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灣︱「五月五•龍船鼓」

2021-02-20 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

請點擊上方藍色「荔枝灣最廣州」關注微信

第五屆老廣州民間藝術節——「五月五·龍船鼓」將於明天6月20日,星期六(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荔枝灣、荔灣湖公園舉行。

「扒龍舟」是一項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群眾基礎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明天上午7:30,泮塘村會在梁家祠、仁威廟舉行傳統的祭拜儀式,儀式結束後龍舟下水巡遊。龍舟巡遊中較具特色的除了鹽步老龍,就是有著400多年歷史的泮塘「仁威」凸眼龍及唯一一條來自泮塘的女子龍舟隊,與往年不同,今年泮塘村的龍舟比去年增加了3條,其中新增傳統龍舟2條,女子龍舟1條,作為「契爺」的鹽步老龍總要帶著三河鄉親父老的情誼到泮塘探親必定,比往年更加熱鬧。

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契爺」,作為「契仔」的泮塘龍船一早會在河湧中耐心等候,敲鑼打鼓熱烈歡迎「契爺」到來。與此同時,泮塘方面還會選出數名幾代同堂、高壽康健、有福氣、有威望的父老,站在岸上,對「契爺」不停拱手作揖。之後,再由他們為鹽步老龍「簪花掛紅」。所謂「簪花掛紅」,就是將代表吉祥如意和真誠祝福的布質(或絲質)紅花掛在老龍龍頭上。儀式結束後,泮塘方面便送上當地特產「泮塘五秀」( 慈菇、馬蹄、菱角、蓮藕、茭筍)及金豬等禮品,孝敬「契爺」,然後再把黑紗(或綢布)製成的標旗插到「契爺」的船頭上。之後,「契爺」、「契仔」幾個結伴在泮塘湧盡情遊戈。最後,泮塘龍船才依依不捨地以「三進三出」的送還禮,把「契爺」送回花地河段。泮塘老人們說,每年鹽步老龍都要在端午節當天出廣州看契仔,而當契仔的也會在初六去鹽步看契爺,同時參加鹽步的龍舟節。


除了龍舟巡遊主題活動,本屆「五月五•龍船鼓」按荔枝灣景區日常文化展示及服務功能區域分布,因地制宜,在室內戶外開展系列常態活動,

地點一:梁家祠


富山香堂:富山香道物品、器皿展示。

骨雕展:犛牛骨雕展示。

荔灣傳統風情書畫演示活動:展示著名荔枝畫家梁金泉老師的「荔灣風情」大型畫作及書畫現場演示


廣繡表演 省級非遺項目「廣繡」傳承人陸柳卿現場演示


廣彩表演 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彩技藝傳承人,廣彩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翟惠玲現在表演


朗誦表演 現場還有廣東省朗誦協會常務副會長白國強的朗誦表演

地點二:泮塘人家生活館


明清高仿畫展:氣與韻渾然天成,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漢服婚俗表演:中華傳統漢服婚俗表演,歡欣喜慶。

中華傳統茶文化交流雲南班章顯霸氣,普洱茶文化交流周,琴棋書畫酒詩茶


地點三:荔園


荔園書吧:百科讀物免費閱讀


地點四:荔枝灣大戲臺

粵韻風華粵劇、粵曲表演。


地點五:文塔廣場

郵票售賣:郵局定點售賣郵票,製作專題明信片,「五月五」紀念戳。

地點六:荔園廣場

傳承文明踐行公益:太陽公益基金會助力龍舟巡遊,公益傳遞

地點七:文塔廣場、廣州古玩城

傳統民俗體驗、展覽、漢服走秀: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一【傳統民俗體驗】

沐蘭湯 是漢族節日端午節的一種衛生習俗。

點雄黃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孩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以鎮邪,以求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射五毒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出沒之時,蠍、蛇、蜈蚣、壁虎、蟾蜍稱為五毒,人們為了預防五毒之害,便印畫這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或射箭,使其不能橫行,是一種闢邪遺俗

五色綾 五彩線,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佩戴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部分。

懸艾、掛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蒿草、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佩香囊 節日習俗,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還有襟頭點綴之風。

二【傳統民俗展覽】

三【傳統漢服走秀】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

走近荔枝灣 品味老西關

可以通過以下二維碼加關注


相關焦點

  • 廣州荔枝灣6月有什麼好玩?花船飄色遊荔灣全攻略
    》》》荔枝灣2013廣州民間藝術節「五月五·龍船鼓」(時間+活動亮點)  》》》端午節帶孩子去哪玩好?2013.荔枝灣「五月五.龍舟鼓」的遊船飄色巡遊——正是對嶺南民間文化弘揚與傳承的生動演譯!  u 花船飄色遊荔灣----四大特點:  1、規模大,檔次高。一改以往僅由區委、區政府舉辦的區域性活動,而變為由廣東省、市、區三級黨委和政府舉辦的大型文化活動。三級黨委和政府的宣傳部門、文聯、旅遊文化部門以及民間文藝團體均有參與。
  • 第八屆「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節 「五月五·龍船鼓」端午節慶...
    大洋網訊 今天(18日),廣州市荔灣區荔枝灣景區鑼鼓喧天、浪花飛濺、龍舟鬥豔。第八屆「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節——「五月五•龍船鼓」系列活動在荔枝灣水上舞臺舉行了莊嚴、肅穆的開幕儀式,端午祈福、擊鼓起航、龍舟巡遊……活動以非遺節日-端午節為契機,開展了多種非遺文化活動,讓市民遊客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充分體會中華非遺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激蕩起埋藏在心底的愛國情懷。
  • 五月五荔枝灣打銅工藝展 百斤大銅鑼一錘定音
    直徑1.5米大銅鑼亮相本報訊 (記者曾衛康 通訊員荔景)昨日,直徑達1.5米百斤大銅鑼正式亮相廣州市荔枝灣,吸引了許多群眾打銅鑼。目前,荔枝灣蔣光鼐廣場旁將掛起一面大銅鑼,由三位師傅花了一周時間趕工出來,直徑達1.5米,重達百斤。打銅藝人告訴記者:「打大銅鑼關鍵是一錘定音,音律不準,銅鑼就作廢。」 銅扇銅飾亮相荔枝灣據悉,敲響大銅鑼寓意了迎接「五月五」的到來,同時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熱鬧五月五 爭看龍舟鼓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攝黃埔廟頭社區中西片聯社第六屆兄弟杯龍舟邀請賽上,廟頭村隊獲勝後慶祝。
  • 荔枝灣帶你看世界追尋荔枝灣湧的前世今生
    ☀ 荔枝灣西關文化寶地 ,90%的廣州人知道後都關注了!荔枝灣復古開新,柳樹飄揚,樹蔭與湖水相映,不只吸引了聞名而來的遊客,悠閒逸致的生活更得益了居民。讓我們透過這些荔枝灣湧的歷史影像,追憶老西關記憶中念念不忘的童年情懷。「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這是昔日廣州西關荔枝灣的寫照,也是歷代廣州人的溫馨記憶,荔灣區亦得名於此。
  • 【廣州古今】追尋荔枝灣湧的前世今生(下)
    ,一面品嘗嶺南佳果,還有魚片粥、艇仔粥、炒田螺等風味小食……於是,荔枝灣在眾民心中更成了一處天堂樂園,人間仙境,是一個展現廣州西關風情的旅遊勝地。1988年美國攝影大師埃迪·亞當斯在西關人家做客,在廣州度過了一個春節。
  • 荔枝灣天下廣州荔枝灣湧美食街
    五代南漢後主劉鋹在荔枝灣建造顯德園(今昌華苑),方圓20餘裡,每當荔枝熟時便與群臣遊宴,稱為「紅雲宴」。顯德園已毀於北宋初期。元朝以昌華苑為御果園,改種檸檬,製成「渴水」,列為著名貢品之一。路線二:1號線長壽路,D出口,出來之後往右邊20米,右轉後,一直進來10分鐘到廣醫3院,醫院後面就是啦路線三:中山八路5號線,B出口步行到荔枝灣只需要10分鐘
  • 廣州老照片:追尋荔枝灣湧的前世今生
    這是昔日廣州西關荔枝灣的寫照,也是歷代廣州人的溫馨記憶,荔灣區亦得名於此。 荔灣漁唱 一半荷塘一半溪荔枝灣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南越時期,一直是廣州著名的風景名勝地,一度成為殷商顯貴、騷人墨客集聚遊玩之地。
  • 你不能不知道的荔枝灣湧四個看點!
    荔枝灣湧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荔灣漁唱」。清嘉道年間,嶺南一代名園「海山仙館」,宛如人間仙境鑲嵌其間,「夏日,泊畫船綠蔭下,枝葉蔭覆,渺不知人間有盫蒸氣。」雖然她後來由於人為與自然的種種因素,發生了許多變化,但荔枝灣在歷史的風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卻依然存在,在荔灣湖公園內保留著一段長約400米的故道。兩岸古樹嵯峨,濃蔭掩映,一派嶺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風情,彌足珍貴。
  • 讓泮塘五秀當荔枝灣嚮導,連西關民俗館和仁威廟都「美味」起來了
    泮溪酒家大門西邊的荔枝灣湧往北走幾步,就是一排賣西關小吃的人家。大字招牌高高掛起——「馬蹄糕」、「馬蹄爽」、「齋燒鵝」……有的遊客看著心動,買了一兩樣邊走邊吃;有的遊客想著更好的還在後頭,就直奔目的地西關民俗館。沒想到在西關民俗館,又見到馬蹄了。
  • 荔枝灣 粵文化之粹
    荔枝灣荔枝灣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泮塘一帶荔枝灣沿著西關荔枝灣慢慢走一圈,遊人乘畫舫泛舟溪中荔枝灣穿過荔灣湖,就來到泮塘五約,一個靜謐安寧的幹年古村,這裡比永慶坊更加靜謐。荔枝灣現在走進泮塘五約,你會發現了這裡已經改造得文藝清新,路邊的小小cafe店,小茶室,音樂吧等無不具有文藝特色。
  • 廣州荔枝灣湧風貌
    荔枝灣,全名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地處在廣州市城區的西域,在今荔灣路的荔溪東的起向偏西南。荔枝灣湧並不是一條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廣州城西,現今的荔灣路、中山八路、黃沙大道(北段)、多寶路(西段)、龍津西路一帶的江畔溼地中縱橫交錯的水系的總稱。
  • 讓泮塘五秀當荔枝灣嚮導,連西關民俗館和仁威廟都「美味」起來了
    泮溪酒家大門西邊的荔枝灣湧往北走幾步,就是一排賣西關小吃的人家。大字招牌高高掛起——「馬蹄糕」、「馬蹄爽」、「齋燒鵝」……有的遊客看著心動,買了一兩樣邊走邊吃;有的遊客想著更好的還在後頭,就直奔目的地西關民俗館。沒想到在西關民俗館,又見到馬蹄了。
  • 荔枝灣,廣州裡最有粵味的地方,了解廣府文化,請到荔枝灣
    "一江春水綠,兩岸荔枝紅"說的大概就是荔枝灣,在廣州這個開放的城市裡,每天都有不少的外來人進入廣州,每年每月每天不同人的交流碰撞都產生奇妙的文化,使廣州越來越國際化;然而,原汁原味的廣州文化在哪裡尋呢?
  • 廣州人,你有多久沒走過麻石路、看過荔枝灣?
    //泮塘//泮塘現特指位於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荔灣湖公園以及泮塘路、泮塘村泮塘五約一帶的地區。2020//泮塘不僅有盛名的荔枝灣,還曾以盛產「五秀」而得名。「五秀」指的是蓮藕、馬蹄、菱角、茭筍、茨菇;又被稱為「五瘦」。
  • 周末去哪兒︱穿越侏羅紀 夢回童話森林主題公園
    30至下午17:30【活動亮點】恐龍、科普、親子、3D影院、卡通【展出票價】成人65元 兒童40元(0.9米以下免票)穿越侏羅紀,夢回童話森林一、科普長廊︱恐龍知識穿越過了侏羅紀時代,還不過癮?沒關係!我們還準備了超震撼的3D電影給大家免費觀看哦!還在等什麼?趕緊約上小夥伴們一起來體驗吧!
  • 荔枝灣,又叫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
    荔枝灣,又叫荔枝灣湧,是廣州一著名景區。荔枝灣湧嚴格來說不是一條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廣州城西,現今的荔灣路、中山八路、黃沙大道(北段)、多寶路(西段)、龍津西路一帶的江畔溼地中縱橫交錯的水系的總稱。荔枝灣附近景點很多,梁家祠佔地面積700多平方米,為三進深的大祠堂,祠內石刻記載始建於明代。2002年經市政府批准為登記保護文物單位,現在是荔枝灣文化休閒區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內有荔枝灣歷史變遷展覽。廣州市文津古玩城由廣州市供銷社日雜倉改建而成,容納400多戶商鋪。
  • 廣州荔枝灣「水神祈福」
    應景的是,今天上午,荔枝灣景區以一場別開生面的「水神水上祈福」拉開了第四屆老廣州民間藝術節「三月三 荔枝灣」的序幕。這是近年來首次從水上恭迎水神北帝。    上午9時,仁威廟廣場上旌旗招展,熱鬧非凡,伴隨著鑼響,來自泮塘村和西郊經濟發展公司的8頭醒獅表演「採青」,拉開了北帝水上祈福啟動儀式。
  • 廣州:民間藝術節「三月三 荔枝灣」睇學童開筆
    實習生 吳志恆 攝    4月2日是「三月三」正日,上千市民來到荔枝灣,觀醒獅巡遊,睇學童開筆。第四屆老廣州民間藝術節「三月三 荔枝灣」在荔枝灣畔精心打造了系列特色活動,為廣大遊客打造了一場節日盛宴。   4月2日上午9時,在荔枝灣畔,來自西郊村及泮塘村的17頭獅子及1條金龍,在仁威祖廟廣場進行了舞龍醒獅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