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如何振興?建德政協委員們一起來討論

2020-12-23 浙江在線

2018-01-17 15:12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紀婕妤 仰武 謝婷

胥溪

引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的《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緊扣新時代、新要求,明確提出2018年市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強調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履職主線,以助推產業升級、環境優化、民生改善為履職重點,為加快實現建德新崛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這一切合當前發展實際的工作思路,引起了廣大委員的強烈共鳴。

讓鄉村更美、生活更好

委員熱議鄉村振興關鍵詞——生態宜居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內容。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從新農村建設要求到鄉村振興戰略新高度,委員們熱議不斷,感慨良多。大家紛紛表示,隨著近年來「五水共治」、美麗鄉村建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的深入推進,建德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時刻發生著可喜的變化,鄉村更美了,農民生活也更好了。

水是生態之基,提及生態宜居,來自市「五水共治」辦的邵笑燕委員充滿自信,「早在2015年,建德主要河道即已實現Ⅲ類以上水質。2016年,小微水體整治深入城鎮農村各個角落,農村汙染防治投入力量進一步增強,目前建德全域水流已全部達到Ⅲ類以上水質。」

除了有一個良好的水環境,讓廣大農民喝上「放心水」也是改善農村居住環境的重要舉措。邵笑燕委員特別提到了農村供水的「二次革命」——村供水一戶一表改造工作,「以往每個村只有一個水錶,存在自來水漏損嚴重、管網維護不規範、水質水壓不平衡等突出問題。如今我們正加快同城同網同服務的城鄉供水一體化步伐,把水錶裝進了每家每戶,減少居民輪流抄表和自行維護的麻煩。」

生態宜居離不開美麗鄉村建設。蔡劍毅委員用「乾乾淨淨、漂漂亮亮、整整齊齊、和和美美」16個字道出了心目中的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得再好,沒有長效保潔和老百姓共同參與維護,生態宜居最終將成為一紙空談。」蔡劍毅委員還建議,當前大力開展的美麗庭院建設要注重引導,一方面要引導村民做好門前的潔化序化,另一方面也要在庭院美化設計中做好科學引導,「例如門前綠化工作,我覺得種植樹木比種植草坪更好,便於長效維護。」蔡劍毅委員說。同樣關注美麗庭院建設的委員藍燕則認為,要以點帶面,在打造示範特色村的同時積極宣傳美麗庭院建設的典型農戶,營造良好共建氛圍。

如何將農耕文化的精華融入生態文明的構建中,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家園?這是多年從事鄉土文化研究的楊吉元委員所關注的。楊吉元認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每一個鄉村的最美寫照。他建議,要深入實施農村文化品牌打造工程,讓鄉村的道路、古建築、田園變成一本本承載著鄉村記憶和歷史的故事書,同時,也要以農耕文化為基礎,重新構建生態農業發展平臺,用鄉愁和更多創業機遇來打造宜居宜業新農村,喚回在外的青年,回故鄉創業、建設。

西紅花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建德必須立足現有的農業特色和優勢,牢牢把握產業升級這個有力的抓手,做強做大,彰顯特色,才能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產業升級:讓農業強起來

建德西紅花產業發軔於上世紀80年代,目前全市西紅花種植面積約3260畝,乾花絲年產量約2000公斤,產量佔全國市場的40%,佔全省的75%,是全國最大的西紅花產地。

「品牌意識欠缺、技術支撐乏力、扶持力度不強,是建德西紅花產業發展遭遇瓶頸的根源。要做足產業升級文章,強規劃、樹品牌、重扶持,做強產業發展根基。」結合西紅花產業發展現狀,張紅平委員認為,要因地制宜,充分發掘建德西紅花產業的比較優勢,集中各方力量,將建德的西紅花產業打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戰略性農業產業。

不少來自經濟界別的政協委員認為,除西紅花產業外,草莓、茶葉、柑橘、蓮子、油茶、乾果等特色農業產業雖然在建德全面開花,但也同樣遭遇各種發展瓶頸。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下,農業產業升級可以借鑑工業轉型升級的思路,在謀求一二三產融合中強化城鄉統籌,夯實產業升級這一基石。

項目支撐:讓農村美起來

王運委員來自欽堂鄉,是個典型的農業「創二代」。在她看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建立田園綜合體不失為一個有效途徑。

王運說,欽堂鄉一直致力於創建「美麗鄉村示範鄉、全域旅遊樣板區」,全力打造「綠色生態、創意體驗、田園飄香、山居野趣」的「詩畫田園小鎮」。而放眼全市,各鎮各村的「美麗建德」建設也一直熱火朝天。「田園綜合體項目是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以空間創新帶動產業優化、鏈條延伸,有助於實現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實現現有產業及載體的升級換代。當前,建德草莓小鎮項目成功爭取到省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希望還能有更多的田園綜合體項目落戶建德。」王運委員表示。

鄉村旅遊:讓農民富起來

當前,建德「美麗建德」建設如火如荼,政協委員們紛紛表示,要向「美麗鄉村」建設要「美麗效益」,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在政協委員、市工商聯秘書長林志強看來,建德有不少鄉村可以通過鄉村旅遊來帶動農民致富。建德作為浙江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市),共有鄉村旅遊點203家,其中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2個,杭州市級以上農家樂集中村6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4個,星級農家樂、民宿逐年增多。鄉村旅遊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也實實在在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意義重大,而且恰逢其時。相關部門要著力解決管理體系不健全、產業發展集聚效應不突出、經營者素質不高等問題。」林志強委員建言,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建德農村發展將迎來更多新機遇,只有解放思想,敢想敢試,大力發展包括鄉村旅遊在內的各種鄉村振興載體,才能贏得發展主動權。

乾潭

打造「三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格局

鄉村有效治理是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目標、貫徹新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的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有十分明確的表述:「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圍繞自治、法治、德治,委員們暢談了心中的所思所感所悟。

壽昌鎮桂花村又美又靚,人人都是保潔員;乾潭鎮沛市村面貌大變樣,群眾不是圍觀者……綜觀建德一些村莊的建設經驗,都發揮了群眾的主體作用。在蘇曉明委員看來,基層的治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群眾工作中去,如何發動村民積極投身村莊建設,是一個值得長期深入探索的課題:「從原來自薦直選,到後來的雙推雙選,近年來建德村級換屆選舉中越來越注重人才的選拔和群眾意願的貼近。選拔一批政治素養、品德、學歷等方面都嚴格過關且真心為鄉村謀發展的村幹部,是實現村級有效自治、充分調動村民幹事創業激情的關鍵引擎和有力催化劑。」

「在我看來,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發展,治理有效這一科學理念的提出和實現,不能僅限於依靠自治,更應該融入法治、德治。」周偉清委員有著自己的見解。作為一名政法工作者,周偉清委員覺得,法治是鄉村治理有效的根本所在,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弘揚社會正氣、懲治違法行為是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要推崇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推進送法下鄉、送法入戶等基層普法活動,加大矛盾糾紛化解力度,提升鄉村法治治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在尊崇村規民約等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強德治,傳播「建功立德」的建德鄉土「德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德治與法治的和諧統一。

周建兵委員對此也有同樣的看法。他認為,在村幹部依法、依規管理村級事務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文化對人心的浸潤作用。周建兵說,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凝心聚力的作用。「正如當下建德正在全力推進的『德文化』地域品牌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層實踐,通過對文化禮堂、道德講堂、村規民約的建設完善,對村莊歷史文化、家風家訓、好人好事的挖掘梳理,正在逐步顯現出道德文化的約束力,以及村民行為規範的自我約束作用。」他建議要重視鄉村文化員的作用,發揮好各類講堂的平臺作用,同時通過發揮有鄉土文化情懷的人的作用,傳承好傳統文化,讓德治在鄉村治理上發揮重要作用。

 

1516173125000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委員:用青春喚醒沉默土地 點亮鄉村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旅遊局局長劉旗接受中國青年網採訪。 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青山 攝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吳楚 盧冠瓊 吳陽 楊青山) 黨的十九大首次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3月8日上午,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著重論述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進一步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攻方向。如何紮實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激發廣袤土地的勃勃生機,同樣成為了兩會上政協委員們關注的重要議題。
  • 上海市政協開展年末委員視察,推進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
    本文圖片均由 金松 攝11月5日,上海市政協開展「上海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推進情況」年末委員視察。部分市政協委員和在滬全國政協委員赴寶山區羅涇鎮海星村和塘灣村視察。全國政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市委主委高小玫,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參加。在上海市第二批鄉村振興示範村之一的海星村,委員們了解到,這裡歷史上是一個漁業村,後依託沿江、緊靠寶鋼優勢,大力發展物流、倉儲、開辦工廠等,經濟基礎不錯。進入新世紀,為保障上海自來水安全及沿江生態環境,海星村全面關停工廠企業,打造千畝涵養林。
  • 成都市政協委員餘濤:將天府文化融入鄉村振興中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時,在戰旗村對鄉親們說,農村的發展不單是產業發展,不單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文化生活也要搞好。作為一個文創工作者,這讓我感到非常振奮。
  • 山東省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  省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魯網2月15日訊(記者 範金鑫 季明智)出席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委員,從14日下午開始,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委員們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站位高、思路清、分量足,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總要求,站在全局高度謀篇布局,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形勢全面透徹,發展目標切合實際,部署任務明確具體,通篇貫穿了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一個堅定信心、振奮人心、凝聚民心的報告。
  • 漢源縣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報告
    兩會發言席2020年5月26下午5月26日下午,漢源縣政協委員們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分組討論中,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縣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法檢兩院工作報告等,聯繫實際,談體會,話發展。漢源縣政協主席張宗平參加討論。
  • 政協委員報到,共話心聲!
    5月25日下午,全縣政協委員陸續前往和瑞逸雅酒店報到。全縣政協委員陸續前往和瑞逸雅酒店報到亮健康碼、測量體溫、全程戴口罩……政協天全縣第九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報到現場布置簡樸務實,報到秩序井然,衛生防控措施十分到位。工作人員熱情地為政協委員們提供指引、籤到服務,並遞上相關證件和裝著會議材料的手提袋。
  • 代表委員:鄉村振興指方向 興農富農幹勁足
    原標題:代表委員:鄉村振興指方向 興農富農幹勁足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連日來,出席全國兩會的駐豫全國人大代表、住豫全國政協委員,河南、鄭州廣大幹部群眾通過各種方式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全國政協委員楊維剛: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湖南省委主委楊維剛中國日報5月27日長沙訊(記者 馮志偉)「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是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減貧脫貧、鄉村振興的關鍵。」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湖南省委主委楊維剛建議,要加強農村商貿流通專業技能人才培養。一是要推動商貿流通產業和技能人才培養耦合協調發展。夯實職業教育對培養農村商貿流通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作用,推動農村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研究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雙才驅動」體系,職業教育助推農村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 奉賢區政協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專項監督工作總結會
    通過聯繫走訪、街鎮監督調研、專項視察、座談調研等,共計開展各類監督活動30餘次,有效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12月1日下午,區政協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專項監督集中民主評議暨工作總結會。區政協主席陳勇章主持會議。區政府副區長、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王建東應邀出席會議;區政協副主席邵惠娟、張琪、張開明,秘書長蔣仁軍出席會議。
  • 全國政協委員劉衛昌:加強「三農」隊伍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4日電(人民政協報記者郭帥)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曙光學校校長劉衛昌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擔任過10多年村委會主任。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他的履職建言也從沒繞開過農村,今年他重點關注的依然是「三農」隊伍建設。
  • 上海政協農業農村委圍繞「1+3」,匯聚鄉村振興「金點子」
    根據這份計劃,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將聚焦本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圍繞市政協「1+3」工作布局,著力把搭好履職平臺、彰顯專業特色,突出質量導向、強化雙向發力,規範程序機制、增進工作協同作為提升委員會工作的關鍵點,積極打造精品、打響品牌,為做好新時代上海「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工作貢獻智慧和力量。以富有成效的黨建工作推動履職工作守正創新、提質增效。
  • 推進鄉村振興 青浦代表委員走進新聞中心
    聚焦兩會新聞熱點,深度解讀高頻詞彙,2020「兩會時間」開啟~8位代表委員走進青浦區融媒體會議新聞中心,碰撞真知灼見,凝聚同心力量,共話發展藍圖。  本期主題:深化示範村建設成果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嘉賓介紹  曹紅,青浦區人大代表、金澤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 善行村和民正擁——浙江政協常委會專題建言推動高質量鄉村振興...
    10月16日-17日,伴隨著浙江省政協十二屆四次常委會上政協委員高昂自信地建言,浙江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的腳步更加堅實,打造中國特色鄉村振興「浙江樣板」的鼓點也愈發激越鏗鏘。從省政協深入調研的35份調研報告發現,鄉村產業支撐不夠有力,產業興旺任重道遠;有的地方把鄉村振興簡單等同於美麗鄉村建設;個別地方對推進鄉村振興創新舉措不多;多村人オ缺乏嚴重、不少地方對「人、地、錢」等要素投入和有效保障舉措還有待加強。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有了產業發展,鄉村群眾才有發展機會和展示舞臺。委員們建議堅定發展高效生態現代農業。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推動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11月20日上午,省政協圍繞「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主題開展2020年網絡議政和遠程協商暨第五次雙月協商座談會,利用現代科技、網絡優勢實現全省三級政協委員聯網,會內會外廣泛協商,線上線下凝聚共識。「如何發揮文化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是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關注的重大課題。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報到!溧水正式進入「兩會」時間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報到!今天肩負著全區人民的囑託懷揣著促進發展的良策參加溧水「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陸續來到大會駐地報到區政協委員芮詠梅 「留住人才,鄉村振興。」這是溧水芮記手抓雞店董事長芮詠梅此次帶來的提案,把流出去的人引回來,把人才招回來,助力溧水的發展更加強大。
  • 海安市政協委員風採
    不管是作為企業家還是政協委員,盧兆華都做到了盡職盡責。為了讓百姓更好地表露心聲,向黨和政府傳達社情民意,盧兆華主動提出在星湖001商業廣場建立一個高標準、多功能的開發區政協委員之家,為委員們開展活動搭建平臺。開發區政協委員之家設有委員讀書吧、政協委員工作室、民情工作接待室,是我市政協委員之家的「標杆」。「政協委員之家建在靠近超市、影院等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更能方便委員廣泛地深入群眾。」
  • 西林、田林縣政協聯合開展農文旅聯動助推鄉村振興考察活動
    西林、田林縣政協聯合開展農文旅聯動助推鄉村振興考察活動 www.gxbszx.gov.cn  2020-09-28 16:48  閱讀:12186次  作者:楊興富 羅世金  編輯:班潔  來源:西林政協網
  • 三原縣政協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快鄉村振興步伐」專題調研
    12月8日,按照三原縣政協《2020年度協商工作計劃》,縣政協主席周新合帶領"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快鄉村振興步伐"調研組委員對全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在渠岸鎮富硒產品展廳、蔬菜產業扶貧基地,詳細了解了該鎮打造富硒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富硒產業園+富硒循環產業鏈"創新模式。在安樂中心蔡王村實地查看並詳細了解了該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
  • 市政協委員分組討論市「兩院」工作報告
    福州新聞網1月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組文/攝)昨日下午,參加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分組討論了市法院工作報告和市檢察院工作報告(如圖)。  討論中,委員們踴躍發言,積極建言獻策,對市「兩院」工作報告給予充分肯定。委員們一致認為,市「兩院」工作報告立足本職、客觀全面地總結了2018年工作,對2019年工作的安排思路清晰、措施有力。
  • 河南省政協委員借喻熱播劇話鄉村藝術公園:藝術讓鄉村美出氣質
    圖為工作中的河南省政協委員、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郭愛和。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供圖  圖為工作中的河南省政協委員、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郭愛和。在17日開幕的河南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委員通道」答記者問時,河南省政協委員、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郭愛和借喻熱播劇《我和我的家鄉》中的故事情節,描繪他用5年時間打造的鄉村藝術公園。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藝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郭愛和的「愛和小鎮」也隨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