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藍色「荔枝灣最廣州」關注微信
第五屆老廣州民間藝術節——「五月五·龍船鼓」將於明天6月20日,星期六(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荔枝灣、荔灣湖公園舉行。
「扒龍舟」是一項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群眾基礎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明天上午7:30,泮塘村會在梁家祠、仁威廟舉行傳統的祭拜儀式,儀式結束後龍舟下水巡遊。龍舟巡遊中較具特色的除了鹽步老龍,就是有著400多年歷史的泮塘「仁威」凸眼龍及唯一一條來自泮塘的女子龍舟隊,與往年不同,今年泮塘村的龍舟比去年增加了3條,其中新增傳統龍舟2條,女子龍舟1條,作為「契爺」的鹽步老龍總要帶著三河鄉親父老的情誼到泮塘探親必定,比往年更加熱鬧。
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契爺」,作為「契仔」的泮塘龍船一早會在河湧中耐心等候,敲鑼打鼓熱烈歡迎「契爺」到來。與此同時,泮塘方面還會選出數名幾代同堂、高壽康健、有福氣、有威望的父老,站在岸上,對「契爺」不停拱手作揖。之後,再由他們為鹽步老龍「簪花掛紅」。所謂「簪花掛紅」,就是將代表吉祥如意和真誠祝福的布質(或絲質)紅花掛在老龍龍頭上。儀式結束後,泮塘方面便送上當地特產「泮塘五秀」( 慈菇、馬蹄、菱角、蓮藕、茭筍)及金豬等禮品,孝敬「契爺」,然後再把黑紗(或綢布)製成的標旗插到「契爺」的船頭上。之後,「契爺」、「契仔」幾個結伴在泮塘湧盡情遊戈。最後,泮塘龍船才依依不捨地以「三進三出」的送還禮,把「契爺」送回花地河段。泮塘老人們說,每年鹽步老龍都要在端午節當天出廣州看契仔,而當契仔的也會在初六去鹽步看契爺,同時參加鹽步的龍舟節。
除了龍舟巡遊主題活動,本屆「五月五•龍船鼓」按荔枝灣景區日常文化展示及服務功能區域分布,因地制宜,在室內戶外開展系列常態活動,
地點一:梁家祠
富山香堂:富山香道物品、器皿展示。
骨雕展:犛牛骨雕展示。
荔灣傳統風情書畫演示活動:展示著名荔枝畫家梁金泉老師的「荔灣風情」大型畫作及書畫現場演示
廣繡表演 省級非遺項目「廣繡」傳承人陸柳卿現場演示
廣彩表演 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彩技藝傳承人,廣彩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翟惠玲現在表演
朗誦表演 現場還有廣東省朗誦協會常務副會長白國強的朗誦表演
地點二:泮塘人家生活館
明清高仿畫展:氣與韻渾然天成,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漢服婚俗表演:中華傳統漢服婚俗表演,歡欣喜慶。
中華傳統茶文化交流:雲南班章顯霸氣,普洱茶文化交流周,琴棋書畫酒詩茶
地點三:荔園
荔園書吧:百科讀物免費閱讀
地點四:荔枝灣大戲臺
粵韻風華粵劇、粵曲表演。
地點五:文塔廣場
郵票售賣:郵局定點售賣郵票,製作專題明信片,「五月五」紀念戳。
地點六:荔園廣場
傳承文明踐行公益:太陽公益基金會助力龍舟巡遊,公益傳遞
地點七:文塔廣場、廣州古玩城
傳統民俗體驗、展覽、漢服走秀: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一【傳統民俗體驗】
沐蘭湯 是漢族節日端午節的一種衛生習俗。
點雄黃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孩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以鎮邪,以求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射五毒 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出沒之時,蠍、蛇、蜈蚣、壁虎、蟾蜍稱為五毒,人們為了預防五毒之害,便印畫這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五毒之上,或射箭,使其不能橫行,是一種闢邪遺俗
五色綾 五彩線,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佩戴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部分。
懸艾、掛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蒿草、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
佩香囊 節日習俗,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還有襟頭點綴之風。
二【傳統民俗展覽】
三【傳統漢服走秀】
(部分圖文來自網絡)
走近荔枝灣 品味老西關
可以通過以下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