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安哥拉石油合作呈跨越式發展趨勢

2020-12-25 走出去導航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本網獲授權轉載)

作者及單位:汪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安哥拉處於連接非洲南、中、西部地區的樞紐位置,油氣資源豐富,已探明石油可採儲量超過11億噸,原油日產量約170萬桶,常年位列非洲最大產油國前兩名,與西非奈及利亞的石油產量不分伯仲,石油出口收入佔安哥拉外匯收入的90%以上。安哥拉天然氣儲量約3萬億立方米。中國與安哥拉能源合作始自上世紀90年代初,1992年中國開始從安哥拉進口原油,當年進口量僅20萬噸。2002年安哥拉內戰結束後,安哥拉開始了重建工作。中國政府率先伸出援助之手,開創了兩國合作的「安哥拉模式」。所謂「安哥拉模式」,是根據安哥拉特定國情而採取的一種以當地石油資源換中國貸款的合作模式。

「安哥拉模式」起源

「安哥拉模式」的開展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21世紀初,長達27年(1975-2002年)的安哥拉內戰結束,國內基礎設施破壞嚴重,各項事業百廢待興,但發展資金嚴重缺乏。為此,安哥拉政府實施依靠石油資源吸引更多外援和外資的政策。同時,中國也處在新世紀經濟飛速發展的新起點上,中資企業開啟大規模「走出去」的徵程,中國政府與企業把握時機,大舉投資安哥拉,並嘗試了一些新的方式擴大中安合作,「安哥拉模式」應運而生。

2003年中安兩國政府籤署框架協議,此後中國進出口銀行於2004年起向安方提供了第一筆20億美元的貸款,全部用於其國內基礎設施建設,涉及鐵路、公路、農業灌溉、醫院、學校等多項公共領域,貸款以安哥拉出產的石油來償還。正是得益於中國的金融支持,安哥拉發展十分迅速,逐漸成為非洲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安哥拉模式」既滿足了安哥拉政府獲取重建資金和改善基礎設施的迫切需要,又擴大了中國從安哥拉的石油進口,可謂「一舉兩得」。

至2007年年底,中安合作協議第一期約10億美元的工程陸續竣工,涉及修繕醫院、學校、供水、電信等50個項目,第二期工程的50多個項目也圓滿完成。由於前兩份協議的順利實施,中安此後又籤署了多個貸款框架合作協議,成為推動兩國經貿合作發展的源源動力。

中安海洋石油合作開啟

隨著中安能源合作的深入,中安海洋石油合作也不斷向前發展。2004年,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與中資企業——創輝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即中安石油,其後中安石油與中石化成立合資公司——安中國際,安中國際擁有安哥拉五個海上區塊的權益。在本世紀第二個10年,安哥拉成為中國第三大石油進口來源國。

中石油管道局安哥拉國家公司(以下簡稱「CPP」)2012年在安哥拉註冊後,高速度、高質量承建了安哥拉總容積達8.2萬立方米的漁港油庫二期項目。隨後,CPP業務範圍不斷拓展,形成了集油氣儲運、投融資、配套設施建設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商,並高質量承建了安哥拉丹迪油庫項目;該公司承建的馬蘭熱油庫項目建成後,極大地增強了內陸省份馬蘭熱的成品油儲存能力,保障了燃料油供應;該公司承建的羅安達機場油庫項目建成後,保障了機場航空煤油的儲存和供給,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工程建設者和友誼傳播者,CPP通過良好的業績和信譽在安哥拉樹立了中國企業品牌形象,為擴大當地勞動就業,CPP在開展項目時招募安哥拉工人,並對員工進行了上崗培訓;CPP在安哥拉開展項目期間注重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條件和環境保護,為當地建了運動場和遊樂場,並為當地學校捐贈書包、文具、運動鞋、足球等文體用品等。

中安貿易合作良好

2017年,中安貿易額達226億美元,當年安哥拉對華出口203億美元,其中安哥拉對華石油出口額198億美元,佔當年安哥拉石油出口總額的63%。中安貿易以石油為大宗商品,雙方以能源合作為核心並由此帶動基礎設施、金融等多領域合作,既適應中國經濟發展與能源供應多元化的需求,也滿足了飽經戰火的安哥拉國家重建與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可以說,中安合作是中非合作互利共贏的典範。

「安哥拉模式」意義重大

「安哥拉模式」在中非交往中具有重要的標杆意義,這種合作模式為此後中國與其他非洲國家以及發展中國家開展合作都提供了參考借鑑。總體來看,該合作模式實現了非洲國家資源開發與基礎設施建設的聯動,解決了東道國在經濟起步階段缺資金、缺技術等燃眉之急,對中資企業擴大在非洲經濟參與和影響力大有裨益。

隨著安哥拉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經濟體加大對該國援助力度,同時安哥拉在經濟發展新階段也有新要求。對安哥拉政府而言,保障國家長遠發展最重要的是建立完整的現代油氣工業體系,提升安哥拉油氣工業的自主開發和持續發展的潛力,並逐漸改變單一經濟結構,發展現代製造業、服務業等多元經濟,從而降低採掘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安哥拉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長期缺少勘探、開採所需的資金和技術,常年被迫花費巨資輸入成品油,與該國巨大的原油儲量形成鮮明對比。長期以來,西方石油公司在安哥拉堅持只採油、不煉油的政策,不願幫助安方建設煉油廠,藉此維持安哥拉經濟對西方經濟體系和歐美石油公司的依附性。近期,安哥拉經濟發展開啟了新階段,2017年9月安哥拉結束了持續38年的「多斯桑託斯時代」,洛倫索總統當選後,拉開了安哥拉改革大幕,以「重振石油工業」為核心採取了多項舉措,明確提出要建立獨立自主的石油工業,大力發展煉油業,安哥拉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長等要職易人,對外展現出強力改革的雄心。

以「安哥拉模式」為牽引,中國和安哥拉兩國石油企業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石化等國企通過與安哥拉本土石油公司組建合資企業等方式,進入了安哥拉石油勘探、開發領域。

中國與安哥拉的能源合作以多方面的創新和成果驗證了中非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生命力,不僅推動了中企走出國門獲得海外資源,延伸了中企布局的全球產業鏈,提高了中資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了中資企業國際競爭力,更為安哥拉這樣欠發達的資源富國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開發援助,協助安哥拉找到一條以資源開發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道路,為安哥拉經濟轉型、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前中國與安哥拉兩國都處在新的經濟發展階段,2010年中安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18年10月8日至10日,安哥拉總統洛倫索訪華,中國與安哥拉籤署了信貸協議,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向安哥拉提供20億美元的貸款,用於支持該國經濟發展,兩國石油合作也邁上了新的徵程。隨著中安能源合作深入推進,中資企業可在未來安哥拉謀求石油工業獨立、大力發展煉油等下遊產業的新階段發揮更大作用。實際上,中安石油合作具有高度互補性,中國石油企業資金雄厚,擁有大量專業人才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煉油產能優勢明顯,當前安哥拉新政府急需提升本國煉油能力,中安在這方面合作空間巨大。

來源:微信公眾號 國際工程與勞務雜誌

相關焦點

  • 外媒:安哥拉增加向中國運送石油以償還貸款
    參考消息網3月16日報導 外媒稱,安哥拉發現可售出的原油越來越少,因為越來越多原油被運往中國還債,這令安哥拉幾乎沒有用於從石油開發到醫療衛生等方面的石油收入。據路透社網站3月14日報導,與伊拉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委內瑞拉類似,安哥拉將越來越多的石油產出與先期貸款協議捆綁,以填補過去18個月油價下跌七成導致的收入缺口。報導稱,油價大跌意味著管理油田和油井、幫助安哥拉出口石油的西方石油巨頭也獲得更多石油作為投資和服務的回報。安哥拉每天出口180萬桶石油。
  • 安哥拉石油出口瞄準中國 數量將僅次沙特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13日報導稱,隨著北美自產能源能力的加強,安對美石油出口逐漸下降,該國石油部長日前表示,未來安哥拉石油銷售將越來越多地依靠中國。安哥拉石油部長瓦斯康塞洛斯在採訪中表示,美國的石油進口量近年來趨於減少,從2006年的日均50萬桶以上跌至2012年的日均22.1萬桶。
  • 中國石化認購馬拉松石油安哥拉31區塊10%權益
    北京時間6月18日,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在安哥拉的合資企業——中安石油公司與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籤署協議,收購馬拉松石油公司所持安哥拉31區塊10%的油氣勘探開發權益,收購價格15.2億美元。該交易尚需得到中國和安哥拉政府相關部門的批准。
  • 中國工程大軍安哥拉十年:掘金戰後重建,直面槍口與石油凜冬
    2017年2月,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到訪安哥拉,為25個新啟動項目提供25億美元貸款。2015年,中國政府再次為安哥拉提供60億美元的石油換貸款項目,並給了安哥拉政府一紙中國工程公司的短名單。60億美元的項目必須交由中國企業完成,以幫助在安哥拉的中國企業度過這個寒冬。
  • 俄媒:安哥拉超越沙特成中國第一大石油出口國
    參考消息網9月13日報導 俄媒稱,歐佩克9月12日公布的石油市場每月報告顯示,安哥拉7月成為向中國出口石油的主要國家。安哥拉對中國的石油輸出量達到日均110萬桶。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9月13日報導,報告中指出,相比上一個月,安哥拉對中國市場的日均石油輸出量增加20.7萬桶。根據報告,7月沙烏地阿拉伯以每日95萬通的出口量,在對華石油輸出國中排在第二位。報導稱,俄羅斯不是歐佩克成員,因此沒有出現在這份報告中。
  • 安哥拉礦業投資指南
    由於長年內戰,目前安哥拉經濟基礎十分脆弱,國家收入主要來源於石油產業,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0%上下、出口總額的90%,經濟結構單一;宏觀經濟不穩定,通貨膨脹控制效果不理想,外債為100多億美元;失業率高,基礎設施破壞嚴重,投資環境差;總的來說,國家經濟的發展受制因素較多。
  • 一名中國公民在安哥拉確診新冠
    安哥拉新冠疫情。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安哥拉累計確診17642例,累計治癒11223,累計死亡408例;現存確診病例6011例。
  • 掘金安哥拉
    2002年,位於非洲西南部的安哥拉停止了長達27年的內戰,百廢待興。資源十分豐富的安哥拉,僅沿海就蘊藏了80億桶石油。歐洲人來了,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也來了。中國人不僅來得多,而且來得早。省商務廳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四川境外投資企業已超400家,有1/3項目投向了非洲,其中又屬安哥拉最活躍。    開發之初,為置換油田及礦產開發權,一些中國企業承諾幫助當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 2020-2026年中國石油市場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石油市場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在多年石油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石油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石油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進行了全面、細緻的研究。
  • 安哥拉國家概況
    2002年內戰結束後,政府將工作重點轉向經濟恢復和社會發展,努力調整經濟結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投資關係國計民生的社會發展項目;同時積極開展同其他國家的經貿互利合作,為國家重建吸引外資。安哥拉現已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經濟體和最大引資國之一。石油是安哥拉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6年12月,安哥拉加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隨著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攀升,安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增加。
  • 安哥拉概況
    1983年畢業於安哥拉內圖大學,獲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91年獲英國石油經濟學院經濟學碩士學位。1983年起在安能源石油部工作。1985-1998年,先後被派往駐巴西、英國、美國等國代表處工作,從事石油貿易和其他合作。1999-2012年擔任安國家石油公司董事會主席兼總裁,還擔任羅安達城市管理委員會主席、愛德華多·多斯桑託斯基金會副主席、安中石油公司董事長等職。
  • 鐵煤集團與中國石油遼陽石化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8月23日,鐵煤集團與中國石油遼陽石化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此次籤訂的戰略合作協議主要內容有:為支持遼陽石化生產建設,鐵法能源控股子公司鐵煤集團承諾向遼陽石化提供優質產品,所供產品品種、數量、質量和供貨周期盡最大可能滿足遼陽石化需求,在訂貨、排產、發運等方面給予遼陽石化優先考慮;為支持鐵煤集團的發展和經營,遼陽石化承諾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鐵煤集團供應的煤炭產品;雙方高層管理人員每半年至少會晤一次,共同商談合作中的重大事項;雙方在資源與市場合作
  • 「一帶一路」上的風景,安哥拉本格拉鐵路
    中鐵二十局承建的本格拉鐵路建設期間,中國與安哥拉員工在工作間隙。近年來,憑藉豐厚的石油收入,安哥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迅速成長為非洲新的經濟明星。但是基礎設施落後長久以來制約了該國經濟發展。現在,「一帶一路」來到非洲,讓安哥拉的基礎設施不再陳舊,擁有了更為嶄新的鐵路。安哥拉人民從此坐上了中國生產的列車。
  • 2020年中國石油鑽採專用設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石油鑽採專用設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分析報告對我國石油鑽採專用設備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石油鑽採專用設備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石油鑽採專用設備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石油鑽採專用設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石油鑽採專用設備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駐外奇聞-​ 安哥拉為什麼叫「安哥拉」
    ,鑽石,石油,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目前也吸引了大量的中國企業前去投資發展。隨著兩國關係的日益密切,我們對於安哥拉的了解也逐漸加深,但是,你知道安哥拉為什麼叫做「安哥拉」嗎?安哥拉全名安哥拉共和國「República de Angola」,「安哥拉」是這個國家的簡稱,來源於非洲當地語系班圖語「termo banto」中的「n』gola」一詞。
  • 安哥拉三個主要城市簡介
    羅安達安哥拉首都和羅安達省首府。在西北部,瀕大西洋木戈灣,近寬扎河口。附近蘊藏石油。人口5,172,900人(2011年)。獨立前,羅市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城市景觀和經濟發展水平曾被譽為"非洲小巴黎",但二十多年內戰使該市經濟發展困難,市政建設基本停滯,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水電供應和通信條件較差;外省難民散居市內,城市面貌陳舊;物資較匱乏,商品和服務價格昂貴,旅遊景點和境外旅客較少。羅市僅有煉油、紡織、食品、飲料、水泥、製糖等少量工業。現有3所大學,其中最著名的是內圖大學。
  •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趨勢分析 城軌類型呈多元化發展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趨勢分析 城軌類型呈多元化發展  2018-03-05 14:34:56
  • 非洲安哥拉黑人對中國人的態度
    有個別黑人說:「中國人把安哥拉的錢都掙光了,所以他們才會這麼窮。」這都是歪理,如果我們中國人不過來開公司,黑人哪裡來的就業機會?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認真的給他們說:「中國人是過來幫助你們來的,你看中國人來了以後,路也好走了,吃得也好了。」他們說:「物價還高了呢。」
  • 非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安哥拉為什麼有一塊飛地?
    安哥拉在開各方會議時,故意不讓卡賓達的代表參加,以達到阻止卡賓達脫離安哥拉的目的。卡賓達對此極為不滿,認為卡賓達本來就不屬於安哥拉,是葡萄牙人把兩塊不同的區域強行整合在一起。 安哥拉堅決不允許卡賓達脫離安哥拉,而卡賓達則堅決要求自己脫離安哥拉。各自都有很多理由,其實只有一個真正的原因——上世紀六十年代,卡賓達沿海區域發現了儲量巨大的石油。
  • 中國—東協石油化工合作:一塊有待做大的「蛋糕」
    2020年11月27~29日,2020中國—東協石油和化工國際合作論壇(以下簡稱石油化工合作論壇)在中國廣西南寧舉辦,這也是中國—東協博覽會首個石油化工產業高層論壇。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東博會高級顧問翟崑評價這一論壇是以往16屆東博會未被發現的一大塊"蛋糕",而中國—東協石油和化工產業合作的機遇也在迸發,也是一塊有待做大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