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郵輪經濟調查(上)丨「全球第四」郵輪母港的下一站

2020-12-16 上觀

除了浦東機場,上海出入境人次最多的口岸在哪裡?過去這個答案顯然是虹橋機場。如今,上海的「第二大旅檢口岸」已經從空港向海港轉移。2016年,上海寶山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口岸全年接待出入境人員近380萬人次,超過了虹橋機場。   

 

近年來上海郵輪經濟的發展有目共睹。速度和規模突飛猛進,是其前期發展的鮮明特徵,而在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當下,上海郵輪經濟如何順應大勢,邁出轉型升級的下一步?   

 


闖出來的新興產業   

 

10年前,寶山吳淞口碼頭還是一個貨運碼頭,岸上的鋼渣堆場,起風時塵土飛揚,下雨時就成了一片爛泥地。   

 

2008年開始建設,2011年郵輪港開港,當年接待出入境遊客2萬人次。到了2016年底,遊客人次從2萬突飛猛進到280多萬;郵輪旅遊從新奇的舶來品,變成了走進千家萬戶的旅遊產品。吳淞國際郵輪港已經成為規模亞太第一、全球第四的郵輪母港,郵輪經濟也成為上海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對區域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新興產業之一。   

 

郵輪經濟從歐美向亞洲東移是大趨勢,但很少有人能預料到它在上海能取得這樣的市場成功。   

 

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中國經濟增長、居民收入增長、出境遊人數連年創新高是發展的機遇;同時又坐擁交通便利的深水良港,背靠長三角的「黃金市場」。   而抓住機遇、趁勢而上,那一股子闖勁,同樣是郵輪經濟在上海開花結果的關鍵因素。   

 

上海郵輪經濟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市場的力量,摸著石頭過河,是其發展的鮮明特徵。上海郵輪產業先從北外灘起步,但因為地理條件的原因,在實踐中,發展重心轉向了吳淞口;在吳淞口,寶山區政府與上海長江輪船公司合資成立郵輪港公司,政府給予周邊基礎設施配套支持,港口建設和運營則充分依靠企業,尤其是吸引外資郵輪企業集聚,一開始就以國際化的標準和開放的模式推動產業發展。   

 

面對快速壯大的中國郵輪市場,各方利益訴求不一,競爭日趨激烈。但在上海,郵輪產業既鼓勵競爭,更倡導在共同利益下開展合作。亞太郵輪大會連續在滬舉辦,全球各大郵輪相關企業雲集,共同為上海郵輪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藉助上海國產豪華郵輪建造項目,郵輪產業上中下遊企業合作發起投資基金,形成利益共同體。

 

「上海郵輪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和市場兩隻手各司其職,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則在配套設施和服務保障方面全力以赴。培育經濟新動力,就需要這樣的方式。」產業經濟學家指出,無論下一步郵輪經濟怎樣轉型升級,這條路徑必須堅持。   

 


「全球第四」後的冷靜思考   

 

3年前,眼看市場增速遠超當初預期,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開啟了二期擴建工程,追加投資10億元,分別新建兩個大型郵輪泊位和客運大樓。今年二期開港後,將形成四船同靠、年接靠國際郵輪800至1000艘次的運營能力。   

 

就在全新的碼頭即將亮相之際,郵輪港經營管理者還在忙著另一件大事——船票試點,去年12月起,郵輪船票將在皇家加勒比郵輪上率先推出。「如今我們在船票試點等領域上花的精力,並不比擴建碼頭等工作少。」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公司董事長王友農說。   

 

郵輪港經營者介紹,近年來,隨著市場井噴,最先感受到的是硬體不足,源源不斷的新船加入吳淞口母港,船要進出、人要上下,所以基礎設施擴建必須儘快跟上;但逐漸發現,相比硬體投入,更重要的是理念和模式。「如果一味追求規模和速度,低價低質的惡性循環就會出現,發展就會失去根基。」   

 

高速發展後,相比前兩年,郵輪旅客數量增速有所放緩,一方面是遊客對產品和服務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市場秩序、配套服務等環節也需要按照發展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尤其是提升郵輪經濟的發展質量,已成當務之急。   

 

「經過這幾年的快速增長,我們一直來不及做更多的建設,一直在忙於如何增加供應量,滿足需求爆發式的增長,我認為現在速度慢一點,正好給了我們調整、思考的機會。」全球最大郵輪經營企業嘉年華集團中國區主席陳然峰表示。   

 

他認為,上海郵輪產業可以對標邁阿密等全球領先的郵輪母港,著力研究產品和服務能否做得更好,相關政策能不能跟上,郵輪目的地建設可否創新,郵輪文化怎樣宣傳,航線、岸上遊等方面是否能夠改進提升。   

 

「船票制度試點就是我們慢下來,提高發展質量的一個切口。」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經營管理者介紹,前期國內旅行社包船的模式極大地推動了郵輪經濟規模快速提升,但完全依賴這種模式,就會帶來權責不清、惡性價格競爭等弊端。目前,在交通部授權、上海市交通委牽頭下,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在國內率先試點船票制,突破一系列原有政策障礙,旨在維護郵輪運輸各方的合法權益,為郵輪市場提供質量提升的一個樣板。   

 


從「線性增長」到「乘數增長」   

 

最近,吳淞口碼頭後的腹地——寶山工業園裡入駐了兩家企業,中船集艾、中船瓦錫蘭,它們以合資的形式,都是第一次進入中國的豪華郵輪建造的供應商企業。

 

2016年,在中船集團、中投公司、寶山區政府、美國嘉年華集團、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和英國勞氏船級社六方合作推進國產豪華郵輪製造的背景下,上海中船國際郵輪產業園在寶山工業園區掛牌。   

 

「芬坎蒂尼向上海公開了其2000多家供應商的名單,200多家核心供應商將跟著芬坎蒂尼一同來上海,從無到有形成年產值10億美元規模的配套產業。」上海市寶山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雷曙光介紹。   

 

規劃有著良好的前景,但相比數年間一躍而起的郵輪旅遊消費,郵輪製造業將是漫長工程。首批國產豪華郵輪交付需要約六年,即便是建一個供應商體系,也需要白手起家,逐步培育,期間需要投入的成本更是高得驚人。   

 

然而對提升上海郵輪經濟發展質量來說,從郵輪旅遊業的下遊,向郵輪製造業的上遊延伸,卻是勢在必行之舉。   

 

「直觀地看,豪華郵輪已經是大眾消費,中國的市場承載量巨大,未來中國市場需要超過100艘的豪華郵輪,它帶來的工業價值量非常大。」中船集團總經理吳強表示,豪華郵輪同時又屬於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依託郵輪市場優勢發展郵輪製造業,能帶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邁向高端。   

 

而從產業經濟角度觀察,發展郵輪製造,也能為郵輪母港服務。郵輪經濟研究專家介紹,母港不僅僅是豪華郵輪的遊客始發港,不光是有港口和乘客,還要有能讓船離不開的「特別之處」。   

 

上海郵輪經濟的前十年發展,是線性的增長,它基本上是單純的旅遊業,產值、利潤、稅收都來自遊客的消費;郵輪旅遊還有一些在岸上的衍生品,如餐飲、住宿等等,也是來自遊客的消費。   

 

放眼世界的郵輪母港,一般都有「一技之長」,比如有的母港有建造、維修豪華郵輪能力,有的母港船供體系發達。正是因為這些郵輪母港的多樣功能,即便當地旅遊市場有所波動,豪華郵輪還是會「以港為家」;而當市場需求旺盛時,郵輪的製造、維修、船供等產業與旅遊業相輔相成,郵輪經濟發展便能從「線性增長」發展到「乘數增長」。

相關焦點

  • 全球第四大郵輪母港上海吳淞郵輪港入境旅客突破千萬
    央廣網上海5月17日消息(記者 周洪)明天(18日),載著3400多名旅客的地中海「輝煌號」將首航靠泊有著「東方之睛」美譽的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屆時,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將迎來第一千萬名入境遊客。作為第20艘將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作為母港的大型郵輪,它將帶著4000名旅客從這裡開啟中國首航,踏上往返日本博多的5天海上之旅。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於2011年10月15日正式開港。繼2014年超過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大郵輪母港後,於2016年超越西班牙巴塞隆納,成為全球第四大郵輪母港。
  • 上海成為全球第八大郵輪母港
    上海成為全球第八大郵輪母港 2016-03-07 15:04:133月7日電 (記者 姜煜)上海市口岸服務辦公室主任張超美7日在「2016年上海口岸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透露,2015年,上海口岸出入境(港)國際郵輪688艘次,同比增長26.9%,已成為全球第八大郵輪母港,今年上海將落地實施多項針對郵輪旅客的入境優惠政策。
  • 「五霸」爭雄中國郵輪母港
    企業觀察報記者 莫豐齊 中國郵輪經濟經過10年發展,如今已進入一個重要節點。近日,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接受企業觀察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過去10年,主要是消費者對郵輪度假的認識階段,是傳播郵輪知識、文化的階段。
  • 上海寶山叫響「郵輪經濟」品牌
    寶山堅持在郵輪產業鏈延伸拓展上做文章,把郵輪旅遊「過路經濟」轉化為母港所在地「產業經濟」  載著3400多名旅客的地中海「輝煌號」日前靠泊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由此迎來了該港第1000萬名出入境旅客。  作為第20艘將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作為母港的大型郵輪,將帶著4000名旅客從這裡開啟中國首航,踏上往返日本的5天海上之旅。
  • 郵輪經濟,上海新招牌
    從最初引入舊船改裝到現在的新船度身訂製,這是國際郵輪公司看好上海郵輪經濟的的最直接表現。除了歌詩達郵輪,皇家加勒比遊輪超量子系列第一艘豪華郵輪「海洋光譜號」也將於6月初開啟中國母港首航,在量子系列郵輪的基礎上,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公司對「海洋光譜號」的客房、餐飲、娛樂和科技等設施進行全面升級和突破,這艘全新打造的標誌性豪華郵輪將為中國郵輪市場帶來裡程碑式的革新與突破。至此,上海母港郵輪將達到22艘。
  • 又來兩艘豪華郵輪!今年上海母港郵輪將達到22艘
    原標題:又有兩艘豪華郵輪來滬  據《勞動報》報導,又有兩艘豪華郵輪要來上海了。記者昨日從寶山區召開的郵輪經濟通氣會上了解到,隨著今年3艘大型郵輪陸續在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投入運營,今年上海母港郵輪將達到22艘。
  • 轉載|2017暑期上海母港出發郵輪大全
    在已經閉幕的SWTF2017上,上海世界旅遊博覽會迎來了三家知名的郵輪公司共同參展,史無前例!趁著暑假來臨之際,小編特轉載這篇《2017暑期上海母港出發郵輪大全》供各位參考。也是中國母港第一艘環球航行的郵輪。由於今年大西洋號7月要赴深圳母港執行華南航行,今年在上海體驗這艘郵輪的航次並不多,只有8月的幾個航次可以選擇。相關連結歌詩達郵輪大西洋號,這麼介紹是不是更有感覺?
  • 打造民族郵輪品牌:星旅遠洋郵輪「鼓浪嶼」號上海母港首航
    此次上海至日本福岡之旅,標誌著星旅遠洋郵輪正式開啟上海母港運營。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居民消費水平逐漸提高,郵輪旅遊日益成為我國居民消費新的增長點。中國旅遊集團作為我國最大的旅遊央企,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旅遊產業集團為戰略目標,擁有涵蓋旅行服務、旅遊目的地投資運營、免稅零售、酒店運營、旅遊金融等在內完整的旅遊全產業鏈條。
  • 《2019郵輪綠皮書》解讀全球郵輪經濟十大最新熱點
    10月10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2019 Seatrade亞太郵輪大會聯合發布了《郵輪綠皮書: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2019)》(中英文版,以下簡稱「綠皮書」),解讀了世界及中國郵輪經濟發展的十大最新熱點。
  • 青島郵輪母港深耕郵輪市場
    提起郵輪旅遊,人們大多認為它是一種時尚浪漫的旅行方式,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隨著國內百姓生活質量的改善、休閒度假理念的轉變以及郵輪文化的宣傳普及,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郵輪出遊,成為一種新時尚。2015年投入運營的青島郵輪母港,從建設時間來看,在國內一眾郵輪母港中是「年輕人」。
  • 亞洲第一大郵輪母港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防疫戰」紀實
    海關嚴格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口岸防控技術方案》,經過測溫、流行病學調查,向郵輪港出入境旅客中體溫異常者發放轉診卡或就診方便卡,轉地方指定的醫院進一步排查。人員的轉送涉及到邊檢、衛健委、交通委等部門,各方都積極行動起來,確保相關人員安置無縫銜接,這是一套『組合拳』,也是一場『接力戰』。」上海寶山區濱江委主任江瑞勤說。
  • 青島郵輪經濟加速起航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圖為「喜悅號」郵輪在青島郵輪母港開啟全球首秀。(資料圖片)圖為青島郵輪母港客運中心。(資料圖片)中國首個郵輪經濟發展指數「青島郵輪經濟發展指數」日前發布。指數披露,當前青島郵輪旅遊剛性需求巨大,郵輪經濟發展強勁。
  • 上海寶山:打響郵輪經濟「四大品牌」
    人民網上海5月18日電 (記者勵漪)今天,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迎來第一千萬名出入境旅客。與此同時,「吳淞口郵輪家族」迎來又一位重量級新成員:全球最大家族郵輪企業地中海郵公司的「輝煌號」,它成為以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作為母港的第20艘大型郵輪,今日還將帶著4000名旅客從這裡開啟中國首航。
  • 郵輪經濟進入調整期
    中國成為全球第二的郵輪市場,上海母港躍居亞洲第一、全球第四。進入2017年,這一快速的增長態勢出現回落跡象,出入境郵輪旅客人次還是有所提升,但增速將有所減緩。未來十年,中國郵輪經濟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一張數據圖譜為郵輪經濟走向把脈。
  • 太子灣郵輪母港開港,掘金「藍色經濟」
    未來,太子灣郵輪母港將以郵輪母港為核心,全力打造集郵輪運營、餐飲購物、免稅貿易、旅遊目的地開發,酒店文娛、港口地產、金融服務等於一體的郵輪產業鏈。自去年重組以來,招商蛇口整合自身優勢,調整了業務布局,全面發展「園區開發與運營」、「社區開發與運營」、「郵輪產業建設與運營」三大業務板塊,進一步推行「前港-中區-後城」的運營模式。
  • 2014年上海已經超紐約成全球排名第8位的世界級郵輪母港
    2014年,以上海為母港的郵輪240艘次,同比增長42.9%。上海已超過紐約,成為全球排名第8位的世界級郵輪母港。
  •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亞洲第一國際郵輪母港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亞洲第一國際郵輪母港寶山通江達海,歷來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和航運樞紐。1909年,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在此創建,這是我國創辦的第一所培養航海人才的學校,素有「中國航海家搖籃」的美稱。通江達海的吳淞口,從此與海上航運結緣,在新時代交匯口,寶山抓住國際郵輪產業東移的先機,趁勢借力,建設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 廈門國際郵輪母港昨迎來豪華郵輪「世界夢號」
    泊位改造  接待能力升至全球一流  日前,廈門母港交出一季度驕人成績單。廈門國際郵輪母港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廈門母港泊位改造工程於4月初全面完成,已具備迎接世界最大22.5萬總噸郵輪的硬體水平。港口接待能力是郵輪產業鏈中的基礎結構,自本世紀初,廈門母港就積極建設專用郵輪泊位、碼頭,此次升級後,接待能力提升至全球一流。  「廈門的郵輪港口條件很好,對郵輪公司形成強大吸引力。」
  • 豪華郵輪「銀影」號靠泊天津國際郵輪母港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清晨,從大連駛來的巴哈馬籍豪華郵輪「銀影」號(Silver shadow)順利靠泊天津國際郵輪母港。作為國際公認的奢侈型郵輪,接近3萬噸級的銀影號載客量僅為400人,本次隨船到港遊客為227人。「銀影」號是義大利銀海郵輪集團旗下的一艘郵輪,雖然郵輪規模不算龐大,額定載客量僅為400人。
  • 南沙郵輪母港運營一年穩居全國第三
    郵輪一響,黃金萬兩。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加快建設現代化旅遊經濟體系,廣東郵輪產業大有可為。目前,廣東共擁有兩座郵輪母港——廣州南沙港郵輪母港和深圳太子灣母港,加上香港的啟德碼頭,形成了全國獨一無二的郵輪產業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