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30歲娃娃魚中暑病危 後半身無法下沉(圖)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昨日,娃娃魚的尾部一直漂浮在水面上。 重慶晨報記者 甘俠義 攝

  30歲娃娃魚中暑病危後續>

  8月8日本報報導了《30歲的娃娃魚中暑病危》的消息後,這條娃娃魚已於8日上午被轉送到重慶動物園進行救治。昨日,在重慶動物園金魚館,重慶晨報記者見到了這條30歲高齡的娃娃魚。動物園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它的情況比較正常,動物園正在對它進行隔離觀察,等它完全適應了重慶的天氣和周圍環境後,再請專家給它會診。

  無外傷但尾巴無法下沉

  昨日,在重慶動物園金魚館的一個水池中,這條娃娃魚的頭和身體前半部分都貼著水池底部,但從身體中間部分開始向水面漂浮,而到了尾巴,約有20釐米的一截完全漂浮在水面上,這讓它的身體傾斜在水中。經過測量,娃娃魚體長大概1.1米。

  「身體漂浮、無法下沉是它目前的主要問題。」重慶動物園兩棲爬行類動物飼養員伍元春介紹。他說,目前這條娃娃魚整體正常,沒有表現出焦躁不安的情緒,各項生命特徵也很穩定。

  「昨天我看了晨報關於它的報導,當時就很擔心它是不是體表有什麼外傷。」伍元春說。

  「娃娃魚的皮膚就是它的保護層,如果是因為外傷,皮膚受損導致感染,從而引起它之前那些症狀的話,那麼情況就很複雜了。」因為擔心,8日動物園接到這條有異樣的娃娃魚後,伍元春第一時間就仔細檢查了它的外表和皮膚,所幸體表沒有發現明顯的外傷,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也沒有發現皮膚方面的其他異常。

  而對於娃娃魚出現的「身體漂浮」,伍元春表示,自己和其他同事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動物園的獸醫初步診斷後,也無法確定病因。於是園方決定,先對它進行隔離觀察,等它完全適應了主城的溫度和動物園的水質環境之後,再請專家教授給它細緻會診,找出病因。

  住「單間」享受循環過濾水

  目前,這條娃娃魚住的地方屬於金魚館的辦公區域,並不對外開放,環境很安靜。除了它之外,還有很多條娃娃魚也生活在這裡,不過只有這條娃娃魚是單獨住在一個水池中的。

  記者看到,水池的上方吊著一塊鐵絲網,鐵絲網上面疊放著兩塊海綿一樣的東西。水池裡的水正是從水管中流到這些海綿上,之後再流進水池,水池清澈見底。

  伍元春介紹,這是一套簡易的水循環過濾系統,因為娃娃魚對周圍水質要求比較高,如果含過多雜質或者有機質,不利於它們的生長,所以才要對水進行過濾處理。

  儘管剛剛換了生活環境,但記者看到這條娃娃魚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安,安靜地躺著,偶爾把頭露出水面,張張嘴,呼吸一點新鮮空氣,馬上又潛進水中,還弄出很多氣泡。

  「難道它是想進食?」看到這種情況,伍元春立刻捉來了一隻人工養殖的小青蛙,用長鉗子夾住送到了娃娃魚的嘴邊。只見,娃娃魚遲疑了一下就張開嘴咬住了青蛙,不過在它又張嘴準備把青蛙吞進去的時候,這隻青蛙卻逃跑了。

  伍元春又找來一隻青蛙,不過這次娃娃魚的動作過猛,沒有看清它到底吃沒吃到。伍元春又試了兩次,但娃娃魚再也沒有張嘴,反而爬到池子的另外一個角落去了。

  「昨天它來了之後,我們就沒給它餵食,想等進一步穩定之後再說。可能是今天天氣涼快一些,它稍微有點想吃東西的意思了,但好像也不是很想吃。」伍元春說。

  昨日,水池中的水溫在25.5℃左右,伍元春說到了最熱的時候,水池的溫度可能會接近28℃,但因為娃娃魚屬於變溫動物,只要不是過於劇烈的溫差變化,它們還是能夠適應。

  尾巴沉入水底好像很難受

  昨天,伍元春還說到了一個細節,在這兩天的觀察期間,曾經有一段時間,這條娃娃魚把自己的尾巴「硬生生」地沉到了水底。也就是說,它還是能夠控制自己這部分的軀體。但是過了一會,尾巴又浮了上來,「好像感覺把尾巴硬壓在水底,讓它有些難受似的。」伍元春說。

  對於娃娃魚身體漂浮的原因,伍元春猜測:「會不會是因為它吃的東西不合理,導致自己尾巴部分的脂肪過厚,在水中的浮力過大呢?」

  不過,他表示這僅僅是猜測而已,真正的病因,要等到專家會診之後才會揭曉。

  重慶晨報記者 王寒露

相關焦點

  • 喝一口冰鎮可樂 重慶一中年男子中暑倒地(圖)
    信息 喝一口冰鎮可樂 重慶一中年男子中暑倒地(圖) 2016:54 來源:重慶晨報 本報記者 甘俠義 攝  本報訊 (記者 譚遙)前天,50多歲的羅先生在路邊等車,因為天氣太過炎熱,他拿著手中的冰鎮可樂,猛喝了一大口,突然倒地不省人事。  一口可樂喝「翻」老人  羅先生今年56歲了,不愛喝酒,但喜歡喝可樂。前天上午10點過,羅先生在沙坪垻梨樹灣融匯溫泉城附近的公交車站上等車。天氣實在是太炎熱了,羅先生躲在樹蔭下,手上拿著一瓶冰鎮的可樂。
  • 重慶驚現「巨型」娃娃魚 體重超過40斤
    重報移動傳媒9月4日訊(記者 餘志斌 蒲靜)3日早上7點左右,重慶永川神女湖水域驚現一隻「巨型」娃娃魚,體長近1.3米,重達40多斤。
  • 四川小夥震後養娃娃魚,從年入5萬到年入百萬,十年收入翻20倍
    過去一年,我們採訪了在大涼山腹地的懸崖村,幫村民賣農貨的女生陳陽;我們結識了55歲創業,76歲成網紅的「醜橘奶奶」;我們還找到了設計、製作旗袍的90後曾四斤,以及因為愛吃,而變成專業吃貨的「品兔師」。春節前,我們又回訪了在汶川地震帶上的安縣人賈永德,以及重慶人袁雪飛。
  • 96歲老人養娃娃魚4年 送養後依依不捨
    ■ 都市時報全媒體實習記者 彭雲 實習生 李仕來  11月9日,96歲的退伍老兵顏嘉銘心裡悶悶不樂。11月6日,他把養了4年的娃娃魚送到野生動物拯救中心。這幾天他一直放心不下他的娃娃魚。  養娃娃魚的事要從4年前說起,2016年,顏嘉銘買保健品時,娃娃魚被作為禮品送給了顏嘉銘。
  • 李滄一水庫現娃娃魚 或是人工養殖後放生(圖)
    在水庫裡撈上的娃娃魚。  半島都市報4月12日訊(記者 劉玉凡) 12日下午,市民劉先生在李滄區青山路和棗山路路口一水庫捕魚時,發現漁網中出現一條四爪「怪魚」,劉先生趕緊把它放在水箱中。經過專家鑑定,這條「怪魚」其實是條娃娃魚,很可能為人工養殖後放生。
  • 丹東驚現野生大小「娃娃魚」!一模一樣,一個「巨大」,一個「袖珍」
    外表看一模一樣但一個「巨大」,一個「袖珍」4月14日,寬甸青山溝鎮滴水砬子村四組村民趙德龍在青山溝風景區青山飛瀑下的潭水裡發現一條深褐色的魚,以為是鯰魚,撈上來後發現這條背部有暗黑色花紋的魚竟然有四隻爪子。趙德龍覺得此魚長相奇特,便用手機拍了照片發給景區負責人馬月濤。
  • 四川發現近十年最大娃娃魚,30斤1米多長!
    在7月11號四川的宜賓市發現了一條巨大的娃娃魚。(學名 :)據當地林業局警方說這條娃娃魚長於一米,重30斤。當地村民發現這條娃娃魚的時候,它已經在金沙江的江水上浮浮沉沉了三個多小時。村民們擔心這條娃娃魚的安全,於是報警讓民警過來,然後民警陪他們守了幾個小時。當他們在三個小時後發現這條娃娃魚在淺灘上無法自行遊走的時候,然後他們決定把它打撈了起來。好傢夥,你別說這不打撈還不好好,一打撈啊,嚇一跳。原來這條娃娃魚已經是懷有幾個月的身孕啦!
  • 重慶一小區驚現30米高半身石像
    12月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實地探訪石像所在小區。石像生青苔,腰帶衣襟清晰可見這座頭部被損毀的石像約三十米高,石像除了沒有頭部,其餘部分保存較為完整,兩手環抱腹部,雙腿栩栩如生,「腰帶」、「衣襟」等細節清晰可見。
  • 如何防中暑,中暑後如何進行急救
    據實驗,導致中暑發生的條件:①相對溼度85%,氣溫30-31℃;②相對溼度50%,氣溫38℃;③相對溼度30%,氣溫40℃。中暑的程度可以分為三級:①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中,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悸、噁心、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體溫不超過37.5℃;②輕度中暑。
  • 重慶萬州區崽兒投資1000萬元養娃娃魚 還有2萬條沒賣掉
    重慶萬州區崽兒投資1000萬元養娃娃魚 還有2萬條沒賣掉2017-03-25 10: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重慶日報        瀏覽量: 5139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娃娃魚在人們眼中一直有些神秘色彩,那麼娃娃魚到底可不可以吃呢?&nbsp&nbsp&nbsp&nbsp娃娃魚其實根本不是魚,它的學名叫大鯢,是比恐龍還早的「地球紀念物」,堪稱活化石!同時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不被允許食用的,任何捕殺、出售、食用國家保護動物的行為均屬違法。
  • 娃娃魚受傷後,遊到岸邊求助垂釣者
    「娃娃魚」學名叫大鯢,因其夜間的叫聲猶如嬰兒的啼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大,也是最珍貴的兩棲動物。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縫間,洞穴位於水面以下。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水質要好不能有汙染,溫度也要適度。野生的娃娃魚數量極其稀少,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之一。
  • 「果凍娃娃魚」最低僅30多元/斤 從「天境」跌入「凡塵」
    10多年前,娃娃魚被「天價」 推出,上千元一斤甚至近2000元一斤被大肆炒作,而如今,娃娃魚的價格從「天境」跌入「凡塵」:浙江、貴州、湖南、陝西等地娃娃魚大量養殖上市後,目前娃娃魚的零售價普遍跌入百元/斤以內,最便宜的娃娃魚只賣30多元一斤。
  • 炎夏日裡的一碗清涼娃娃魚,味道鮮美、清香
    每到盛夏,我的味覺就像是中暑了一般,一下失去了對美味的興趣。此時,心靈手巧的姐姐為了能喚醒我的食慾,便不顧在田地裡一天的勞累,親自下廚給我做娃娃魚吃。只見姐姐把麵粉放到一個盆子裡後,一邊用筷子攪拌,一邊往麵粉裡加水,直到把面攪拌成糊狀,筷子能把面挑起來。當光滑的麵糊上冒出一個個小氣泡時,姐姐就開始一邊往盆子裡加水,一邊用手反覆揉搓麵團。等麵團變成麵筋、麵湯潔白如玉後,姐姐就開始往大鐵鍋裡添水。
  • 貴州這裡藏有非常罕見的「祖宗級」娃娃魚,魚身為白色,已有100多歲!
    記者了解到,大鯢洞長100餘米、高6米,洞內被分為兩部分,一側為人行通道,一側為娃娃魚生活基地,基地用玻璃罩著,魚池內安裝有燈,路人可以透過玻璃觀賞娃娃魚生活狀態。據工作人員介紹,大鯢洞以前沒有名字,是人們在洞內發現生存有娃娃魚後才取名為大鯢洞。
  • 4小夥河裡撒網撈到巨型娃娃魚 長1米重15斤(圖)
    4小夥河裡撒網撈到巨型娃娃魚 長1米重15斤(圖) 2014-05-23 11:11:20小河裡撈到的野生娃娃魚  5月21日,六盤水市紅橋新區4名小夥子在當地一條小河裡撒網捕魚時,撈到了一條巨型野生娃娃魚。當晚,他們將這條娃娃魚送到六盤水動物園安置。
  • 94歲南懷瑾病危「入定」 侄女證實「先生依然在世」
    南懷瑾從9月19日起,94歲的學者南懷瑾逝世的消息就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後經證實,南懷瑾確實處於病危中,並進入「入定」境界。9月19日,早報記者獲悉,學者南懷瑾先生「去世」,後又經多方證實,先生是在太湖大學堂病危,並進入所謂「入定」境界。據臺灣媒體報導,南懷瑾近年長住江蘇吳江市,並在當地設立太湖大學堂。月前他因感冒引發肺炎,住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接受治療,最近幾天病情轉為嚴重,傳出病危消息。
  • 無法承受持續高溫天氣 日本上周3400餘人因中暑被送醫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璐】據日本NHK新聞3日報導,根據日本總務省消防廳的統計,6月25日至7月1日,全國範圍內因中暑而被送往醫院的患者多達3473人,較前一個星期的667人增加了4倍以上,約是去年同期的3倍。報導稱,6月29日關東甲信地區的梅雨期結束。
  • 安康一公園湖中驚現「娃娃魚」……
    本平臺法律顧問:陝西寧康律師事務所 韓妮君律師安康漁業部門人員和高新區社管局幹部正在聽取毛錦(中)娃娃魚被發現的經過。4月22日,市民毛錦在安康高新文化公園的人工湖邊晨跑途經在安康科技館北門附近時發現一隻體長約60釐米,類似魚類的動物,它的頭部和腹部緊貼在裸露的石頭上,尾部在水中並試圖爬上岸。
  • 日本中暑人數激增 櫪木縣83歲男性死亡
    人民網東京7月31日電(李沐航)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櫪木縣在30日正式迎來「盛夏」,而因中暑被送醫救治的人數也極具增加。其中,上三川町83歲男性在田間作業時因中暑導致死亡。
  • 只因坐了一次長途車,56歲女子被下病危通知
    坐了兩天兩夜長途車剛下車就被送進醫院郭女士今年 56 歲,退休了在老家閒著,就想著來寧波幫女兒帶孩子。不久前,她坐著長途車從老家出發了,因為路程長,兩天兩夜才到寧波。郭女士剛下車沒走幾步,就感覺胸悶、喘不過氣來,右小腿也感覺腫脹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