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在家裡地位自古很高,常被稱為家裡「頂梁柱」,可現實中不是每個男人都能獲得成功,有的甚至破財毀家,難於社會立足。
家中男人不行,才給了另一方施展才能的機會,也就是「女強人」,但最聰明的應該算是會「旺夫」的女人。
一物降一物,看紅塵女子如何旺夫?
古時揚州有個名妓叫趙春兒,長得如花兒般嬌美,說話如銀鈴般悅耳。她專挑財富大家,很賺他們的錢。
其中一個叫曹可成的男子,就十分鐘愛她。曾不惜重金包下她,一個月吃住在青樓。春兒看他太痴情,就慫恿他為自己贖身。
老鴇一口價500兩銀子,少一個子都不行。
曹可成是家裡獨苗,父母自小嬌生慣養。他父親早年掙了些財富。
一日,無意間他聽到了父親正謀劃著將銀子藏在牆裡。那藏銀的地方,只是靠一帳幔遮擋。於是他就悄悄用錫冒充換出了很多銀兩。
自此為春兒贖了身,更是花天酒地,很是逍遙。
後來,父親病危。臨終前指著臥室的牆,說帳子後面留下了5000兩銀子,以備兒子和兒媳購置家產,傳給子孫。
可是,等搬出所有銀子,鋪開一地,數了數整整100個50兩銀的大元寶,卻99個是被灌了鉛的假銀錠。原來,這些年來,曹可成偷偷糟踐得只剩下一個真元寶了。
當初要知這些元寶是留給自己的,曹可成心想,何苦偷換它?媳婦當場氣病,不久也一命嗚呼。
一時間家裡只剩下孤零零的曹可成,還要為父守孝3年。
他只好變賣家產,才勉強堵上自己以前欠下的大窟窿。從闊少爺,變成了獨居守墳屋的敗家子。
有人就給他出主意,當初你為趙春兒破費那麼多錢財,如今她在外面風流快活,你卻變得貧苦破敗,為何不去找她討要一些錢財?
曹可成嘆息時過境遷,那時自己是一廂情願,又如何賴得別人?
這些話傳到趙春兒那兒,她感覺曹可成還真是有情有義。其實,這些年她也一直在等曹可成消息,只是他家道敗落,無臉再去找她。
趙春兒就主動找到他,給了他一些銀兩,並囑咐他,「安心守孝,三年後必有要事相商。」
很快,3年服滿。趙春兒試探他,是否打算另續弦,又是否會嫌棄她曾經是風塵女子?
落敗的曹可成,深知自己臭名遠播,還能有什麼良家姑娘會看上自己,他更不會嫌棄趙春兒。
於是,勇敢的趙春兒就嫁給了身無分文的曹可成。
這就是《警世通言》中講到的故事。到此看似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結局,但人性難改,本性難移;放浪慣了的曹可成,哪能這麼快就變好?
我們看趙春兒是如何改造這個浪蕩夫的?
首先,她堅定決心要嫁給曹可成,先湊給他了50兩銀子,在墳場旁邊買了一處便宜房產。讓他收拾妥當,並買些日用品。
然後,倆人簡單完婚,她又拿出300兩銀子交給丈夫,勸他贖回部分田產,耕種養家。然而這位紈絝子弟,一有了錢就飄了,和往日的狐朋狗友很快就把錢敗光了。
最後,一年時間,他又把家裡坐吃山空,為了還帳還把春兒帶來的丫鬟,也偷偷賣掉。逼得春兒靠紡紗線勉強餬口。
面對不爭氣的丈夫,春兒已經徹底傷透心,整日雙眼淚流。她讓丈夫去尋個村童啟蒙先生,一家人勉強餬口。
15年後,春兒看到半夜,邊哭邊嘆氣的丈夫。
原來,曹可成夜裡夢到一個黃瘦官吏,在和他商議事情,卻不小心打翻了茶具而驚醒。醒來發現是一場黃粱美夢,不覺感慨自己一貧如洗,上玷辱祖宗,下愧對兒孫。越想越心涼,哭了一場,就想一死算了。
春兒看到時機成熟,就開始了真正的「造夫計劃」。
她先是勸解丈夫,讓他樹立信心。「物有一變,人有千變。」「天無絕人之路」,人只要不死,總有希望。
她給丈夫壯膽後,又接著試探他的決心。讓他去官府那求個推薦文書來,並去親戚那拼湊些銀兩。那些親朋看他清苦樣,躲都來不及,還有誰能願意借給他錢。曹可成尋遍了親朋,受了一圈屈辱,一無所獲。春兒只好說,自己可以求往日姐妹們, 每人暫借10兩。
至於眼前要辦理的文書,曹可成只好先求自己教導那些孩子的家長,兌換了二兩銀子,到「江都縣幹辦了文書」。
春兒看他立志痛改前非。就讓他用鋤頭挖開自己平時紡線地兒,一個裝滿首飾銀器的瓷罐兒刨了出來。驚喜的曹可成忙去縣城兌換了167兩銀子。
一看銀兩沒啥短缺,春兒知道丈夫真是改過自新了。就讓他換了另一個地方,挖出了一罈子黃金白銀,不下1000兩銀子。
至此,曹可成掉下熱淚來。想著妻子15年來,勤勞辛苦,粗衣蔬食,沒想到還留了這樣一個心機;都賴自己不肖,讓家人受苦。說著就要拜妻子……
故事最後,曹可成順利當上了官,並且在幾年後出現了夢裡一樣的情景,又是春兒勸他急流勇退,兩人衣錦還鄉,過上了幸福生活。
這個故事,在舊時代用「旺夫命」,來突顯女助男的主題,無疑是對當時男權社會的一次鞭笞;那個時代,即使女人很有才、有錢也還是男尊女卑的現實,這當然是一種不公平。聰明女人,就是通過這種借力,讓男人奮鬥,一起實現夢想。
因男女的生理特點不同,這樣的思想,就是在今天也仍不為過,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