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騎行穿越崑嵛山

2020-09-06 瞧瞧走著瞧

崑嵛山位於膠東煙威交界處,是一座相當有靈氣的山脈,主峰泰礴頂也是膠東最高峰,海拔922.8米,堪比半個泰山。

對於煙臺的騎友來說,崑嵛山,也是一個不錯的騎行景點,距離上雖然有點遠,但是一般人多加鍛鍊,足以一日徵服這座巍巍大山。從市裡出發,環崑嵛山往返距離大概在150公裡左右,這樣的距離已經達到了中等程度的長途強度了,所以出發前還是要做好心理準備的。不過好在沿途有不少村莊,帶足鈔票還是不愁補給的問題的。

上篇文章,是我的出發之旅,這裡就是我的返城之旅了。

入山

入山,是從梧桐庵村開始的,這條路就路過那個小山村,還是來時的鳳凰,不過後座上多了一份家的味道,老媽給親手做的火燒。每每看到這張照片,心裡總有股酸酸的味道,長大的遊子,總是難捨那份思鄉之情。

梧桐庵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經的梧桐庵村,也是靠採石場發財致富的。不過現如今因為國家對於崑嵛山生態保護的重視, 基本周邊的採石場都已經關閉了,也被填上了沙土。如今的村莊已然一副世外桃源般的景象,村容村貌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瓣石村

三瓣石村,是從東坡登頂泰礴頂的必經村落,小村不大,但也是乾淨整潔的現代農村風貌。

宮家莊村

前面路過的是宮家莊村,村子不小,背靠青山,環境也是不錯的。

新莊村

上了宮家莊村頭的大坡後,就到了新莊村,爬坡之旅算是剛剛開始。

新莊後山

對於任何想騎車的人來說,爬坡往往是他們選擇退出這項運動的首因,因為爬坡真的是太折磨人了。那種心急如焚想要衝到坡頂,偏偏你只能以龜速前行的心情,真的很容易讓人崩潰。不過這也是一項很好的鍛鍊人意志的運動。

下坡路

每每當你徵服一座大坡後,後面的路往往是最爽的,因為每個大上坡的後面,總會伴隨這樣一段大下坡,那種飛流直下的快感,往往讓人心潮澎湃,感覺自己就是一代巨星劉德華,受萬人矚目。

崑嵛山兵營

曾經的崑嵛山區,也是軍民混住的,當年軍隊留下的兵營現在還隨處可見。為了這張照片,我犧牲了下坡的快感。


無染寺上坡

去往無染寺的路上,迎來了這段路最長,最陡的一段,當你站在坡底的時候,仰望的角度,足以讓你絕望。

林中兵營

某師某旅,某時某刻,曾在此深居。

兵營

一間小屋,一張床,一扇窗,曾經的日子,我們不曾經歷。

無染寺

無染寺的大牌匾,去過的應該都有印象。記得那幾年當地人不走收費處,循著山就能逃票進景區了,現在是不行了。

大禮堂

建國初期的大禮堂,很有時代感,可惜現在是荒廢的。

林間兵營

現在再來一聲號角,可就沒人集合了,只剩空谷幽響。

上山路

繼續爬坡

前方登頂

這種壓實的土路,其實是騎行最舒服的路了,起起伏伏,卻並無顛簸,似人生,起伏但平穩。

山頂

山頂的峽谷

出山

前方踏上那段水泥路,就進入煙臺地界了,少個檢查站呀

坡底

很爽的一段下坡路,爽的我都沒來得及拍照,在坡底反拍一張

海德堡商城

牟平的海德堡商城,總是好奇裡面是哈樣,後來總是進去了,看著就是個駕校,都是學車的。

中國航天

513所,記得好像是給火箭造螺絲釘的,哈哈

相關焦點

  • 海仙山之祖——崑嵛山
    山東半島東端,聳峙著一座雄偉奇峻的高山——崑嵛山。崑嵛山方圓百裡,山勢綿延、磅礴,峰巒疊翠,谷深林密,古木參天,多有清泉飛瀑,遍布文物古蹟。相傳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均是由崑嵛山衍生而來,素有「海上仙山之祖」之稱。
  • 崑嵛山第六大景區——林家樂!
    別不信,崑嵛山真的有第六大「景區」,那就是崑嵛山周邊的林家樂,林家樂為何能成稱得上景區,首先得有秀麗的風景,臨近九龍池、泰礴頂、煙霞洞、嶽姑殿、無染寺等崑嵛山五大景區,以「原生態、鄉土味」為標準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崑嵛山「第六大景區」。
  • 寒露時節遊覽崑嵛山
    崑嵛山是我們膠東半島最高的山素有仙山之祖的美譽今天我們自駕遊團隊七個人兩輛車驅車前往崑嵛山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就到了目的地在森林氧吧裡盡情呼吸新鮮空氣然後參觀了崑嵛山文化館稍作休息然後繼續前行崑嵛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 焦渴的崑嵛山
    膠東屋脊崑嵛山,橫亙威海、煙臺兩地,群山綿延,奇峰險峻,古來以山清水秀、風景宜人著稱。從崑嵛山主峰泰礴頂北望,與龍泉水庫貫通的漢河一瀉數十裡,直達黃海岸邊的金山港。從庫區內看,高近十米的天河壩依舊雄偉壯觀,只是沒有了崑嵛山水,一切似乎都變得毫無意義。
  • 雨後的崑嵛山,飛瀑流泉,美得壯觀!
    夏天的雨給我們帶來了清涼也讓崑嵛山的美愈發動人山間無水就像人沒有了靈魂連綿的陰雨衝刷過後原本綠樹成蔭的山林也愈發生機盎然青翠欲滴來和小編一起走進雨後崑嵛山吧~經過風雨的洗禮,崑嵛山的綠植變得更有活力,而這種活力不同於城市道路旁的綠樹,因為它們更自然,更有靈魂。
  • 第一次來崑嵛山,看這份攻略就夠了!
    第一次來崑嵛山的朋友們,是否已經行動起來了?約起了三五好友?做起了旅行攻略?那麼,這份崑嵛山旅遊攻略,「你!一!定!用!的!上!」。崑嵛山很大有 田野、湖泊、山峰、瀑布、河流、寺廟…藍天白雲、清風拂面你所有的美好想像,在崑嵛山都能遇見
  • 十一月的崑嵛山,我該如何表達對你的喜歡
    chapter 1有人說,一定要夏天去一次崑嵛山,聽山風過耳、看飛流素潭,享受清涼避暑的神仙日。要我說,初冬的崑嵛山更是不可錯過,它有著比夏天更讓人著迷的魔力,你來或不來,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它都美成了仙境,讓沒來過的人,怦然心動。
  • 紅色印記感知紅色血脈——崑嵛山紅軍紀念館
    紅色印記感知紅色血脈——崑嵛山紅軍紀念館——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2020-09-03 來源: 文登傳媒網文登傳媒網訊 崑嵛山生態原始,風光秀麗,她不僅僅是一處生態高地,她更是膠東革命的搖籃。自1931年起,崑嵛山腳下黨組織就迅速發展,膠東特委在這裡誕生,膠東革命武裝、膠東兵工在這裡發祥;「一一四」暴動在這裡爆發,我國北方沿海唯一的一支革命武裝——「崑嵛山紅軍遊擊隊」在這裡誕生。為紀念崑嵛山紅軍的發展歷程和卓越貢獻,2018年,文登在界石鎮梧桐庵村修建了崑嵛山紅軍紀念館。
  • 別有洞天之二十四『崑嵛山』。
    崑嵛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境內崑嵛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是中國道教全真派的發祥地,膠東革命的搖籃,素有「海上仙山之祖」美譽,「海上仙山屬蓬萊,蓬萊之祖是崑嵛」之說。崑嵛山屬長白山系,嶗山山脈,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超過25座,山高坡陡,群峰聳立,溝壑縱橫,氣勢雄偉。
  • 崑嵛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免費開放
    原標題:崑嵛山森林文化博物館免費開放水母網3月3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申吉忠 通訊員 高燕) 3月29日,崑嵛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博物館實行實名制、分散式遊覽,且僅接待個人參觀,暫不接待團體參觀,確保遊客在館內任意兩人之間保持1.5米以上距離。
  • 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團隊接待恢復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精神,結合當前疫情防控總體形勢和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實際,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開放範圍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大景區二、調整限量1、按照「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即日起,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單日最大承載量調整為
  • 【煙臺故事】崑嵛山古名解讀
    用這句詩來描述有「海上諸山之祖」之稱的崑嵛山是最貼切不過了。崑嵛山是膠東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道教名山。歷史上,崑嵛山曾有多個名稱。據《山東省古地名辭典》記載:崑嵛山「古名烏趣山,後稱姑餘山。演為今名」。「烏趣山」之名不知其源來由。而「姑餘山」之名,據說來源於「麻姑於此修道上升,餘址猶存,因名姑餘。後世以姑餘、崑嵛聲相類,因訛為崑嵛然。」(元於欽《齊乘》)。崑嵛山的這些古名來源真的如此嗎?
  • Hi~崑嵛山有一份9月的溫柔請籤收√
    天高雲淡的秋天實在是崑嵛山一起捲入溫柔的秋風裡卷進柔軟的白雲裡享受著這份專屬於崑嵛山山石嶙峋,似有仙境有人喜歡崑嵛山是獨愛崑嵛山這份「仙氣」春夏天的雲霧,到了秋天林清玄說九月是很好的月份雲淡風清、溫和爽颯這種感覺放在崑嵛山
  • 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歌詞同步-雲朵上的羌寨
    崑嵛山國家森林公園在山東半島東端聳峙著一座雄偉奇峻的高山——崑嵛山它位於煙臺、威海兩地交界處,面積48平方公裡主峰泰礴頂海拔923米,為半島最高峰崑嵛山方圓百裡,山勢綿延、磅礴,峰巒疊翠谷深林密,古木參天,多有清泉飛瀑,遍布文物古蹟相傳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均是由崑嵛山衍生而來素有「海上仙山之祖」之稱
  • 白雪鋪陳,夕陽映襯,冬季的崑嵛山很仙、很純粹!
    因為每每翻開私信和評論都會看到大家對崑嵛山的熱!情!追!問!今天崑嵛山下雪了嗎?什麼時候再放一波新鮮的雪景圖啊?欸欸欸???大家先別著急落雪是冬之精靈,可遇不可求其實,在崑嵛山冬深處可不只有落雪這一種好光景在萬物回歸純粹的季節裡這種配色,同樣值得安排!
  • 雙節同慶丨來崑嵛山邂逅「花仙子」
    崑嵛四季皆勝景,唯有秋景最浪漫秋分已過風中的芳醇日勝一日秋色即將染遍崑嵛是時候開啟浪漫的邂逅「花仙子」之旅啦!快隨小編一起啟程去往崑嵛山「一探芳容」△位於崑嵛山石門裡景區△位於崑嵛山石門裡景區△位於崑嵛山石門裡景區
  •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專家齊聚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水母網12月14日訊(通訊員 林宏巖 記者 趙雪)雪後的崑嵛大地銀裝素裹、空氣清新。12月13日至17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CBRN)第22屆大會在煙臺召開。14日,大會開幕前,與會代表來到崑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觀摩,實地調研保護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特色發展成果。
  • 海上仙山之祖崑嵛山及道教全真派七真人
    崑嵛山位於山東半島東部,連綿百裡,是山東半島最大的山系。主峰泰礴頂海拔922米,僅次於1132米的嶗山巨峰,是山東半島第二高峰。崑嵛山峰巒起伏,林深谷幽,飛泉流瀑,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相傳海上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都是從崑嵛山衍生而來,因此被稱為「海上仙山之祖」。
  • 8月17日:櫻紅石語崑嵛山
    去海邊會曬爆皮,不如就去崑嵛山吧,去畫家老畢六度寺的客棧涼快去。大約18年前的秋天,我還是一位「野驢」,背著帳篷帶著5歲的兒子登過崑嵛山。那時崑嵛山是野的,只有一條山路通往海拔923米的泰礴頂(膠東最高峰)。驢友肯定是不走「人」道兒的,我們穿過蝴蝶谷,在王母娘娘洗腳盆洗了臉,登頂的時候天已黃昏。在山東電視臺發射塔下廢棄的兵營搭了帳篷。喝醉,看天空旋轉的星星和四周黢黑靜默的山峰。至今記憶深刻。這次去已不比當年。
  • 煙臺市崑嵛山景區攻略(2020年)
    崑嵛山在山東省膠東地區,簡單地說,分為兩條路線:一是主景區(森林公園)路線,主要景點包括泰礴頂景區、九龍池景區、煙霞洞景區。本地人有反覆去崑嵛山的,不會去第二次,去過了就好了。煙霞洞再說九龍池。門票價格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