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3+X」點燃脫貧奔康動車

2020-12-12 海外網

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烤菸撐起了會東人民脫貧奔康的天空。

□毛永標

「2016年基本脫貧,2017年鞏固提升,2018年全面小康」是會東縣委縣政府確定的脫貧奔康「三步曲」。

「脫貧奔康,最核心的要件是實現貧困戶遠離貧困,持續增收,過上好日子;最關鍵的措施就是打造完善的產業體系,讓貧困戶投其勞、有所得,自食其力。」該縣堅持把產業作為脫貧奔康的發動機,把產業扶貧作為14個專項行動的一個基礎砝碼,努力實施脫貧產業育強工程著力打造「3+X」產業體系,激蕩貧困群眾脫貧奔康的底氣。

抓住「3」打造長遠致富的大支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最有生命力的發展是綠色發展,最有前途的產業是生態產業。會東縣堅持結合州委核桃產業發展戰略和脫貧攻堅工程深入實施生態發展,做強綠色生態產業。

「打造林產『雙百萬』工程,有著堅實的產業基礎和自然條件,林農栽樹致富的積極性也很高。」縣委領導表示,會東除了有廣袤的山間林地,還有發展迅猛的林產業,去年全縣有核桃30萬畝、華山松62萬畝,林業總產值達9億元,做大林業生態產業正當其時。

該縣決定在現有基礎上大力補強,著力龍頭引導、基地支撐、林農主體,發展核桃、華山松及油橄欖三大主導品系,力爭三年內培育核桃100萬畝、華山松70萬畝、油橄欖30萬畝、其他經濟林木20萬畝,走好林上有果、林中有禽、林下有菌的綠色生態立體產業路子。

「年前鎮上給我們村送來了核桃苗,我家分到5畝。加上老天做美,雨量足,今年苗子都成活得好……」鉛鋅鎮一位貧困群眾說,「以前我們就羨慕人家靠核桃掙錢輕鬆。去年聽說全縣要免費發展100萬畝核桃,我們都心動了。以後如果還發苗子,我們都想再栽一些。」

去年12月,淌塘鎮就組織貧困戶集中挖掘樹坑,10天栽完2660畝樹苗。在烏東德鎮,4800畝核桃計劃優先保障全鎮232戶貧困人群……2016年春節前後,會東20個鄉鎮掀起栽樹熱,共栽奔康樹204244畝,其中核桃162456畝;雨季中又栽下「四旁樹」9萬畝。同時計劃年底還將栽華山松2萬畝。

在會東,不僅有主導財富未來的3棵「搖錢樹」,更有現在正支撐著人們增收奔康的烤菸、蠶桑、養殖等三大傳統支柱產業。在培育3大樹的同時,該縣著力優化布局結構,挖掘潛力,促進三大傳統產業晉檔提質,促使老產業在脫貧奔康中發揮大作用。一是實施好現代菸草提升工程,今年種植烤菸26.46萬畝,確保收購菸葉73萬擔,繼續鞏固全國菸葉生產第一大縣地位,走好平穩發展的路子;二是實施好種桑養蠶結構調整,做好白鶴灘、烏東德電站淹沒區蠶桑基地轉移打造,確保蠶繭產量穩定在10萬擔以上,走好區域調整和效益提升的路子;三是實施好畜牧「雙百萬」工程,加強能繁體系、防禦體系建設,推動規模養殖,發展牛羊100萬頭只、生豬100萬頭,走好園區和品牌的路子。

7月底已落實產業扶持周轉金740萬元、支持貧困戶借款568萬元著力擴大產業,確保每戶貧困戶至少有5畝「搖錢樹」、2畝「找錢地」、5隻「換錢羊」。脫貧和致富齊攻,該縣已然邁上大道。

拓展「X」豐富脫貧奔康的支撐點

「做『X』文章,其實就是一個因地制宜的問題,即是不適宜發展核桃、華山松和油橄欖的村組和農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栽植適合的經濟林木,靈活發展有特色的小產業致富。」縣委分管領導表示,「蔬菜水果、特色養殖、中草藥材,皆可發展。」

據悉,該縣目前已在4個高二半山貧困村試種青蒿400畝,在3個高寒山區貧困村栽種菌根苗40餘畝進行人工繁殖,還引進5個義大利松露品種進行實驗,引進德宏黃金虎頭蜂給貧困戶散養;在乾熱河谷4個貧困村種植辣木5000餘畝。

此外,該縣著力發展旅遊產業,計劃打造2個旅遊特色村,發展新村旅遊示範戶20戶,帶動200戶農戶從事旅遊配套產業;發展亞熱帶果蔬、老鷹茶等特色體驗產業20萬畝。

實施「農村網際網路+扶貧」戰略,建立農村電商組織管理體系、能力建設體系、農村消費下行體系和農產品上行體系,在第一批30個「村淘」服務點基礎上,在37個貧困村分批建立農產品上行服務站,推進電商資源與貧困村產業資源有效對接,力爭年內推出2個農特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加大實施勞務輸出工程,力爭轉移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9.9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8.2億元,走好釋放人口紅利的路子。

該縣推動烤菸計劃向23個宜煙貧困村傾斜8339畝,落實「五隻羔羊」項目35889隻,實施貧困勞動力就業培訓9456人,靈活幫助貧困戶實現年內脫貧的近期目標。

「強大的產業是貧困群眾增收的倚仗。要把精準脫貧的著力點放在產業發展上,緊緊圍繞貧困戶布局產業,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條件,依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特色優勢產業,確保貧困戶增收有項目、致富有保障。」該縣正加快構建特色農業體系,賦給貧困群眾足夠的奔康力量。

(原標題:會東:「3+X」點燃脫貧奔康動車)

本文來源:四川在線-四川農村日報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增與減:震後三年九寨溝脫貧奔康的新答卷
    「3年過去了,我們重新吃上了旅遊飯,高峰期一天接待遊客200人次,收入也在增加。」扎西的經歷,是九寨溝縣打好災後重建與脫貧攻堅「雙重」戰役的縮影。3年前,包括扎西在內的九寨溝縣4萬多名旅遊從業者,因一場地震生活受到影響;震後3年,在97%群眾實現再就業、重新吃上旅遊飯的同時,全縣拔掉「窮根」奔小康。
  • 四川閬中:貧困小山村蝶變脫貧奔康幸福村
    (資料圖片) 張曉東 攝中新網成都7月7日電 題:四川閬中:貧困小山村蝶變脫貧奔康幸福村作者 王爵 張曉東 陳琳位於四川南充閬中城區45公裡的石灘鎮藥柏村是一個典型的貧困小山村,村級整體水平發展滯後,面對整村落後的實情,閬中市社保局23名幫扶幹部並未退縮,2017年鄭重接過了村裡145
  • 九寨溝加快建成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奔康典範
    與全國其他地區不同,九寨溝面臨著特殊的時代考題:一手抓災後重建,一手抓脫貧奔康——九寨溝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省88個貧困縣、藏族聚居區32個貧困縣之一。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因自然災害推遲脫貧「摘帽」的縣。
  • 中國橘鄉 古韻井研:脫貧奔康走出「新路徑」
    近年來,在脫貧奔康的浪潮中,42萬井研人發揚鑿井煮鹽的工匠精神,全力推進體制機制、產業扶貧、特困幫扶等方面的創新,乘風破浪,開闢出有井研特色的脫貧奔康「新路徑」,人們的日子過得比「橘」還要甜。2019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6761戶17505名全部脫貧,10個省定貧困村整體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降為0。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潮州:香茗,工夫在非遺;脫貧,路顯山水間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潮州:香茗,工夫在非遺;脫貧,路顯山水間金羊網  作者:朱智祥  2020-11-07 金羊網訊 記者朱智祥攝影報導:「文化底蘊有了,制茶教材有了,我們潮州鳳凰單樅茶願能發展為世界級的非遺項目
  • 南充市南部縣鄉村旅遊人氣旺 脫貧奔康底氣足
    發展鄉村旅遊,讓曾經的貧困村華麗變身,村子美了,村民腰包鼓了,脫貧奔康的底氣更足了。窮山村有了「致富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近日,南部縣「文化惠民·走進蓮鄉」系列活動在該縣流馬鎮黑龍觀村蓮花博覽園舉行,成片的荷花競相綻放,亭亭玉立於荷田上,陶醉了八方遊客。
  • 【脫貧門道】貧瘠土地產業支撐 助推群眾奔康步伐——記鄉城縣洞松...
    【脫貧門道】貧瘠土地產業支撐 助推群眾奔康步伐——記鄉城縣洞松鄉脫貧奔康路 2020-12-14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省小金縣建設「四好農村路」助力脫貧奔康
    精準脫貧 交通先行——四川省小金縣建設「四好農村路」助力脫貧奔康「道路通則百業興」,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的定點幫扶下,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將建設「四好農村路」作為高質量實現脫貧奔小康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努力實現鄉鎮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通達率、通暢率均達100%,為縣域經濟發展、全縣脫貧奔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並最終在2019年4月成為交通運輸部定點扶貧四縣中第一個摘帽的貧困縣。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潮州:泡在茶杯裡的「超級產業」
    「脫貧奔康 粵來粵好」網絡主題宣傳活動5日來到潮州,一起探尋精準扶貧如何讓泡在茶杯裡的「超級產業」越來越香。  走進叫水坑村,茶香撲面而來。每當客人來到,村裡人總會拿出好茶待客。近幾年,叫水坑村的整體茶葉品質有了質的提升,而這與潮州市府辦駐叫水坑村扶貧工作隊的扶貧工作關係密切。
  • 青白江企業建中藏藥科研示範基地助推九龍縣脫貧奔康
    鍾欣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4日電(孔祥豔 鍾小俊)10日至12日,成都市青白江區企業四川中康源醫藥有限公司與九龍縣政府磋商,定於湯古鄉流轉土地70餘畝,總投資1000萬元,建設集科研、示範、培訓、推廣、質量檢測和收購加工、倉儲物流為一體的中藏藥科研示範基地。基地建成後,將大力推動九龍縣中藏藥產業發展,助推九龍縣脫貧奔康。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圖說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廣東故事」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圖說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廣東故事」央廣網  作者:夏燕  2020-11-07 「紫金客茶谷」是廣東省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紫金縣茶葉產業園的核心示範區
  • 用新作答時代考題 四川省九寨溝加快建成民族地區綠色發展脫貧奔康...
    與全國其他地區不同,九寨溝面臨著特殊的時代考題:一手抓災後重建,一手抓脫貧奔康——九寨溝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省88個貧困縣、藏區32個貧困縣之一。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因自然災害推遲脫貧「摘帽」的縣。
  • 法治,在「金色故鄉」助燃奔康炬火!
    生存環境惡劣、基層政權薄弱、社會矛盾尖銳等問題相互交織,已成為脫貧攻堅的「攔路虎」「絆腳石」,嚴重阻礙了脫貧奔康進程。「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就越要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鞏固脫貧成效提供有力支撐。」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共享民宿、標準化管理……梅州大埔縣這個...
    大洋網訊 2020年11月4日,「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大型採訪團來到了具有全域旅遊美譽的梅州市大埔縣西河鎮,近距離體驗了漳北村的民宿生活,同時也觀摩學習了標準化管理是如何推動實現廣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
  • 【脫貧奔康·粵來粵好】原來「鴨屎香」的原產地就是這裡!揭秘潮州...
    11月5日,南方網記者跟隨「脫貧奔康·粵來粵好」採訪團來到潮州,尋找鳳凰單叢茶背後的致富密碼。「小眾茶」走向大眾:培育高質茶葉,拓寬銷售渠道在海拔1497.8米的鳳凰山上,記者站在觀景臺上俯瞰茶山,一株株茂密的茶樹像梯田一般整齊羅列,藍色的水庫藏身於茶山之間,景色秀美,風景如畫。「單株採摘,單株制茶,單株銷售,這就是『單叢』茶。」
  • 有一個溫暖的地方,叫會東
    會東平均氣溫16.2℃,冬暖無嚴寒,夏短無酷暑,四季如春,是康養度假的好去處。會東發布 | 來源這樣的會東,你愛了嗎?會東發布 | 來源老君峰地處涼山彝族自治州南端、金沙江中遊的西北側,位於會東縣鐵柳鎮境內,有著「巴蜀南來第一峰」的美譽。景區集陽光康養、文化體驗等於一體,歷經風霜歲月的山川巨石,經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神猴拜月」「老君煉丹」等景點惟妙惟肖。
  • 廣安區:柚菜結合以短養長 助推群眾脫貧奔康
    近年來,廣安市廣安區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優勢,著力發展長效主導產業,讓貧困群眾穩步脫貧致富奔小康;同時大力發展短效特色產業,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加快群眾脫貧步伐,助力致富奔康。石盤龍鳳青菜香,歡聲笑語採摘忙。
  • 傳承匠心,脫貧奔康丨四川巾幗阿西巫之莫,帶你走進彝族繡娘針下的...
    傳承匠心,脫貧奔康丨四川巾幗阿西巫之莫,帶你走進彝族繡娘針下的脫貧故事 2020-04-08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曾消失的馬幫又回來了,脫貧奔康,喇塔馬幫
    脫貧奔康領頭人商隊成立了,但沒有人知道,一開始,喇塔馬幫的馬匹司機只能牽著他們的馬,步行到有很多遊客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地推銷自己。後來,大篷車的成員、中窪聯社大學的船長郭品初把大篷車的信息發到了網上。喇塔逐漸變得有點受歡迎,並開始運營該線路。
  • 建中藏藥科研示範基地 成都青白江企業助推九龍縣脫貧奔康
    基地建成後,將大力推動九龍縣中藏藥產業發展,助推九龍縣脫貧奔康。據了解,項目位於九龍縣湯古鄉,總投資1000萬元。四川中康源醫藥有限公司代表還實地考察了九龍縣踏卡鄉、斜卡鄉、小金鄉、烏拉溪鄉,籤訂了1000畝黃芪試種植收購合同。據悉,九龍縣正大力推進項目建設,精準扶貧工作實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為持續提高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