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了847年的比薩斜塔會繼續變斜嗎?將要倒塌,最後卻被救了回來

2020-12-10 梁朝偉EthanLeung

相信大家在小學的時候都學過《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文章,小時候的我們被伽利略敢於挑戰權威、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深深感染。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伽利略的實驗場地——比薩斜塔呢?他為什麼要選擇在這裡進行實驗?而比薩斜塔變斜的原理又是什麼?接下來由我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比薩斜塔

背景介紹

在 12 世紀,位於現在義大利境內的比薩海上共和國依靠著臨海的優勢,成為海權強國,也是義大利歷史上四個共和國之一,其他三個分別是:阿馬爾菲共和國、熱那亞共和國和威尼斯共和國。與此同時,國家財富也在不斷地累積。於是比薩共和國便計劃將主教座堂廣場變成它宏偉的地標建築。工人們擴大並裝飾了原有的教堂,並在廣場上加蓋了帶穹頂的洗禮堂。

比薩共和國

發生傾斜的原因

1173 年,獨立式鐘樓比薩斜塔的修建也開始了。參與建造的工程師與建築師都是那個時代的大師,然而相對於工程知識,他們對腳下的這片土地知之甚少。「比薩」一詞起源於古希臘詞彙「沼澤之地」,恰好完美描述了藏在這座城市地表之下的黏土、淤泥和溼砂巖。

工人們為了解決土壤的問題,就將大理石柱立在地表巖床上來增加建築的穩定性。然而,比薩斜塔的建築設計師認為三米的地基足以支撐這個相對較矮的建築。結果,不到五年,塔的南側就已經陷入地下。

雖然傾斜,但不至於倒塌

通常情況下,地基的傾移將成為整棟建築致命的缺陷。本來比薩斜塔計劃建八層,但是此時的比薩斜塔只建到第四層。這是由於比薩隨後陷入長久的戰爭時期,工程在第四層停滯了將近一個世紀,所以它的整體重量還不算大。如果繼續增加重量的話,來自上層的壓力將使整棟建築下沉,從而導致更嚴重的傾斜。

在停工期間,比薩斜塔附近的土壤發生沉降。等到 1272 年工程再次開始時,地基的基腳變得相對穩定。在建築師喬瓦尼 · 迪 · 西蒙尼(Giovanni di Simone)的指導下,接下來幾層的建造中,鐘樓南側略高於北側,以此來修正塔樓的微小傾斜。然而額外的磚石結構加速了塔樓南側的下沉。等到第七層及鍾室竣工時,塔已經傾斜了 1.6 度。經過工程師的努力,比薩斜塔最終在1372年完工。

比薩斜塔的建築歷程

工程師們的不斷修正

數個世紀以來,工程師們無數次嘗試修正它。1838 年,為了探究下沉的地基,他們圍繞地基挖掘出一條走道,然而挖走支撐的沙土導致了更嚴重的傾斜。

1935 年,為了加固塔基,義大利工程師向基底灌注砂漿,然而砂漿灌注不均勻引發了又一次下沉。所有失敗的嘗試使得塔樓的倒塌危機一觸即發。

當時受限於科學技術水平,人們缺乏對土壤構成的認知,無法計算出塔何時會倒,也無法阻止它發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學者們嘗試確定這些缺失的變量。

在過去的八百年中有過許多次修正斜塔的嘗試,但都沒有成功。然而,這時有人預測這座塔將在傾斜角度超過 5.44 度的時候倒塌,巨大的修復困難擺在了義大利政府的面前。直到計算機技術的產生才給工程師們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修複方法。

於是在20 世紀末,義大利政府招募了一批頂尖工程師來維護著名的比薩斜塔。工程師們利用計算機技術計算出塔的重心曲線、土質硬度、塔的軌跡,以及精確的挖掘量。

1992 年,施工隊挖出傾斜的隧道,從北端的塔基挖走 38 立方米的土壤。隨後,他們用 600 噸鉛錠來平衡塔身,最後用鋼索來固定地基。

之後,塔的傾斜角終於被修正到 4 度左右,這才讓比薩斜塔免去倒塌的風險。沒有人希望它倒塌,因為它不僅是比薩這座小城的地標建築,更是人類的文化瑰寶。

歷史上的比薩斜塔

伽利略的選擇

伽利略把實驗的地點定在比薩斜塔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比薩斜塔的名氣非常之大。而且,伽利略當時挑戰的是千年來的學術權威亞里斯多德。這兩個要素加起來,必定會吸引大批的人過來圍觀。這樣一來就可以提高實驗的關注度。

第二,因為比薩斜塔是斜的,所以把球從最高處放下去,球會延著斜面做自由落地運動。這樣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球的下墜軌跡。如果他在正常的建築上做這個實驗的話,就沒有這麼好的效果了。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實驗

比薩斜塔的今天

現在,比薩斜塔的高度約 55 到 56 米。它憑著獨特的外形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來一睹斜塔的風採。比薩斜塔就像斷臂的維納斯一樣,具有特別的缺陷之美。它除了是一棟建築之外,也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憑藉著現代技術,比薩斜塔的斜度一直維持在穩定狀態。在以後的歲月裡,它將至少屹立 300 年。

相關焦點

  • 你所不知道的比薩斜塔,傾斜了800年依舊屹立,今後是否會倒塌?
    義大利的一個著名景點是比薩斜塔,它已經成為義大利的世界級景點之一。去義大利的朋友一定會把比薩斜塔列入名單。塔自建塔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傾斜800多年,但始終屹立不倒。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最重要的景點之一,這也是人類建築史上重要的裡程碑建築,但比薩斜塔在建造之初是積極的。 過去很多人認為比薩斜塔一開始是傾斜的,但一年後,塔開始傾斜,隨後多次停工,直到1372年完工,但完工後的比薩斜塔依然是傾斜的。比薩斜塔建於1173年。它的牆壁是由白色大理石製成的。比薩斜塔建於1173年。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
    說到世界上著名的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絕對是不能不說的,該塔1174年開工建設,竣工於1350年,擁有800多年的高齡,確斜而不倒,堪稱世界上最堅挺的建築。公元1590年,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自由落體試驗。把兩個不一樣重量的球同時扔下,看哪個球先著地。結果是不管扔什麼球,哪怕是一個球和一根羽毛同時扔,也會同時著地。有這座全球聞名的斜塔,再加上伽利略「做廣告」,比薩真可以說是賺翻了,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到此打卡。
  • 在比薩斜塔即將倒塌時,一位男孩的畫作出現了,拯救了比薩斜塔
    但義大利有一座同樣是聞名世界的塔樓,它並沒有筆直地豎立在地面上,而是以一定的角度傾斜著,它就是比薩斜塔。從建成到現在已經800多年了,比薩斜塔一直沒有倒下,這對一座龐大的建築來說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至於什麼原因導致比薩斜塔的屹立不倒,目前還未有明確的結論,人們只知道這座塔所承受的力十分複雜,但所有的力又能夠達到平衡,這樣才不會導致比薩斜塔倒塌。
  • 比薩斜塔傾斜了800年後依然屹立不倒,未來會不會倒了?
    ,這座塔從建造到現在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也傾斜了800多年,但是一直屹立不倒。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最重要的景點之一,這也是人類建築史上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但比薩斜塔建成之初,很多人都曾以為比薩傾斜塔一開始是傾斜的,但過了一年,塔身開始傾斜,之後多次停止施工,直到1372年建成。但建成後的塔仍然傾斜。
  • 比薩斜塔為什麼斜的,真的穩固不會倒塌嗎?
    為什麼比薩斜塔看著似乎要倒了要倒了,卻仍然在600多年的歷史、無數次的大地震中屹立不倒?最近,一個工程師團隊終於解開了這個謎題。其研究結果將於下個月在第16屆歐洲地震工程會議上公布,但根據結果顯示,比薩斜塔能夠抵禦強烈地震振動的能力來自一種被稱為「土-結構動力相互作用」(簡稱DSSI)的現象。 本質上講,由於塔的高度(55米/183英尺)、塔下柔軟的土壤、以及其由大理石剛性構成的結構三者之間非常偶然的相互作用,當地震發生時,比薩斜塔具有能夠防止其產生共振現象的振動特性。
  • 傾斜了100年的南興斜樓,挺過12級颱風,比「比薩斜塔」還要斜?
    傾斜了100年的南興斜樓,挺過12級颱風,比「比薩斜塔」還要斜?從開平市區乘6路公共巴士,沿著潭江西行來到赤坎鎮的騰蛟村時,你會看見一座碉樓孤零零地矗立在潭江邊,上面寫著大大的兩個字:「南樓」。1945年7月,侵華日軍為打通南路撤退路線包圍了南樓,赤坎地方自衛隊隊部撤退後僅留7名隊員堅守在碉樓裡,他們頑強狙擊日軍,斃敵16人,堅持了七天七夜,直到彈盡糧絕,最後被日寇施放的毒氣彈燻倒而被捕,殺害後還被殘忍地肢解拋在潭江裡。南樓七英烈雖然只是普通的村民,但是卻書寫了中華民族極其壯烈而永垂史冊的一頁。
  • 義大利比薩斜塔「不那麼斜了」,好事壞事?
    舉世聞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正面臨著「身份危機」。因為它正逐漸變得「不那麼斜了」。傾斜的比薩斜塔成了比薩城甚至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每年約有80萬遊客專程為比薩斜塔而來。據BBC,一直到1990年,由於擔心比薩斜塔處於倒塌邊緣,比薩斜塔首次對公眾關閉。
  • 比薩斜塔為什麼斜而不倒?為了「站穩腳」,它用了幾百年的努力
    幾百年的歷史中,多次地震中還能倖存的比薩斜塔。人們為何要建造一座斜塔,這座塔是生來就斜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見識一下這座難以「扶正」的塔。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它原本的作用是一座獨立式鐘樓,一座羅馬建築風格的鐘樓,服務於當時最宏偉的比薩大教堂。這座塔的計劃建設是8層高,一座氣派的園形柱廊聯拱式建築,所以就算本塔不斜,一樣很耀眼!
  • 比薩斜塔屹立不倒有新說:土軟致塔斜 且助其抗震
    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導 美媒稱,一個歐洲工程師團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比薩斜塔屹立不倒的原因:雖然這座鐘樓特有的傾斜是地基與其所處鬆軟土壤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正是這種相互作用使它安然渡過了各種危險情形。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5月9日報導,自1173年這座塔動工以來,比薩地區發生了多次地震。
  • 比薩斜塔:斜而不倒的秘密
    比薩斜塔,也就是義大利比薩城獨立式鐘樓,舉世聞名於它獨特的「斜而不倒」。或許曾經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傾斜角度這麼大,它還能夠這麼多年屹立不倒,是不是當初的設計者讓它「生來就斜」呢?還真不是。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服務於當時最宏偉的比薩大教堂。其實早在18世紀,關於比薩斜塔傾斜的原因就有了兩派不同見解:由歷史學家蘭尼裡克拉西為首的,堅持比薩塔是有意建成不垂直的藝術派,和由建築師阿萊山特羅帶領的,認為比薩塔傾斜歸因於其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務實派。
  • 世界第一斜塔在中國,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300年,斜率是它的3倍
    但是比薩斜塔卻似乎違反了這個常理,它完全以傾斜的姿態屹立在大地之上,經過了數百年的時間,比薩斜塔依舊沒有倒塌,它的神奇之處,全世界人民驚嘆。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世界第一斜塔並不是義大利的比薩斜塔,而是位於中國的一座塔。
  • 比薩斜塔的600年修復史:那是一把辛酸淚
    不過也有例外,在遙遠的義大利,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600年來人們一直試圖讓它「立正」。可為什麼無論怎麼修,比薩斜塔它都正不過來。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因斜而不倒聞名於世,為了不讓斜塔倒塌,全世界的遊客也是想了不少辦法。
  • 古代史:斜而不倒的義大利比薩斜塔
    這尊巨像豎立56年後,在地震中倒坍。不過就算是躺在地上時,它仍然是一件龐然大物,很少人能夠用雙臂環抱它的大拇指每隻手指都要比一整座普通雕像粗。在它的面前,你真的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了,只是不知當時的人是否會有這樣的概念。而且倒塌後,巨像斷口處呈現巨大的洞穴,裡面巨石累累,孩子們甚至可以爬進去玩耍,或許那是用來豎立巨像時起穩定作用的。
  •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跟著旅行帶著風看遍全球各地風景,領略不一樣的風情!眾所周知,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創造了不少建築奇蹟。如我國的萬裡長城,古埃及的金字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等……這些建築無不體現出人類的努力和智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比薩斜塔,即使沒有去過義大利現場旅遊的人都知道,比薩斜塔和普通的塔不一樣,它站立的角度並不是九十度,而是傾斜的。那為什麼比薩斜塔能斜而不倒?背後的原因令人稱奇,你知道嗎?
  • 再不去義大利,比薩斜塔要變「比薩直塔」了!
    點擊播放 GIF 2.9M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它是一座獨立式鐘樓,是比薩城大教堂的其中一部分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比薩斜塔被譽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擁有八百多年歷史。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這座塔樓是被故意設計成傾斜的。其實當初在修建時因地基不均勻與土層鬆軟而導致傾斜。
  • 義大利比薩斜塔還是這樣斜
    在2個小時的車程中,在歐洲從事導遊工作近十年,來自北京的導遊紀大姐先是給我們做了專業性的講解,她首先給我們解答:比薩斜塔為什麼一直是義大利文化與形象的象徵?原因如下: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背面的奇蹟廣場上,修建於1173年,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
  • 揭秘「比薩斜塔」百年不倒之謎
    相傳1590年,偉大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的頂層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從此,人們同時記住了伽利略和壯觀且斜而不倒的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為什麼會傾斜?  比薩斜塔的傾斜是建築師為追求個性而特意設計的嗎?還是建造過程中無法預料的問題導致的呢?
  • 外媒:比薩斜塔被「扶正」 傾斜減少4釐米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 外媒稱,經過上世紀90年代末一次轟動性拯救行動,比薩斜塔現在不那麼斜了。近20年來,這座大理石構成的斜塔的傾斜減少了4釐米。據奧地利《新聞報》網站11月20日報導,17年來一直觀察斜塔移動情況的一個專家組現在發布評估報告。
  • 比薩斜塔為什麼斜而不倒?
    奇蹟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讓比薩斜塔傾斜的土壤,也讓它屹立不倒
    說起比薩斜塔,我第一個想起來便是伽利略的經典自由落體物理實驗。但事實上,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伽利略真的在這裡做過實驗,我們也就當過往的故事看看罷了,今天我們的重點也不在這裡。不過我相信,最讓大家關心的還是比薩斜塔為什麼會傾斜?又為什麼經過幾次地震之後還依舊屹立在這裡,並成為聞名世界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