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公交車上的「慰安婦」像。陳尚文攝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靜】14日是世界「慰安婦」紀念日,且15日將迎來韓國紀念從日本殖民統治下獨立的「光復節」,韓國國內掀起紀念「慰安婦」受害者的高潮。
14日上午,乘坐首爾151路公交車的民眾意外發現車上多了一位特殊的乘客——一座「慰安婦」少女像。「遺失的少女夢想」,韓國東亞運輸公司代表林真煜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是此次活動的名稱。之所以選擇151路公交線路,一方面是它途經日本駐韓大使館和日本文化院一帶,另一方面它經過多所高校和中學。讓少女像搭乘公交車,可加強民眾對慘痛歷史的認知,幫助下一代人樹立正確歷史觀。據悉,經過日本大使館附近時,車內會播放講述「慰安婦」故事的電影《鬼鄉》主題曲《阿里郎》。
韓國網民對公交車設「慰安婦」像反應強烈,有人說,「日本道個歉就那麼難嗎」,還有人建議「應該在在韓日本企業門前也設置慰安婦少女像」。日本媒體也對此格外關注,但似乎刻意強調韓國社會對此舉的「批判性反應」。日本NHK電視臺稱,雖然首爾市長稱讚這一做法,但也有首爾市民批評這種「過火的作秀」。日本外務省官員14日接受NHK採訪時表示,「日韓雙方正著眼未來,努力發展雙邊關係,該行為將破壞這一趨勢,令人擔憂。」
14日中午,韓國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等多個民間團體,在首爾市中心的清溪川廣場舉行記者會,再次表示韓日政府2015年達成的「慰安婦」協議無效,並要求日本政府正式謝罪、依法賠償。這些民間團體還在廣場展示紀念「慰安婦」受害者的500座小「和平少女像」雕塑,這些手掌大小的迷你少女像上刻著「慰安婦」受害者的名字。14日晚,韓國多地還舉行詩朗誦、音樂會等文藝活動,為「慰安婦」倖存者發聲。
韓國《中央日報》14日稱,在14日的世界「慰安婦」紀念日和8·15「光復節」期間,韓國各地還將新增11處「慰安婦和平少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