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MBA微金
以提供優質服務著稱的火鍋巨頭海底撈,近日一則招聘信息顯示。
海底撈集團旗下的量化投資平臺——海悅量化投資發布招聘啟事,欲在市場上廣招投資人才。
從過往案例看,實體經濟企業跨界做金融,不見得能做好,此事需要嚴肅看待。
與大部分公司的「跨界」進軍金融圈發生在公司輝煌時刻一樣,海底撈上述投資公司成立時恰逢海底撈股價連漲六個月,市值首次突破1,600億港幣。
此前,A股的上市公司三泰控股、樂視網、順網科技分別取得自提櫃、網際網路電視、網吧市場份額第一名後,都在關鍵時刻分別進入保險、基金、證券行業,卻慘遭挫折。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A股上市公司在跨界金融之後還能「迷途知返」,聚焦主業從而重獲資金追捧。
2019年從金融業淡出的順網科技股價在過去六個月內大幅反彈,股價漲幅100%。
在服裝上市公司集體陷入金融業不能自拔之際,服裝龍頭雅戈爾2019年初宣布逐步撤離金融副業,一年漲幅30%,大幅跑贏服裝同業。
天眼查信息顯示,通過持股穿透可以發現,海悅量化的最終受益人為張勇,即海底撈的創始人、董事長。
上述招聘啟事顯示,海悅量化當前聚集了一批量化投資領域內的專家和精英,團隊成員均畢業於海內外知名院校,具備國際知名公募、私募、券商、期貨、保險資管的從業經驗,是一群有豐富實操經驗的「寬客」。
據了解,量化投資是指通過數量化方式及電腦程式化發出買賣指令,以獲取穩定收益為目的的交易方式。
量化投資區別於定型投資的鮮明特徵就是模型,在海外的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其投資業績相對穩定,市場規模和份額不斷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
海底撈的量化投資平臺海悅量化投資,成立於2019年5月,彼時海底撈正經歷自2018年11月以來的連續六個月的上漲,該公司當時已成為公募基金經理眼中最佳投資標的之一,基金經理將其視為了「核心資產」。
2019年開始,券商、基金對海底撈的讚譽類研究報告數不勝數。
中信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海底撈的成功除獨特管理模式支持外,還離不開其團隊在整個餐飲生態中的布局。
這是許多實體經濟企業的通病,主營業務只要做大了,就開始想跨界折騰。
華南地區的一位行業研究員認為,過去幾年的案例已經說明了,主營業務做大做強是建立在聚焦主業的基礎上,做強後的公司如果不再聚焦,經營情況很可能會發生變化。
來自:亞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