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很多人叫錯,它的真名叫古早蛋糕,溫潤細膩的口感勝過戚風

2020-12-19 心滋味手工美食

我有個朋友,他心血來潮的時候也烤過一些蛋糕類的,他跟我說他始終做不成功戚風蛋糕,真的是快要氣瘋。後來他一個朋友也是喜歡做烘焙,教他做了另外一種蛋糕,他說朋友家告訴他這是海綿蛋糕。然後我說,海綿蛋糕我不喜歡,太幹了,口感太燥,要不我給你推薦一個方子教程?這款蛋糕的難度很低,口感還很溫潤,外觀是細膩的很有彈性的。等我把我以前做的教程發給他看以後,他驚訝的說:天哪!這不就是我做的海綿蛋糕嗎?給我朋友教我的做法一模一樣。我一聽,感覺被驚訝到的應該是我吧?明明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古早味蛋糕,怎麼了到他們的口中和他們的概念中就變成海綿蛋糕了?那麼真正的海綿蛋糕他們又該如何稱呼?後來,我在百度看別人的教程帖子上也經常看到這些誤導,其實做法都是一樣的,配方也差不多,但是那些發帖的人太不嚴謹,告訴大家這是什麼最易成功的戚風、或者這是海綿蛋糕之類的。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給大家糾正一下,不要再叫錯了它的名字,作為已漸漸上路的烘焙達人來說,你們很有必要了解和清楚每一種蛋糕的稱呼。

古早味蛋糕,在閩南語中是古舊的意思,就是這種蛋糕有著最古老傳統的風味,如今仍然被大家所痴迷,尤其是在臺灣更加風靡。

它的口感比戚風更溫潤細膩,彈性十足,出爐時我甚至會忍不住彈一下它,享受它「嘭嘭嘭」顫抖的節奏。

而做法上也沒什麼難度,只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沒有戚風易保存,因為水分含量比較大,放置時間越長會越潮溼,所以要及早食用,雖然放置個3-4天沒有問題,但是越早食用口感會越好。

下面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古早味蛋糕的配方和做法。

準備原料——(此方適用8寸方模)

雞蛋 6個

玉米油 70g

低筋麵粉 90g

牛奶 60g

糖粉 80g

(白砂糖用料理杯打成粉即可,我這個方子是低糖版,喜歡吃甜一點的自己適量增加10-15g)

鹽 0.5g

檸檬汁 幾滴

做法步驟——

1、準備一個乾淨無水的奶鍋或盆子,倒入玉米油,小火加熱約20-30秒,當鍋底的油出現裂紋,用手觸摸鍋子邊緣,感覺已經很燙手就可以關火了。

燙麵糊

2、倒入低筋麵粉,並迅速用蛋抽劃拌均勻,再加入一勺糖粉攪勻(前面稱好的糖粉中取一勺約10g即可)。

3、放置冷卻一會,當用手摸鍋子已經溫溫熱(大概40-50℃)時,倒入牛奶攪拌均勻。

加入蛋黃攪拌後的麵糊會像絲綢一樣細膩

4、另外準備一個無油無水的打蛋盆,打入蛋清,把蛋黃分離出來放在麵糊中,攪散均勻。

5、蛋清中加入食鹽和檸檬汁,用電動打蛋器低速擋打發出均勻的魚眼泡,全程注意邊緣和底部都要打到。

6、剩下的糖粉碗中,約取1/3加入到蛋清中,中速擋打發至泡沫細膩。

7、再加入1/3的糖粉,高速擋打發至出現清晰紋路。

8、最後將糖粉全部倒入,中低速擋打發一小會,當關掉打蛋器提起打蛋頭時能帶出大彎勾時,便是溼性狀態了。(這種蛋糕不需要像打發戚風那樣要打到硬性狀態)

只需要打發至溼性泡發狀態

9、用矽膠鏟取約1/3的蛋白霜放入蛋糊中,繼續用蛋抽輕輕攪拌一下,當蛋白霜已經散開了,就換矽膠鏟翻拌均勻,這裡主要是把鍋底的蛋黃糊翻拌上來。

10、把拌好的蛋糊全部倒入蛋白霜中,用矽膠鏟翻拌均勻就可以了。

11、烤箱預熱上火140℃,下火160℃,烤架放置在烤箱底層,準備一個比蛋糕模具大一點的深盤,裡面注水約2-3cm高。

12、將蛋糕糊倒入模具,此配方適用模具為8寸方模,用刮刀抹平。(記得要提前把模具鋪好矽油紙哦!)如果是活底的模具,還需要在底部包上一層錫紙,以防漏水。

蛋糕糊倒入模具用刮刀刮平整

13、把模具放在注好水的深盤中,放入烤箱烤15-20分鐘後,將上火也調至160℃,繼續烤30-35分鐘。(這裡不用太糾結時間的多少,視各人烤箱大小和溫差,表皮上色較深時就可以了,不會烤乾的。)

迷人的色澤

14、烤好以後取出來放在晾網上,揭開邊緣的矽油紙晾涼。

15、用蛋糕專用切刀把蛋糕切成塊,裝盤於室溫乾燥處保存便可,記得儘早吃完哦。

這款蛋糕的表皮不像戚風那麼脆弱、易裂、易脫,所以烤出來的效果比戚風漂亮,給它打上烙印也是極美的。

相關焦點

  • 比戚風更好做的古早蛋糕,綿軟細膩,口感溼潤,營養好吃零失敗!
    「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味的詞,是形容用簡單的調料和單純的做法來製作料理,也是說用古老的方法來製作食物,那種味道就叫做「古早味」。古早味蛋糕不用攤涼,也不用倒扣定型,只要稍等片刻就可以切來吃了。口感綿軟細膩,像雲朵般的輕柔。
  • 古早蛋糕和戚風蛋糕的區別在這,很多人不懂,學會這幾點,超細嫩
    蛋糕一般都用來做早餐或者是零食,今天做了一大盤的古早蛋糕,綿軟細膩,看上去就有食慾,發到朋友圈後很多人評論說是戚風蛋糕,當時就在朋友圈跟他們講解了一番,關於古早蛋糕和戚風蛋糕的區別,很多人不懂,下面我就教大家幾招,學會這幾點,讓你做出好吃的古早蛋糕,吃起來超細膩。
  • 一拍一顫,風靡全網的古早蛋糕配方揭秘,細膩綿軟,比戚風還好吃
    它的原名是古早味蛋糕。市場上的古早味蛋糕來自臺灣,這款蛋糕其實比較像是戚風蛋糕。古早味是閩南語,臺灣人和閩南人用古早味來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詞,也理解為「懷念的味道」。古早味蛋糕,非常受大家歡迎,很多經典的蛋糕店都排起長隊,今天我們來揭秘麵包店古早味麵包的做法。因為古早蛋糕和戚風蛋糕比較像,但是卻比戚風蛋糕容易成功,而且比戚風蛋糕口感也是更加綿軟,有入口即化的感覺,所以古早蛋糕更受大家歡迎。
  • 口感比戚風更軟一點,八寸古早蛋糕
    軟綿綿的古早蛋糕 口感比戚風更軟一點 一直很喜歡的一款蛋糕 做起來也簡單又方便 ️攪拌好的蛋液很細膩
  • 細膩柔軟的古早蛋糕,蛋白打發和水浴法是關鍵,掌握好準成功
    很多人不明白「古早」是什麼意思,「古早」也稱「古早味」,意思是沒有多餘的增加物,用古老的方法還原其本真的味道。如今這古早味在很多食物上都這麼稱呼,也是人們追求天然食物的一種體現。 古早味蛋糕聽著很高深,其實只要掌握了戚風蛋糕的手法,就沒啥可難的。
  • 大叔教你古早蛋糕,口感細膩,簡單易做,超級好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分享是一種美德~這是一款輕乳酪+古早蛋糕的結合版本,原本只是想試試看,然後吃到成品覺得非常喜歡所以記錄一下。在原味古早蛋糕的基礎上加入了奶油芝士,口感較之原味古早蛋糕會更溼潤一點,彈性是小於原味古早蛋糕的,但是那種duang~duang~的誘惑感沒有變,而且入口非常細膩,奶香濃鬱。古早味蛋糕,可早餐可甜點的蛋糕,不同於戚風和海綿蛋糕,單獨吃也超棒,燙麵水浴法,口感非常溼潤柔軟,細膩零毛孔,好吃到想哭!大家應該都會比較愛吃蛋糕吧!
  • 家裡如何做一塊完美的戚風古早蛋糕,這裡有它的秘密
    比如我們所喜歡的古早蛋糕。古早蛋糕的本體製作其實就是一種戚風蛋糕,但是這種戚風蛋糕在很早的時候就有,而且那時候製作的蛋糕並沒有過多的添加劑。是蛋糕最原始的味道,所以也被一輩人所熟記在記憶裡。今天在這裡給大家一起分享一款製作簡單,成功率高,在家也能輕鬆做的古早蛋糕。
  • 童年的味道,大叔教你古早蛋糕,口感鬆軟,香甜味美,超好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首發,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分享是一種美德~古早是閩南地區的方言,古早蛋糕就是指舊時的蛋糕,帶著些懷念意味,能夠讓人念念不忘,自是很好的。古早蛋糕就是這般,它沒有精美包裝,沒有特別食材,做起來簡單又方便,口感綿軟細膩,帶著淡淡的蛋香味,一口一口細細品嘗,讓人憶起那些溫暖的舊時光。古早蛋糕顧名思義,就是用樸實的食材製作出的具有經典、傳統的味道的蛋糕,它不需要複雜的技巧,一切都是簡單而實在,將食物本身的味道發揮得淋漓盡致。古早蛋糕雲朵般的口感,得益於「燙麵」的製作方法。
  • 綿軟細膩的古早蛋糕
    這個詞在福建閩南地區以及臺灣地區用得比較多,比如在臺灣節目裡會經常聽到主持人提及古早味的食物、古早味的店鋪……古早,它更多地代表的是一種「懷舊的味道」。  如今比較流行的古早蛋糕則是源於以前物資匱乏,蛋糕的做法也比較單純,只用到雞蛋、麵粉、牛奶、糖和油等比較簡單的材料,因此久而久之,就被人們稱之為古早蛋糕了。這期,記者教大家一起做綿軟細膩的古早蛋糕,通過味覺「穿越」到那個古樸的年代。
  • 2分鐘教你做網紅古早蛋糕,不開裂不回縮,口感細膩綿軟,0失敗
    古早味蛋糕好像火了很久了,似乎是我見過的「花期」最長的網紅蛋糕了,市場上的古早味蛋糕來自臺灣,這款蛋糕其實比較像是戚風蛋糕。古早味是閩南語,臺灣人和閩南人用古早味來形容古舊味道的一個詞,也理解為「懷念的味道」。
  • 古早味蛋糕的做法+配方,口感細膩綿潤,比戚風口感還好吃
    這款蛋糕確實有讓人吃了忘不掉的實力。剛出爐就迫不及待的來一塊,味道果然不同凡響,細膩綿潤,比戚風口感還好。早餐配著牛奶來一塊,隨著蛋糕在唇齒間融化,一天的心情也變得美美噠。 步驟8 打發到細膩再一次加糖。
  • 戚風蛋糕升級版,湯麵法+水浴法,做出來的古早蛋糕綿密柔軟
    在家已經做了好多次的戚風蛋糕了,每次都是很成功,如果你做的戚風蛋糕蛋白不容易打發,或者做好的蛋糕不蓬鬆,可以再看看島島之前的教程哦。零失敗的戚風蛋糕,Q彈綿軟,一次做兩個不夠吃這一次島島要開始做新品了,那就是網紅的古早蛋糕,其實古早蛋糕就是戚風蛋糕的升級版,所用到的材料也差不了多少,只是在製作的過程中,採用了湯麵法和水浴法,島島第一次做就成功了。
  • 比戚風蛋糕好吃的網紅古早蛋糕,只需掌握兩個竅門,成品細膩溼潤
    第一次製作這款蛋糕,就喜歡上了,比戚風蛋糕還要好吃。這款來自臺灣的古早蛋糕自從面世以來深受喜愛。Q彈柔軟、細膩溼潤之感,讓人覺得超有食慾,超大滿足。 其實這款網紅蛋糕的做法並不難,所用到的材料也非常樸實簡單。
  • 比戚風更好做的古早蛋糕,綿軟細膩,雲朵般入口即化
    準備今天就給兒子做古早蛋糕,第二天也可以吃 ,下午點心也是很棒的選擇。小編會分享做法,很簡單的,大家快來學習吧。【食材準備】食用油140毫升、低筋麵粉200克、純牛奶140毫升、雞蛋12個、白糖150克、鹽2克、醋少許。
  • 古早蛋糕,口感綿軟細膩,像棉花般輕柔
    古早蛋糕By 薄灰可做早餐可做甜點的古早蛋糕,最簡單的原料經過燙麵法後就那麼好吃,口感綿軟細膩,像棉花般輕柔,你們一定要試試。灰用的我店裡出售的9寸方形加高模具。9寸模具尺寸是24X24X8cm的加高款,這款模具做12蛋內的古早蛋糕都沒問題。大家用8寸或者18cm的方形模具來做其實也都是可以的,只是高度會不同。再搭配裁剪好的油布使用會更方便一些,沒有油布用油紙也可以噠。原料:低筋麵粉、玉米油、牛奶、雞蛋、細砂糖、鹽、香草精、白醋。
  • 古早蛋糕,細膩柔軟很好吃
    古早蛋糕By 昊媽小廚房用的是朋友的方子,但是她說我做的比她的還成功,哈哈,可能是烤箱給力,或者是人品爆發。做古早蛋糕,其實和戚風的區別就在於古早蛋糕要水浴法烤+配方裡用到的油要加熱才能用。看一遍過程,回過頭看,並不難,比包包子還簡單。作為一個不會捏出十五個褶子的南方人,我還是喜歡做西點。原料:蛋糕粉、雞蛋、細砂糖、玉米油、牛奶、檸檬汁、鹽。
  • 古早蛋糕的零失敗做法,綿軟細膩溼潤,比戚風更好做
    濃鬱的蛋香,黃澄澄的,這就是口感軟嫩,細膩溼潤的古早蛋糕,剛出爐的時候用手拍一下,還顫顫悠悠的非常誘人,就像剛蒸熟的雞蛋羹一樣~
  • 有的人叫它大頭菜,其實它真名叫兒菜,做成各種美食還能自己種
    有的人叫它大頭菜,其實它真名叫兒菜,做成各種美食還能自己種昨天去菜場買菜的時候,發現有一種菜非常的奇怪。它既不像萵苣也不像青菜,根比較粗壯,而且它的根是有多個菜根組合在一起,詢問老闆之後才知道它叫做兒菜。
  • 這蛋糕碰一下抖三抖,口感輕盈細膩,配方比例告訴你,一次就成功
    古早蛋糕其實算是戚風蛋糕的姊妹,但是它與戚風蛋糕的口感卻大不相同。戚風蛋糕吃起來鬆軟卻略有彈性,而古早蛋糕細膩溼潤尤為輕盈,剛出爐的蛋糕碰一下都能抖上三抖呢!這款蛋糕用的是燙麵法和水浴法,再採用低溫烘烤的方式製作完成的,別看這說起來有點複雜,只要用對配方比例,按照步驟操作保證一次就能成功,甚至比戚風蛋糕更容易駕馭,還不趕快試試!
  • 風靡全網會跳舞的古早蛋糕,黃金比例配方,不裂不塌不縮腰零失敗
    古早蛋糕這兩年也算是一款網紅蛋糕了,據說日本有個做古早蛋糕的已成了網紅打卡地了!其實古早蛋糕跟戚風蛋糕的做法沒什麼區別,主要就是採用了湯麵和水浴法,這樣做出來口感會比戚風蛋糕更細膩柔軟。而且一次成功率也高,新手小白做古早蛋糕會很容易建立自信,其實我也建議要學做戚風蛋糕,起步先學古早蛋糕,把整個做蛋糕的流程都熟練了,再去學習戚風蛋糕,這樣由易到難,再做戚風蛋糕時就會變得很簡單了,而且這樣學做戚風蛋糕一次成功率也就提高了。那我們先來說說什麼叫水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