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想吃鄰居家的煎餅,專門寫了首詩討要,通篇大白話,可愛得很

2020-12-13 美詩美文

王國維先生這樣評價蘇軾:「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是的,蘇軾對兩宋詞壇的影響正如李白之於唐詩。但很顯然,蘇軾比李白有趣得多。至少在面對人生的困境時,蘇軾要比李白豁達得多。

元豐二年7月,烏臺詩案讓蘇軾從高高在上的大學士,變成了階下囚,在牢裡待了103天。後來雖保住了小命,卻被貶至黃州。不少人讀蘇軾在黃州留下的諸多文字,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時,總覺得那時候他的日子其實過得挺瀟灑。但事實上,此時蘇軾是處於一種「本州安置」的狀態,也就是說他不但物質生活得不到保障,還要受地方官的監管。

有的人之所以永遠樂觀,是因為沒吃過苦頭。而蘇軾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寫下「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是摔過跟頭後再爬起來的豁達。

在黃州的日子裡,蘇軾除了寫過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還寫過不少趣詩,比如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首《劉監倉家煎米粉作餅子餘云為甚酥潘邠老家造》。

關於這首詩,還有這樣一件趣事。蘇軾在黃州時,有一位姓潘的鄰居家是釀酒的,東坡喝了一口覺得水兌多了,於是便給此酒命名為「錯放水(一說錯著水)」。林語堂先生稱東坡是一個「造酒試驗家」,所以他是很懂酒的。而另一位姓劉的鄰居,則擅長做一種米粉煎餅,東坡一嘗覺得又酥又美味,於是給它命名「為甚酥」,意思是感嘆:為什麼這麼酥。

一日,東坡打算去郊遊,要了點潘家的「錯放水」酒,又覺得沒有下酒菜,便想起了劉家的煎餅,於是專門寫了首趣詩向他討要,全詩通篇大白話,短短幾句可愛得很:

野飲花間百物無,杖頭惟掛一葫蘆。已傾潘子錯著水,理覓君家為甚酥。

詩的首句,是想像自己在野外的花間飲酒的狀態。「百物無」其實一語雙關,既是指郊外什麼都沒有,沒有下酒菜,所以要提前帶一些。同時,也是指自己心裡無所掛懷的灑脫。飲酒對於文人來說,從來都是有特殊意義的。對於生活條件不錯的文人,飲的都是金樽清酒,李白的詩裡經常出現「清酒」。而落魄文人則愛在詩裡寫「濁酒」,比如杜甫的「潦倒新停濁酒杯」,範仲淹的是「濁酒一杯家萬裡」。但蘇軾葫蘆裡掛的是「錯著水」,這就是他有趣的地方。

次句「杖頭惟掛一葫蘆」很顯然是為下句做鋪墊,為何要掛個葫蘆?因為裡面有酒。至此,一個自帶酒水的拄杖閒人形象便躍然紙上。

後兩句則是直接向鄰居討要煎餅了。先說自己已經像潘家借了「錯著水」,所以當然也要給劉家面子,帶上他家的「為甚酥」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就是因為煎餅好吃,蘇軾是饞了。把討要餅子寫得這麼有理有據,東坡也是費心了。

與蘇軾其它的名作相比,這首詩水平一般,但從中我們能看到蘇軾的幽默和可愛。在黃州時,蘇軾的日子是清貧的,他曾寫過一首《豬肉頌》,其中云:「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取決於吃什麼,而在於你的心態。只要心裡豁達,不管是黃州燉肉,還是喝兌多了水的酒,以及米煎餅,都能品出別一樣的滋味來,體會到「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快樂,這就是這首討餅詩給我們的啟發。

蘇軾一生寫過很多關於美食的詩作,自烏臺詩案開始,他一路被貶,走到哪兒,吃到哪兒。黃州的豬肉、嶺南的荔枝、儋州的牡蠣他都愛,所以在他眾多的頭銜下,便又以多了一個美食家。關於東坡,你還記得哪些美食?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這首詩通篇就像大白話,卻言淺意深,令人回味無窮
    眾所周知,白居易的詩以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歷來為人所稱道。不過相較於就像大白話的詩歌語言,白居易詩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知足保和、獨善其身的閒適思想,以及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基本吻合而影響更為深遠。
  • 白居易最有童趣的一首詩,通篇大白話,卻也讓人讚不絕口!
    這首詩主要描寫了白居易遊覽到一個池邊的所見之景,通過對池中一個小孩偷採白蓮的情景,抒發了詩人閒適的心情。全詩語言平易通俗,通篇大白話,卻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了小孩天真可愛的一面,讓人讚不絕口。下面小編便向大家來介紹白居易的這首《池上》: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 王維最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猶如大白話,讀來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王維也不例外,他晚年就寫過很多無比優美,也無比深刻的作品,特別是他的這首《鹿柴》,那更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描寫的猶如大白話,但是同樣的有著很高遠的意境。《鹿柴》唐代: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無題詩,通篇50字都是大白話,讀完卻陷入沉思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李商隱的詩無疑讓人又愛又恨,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愛的是他的詩很美,恨的則是他的詩很難懂。世人對李商隱的詩,最多的評價便是晦澀難懂,以至於李商隱有著「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當然,並不是說李商隱的詩就沒有一首好懂的。
  • 唐伯虎的一首經典詠物詩,通篇大白話,俗氣至極,卻妙不可言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詠物詩數量眾多。舉凡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山川河流、風雨雷電等等,都能夠成為詩人們吟詠的對象。在文人的心中,這些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已經不是普通的自然意象,而是具有某種精神和品行的精魂,是詩人性格與品質的象徵。
  • 白居易很美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寫景,寫得生動有趣,美得令人驚豔
    那這些詩不僅收錄在了很多得要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時常有收錄,所以只要提起這些作品,即使是一個小學生那也是能夠通篇背誦。白居易也是一位天才詩人,他寫《賦得古原送別》時只有17歲,這個年紀如果放在今天,那就是一個還沒有成人的少年,但是他的才華卻是令人驚豔,也正是這首詩讓他在唐朝詩壇開始嶄露頭角。
  • 賀知章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卻寫得極為自然,通篇猶如渾然天成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他最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詠柳》,這首詩寫得極為優美,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卻是寫得極為自然,通篇猶如渾然天成一般,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非常值得一讀。《詠柳》唐代: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 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但是同樣寫得很美,這首詩就充滿了詩情畫意
    相信只要一提起他,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他一些經典的作品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例如《賦得古原送別》、《大林寺桃花》、《長恨歌》、《琵琶行》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即使是小學生也能夠通篇背誦。那麼在他眾多的作品中,我個人是比較喜愛這首《暮江吟》,它通篇情感細膩,寫得又是很簡練,雖然通篇只有那麼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寫得極為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
  • 沒有讀過蘇軾這5首冷門的詩,你都不算鐵粉,看看你讀過了幾首?
    除了詞之外,還有散文和詩歌也是別具一格很有特色,為此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蘇軾比較冷門的5首詩,不過同樣很經典,如果你沒有讀過這5首詩,那都不算是真正的鐵粉,一起來看看你都讀過了幾首?1、《梨》霜降紅梨熟,柔柯已不勝。
  • 小和尚在牆上寫了一首詩,蘇軾也仿寫一首,相比之下,蘇軾敗了
    即便是文學大家蘇軾,在模仿這方面也是有翻車的時候,即便是有人因為他的模仿走進了世人的視線。那麼究竟是怎樣的高人,能夠讓蘇軾都能夠在作詩方面都能夠自愧不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這首奇詩吧。厲害到什麼程度呢,就連蘇軾有一天路過寺廟的時候,看見了這首孤獨的作品,都是嘿嘿一樂。感嘆這麼好的作品怎麼能只被寫在牆上,而且還那麼可愛。於是蘇軾就順手寫出了一首模仿的詩,便有了傳世的下面這兩首。
  • 弟弟蘇轍抱怨日子過得苦,蘇軾寫了首詩安慰,被後世奉為千古名篇
    侄子蘇轍埋怨生活過得苦,蘇東坡寫了首詞安慰,被後人譽為千古名篇這三個人中,蘇東坡的才華不用多講,蘇洵能夠2個出2個這般優異的孩子,才華當然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唯有蘇軾的弟弟蘇轍,仿佛在古代文學史上的成就感並沒有很高,因此 很多人都感覺蘇轍跟蘇東坡的史學功底差了一大塊,客觀事實真的是這般嗎?
  • 鄭板橋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篇富含哲理,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筆者今天要重點與大家聊一聊《新竹》這首詩,雖然這首詩在名氣上不如前面的兩首,但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意境唯美,寫出了竹子頑強的生命力;另外通篇還富含哲理,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讀這樣的作品,我們只要讀懂了,同樣也是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
  • 蘇軾寫的10首七言詩,原來詞聖的詩也這麼好
    蘇軾,我們都熟悉,北宋著名的詞人,有詞聖之稱豪放派詞作代表人物,流傳下許多名篇佳句。或許是蘇軾的詞寫得太好,很多人都會忽略一點,其實他的詩作也非常好,尤其是七言絕句和七言律詩。公元1084年,蘇軾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赴汝州經過九江時,便與好友參寥同遊廬山。秀麗的山水觸發了蘇軾的逸興壯思,這首詩就是他遊覽廬山後所作,如詩題可知,這首詩是題在廬山西麓的西林寺內的牆壁上。
  • 王安石這首描寫夏天的詩,雖然只有短短幾句,但寫得很唯美!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詞人、思想家;雖然後世對於王安石的評價一直是褒貶不一,尤其是在明清兩代,更是出現了各種的負責評價,一些人直言他就是奸臣,如果不是由於他的變法運動,也不可能使得北宋最終滅亡;直到民國時期的學者梁啓超,他專門為王安石寫過專記,
  • 蘇軾的千年謎詩,其中14字他知道都不知寫的是什麼,後世腦洞大開
    不過我們看不懂倒也沒關係,白居易和範仲淹自己明白就好,但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千年謎詩《遊金山寺》,卻連作者蘇軾自己都不知道他寫的是什麼。此詩寫於熙寧四年,當時東坡正遊覽鎮江金山寺。一日東坡夜遇奇觀,回到僧舍內百思不得其解寫下此詩,至今我們也不知道他當時到底看到了什麼。
  • 小和尚隨手在牆上寫了首妙詩,蘇軾不服氣特意來看,讀完心服口服
    神宗微微一笑,表示:論文採蘇軾可能比不上李白,但論學識還是蘇軾略勝一籌。宋神宗說這話時,顯然是自豪得很的。一位文人能讓皇帝都引以為榮,可見他在當時的地位。事實上,神宗說的確實是大實話。蘇軾是文壇難得的全才,詩、詞、書、畫,他都精通,而且都是頂級高手。這樣的高手,身上就難免有一個特質:狂!一:年輕的蘇軾寫了副對聯吹牛蘇軾的狂,是年輕時就有了的。
  • 蘇軾這首描寫雨的詩,寫得很是唯美,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宋朝同樣也是人才濟濟,這其中又以蘇軾的成就最高,他無論是詩,還是在詞方面,都有著很高的造詣,對於宋詩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這也正是蘇軾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舉一個例子,以蘇軾和李白來說,兩個同樣寫過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寫的是大氣磅礴,在氣勢上無人能及,但是蘇軾的《題西林壁》,則是更我的讓人沉思,這就是思想境界不一樣,而且對於人生的解讀也不盡相同,所以詩作自然更為深沉
  • 雨過天晴王維寫下這首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最後一句回味無窮
    自陶淵明之後,歷代文人墨客對于田園都有著別樣的情結,所以歌詠田園生活的詩篇不在少數,就像孟浩然筆下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還有杜牧筆下的「雲光嵐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餘家」等。而在眾多的田園詩中,筆者更喜歡王維筆下的田園,因為蘇軾曾讚譽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以品讀王維的田園詩,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畫面感,仿佛置身於一幅絕美的山水畫中。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雨後天晴,王維遊覽田園寫下的一首被嚴重低估的絕美之作,通篇如詩如畫,以繪畫的技巧寫詩,最後一句更是回味無窮。
  • 蘇軾將杜牧寫佳人的名句用在自己身上,寫了首趣詩,句句令人捧腹
    很多詩人都有童真可愛的一面,蘇軾也不例外。不過蘇軾這一次似乎有些過了,乍一看都不像是童真可愛,倒是有點癲狂之態。一個幾十歲的老男人,卻喝得醉醺醺,頭戴大紅花,還招搖過市,結果大家都爭著出來一睹這老男人的「風採」。
  • 冬至日蘇軾獨自遊玩吉祥寺,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寫得很是傷感
    那麼古人也是寫過了很多關於冬至的詩作,其中尤其以蘇軾的這首《冬至日獨遊吉祥寺》,最為令人感動,這個時候的詩人獨自漂泊在外,而且在這一天又無法與家人團聚,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內心極為傷感,所以整首詩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