皋—我可愛的家鄉,一個正在高速發展的城市
    昨天小編的一篇「江蘇如皋一女子在「大師」的忽悠下花了146萬」的文章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評論,有網友評論「我在藉機會炒作房產」,還有網友評論「146萬被騙,如皋人就那麼有錢?」呵呵,好多好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鄉,讓各位網友了解一下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
  • 比利時遊客在如皋感受古城文化
    原來,一批比利時遊客來到我市水繪園觀光,感受長壽之鄉的魅力,體驗古城如皋的生活方式。據了解,這批外國遊客來自比利時那慕爾省社會促進教育學院,此次來如到如皋江海技工學校交流學習。「我們學校每年都會舉辦與比利時學校的促進交流活動,今年也不例外。利用這樣的機會,我們會帶他們領略如皋的長壽古城、花木盆景等特色文化,通過他們將我們家鄉的文化風韻傳遞出去,促進兩國的文化交流。」
  • 為不去南長街的開小灶,品味古運河畔那些超越時空的無價之寶
    畔誕生的藝術,是古運河水流淌出的思想,是古運河兩岸的人民在治水過程中磨礪出的精神。不得不說,一座沒有藝術的城市,一定是沒有創造力的城市;一座沒有創造力的城市,一定是沒有生命力的城市。許多人以為創造力應該來自科技,應該來自工程師。
  • 古運河畔的聚會_揚州網
    迎著散發著清香的晨風,沐浴著溫暖和煦的陽光,凝望著汩汩流淌的古運河水,我的思緒又回到了從前:這些老人曾經是居住在古運河邊的老住戶,祖祖輩輩,究竟住了多少年,只有古運河知道。那時在河的兩岸,低矮破舊的房屋,緊密相連,高低錯落,顏色雜亂,灰的壓抑、黑的沉悶。有的是用磚頭砌的,有的是石塊壘的,還有的是用蘆葦加油毛氈搭的,林林總總。
  • 廣西興安古鎮,一條秦朝時的古運河,三兄弟用生命建成
    最吸引人的,還是眼前這條修建於秦朝時期的古運河——靈渠。即便是在2000年以後的今天,依然為人們所使用。經年不息的靈渠水穿越歷史的時空,向我們講述著這裡曾經發生的一個個故事。為了解決後勤補給,秦始皇下令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連接起湘、漓兩大水系,用水路運送糧草。
  • 我國的這座沿海城市,擁有世界級深水港,經濟卻一直縮水
    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頻繁的行走在公司家裡兩點一線之中,時間一久生活就變得枯燥乏味,而旅行不失為一種生活調節劑。旅行可以讓我們增長見識,通過接觸一些新人新物樹立新的人生價值觀,從而樂觀的面對生活,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