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國際灣區的一座橋是如何改變一座城的?

2020-12-18 南方新聞網

  冬日清晨的舊金山灣,遼闊的海面上,太陽尚未升起,橘色的金門大橋在濃霧中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就是著名的「霧鎖金門」景觀。十來公裡外,白色的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遙遙相望。如今,它們成為無數遊客的必到景點,但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兩座竣工於上世紀30年代的跨海大橋,曾為當年深陷大蕭條的美國帶來了大量工作機會,並成為鼓舞人心的標誌性項目。

  不僅是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同樣擁有布魯克林大橋、韋拉扎諾海峽大橋;東京灣區則擁有瀨戶大橋和京門大橋等地標。雖然三大灣區的核心定位和發展模式各不相同,但以大橋為代表的基礎設施一體化、網絡化,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動力。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也正迎來以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為代表的世界級跨海工程。反觀三大灣區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背後,其系統性、整體性的統籌謀劃思維,融合了城際軌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綜合交通設施無縫對接的網絡化布局,更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從「C」變成融通的「O」

  打開舊金山灣地圖,曲折的海岸線在灣區邊緣形成了「C」字形。正是跨海大橋的出現,令這個殘缺「C」完成了到融通「O」形的轉變,以前被地理隔斷的地區如今無縫對接。

  無論是連接了舊金山和奧克蘭的海灣大橋,還是連接了舊金山和北灣的金門大橋,它們將人員在這些地區內流動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成倍減少,不僅消除了城市的孤立性,催化了邊緣地區向發展重心快速轉變;更使得區域內互通更加便利,向協同化發展邁了一大步。這種利用跨海大橋建設帶動橋頭堡及周邊地區發展的做法已成為許多地區的重要戰略。

  舊金山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前所長肖恩·倫道夫(Sean Randolph)指出,奧克蘭擁有港口,商貿活動活躍;東部一些城市專長在於製造業。通過大橋等基礎設施,把它們的優勢和舊金山以及整個灣區聯通起來,形成良好互動。

  事實上,大橋僅是符號,而「大橋經濟」才是本質。隨著這些大橋的正式啟用,舊金山的經濟進一步迅速發展,成為了著名的科技創新中心和美西金融中心。

  如今,海灣大橋日通行量24萬輛車,只要10分鐘就能從舊金山到達北灣,大大降低成本,有力地增強了資源重組、要素流動和信息溝通等效應。當地以金門大橋為主題舉辦的騎行出遊等豐富活動,更是成為吸引人們聚集的原因,對當地經濟帶來正面影響。

  不僅是舊金山,其他兩個世界級灣區的發展也與大橋有著不解之緣。以紐約灣區的韋拉扎諾海峽大橋為例,它為紐約市地區的區域高速公路系統提供了連接,並使得新澤西州直通長島與甘迺迪機場,使得區域內不同城市之間要素流動、優勢互補、發展協同都有著相當大的貢獻。

  肖恩·倫道夫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間也有很多互補的組合,要以基礎設施網絡為基礎,讓這種區域內的互動變得更好。」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即將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因其聯通粵港澳三地,將產生巨大「時空壓縮效應」,促成粵港澳1小時黃金經濟圈的形成而備受期待。大橋建成後,從珠海到香港僅需半小時,空間距離的障礙得以消減,要素集聚能力增強,地區之間的人、財、物快速流通,區域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速。

  「城市還沒發展,鐵路已經規劃好」

  站在曼哈頓中城的布萊恩特公園,兩個最主要的軌道交通樞紐——紐約賓夕法尼亞車站和中央車站相隔不到2公裡,連接起幾十條鐵路。交通的便利和發達意味著更多就業機會的連通,就連交通服務行業本身也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

  這裡不僅擁有軌道長度約 656英裡、469個車站的地鐵,還有甘迺迪國際機場、拉瓜迪亞機場以及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形成的強大空港樞紐,加上連接五大湖區的紐約港,紐約灣區已成為全球著名的交通樞紐和美國的交通中心。

  「我們還在修建新線路,可能節省20分鐘通勤就能讓住在長島的人也可以考慮在曼哈頓的工作機會。」紐約區域規劃協會會長託馬斯·懷特(Tom Wright)舉例說,接下來要做的是儘可能使周邊地區可以共享曼哈頓的資源,帶動沿線區域發展。

  從世界級灣區的經驗來看,區域經濟發展得益於打破孤立、單一的區域運輸方式,走向綜合、協調的一體化交通網絡模式。涵蓋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多層次發達健全的交通網絡體系,對於加強地區間的交流和聯繫具有重要的影響。

  「城市還沒發展,已經把鐵路規劃好了。」東京大學教授丸川知雄說,日本政府高度重視基礎設施的網絡化體系建設,這將有效促進區域和周邊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與都市產業布局調整。

  很多遊客初到東京,都會被細密如麻的軌道交通線路圖所震驚,要花好一會兒才能適應過來找到要去的站點。一不留神,身邊已呼嘯往來好幾輛列車。東京擁有全世界裡程最長的、客流量最大的軌道交通網,每日穿梭不息的地鐵和輕軌列車成為這座大都市繁忙生活的縮影。

  丸川知雄告訴記者「日本修建鐵路,一般會從城市中心往郊外走。在郊外的盡頭先建造一個娛樂設施,比如遊樂園、棒球場。有了這些休閒場所後,當城市的居民就會定期前往這些娛樂設施,同時在沿線還開發了住宅區、超市,龐大而規律的人流自然就把人氣帶旺了起來。新修一條鐵路線,就能帶動一個新地區的發展。」

  日本大學教授朽木昭文則建議:「這種『蛛網形鐵路』的經濟發展模式,對於廣東也很適用。沿線要建設相應配套設施,比如商業、運動、學校、農場等,能更好地集聚人氣。」

  打破「各自為政」,以系統性、整體性思維謀劃灣區

  從海灣大橋腳下步行不到10分鐘,就能到達總部設在舊金山的灣區政府聯盟。聯盟首席經濟學家辛西婭·克羅爾(Cynthia Kroll)表示,良好的交通運輸讓一個地方變得更有吸引力,但系統性和整體性並非一蹴而就。

  她舉例說:「50多年前舊金山灣區計劃建設圍繞灣區的整體鐵路體系,但需要涉及的9個獨立郡縣都同意才能施行。起初他們並未達成一致,各自建了一點點;隨後大家意識到這並不好用,才實現了轉變。現在舊金山的鐵路體系因為有了更多的延伸而更合理,現在各郡縣還在不斷建設鐵路去填補未被覆蓋的區域。」

  打破各自為政的行政區劃格局,以系統性、整體性思維指導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世界級灣區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提升灣區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發展效率和發展水平。雖然三大國際一流灣區的核心定位和發展模式各不相同,但基礎設施一體化是其共同特徵。

  這樣的先進性是通過頂層設計、長短期統一規劃、不斷協調溝通實現的。在頂層設計的同時,三大國際灣區還對各自的短期規劃與長期規划進行了動態地跟蹤與修訂,從而確保規劃能夠充分滿足灣區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東京灣區在這一點上非常具有借鑑性。其統一規劃最早可以追溯至1956年日本國會所制定的《首都圈整備法》,隨後在1958年、1966年、1986年頒布多部法律以保障該體系,又分別在1960年、2006年、2011年和2014年等出臺專項灣區規劃,通過具有延續性、可調整的統一規劃實現經濟的深度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僅是交通設施,三大灣區在通信、金融等領域也實現了高度一體化,全方位、系統化、嵌入式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的運行效率和競爭實力,為各種要素資源的優化配置提供了基礎保障。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來說,如何樹立整體發展的「大區域」觀念,增強地區的綜合實力和群體效益,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曾在廣東生活多年的大數據專家塗子沛非常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他建議:「要建立數據維度的『整體性』政府。用好大數據,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建立城市中央資料庫,並將數據標籤化,形成有機勾連和智能交互。」

    全媒體記者 肖文舸 彭琳 吳哲 唐柳雯 陳曉 唐子湉 實習生 熊昕晗 王佳欣 張倩瑜 陳小慧 曾妍

相關焦點

  • 不可錯過的橋:走過一座橋,走進一座城
    NEXT被國際知名意見雜誌《MONOCLE》評為世界做橋梁設計最好的建築事務所走進NEXT,琳琅滿目的橋梁設計作品,每一座橋,都在重讀一種人與自然、人與城市或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橋梁根本出發,一座橋的誕生,
  • 永新古城文星橋 I 創造一座橋,再生一座城,徵集全球創意設計
    永新古城文星橋 I 創造一座橋,再生一座城,徵集全球創意設計 CBC建築中心 2020-06-03
  • 一座樂華城,改變一座城
    摘要:一座樂華城,改變一座城。樂華恆業集團,作為專業的旅遊休閒歡樂文化運營商,致力於深耕樂園文旅,為中國家庭築造美好生活新方式。一座文旅大城,於城市、區域而言更像是一個驅動器,能與其他行業形成聯動機制,帶動城市產業升級、促進區域發展。
  • 悅府悅璽華潤大廈三大業態為香港中路再造一座城
    一座世界頂級城市府邸【悅府】,一座私家酒店式公寓【悅璽】,一座國際5A級商務旗艦【華潤大廈】,一座國際名品購物中心【萬象城】,一座超五星級酒店【柏悅】,青島華潤中心世界繁華璀璨上映。2013年,三大巔峰業態即將全盤上市,兌現青島前所未見的世界頂級城市生活系統。
  • 70年改變一座城!三大「翻天覆地」看杭州滄桑巨變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明確提出了「四個杭州」的定位和「四個世界一流」的要求:「杭州不應當僅僅是浙江的杭州、中國的杭州,也應當是亞洲的杭州、世界的杭州」和「世界一流的標準,世界一流的業績,世界一流的胸襟和氣魄,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回首過往,杭州取得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成績?搭乘數字經濟發展快車,杭州如何聚力提升發展質效?
  • 灣區背景下 江陰即將迎來「國際灣區」時代
    ▲現在的浦東(來源:網絡)    隨後,黃浦江東岸,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參天的樓宇和充滿活力的園區支撐著上海的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等,助力上海向卓越的全球城市邁進。    可以說,上海最具有標誌性的成果之一,就是灣區的崛起。
  • 番禺最後的「孤島村」大刀沙變遷:一座橋改變一座島
    沒有橋和路,真的是不方便呀!」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趙家升生意越做越好。2000年,趙家升買了房,買了車,全家搬到了市橋居住。儘管有車有樓,但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趙家升至今難以忘懷交通不便給他帶來的困惑和損失。
  • 寧波的橋(我與一座城)
    原標題:寧波的橋(我與一座城)寧波三江口風光。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天天往來三江口,寧波三條大河就在我身邊奔流,在我腳下翻滾。寧波作為一座古老的江南水城、濱海港城,枕山面海,與水密不可分,大江小河絲絲縷縷遍布城鄉。多水,自然多橋。千百年來,先人為寧波留存了大量的橋,光海曙、江北、鄞州三區,就有諸如望春、大卿、月湖、萬安等數不勝數的古橋,郊外的更多。這些橋不是石質拱橋、平橋,就是石墩梁柱的廊橋。歲月就像長流水,從橋洞梁柱間悠忽而過。六十年前仲春的一天,一位少年忐忑地在東門口張望。
  • 新灣:用「擔當的扁擔」挑起一座「灣區小鎮」
    灣是歷史 灣是未來  新灣:用「擔當的扁擔」挑起一座「灣區小鎮」如何贏得未來?更是一道急需思考的大課題。特別像新灣這種歷史不足百年、從鄉鎮變為街道才五年的「年輕者」,更需要更為深層次思考城與街、街與城之間的關係,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更服務整個大灣區建設。  在浙江的大灣區戰略中,大江東是四大新區之一,是大灣區的核心。而新灣,則是大江東的交通樞紐。
  • 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周年:一座橋、三座城、一個灣區
    作為「國家工程、國之重器」,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年帶來了哪些改變?一座橋,聯繫的是家與夢想曾在香港創業的珠海恆浪科技總經理劉家傳在創業路途受阻後來到了內地,珠海成了他最終的選擇。作為一名香港人,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劉家傳為何最終選擇在珠海創業?
  • 橋梁界的三大「鬼才」,一座橋上能走船,最後一座圖紙拿反了?
    人類在設計上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想法,就連橋梁也不例外,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橋梁界的三大「鬼才」,一座橋上能走船,最後一座則被人們調侃是圖紙拿反了。第一座就是位於德國的馬格德堡水橋,這也是一條跨河水道,這座橋梁跟我們平常見到的有很大的區別,它就是將河水和橋梁結合在一起,大橋的中間還有河水流淌,就相當於一個航道能讓過往的船隻通行,而橋梁的兩側則是供行人通過的,而且在水橋的下方還能同時行駛大型的貨輪。整座橋梁的建造也是非常麻煩的,德國人花了一個世紀才將它完全建成。
  • 不是每一座TOD都叫天空之城
    在粵港澳大灣區強勢發展的時代浪潮中,如何在灣區打造首座天空之城,不負「天空之城」盛名?三山新城,則是三龍灣的核心,北接荔灣、海珠,南握灣區門戶的廣州南站,是廣佛同城的前沿陣地。這是一座未來之城,圍繞季華實驗室等高端科創平臺,規劃建設5平方公裡的文翰湖國際科創小鎮,打造為佛山東部門戶的城市標杆,及佛山進入大灣區的首個城市客廳。(來源:佛山三龍灣管委會)
  • 杭州灣新區是一座對標世界級灣區的城市,韜光養晦多年,已呼之欲出
    寧波杭州灣新區,一座對標國際灣區的城市 在百年前,誰都無法想到上海會成為東方明珠,東亞中心;幾十年前,誰都不敢預測深圳將崛起為超大型「人造城市」,擁有超200家上市公司!如今,傳奇再續:杭州灣灣區,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區域的內灣,將崛起中國第一大核心城市群。灣區時代,呼之欲出!
  • 警車搭起愛心橋 真情溫暖一座城
    警車搭起愛心橋 真情溫暖一座城 2020-05-16 0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架起一座橋復興一座城,京西正迎巨變
    架起一座橋,復興一座城。隨著新首鋼大橋的通車,在「百裡長街」西延的石景山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加快文化復興、生態復興、產業復興、活力復興,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新首鋼大橋即將通車通車在即的新首鋼大橋。
  • 探尋「海上絲綢之路」:漢班託塔港,一個港改變一座城
    (「一帶一路」五周年)探尋「海上絲綢之路」:漢班託塔港,一個港改變一座城中新社漢班託塔8月16日電 (記者 王天譯)站在漢班託塔港(HIPG)的碼頭,向南瞭望,10海裡處,蔚藍的海面上,一艘艘巨輪沿著航道晝夜穿梭。
  • 二十四橋,從來就不是一座橋
    月明記得相尋處,城鎖東風十五橋。張喬,生卒不詳,池州人,鹹通中進士。黃巢之亂,罷舉,隱九華。或許有人會較真《戲贈李主薄》中的「揚州第幾橋」,說古代的揚州橋多,名字不夠用,就用數字代替,沒準還真有座叫「第二十四」的橋。真要這麼抬槓,我也無話可說。至於為什麼沒人理會「十五橋」,大抵因為張喬沒有小杜名氣大吧。
  • 我與一座城丨寧波的橋
    寧波作為一座古老的江南水城、濱海港城,枕山面海,與水密不可分,大江小河絲絲縷縷遍布城鄉。多水,自然多橋。千百年來,先人為寧波留存了大量的橋,光海曙、江北、鄞州三區,就有諸如望春、大卿、月湖、萬安等數不勝數的古橋,郊外的更多。這些橋不是石質拱橋、平橋,就是石墩梁柱的廊橋。歲月就像長流水,從橋洞梁柱間悠忽而過。六十年前仲春的一天,一位少年忐忑地在東門口張望。
  • 一座博物館,拯救一座城!
    一座博物館的力量能有多大? 這段歷史告訴你, 它可以拯救一座城。 如今,一城一館,幾乎成為城市的基礎配置,藝術文化不再高高在上,永居神壇。逛逛展覽,看看畫作,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 成渝城市群:憑什麼與三大灣區相提並論?
    特別是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將成渝城市群與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粵港澳城市群(即人們常說的三大灣區)並列,研究提出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從國家層面,將成渝城市群與三大灣區相提並論,這種情況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