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應該是芝麻餡,甜的!」「為什麼我從小吃的湯圓都是鮮肉餡,鹹的?」每年元宵節前,都會有一輪關於元宵節到底該吃甜湯圓還是鹹湯圓的爭論,就連湯圓的名稱也有「湯圓」、「湯糰」、「元宵」等諸多爭論。不過今年,從京東等電商平臺提供的數據看,關於餡料的爭論可以暫告段落——實打實的銷售數據,反映了不同群體、不同地域消費者對湯圓口味的偏好。
芝麻餡還是「人氣擔當」, 鮮肉餡排名第四
京東根據不同口味的餡料對今年元宵節前的湯圓/元宵銷售情況進行了統計,發現黑芝麻餡堪稱「人氣但當」,銷售量一馬當先。鮮肉餡作為鹹湯圓餡料的代表,排名第四。那麼,第二第三分別是誰呢?原來,隨著近年來湯圓生產企業推陳出新,出現了不少新口味,比如採用香芋、玫瑰、桂花等各種原材料的混合口味,還有花生味、水果味等。所以,排名銷售榜第二的是混合口味的湯圓,第三名則花落花生餡。
數據還發現了湯圓界的一匹「黑馬」:豆沙餡。豆沙餡湯圓的銷售金額排名第五,但銷售環比增幅超過140%。
如果根據地域來分析,會發現網際網路時代並不再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比如,京東上最愛買黑芝麻餡的用戶來自甘肅、新疆、西藏;最愛混合口味的用戶來自黑龍江、內蒙古、貴州;最愛花生餡的是廣東、遼寧和福建的用戶;最愛鮮肉餡的用戶以雲南、上海、江西居多;最愛豆沙餡的則有廣西、安徽、江蘇的用戶;最愛水果餡的是福建、湖南、浙江的用戶。
業內人士分析,僅從以上排名並不能說明各地的湯圓偏好,而是應當看到,隨著人員流動和電子商務帶來的便捷,不同區域人們對湯圓的選擇面更廣了,每個地區的用戶都可以方便地買到自己想吃的那款湯圓或元宵。
新口味有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這次的數據分析通過用戶畫像,找出了不同特徵的消費群體對湯圓餡料的偏好。
從性別看,喜歡混合口味、水果餡和花生餡的用戶中女性較高,選擇鮮肉餡、豆沙餡和黑芝麻餡的男性用戶佔比較高。
從年齡看,混合口味、水果餡、花生餡是80後相對偏愛的餡料口味,水果餡、混合口味、鮮肉餡是90偏愛的餡料,豆沙餡、黑芝麻餡、花生餡是70偏愛的餡料,豆沙餡、鮮肉餡、黑芝麻餡是60後相對偏愛的餡料。
從職業看,鮮肉餡和豆沙餡是公司白領相對偏愛的餡料口味,水果餡和混合口味是工人/服務業從業人員/事業單位人員偏愛的餡料,花生餡、黑芝麻餡是教師相對喜愛的餡料口味,黑芝麻餡、鮮肉餡是金融從業者偏愛的餡料口味,水果餡和豆沙餡則是學生偏愛的口味,混合口味和花生餡是小城鎮居民相對喜愛的口味,鮮肉餡和混合口味是醫務人員相對偏愛的餡料口味。
自製湯圓熱情不低,北上廣不怕麻煩
雖然很多消費者習慣了網購成品湯圓吃,但今年的數據還顯示出,網友們自製湯圓的熱情並不低。即便是生活節奏快的北上廣用戶,仍舊願意在元宵節前坐下來,包湯圓/元宵。
據京東統計,元宵節前,平臺上糯米粉的銷售金額環比增長超過80%,其中廣東、北京、上海、四川、江蘇、山東、河北、遼寧、天津、重慶等的銷量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排名前十。從用戶畫像看,還是中青年人群比較習慣自製湯圓/元宵,年齡在26歲至45歲的用戶購買糯米粉的銷售金額佔所有消費者的77%。
不過京東也發現,單從銷售增幅來看,糯米粉比湯圓/元宵的成品的增幅要低,說明用戶還是更喜歡「直接吃現成的」。正因為此,「現成」湯圓、的銷量增幅非常可觀。本周湯圓/元宵的銷售金額環比增長超過110%,其中2月26日達到近期的銷量最高峰,全天銷售湯圓/元宵近180噸,是去年元宵節當天(2017年2月11日)的20倍。這些數據說明,不論餡料是甜是鹹,湯圓/元宵始終是最應景的節令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