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興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梁曉東,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齊聚於此,共同接受共和國授予勞動者的最高榮譽。
「繼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做好農旅融合文章,讓鄉親們走上富裕的道路!」領完獎站在人民大會堂門前,談起未來打算,梁曉東信心百倍。
梁曉東當選全國勞模後工作幹勁更足了!
現年52歲的梁曉東,被授予2019年度「河北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連續兩屆擔任豐潤區政協委員、被評為豐潤區最美鄉賢。他創辦了興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先後被評為國家「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先進典型單位、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示範基地、省級農業觀光園、市級示範農民合作社、唐山市鄉村旅遊示範點、唐山市農家鄉村酒店試點和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單位。
外出經商辦企業 營業收入達六千萬
梁曉東出生在唐山市豐潤區石各莊鎮劉辛莊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外出工作,母親體弱多病,作為家中的長子,很小年齡就挑起了家庭重擔,做飯、挑水、餵豬、下地幹農活。過早體會了生活的艱辛,讓他懂得責任和擔當。為了改變家庭境況,他發奮讀書,不僅上了重點高中,又順利考上大學,成為村裡第一個走出去的大學生。
1993年7月,梁曉東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原豐潤縣科委下屬的科學器材公司。微薄的工資收入,按部就班的工作,燃起了梁曉東創業的激情。工作兩年後,他痛下決心,做出人生第一次抉擇——放棄「鐵飯碗」。從此,走上了一條布滿荊棘、充滿希望的自主創業之路。借來6萬元啟動資金,租店鋪銷售化驗設備、電腦等科學器材。那時,梁曉東吃住在店,騎自行車推銷產品,感受了白眼、冷漠。開三馬子車送貨,遇雨雪天路滑翻車,人只能從駕駛室爬出來。憑著誠信、熱情、執著,很快打開銷路,終於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企業漸漸步入正軌,經營範圍越來越廣,從科學器材到建築器材,從電腦培訓到經營藥店。在此期間,他不斷充電學習,參加清華大學A管理模式培訓班,大大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他創辦的唐山裕興商貿有限公司、唐山鼎盛建築器材租賃有限公司、豐潤區裕興電腦培訓中心等企業,年總銷售收入達6000多萬元。
返鄉創業當農民 流轉土地建合作社
每次回家探望父母,看到家鄉落後的面貌,梁曉東的心情都很沉重。「曉東,你不能就想著自己掙錢,也讓我們沾沾光啊!」小夥伴們不經意的調侃,讓梁曉東放在心上,越發想為家鄉做點事情。
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梁曉東經過反覆思量,再次作出人生抉擇——返鄉創業。2014年11月,他把蒸蒸日上的幾家公司託付他人,回到養育他的劉辛莊村。採取土地流轉的方式,以年租金每畝1000元的高價,把村裡600多畝土地集中到一起,創辦了興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12月6日,梁曉東(中)傳授草莓種植管理技術。
一個理工科男生轉行農業生產,遇到了各種困難和挫折。2016年春季,梁曉東引進美國大櫻桃。由於技術不到位,連續兩年沒有結果。他多方尋求技術人員,終於從大連請到果樹專家。此後,他經常鑽進櫻桃棚,忘了吃飯,顧不上睡覺,觀察櫻桃的生長習性,與果樹專家一起修剪,掌握了櫻桃管理技術。第三年,美國大櫻桃成功結果。
2017年寒冬,梁曉東購進1.5萬隻青年雞。由於氣候原因,青年雞一批批地倒下,幾天之後「全軍覆沒」,造成38萬元的經濟損失。雞販子得知後前來購買。梁曉東嚴詞拒絕:「坑人的事兒,我堅決不幹!」最終,把死雞埋在自家院內,以防被挖出來賣病雞肉害人。
推廣農業新技術 改變傳統種植模式
接收土地後,梁曉東發現土地板結。他購買深翻50釐米的液壓旋耕犁,把600多畝土地深翻一遍,疏鬆土壤,曬殺蟲卵。為了改良土壤,梁曉東四處選購益生菌種。購買牛羊糞,加入自己培育的益生菌,生產益生菌有機肥。經過施用益生菌有機肥種植的小米,又香又糯,很快銷售一空。
梁曉東引進斜插形紅薯種植模式,改變當地的垂直形種植模式,產量猛增四倍;當地桃樹採用開芯形種植模式,每畝地只能種植30多株,梁曉東引進紡錘形種植模式,每畝地可以種植140多株,大大增加了畝產量。
農業新技術、新型種植模式,讓土地產出了更大效益。引得周邊村民前來取經,紛紛效仿,改變了當地傳統種植模式,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推廣農業新品種 帶動村民增加收入
近年來,梁曉東先後引進美國大櫻桃、99紅顏草莓、智利紅提、草莓西紅柿等十幾個優良品種,都獲得較高的收益,也帶動了周邊村民進行種植。
為了引進高品質油桃,梁曉東3次赴北京林科院果樹研究所,與專家反覆探討,找到適合本地種植的晚熟油桃新品種。新品種油桃上市很受歡迎,採摘15元一斤,供不應求,畝收入達3萬多元。
12月6日,梁曉東在給果樹剪枝。
2015年底,梁曉東去河南參加紅薯博覽會,發現煙薯25是緊俏品種,口感細膩、香甜軟糯。於是,大膽引進薯苗栽種120畝。當年,煙薯25獲得了豐收。購置紅薯清洗機、烘乾機、塑封機,進行加工製成薯幹,裝成禮品箱,十分暢銷,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
煙薯25試種成功後,梁曉東大力進行推廣,對周邊村民免費提供薯苗和技術指導。如今,周邊村莊栽植煙薯3000多畝,每畝收入達5000多元。
大力發展鄉村遊 開闢就業崗富鄉親
為了拓寬增收空間,梁曉東著力做好農旅融合文章。2014年11月,組建興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實體——燕灃園生態農場。
梁曉東從山東菏澤引進趙粉、姚黃、魏紫、豆綠、金閣、紅霞、煥彩等60多個品種觀賞牡丹,建設150畝的牡丹花卉觀賞區。同時,建設了兒童樂園、垂釣園等,深受遊客歡迎。另外,建設佔地80畝的林下養殖場,養殖珍珠雞、貴妃雞、紅嘴鴨、鵝等3萬多隻,既除草又積肥,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
梁曉東連續舉辦了四屆牡丹文化節、豐收文化節,吸引了京、津、冀等地20多萬遊客前來賞花遊玩。如今,燕灃園生態農場四季都是好去處,春賞花、夏避暑、秋收穫、冬養生,是集自然科普教育、研學旅遊、觀光農業、會議培訓、拓展訓練、果蔬採摘等為一體的生態莊園景區。
12月6日,梁曉東(右)在查看草莓的長勢。
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就業崗位越來越多。幾年來,梁曉東已給上千名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累計發放工資1200萬元。劉辛莊村劉樹申夫婦都在燕灃園工作。60多歲的劉樹申高興地說:「把地租給合作社,一年有6000塊錢的收入,我們兩口子月工資合起來5000多塊錢呢,活兒還不算累,這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我們都沾了梁曉東的光啊!」
致富不忘鄉鄰恩 建設和諧美麗農村
生於斯,長於斯,對於劉辛莊這片土地,梁曉東愛得格外深沉。村裡的事兒,他捨得花錢。先後投資100多萬元,硬化村內道路、安裝監控攝像頭覆蓋全村所有角落、維修水井及安裝灌溉設施、鋪設地下線纜2000餘米,更換村裡秧歌隊的樂器服裝,等等。
梁曉東牽掛著村裡孤寡老人和弱勢群體,不僅逢年過節送去米麵油和慰問金,平時也儘可能提供幫助。2016年春季的一天,60多歲的劉淑芬帶著智障兒子李俊忠找到梁曉東:「給俊忠找個事兒幹吧?」就這樣,梁曉東安排李俊忠打零工,每月有1200元工資收入,其實就是把他養起來。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梁曉東拉著價值1萬元的草莓、烤紅薯、小米等慰問本村抗疫一線工作人員。
12月6日,梁曉東在給果樹剪枝。
現在,梁曉東考慮最多的是,如何讓父老鄉親掙到錢,老有所養。下步打算,儘快發展中小學生研學遊,帶動本村的民宿經濟發展;規劃建設養老院,解決全村及周邊村老人的養老問題。
提起梁曉東,妻子馮雅傑感慨萬千:「一個50多歲的人,有了雄厚的資本,本該享受生活,卻把近3000萬元的資金,投入到家鄉的事業上,而且幹得這麼盡心盡力,我真心地佩服、支持,永遠做他的堅強後盾!」
梁曉東當選全國勞模後,帶領鄉親們奔富路的信心更足了。他說:「獲得全國勞模這個稱號,我非常激動,這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份責任。今後,我將千方百計、竭盡全力,帶領鄉親們致富增收,為家鄉農業發展、鄉村振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記錄者:朱大勇)
責任編輯: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