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鄉建嘉賓走進永泰 探討兩岸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0-12-21 央廣網

央廣網廈門1月2日消息(記者 張瑜瑜 陳譞)「鄉村建設要『先造人,再造物』,臺灣在鄉村人員培訓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而大陸這邊,政府對鄉建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是極大的,這給予了鄉村很大的發展空間,兩岸在鄉建方面可以有更多合作。」在日前舉辦的「鄉村復興論壇永泰莊寨峰會」上,來自臺灣的社區營造專家、廈門市海滄區鄉村發展顧問李佩珍闡述了對兩岸鄉建的觀點。

此次「鄉村復興論壇永泰莊寨峰會」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中國扶貧基金會、北京綠十字、開始吧&借宿、寒舍共同主辦,來自鄉村治理、古建保護、建築設計、民宿實踐等各領域的30多位行業大咖,國內16省市及美國、泰國共約500位嘉賓參加了此次峰會。

本次峰會以「永泰莊寨,老家的愛」為主題,設「綜合、民宿集群、文創、鄉村治理」四大版塊,其中,單獨設置了「海峽兩岸話鄉建」板塊,來自臺灣鄉建領域的10餘位嘉賓與大陸鄉建專家就兩岸鄉建組織模式的異同、合作方式的創新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交流。

臺灣嘉賓參與峰會「海峽兩岸話鄉建」(攝影:張瑜瑜)

臺灣鄉建嘉賓許全璦:羨慕政府投入 關注永續經營

本次大會的會場,設在永泰莊寨之中。臺灣鄉建嘉賓走進永泰白雲鄉竹頭寨、嵩口鎮月洲村,有了一次在「村裡開大會」的體驗。

永泰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古莊寨的保護與開發,成立了「古村落古莊寨保護與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投入巨額資金修復莊寨,保護古村落。來自臺灣的鄉建嘉賓許全璦對此感慨萬千,「大陸這邊政府對鄉建投入極大,這讓我們很羨慕。兩岸鄉建在組織模式上雖有差別,但在關注點上卻是一致的,此次參會,我們最關注的是大陸鄉建如何吸引年輕人參與,年輕人是未來的主人翁,把年輕人帶進來,才能把活力帶進來,才能獲得鄉村的永續經營,這是我們此行最關注的,在交流中也獲得了很多啟發。」

院前社濟生緣合作社陳俊雄接受記者採訪(攝影:張瑜瑜)

臺灣鄉建嘉賓李佩珍:兩岸鄉建各有優勢 重在因地制宜

在峰會鄉村治理版塊,來自廈門海滄青礁村的陳俊雄,與大家分享了院前社濟生緣合作社依據當地鄉村資源特色,打造閩臺生態文化村的經驗。當地村民們自發盤活菜地資源,開創社區寓生態建設與微型經濟為一體的新模式,打造了「臺味」濟生緣城市菜地,實現了百姓的經濟創收。陳俊雄在分享中介紹了院前社建設過程中一位重要的臺灣專家——李佩珍。

2014年,彼時還是臺灣大學城鄉發展基金會規劃師的李佩珍從臺灣去到廈門海滄,在她的設計規劃、參與建設下,青礁村院前社逐漸有了新變化,從過去貧窮髒亂的拆遷村、空殼村發展成如今的兩岸特色旅遊觀光地和生態美、臺味濃的閩臺生態文化村。李佩珍介紹,「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臺胞來到海滄參與鄉村建設,去年海滄大概引進了35位臺胞參與鄉村治理,兩岸鄉建各有優勢,如何深入當地,因地制宜地落實項目是鄉村建設的關鍵。」

臺灣鄉建嘉賓李佩珍發言(攝影:張瑜瑜)

臺灣建築師楊維楨:誰都有鄉愁 這是鄉建的主題

借峰會召開的契機,論壇為永泰的鄉村振興注入了十二個「一」,分別是「一溪一雲一星河,一書一床一遠方。一橋一渡一竹館,一街一祠又一莊。」其中的「一溪一雲一星河」指由清華同衡傳統村落研究所整體設計改造的白雲鄉竹頭寨旱溪花園、臥雲莊及竹頭寨星河夜景。「一書」則指銃樓書吧,是由古建築改造成的兼具藏書閣、咖啡屋、時光郵局等於一身的書吧。

這些項目,也吸引了不少永泰年輕人返鄉參與經營,來自臺灣的建築師楊維楨把這歸結為「鄉愁」的力量。他介紹了他參與的江西會昌古城的改造項目,他說那就是因為臺灣戲劇大師賴聲川的濃濃鄉愁,「賴先生他的家鄉就在會昌,所以才能引入戲劇團體到會昌常駐,經常表演,然後長期培訓當地人作為他們的一個管理戲劇表演人才的培訓。」楊維楨介紹,他的父親是1949年到臺灣的,他一輩子的鄉愁都在心裡,「鄉建在我覺得是一種藥,是一丹良藥。鄉建可以滿足一點,就是解決鄉愁,誰都有鄉愁,對臺灣人而言鄉愁就是中國大陸。回到鄉裡面,回到你的家鄉去建設,實際上是鄉建很重要的一部分。」

臺灣建築師楊維楨接受記者採訪(攝影:張瑜瑜)

相關焦點

  • ​【 兩岸專家共話鄉村振興】「2019海峽兩岸鄉村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福州舉辦
    、學術專家、社會創新實踐者參與研討近500位嘉賓出席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之下,本次研討會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探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多元力量賦能鄉村的創新模式和路徑/秘書長曾章團、北京大學戰略研究所顧問吳福順、非遺星球創始人鄧佳雯、北京印指數公司負責人陳曉翌、永泰返鄉創客青年盧金光、永泰縣鄉村復興基金會顧問岑曉華等嘉賓參與討論。
  • 兩岸共商鄉建鄉創融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中新社廈門12月8日電 (記者 楊喆)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8日在廈門舉行。多位臺灣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代表,以及福建省相關部門和部分村莊代表等共商鄉村振興帶來的機遇,解讀政策,分享經驗。12月8日,福建廈門,臺灣鄉建鄉創專家秦嘉遠作主旨演講。
  • 臺灣鄉建團隊助力 福建一批美麗鄉村「結碩果」
    成果展活動中,兩岸建築設計、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通過「雲端」共話鄉建。身著民族服飾的臺灣青年「鄉村振興閩臺合作成果展」近日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推介展示臺灣團隊參與的特色鄉建鄉創項目和文創產品,百餘名來自兩岸建築設計、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通過線下和「雲端」相約,共話鄉建新模式、新理念。
  • 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兩岸關係)
    12月8日,臺灣青年林智遠在廈門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上說。這次論壇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展開鄉村振興的探討之旅。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綜合合作交流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副召集人畢美家表示,閩臺鄉村融合發展,既是傳統的農業合作,更是邁出了鄉建鄉創、共建共管的新步伐。在大陸,福建省首創了兩岸合作社區管理服務模式,為深化閩臺交流交往與理解認同開闢了新的通道。
  • 兩岸共商鄉建鄉創融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中新社廈門12月8日電 (記者 楊喆)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8日在廈門舉行。多位臺灣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代表,以及福建省相關部門和部分村莊代表等共商鄉村振興帶來的機遇,解讀政策,分享經驗。12月8日,福建廈門,臺灣鄉建鄉創專家秦嘉遠作主旨演講。
  • 臺灣鄉建團隊助力 福建省一批美麗鄉村「結碩果」
    臺灣鄉建團隊助力 福建省一批美麗鄉村「結碩果」 2020年08月05日 08:52:00來源:福建日報   「鄉村振興閩臺合作成果展」近日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推介展示臺灣團隊參與的特色鄉建鄉創項目和文創產品,百餘名來自兩岸建築設計、文化創意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通過線下和「雲端」相約,共話鄉建新模式、新理念。
  • 鄉見兩岸•共創未來 ▏2019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
    ,九七華夏(廈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廈門文廣會展有限公司承辦,鑫海棲(廈門)旅遊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臺灣中華閩南文創產業兩岸交流協會協辦的「2019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暨海峽兩岸文化專家委員會專家沙龍」於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觀海廳成功舉辦。
  • 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
    (中國減貧故事)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中新社福州12月11日電 題: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作者 鄭江洛「我們想將臺灣鄉建鄉創的經驗引到大陸來,推動更多兩岸年輕建築設計人參與福建鄉村振興項目。」
  • 臺灣鄉建鄉創青年為閩清鄉村振興獻策
    福州新聞網8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23日上午,第七屆海峽青年節系列活動之一,「臺灣鄉建鄉創青年·登陸第一家園」項目對接會在閩清啟動,一組組團隊依次上臺,把脈閩清鄉村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  據悉,此次活動吸引了臺灣16家建築師事務所、5所臺灣高校、3個行業協會。
  • 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兩岸關係)
    12月8日,臺灣青年林智遠在廈門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上說。這次論壇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展開鄉村振興的探討之旅。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綜合合作交流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副召集人畢美家表示,閩臺鄉村融合發展,既是傳統的農業合作,更是邁出了鄉建鄉創、共建共管的新步伐。在大陸,福建省首創了兩岸合作社區管理服務模式,為深化閩臺交流交往與理解認同開闢了新的通道。
  • 海峽建築師家園孕育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碩果
    圖集 新華社福州8月2日電(記者鄧倩倩)表現駐村小故事的泥人,展示廈門青礁村啟明宮的繪畫,用臺灣手藝製成的永泰特產梅子餅……日前,鄉村振興閩臺合作成果展在福州市三坊七巷舉辦,推介展示臺灣團隊參與大陸的特色鄉建鄉創項目和文創產品。
  • 兩岸青年攜手同心共創鄉村振興:2018年兩岸青年農業論壇在臺灣舉辦
    (圖片來源:廣西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8日臺灣訊 7月29日至至8月3日,以「兩岸青年攜手同心,共創鄉村振興」為主題,由兩岸青年農業交流總會主辦,中共賀州市委員會、廣西賀州市人民政府協辦的2018年兩岸青年農業論壇在臺灣舉辦。
  • 同心築夢 兩岸青年暢敘鄉村振興
    新華社福州12月6日電(記者趙雪彤、鄧倩倩)「鄉村振興要錨定綠色發展之路。」臺灣「見學館」團隊成員遊傑騰在兩岸連線中說。「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5日在福州市永泰縣開營。近百名兩岸青年、專家學者、基層工作者相聚永泰,共享鄉村振興經驗,同促鄉村振興領域合作。2018年初,臺灣「見學館」團隊來到福州,開始探索參與福建鄉村振興事務。「見學館」團隊負責人許俊雄在臺北通過連線表示,希望能通過研修營平臺,為臺灣青年探索兩岸融合發展之路提供幫助,探索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新模式,打造鄉村振興工作經驗交流與傳承的資源庫。
  • 追夢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
    3月從臺灣回到福建後,詹竣傑便奔忙在不同的村鎮之間,寧德八都新樓畲族村、永泰長慶中洋村、永泰同安尾林村與西安村等地,都留下了這位90後臺灣建築設計師的足跡。詹竣傑與福建的鄉村結緣始於2019年。當時,他已在大陸的一家房企工作。一次偶然機會,他結識了臺灣建築師許俊雄。
  • 一個臺灣鄉村設計團隊:追夢在鄉村振興的田野上
    3月從臺灣回到福建後,詹竣傑便奔忙在不同的村鎮之間,寧德八都新樓畲族村、永泰長慶中洋村、永泰同安尾林村與西安村等地,都留下了這位90後臺灣建築設計師的足跡。  詹竣傑與福建的鄉村結緣始於2019年。當時,他已在大陸的一家房企工作。一次偶然機會,他結識了臺灣建築師許俊雄。彼時,許俊雄正帶領臺灣「見學館」團隊,為福建的許多鄉村提供規劃營造服務。
  • 兩岸專家觀點的碰撞與交流——「2019海峽兩岸鄉村可持續發展...
    近五百名嘉賓出席,包括鄉村振興相關政府機構代表、企業家、返鄉青年、社會組織等。研討會由福建省新聞頻道主持人李珊珊主持,永泰縣人民政府雷連鳴縣長作為主辦方致辭。他在接受福建省新聞頻道主持人李珊珊的現場採訪時,談到在永泰調研期間給他留下的三個印象是熱情、人才、可持續發展。他結合臺灣「鳳梨酥」產業的發展談產品設計,說關鍵要有人文故事,並重視包裝的美感規格,是鄉村發展一定要有的創新思維。他說:「永泰的鄉村建設期待的是人,土地上可愛的人。如果要做鄉村創業,一定要到田野去走一走,土地是有生命力的。」他在視頻上拍攝下幾雙沾滿泥土的鞋子,特別可愛。
  • 福建永泰:臺灣設計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臺海觀瀾)福建永泰:臺灣設計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中新社福州5月9日電 (記者 林春茵)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是一個遍種梅樹和李樹的林業縣,也是泉脈豐富的溫泉之鄉。縣裡255個村落,疫情影響減緩,「美麗鄉村」建設方興未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設計師「登陸」作為。臺商、福州市雲嵐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章近日與永泰縣同安鎮嵐口村籤訂協議,將參與該村的鄉村振興,第一步,就是將嵐口村村委一棟土牆烏瓦的老房子改建、活化為臺式民宿。
  • 聚合美麗鄉村建設的「兩岸力量」——第三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側記
    翁永建所在團隊開發的「陽明茶」伴手禮盒。 新華社記者 趙博 攝 深耕鄉村數十載,翁永建在當地頗負名望。第三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啟動儀式。主辦方提供 金秋時節,翁永建來到正在浙江寧波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期待收穫更多「腦力激蕩」。
  • 「新春福袋」俏銷農博會 兩岸青年深耕鄉村振興
    陳勁羽 攝(新春走基層)「新春福袋」俏銷農博會 兩岸青年深耕鄉村振興中新網福州1月12日電 (鄭江洛 彭莉芳)蜂巢文創蠟燭、紅皮糙果茶油、長慶京山花生、莊寨竹製杯墊……春節將至,兩岸青年聯合打造的新春福袋——「長慶嚴選2020福袋」,在第二屆永泰農博會暨農村電商博覽會上備受青睞。
  • 攜手鄉建鄉創 助推鄉村振興 兩岸青年建築師共建美好家園
    8日下午在廈門舉辦的2020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充滿青春洋溢的氣息。既有臺灣青年設計師代表分享在福建開展閩臺合作鄉建鄉創的成功案例和心路歷程,也有臺灣建築師團隊開展鄉建鄉創陪伴式服務的階段性成果展現。出席並致辭的兩岸企業家峰會綜合合作交流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副召集人畢美家,以自己的名字巧妙總結兩岸鄉建鄉創——兩岸青年建築師共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