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先打窩是釣魚人的共識,一年四季,日復一日。很多釣友認為打窩是釣魚裡最簡單的事,簡單的認為將窩料撒到窩點或是通過打窩器送到窩點就算成功了。但是,大亮認為打窩並不簡單,尤其是在魚情較慢的冬季。今天大亮根據自己冬季打窩的一些方法,談一下自己的觀點,供釣友朋友們參考。
冬季打窩的關鍵
冬季釣魚打窩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準確,二是集中。很多釣友的習慣都是走到河邊,在不調漂不知水深的情況下,就開始打窩,調完漂以後才發現窩子打遠了,這樣的打窩方法實不可取。尤其是在魚活動性差,遊動少的冬季更不可取。還有的朋友使用手拋窩,這樣的方式釣大魚還可以,冬季釣鯽魚效果就差很多,不要忘記冬天的魚遊動慢、活動範圍小。窩料分散了誘到的魚不夠集中,影響上魚的速度。正確的做法是,先確定釣點,然後通過打窩器進行打窩。這樣的打窩才能保證窩點準確,窩料集中。
冬季窩料的種類
最近大亮打窩採用兩種方式,一是隔夜窩,也就是每天的下午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去打,隔夜窩我使用的是酒米+紅蟲的方式,是不是有釣友擔心紅蟲會跑掉或鑽進泥裡?放心吧因為我用的紅蟲是死蟲,隔壁二手魚上買的凍紅蟲,一般15-20元一斤。第二種方式呢是當天打窩,我採用的是粉餌加小米的方式,搓餌外粘小米通過點送式拋竿進行打窩(大家可以採用打窩器打窩)。經過比較兩種方式隔夜窩優於現打窩,隔夜窩第二點釣是窩點裡就有魚,先打窩有時候2-3小時窩點裡才進魚。
冬季打窩的3個多,1個少
冬季打窩的第一個多就是多打幾個窩,冬季魚的遊動範圍很有限,打窩不可能誘到太遠處的魚,大家打窩時可以按照3米一個窩去打,打上4到5個窩點來回的釣。第二個多呢就是打隔夜窩時窩量多,隔夜窩每個窩點的量可以是先打窩的3倍左右。第三個多就是現打窩時要耐心多,冬季天冷水冷發窩慢,一般都需要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要有充分的等於進窩的耐心。
一個少就是現打窩時窩量一定要少,具體還要看魚的個體和速度的快慢,通常大亮這裡的鯽魚在3兩左右,每小時也就釣3-5條,通常打窩的窩料也就是一個桌球大小,大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宜少打勤打不宜多。
冬季補窩的要領
像大亮打隔夜窩時,如果第二天1小時左右不上魚,這個窩點基本就可以放棄了。冬季魚少的情況下越打窩越不上魚,所以冬季不上魚就馬上補窩也是不對的。如上面所講的魚情時,補窩也要遵循少打勤打的原則,我通常也就一個小時補半個桌球大小的窩。小個體鯽魚是喜歡扎堆的,魚會引來更多的魚,一定要在窩點裡的魚沒有被釣完的情況下補窩,窩點裡沒有再補窩等發窩就慢了。
寫在最後:
相比於其他時節,冬季魚兒們的習性規律有所改變,「少量多次」的打窩方式顯得更為適合。對於我們垂釣者而言,當冬季魚兒們不再貪食時,我們最好也能做到因地制宜,這樣一來自然也更容易釣有所獲。
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
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