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央行通知緊急叫停阿里騰訊虛擬信用卡及條碼支付

2020-12-25 TechWeb

央行通知緊急叫停阿里騰訊虛擬信用卡及條碼支付(圖片來源:21世紀網)

【TechWeb報導】3月14日消息,有消息稱央行下發緊急文件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

TechWeb致電支付寶了解相關情況,對方表示,現在還沒有看到央行針對此事的相關政策文件,具體情況還在了解過程中,無法進行評論。截至目前,騰訊方面也表示正在證實中。

據報導,央行通知表示,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風險控制水平直接關係到客戶的信息安全與資金安全。虛擬信用卡突破了現有信用卡業務模式,在落實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進一步研究。

央行在通知中要求,立即暫停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有關業務,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業務暫停期間的平穩過渡。

近日,微信和支付寶相繼宣布將聯合中信銀行推出虛擬信用卡。今天,中信銀行還發布公告介紹了合作的詳情。公告顯示,兩張卡均是網絡數字信用卡,合作保險公司均為眾安在線財產保險。中信銀行為微信信用卡用戶提供與傳統信用卡客戶同等的金融服務,負責支付寶淘寶異度卡資信審核、額度審批、發卡和卡片運營等相關金融服務。(明宇)

相關焦點

  • 央行官員確認央行叫停支付寶騰訊虛擬信用卡
    3月14日上午,央行昨日下發緊急文件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而支付寶回應稱,目前沒有收到相關通知,正在核實;微信則表示沒有接到通知。
  • 消息人士: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因不走銀聯通道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3月14日訊,有消息稱,13日(周四),央行下發緊急文件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
  • 央行暫停阿里騰訊虛擬信用卡 網際網路金融亮「黃燈」?
    新華網上海3月14日電(記者姚玉潔)央行13日下發文件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被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
  • 消息人士: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因其不走銀聯通道
    有消息稱,13日(周四),央行下發緊急文件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
  • 虛擬信用卡未出娘胎就「夭折」-信用卡那點事兒-金投網
    02|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的原因 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的原因 3月13日,央行下發緊急文件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的還有條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 央行在通知中要求,立即暫停線下條碼(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有關業務,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業務暫停期間的平穩過渡。 央行叫停虛擬信用卡的原因 表面原因:存在安全性方面的隱患 央行支付清算司副司長周金黃表示,兩家公司事先並未就公開發行「虛擬信用卡」向央行報備。
  • 看新聞學英語:央行首次確認二維碼支付地位
    近日,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準。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
  • 四國軍棋:銀行、銀聯、騰訊、阿里角力線下支付
    實際上,去年年底,支付寶、財付通就已經推出線下二維碼掃描支付模式,因便捷原因受大量手機用戶好評。  但3月13日,央行下發緊急文件,暫停支付寶、騰訊的虛擬信用卡產品,同時叫停條形碼(二維碼)支付等面對面支付服務,並要求支付寶、財付通將相關產品的詳細情況上報央行。  多名業內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反映,從央行的態度來看,叫停二維碼支付是出於安全性考慮。
  • 新金融周報|央行擬限制POS機收款條碼數量、金額;小米旗下虛擬銀行...
    行業動態央行擬明確限制POS機收款條碼數量、金額6月8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從支付受理終端業務管理、特約商戶管理、收單業務監測、監督管理等相關內容作出規範。
  • 虛擬信用卡的三生三世
    在「信任寶」遭遇滑鐵盧後的2014年3月,中信銀行與支付寶,以及眾安保險與騰訊,分別推出了淘寶異度支付信用卡和微信信用卡,但不久後亦宣告夭折。這一階段的主要參與方有傳統銀行、網際網路巨頭等,由於監管原因後被叫停。究其根源主要存在如下因素:1.
  • 多家銀行推出虛擬信用卡 虛擬帳號即可支付
    記者也在通過採訪時發現,已經有多家銀行都推出了虛擬信用卡,信用卡步入了無卡消費時代。所謂虛擬信用卡,是基於銀行卡上的BIN碼所派生出來的虛擬帳號,它沒有實體卡片載體,但可以用於支付結算。有了虛擬信用卡,用戶即可在沒有實體卡的情況登錄手機掌上銀行,進行各類的手機支付,可實現在線上線下各類商戶實現刷手機消費。可以說,實體信用卡的所有功能,虛擬信用卡同樣具備。實際上,早在2014年,就已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聯合商業銀行推出虛擬信用卡,但基於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保障客戶信息安全等因素,很快被央行叫停。
  • 沒有輸入支付密碼,為何超市掃碼槍能把錢掃走?
    從微信2011年推出線下二維碼以來,行動支付已經陪伴了我們十來年,十來年的時間裡除了二維碼支付以外,刷臉支付、指紋支付、無感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也逐漸流行起來。用戶通過手機客戶端掃描二維碼或商家使用電子支付工具掃描用戶的付款碼,便可實現與商家帳戶的支付結算。二維碼支付早期,由於許多二維碼掃碼工具並沒有有惡意網址識別與攔截的能力,騰訊手機管家的數據顯示,這給了手機病毒極大的傳播空間,針對在線惡意網址、支付環境的掃描與檢測來避免二維碼掃描渠道染毒。
  • ...聯完成央行標準條碼互聯互通技術驗證丨90後小夥「買賣對公帳戶...
    來源:支付之家網今日導覽ZFZJ.CN● 90後小夥「買賣對公帳戶」被公安一鍋端●微信轉帳到QQ小程序功能上線● 聯合國總部宣布騰訊為全球合作夥伴● 網聯完成央行標準條碼互聯互通技術驗證No.351信用卡2019年全年營收同比減少27.3%3月30日晚間,51信用卡發布2019年度業績公告。2019年的總營收為20.45億元,同比減少27.3%;經調整淨虧損約為8.47億元,而2018年同期的經調整淨溢利約為3.74億元。
  • 沒有實體卡片 虛擬帳號即可支付 多家銀行推出虛擬信用卡
    &nbsp&nbsp&nbsp&nbsp華聲在線6月12日訊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形形色色的網際網路支付越來越普及,對傳統的刷卡消費造成了很大衝擊。記者發現,多家銀行都推出了虛擬信用卡,信用卡步入了無卡消費時代。
  • 關於虛擬信用卡的那些事
    在「信任寶」遭遇滑鐵盧後的2014年3月,中信銀行與支付寶,以及眾安保險與騰訊,分別推出了淘寶異度支付信用卡和微信信用卡,但不久後亦宣告夭折。這一階段的主要參與方有傳統銀行、網際網路巨頭等,由於監管原因後被叫停。究其根源主要存在如下因素:1.法律法規不完善作為金融創新浪潮中的產物之一,虛擬信用卡在法律法規上難以溯源。
  • 騰訊與中信銀行將合推虛擬微信信用卡
    騰訊與中信銀行將合推虛擬微信信用卡【TechWeb報導】3月11日消息,據騰訊內部人士確認,微信即將與中信銀行合作推出虛擬信用卡——微信信用卡,首批將發放100萬張,支持微信所有支付場景。就在同一天,阿里巴巴也宣布於下周在支付寶錢包中發布旗下虛擬信用卡。據透露,用戶進入微信「我的銀行卡」專區,即可見到申請中信微信信用卡的入口(前期會針對用戶分批次開放入口),用戶輸入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真實資料後,由中信銀行進行審批,審批結果實時知曉(因人行徵信系統原因無法實時審批的除外)。中信微信信用卡的額度分為三個檔次:50元、200元和1000-5000元。
  • 王府井百貨大樓仍可用二維碼支付 新世界百貨已叫停
    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多方採訪獲悉,鑑於央行暫停二維碼支付,天虹商場、新世界百貨等已與支付寶或微信等合作開通掃碼支付的零售商,已暫時「叫停」該項業務。而王府井集團旗下的北京市百貨大樓還在觀望,二維碼業務還可正常使用。
  • 夾縫中的虛擬信用卡
    而另一部分則需要在擁有該行的一張實體信用卡的基礎上,才能開設虛擬信用卡帳戶。而包括小贏、360金融在內的多個金融科技平臺也分別聯合銀行共同推出其虛擬信用卡產品。其實早在2014年3月,騰訊和支付寶就曾擬發行虛擬信用卡產品,但被監管叫停,據了解,去年部分銀行也曾發行虛擬信用卡產品,但立即被地方監管部門叫停,此次藉由金融科技公司與銀行合作再度興起的虛擬信用卡前路又將如何?
  • 央行出手 微信支付寶條碼支付告別「無證駕駛」
    快速發展的條碼支付業務將告別「無證駕駛」,迎來監管規範。人民銀行27日正式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的通知》,並配套印發安全技術規範和受理終端技術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 央行出手!跳碼、洗錢、信用卡套現 統統說再見?支付受理終端迎來最...
    來源: 券商中國作者:肖婷婷 支付行業將迎新規! 近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管理的通知》(下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此次意見徵集將持續至7月8日,若該意見正式通過,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需在通知下發之日起每三個月向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報送本通知貫徹落實計劃及進展情況。 一銀行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徵求意見稿是央行歷時一年多,為整頓支付受理終端亂象而出臺的監管政策。雖然目前只是徵求意見稿,但嚴監管意味濃厚。
  • 重磅:央行出拳規範條碼支付 規定小微商戶收款限額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解釋了通知和規範出臺的背景,並通報了目前市場中存在幾類問題:條碼支付在降低商戶準入門檻的同時,加劇收單市場亂象;出現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現象並帶來一定技術風險等。通知和規範主要包括通過強調業務資質要求、重申清算管理要求、要求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規範條碼生成和受理、加強商戶管理和風險管理等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