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酒店業:華住因疫情損失潛在營業收入約38億 開店虧損約25億

2020-12-15 同花順財經

3月17日,華住集團(以下簡稱:華住,NASDAQ:HTHT)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通過郵件向內部全體員工發布《關於疫情的第三封信》。

損失潛在營業收入約38億,開店虧損約25億

信中透露,新冠肺炎疫情至今,華住的經濟損失巨大。雖然疫情還沒結束,但對華住的財務影響極大,迄今為止,華住損失的潛在營業收入約38億,開店虧損約25億。

經初步統計,2020年1月至3月間,華住接待了大量的醫護、防疫人員、醫學觀察、自我隔離客人、企業隔離客人,為抗疫工作貢獻了微薄的力量。華住期望政府出臺政策,減免稅收,減免社保,甚至給其受災最嚴重的企業給予補助。

截止3月15日,華住90%以上的門店已經開業,出租率達到了標誌性的50%(不含徵用門店,假如算上徵用門店,出租率會更高)。華住的下一個目標是70%的出租率,這是一個關鍵性的裡程碑。

季琦表示,「目前華住營業門店的比例和出租率是所有酒店集團裡面最高的,這個時候堅持開店,不是為了利潤,大家都知道,開一天虧一天。而是回歸我們生意的本質:給旅途中的人們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居所。」

明確不會裁員,針對加盟商推出系列減免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季琦在內部信中特別明確了不會裁員。

「華住關愛員工,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體現在實際行動中。首先是不裁員,而且一線員工不減薪。」季琦表示:「我的0薪酬開始,包括華住集團的高層管理者薪酬打折,獎金緩付。我們堅定地承諾不通過裁員來渡過難關。」

如今,疫情已經過了最危險的階段,到了該考慮恢復生產了。季琦預計,由於全球大流行,國際客源會受到影響,但境內方面,政府管制全面放開後,酒店生意應能恢復到接近疫前的水平。

同時,華住針對加盟商推出的一系列減免措施等。在酒店復工復產方面,季琦要求員工積極爭取租金減免、在嚴格防疫的基礎上積極銷售經營,爭取更多單體酒店加盟,強化數位化建設,總部平臺化和戰區下沉的戰略繼續推進、減少冗員。

季琦寫道:「我們可能會損失幾個月的利潤,也會影響到今年全年的業績,但是,還是那句話:沒有打倒我們的力量,使我們更加強大!」

2020新冠疫情下,中國酒店業遭遇「黑天鵝」

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酒店業遭遇「黑天鵝」,成為受疫情影響首當其衝的行業。疫情下,入住率下滑、客戶要求退房退款、暫停預訂等成為不少酒店的現狀。

艾媒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同期及節後旅遊與酒店接待幾乎全部停止,預計損失超過6000億元。

二級市場上,2月3日開盤,在集體恐慌情緒之下,旅遊酒店板塊整體跌幅達到9.54%,而個股騰邦國際(300178)、黃山旅遊(600054)、天目湖(603136)、首旅酒店(600258)、大東海A(000613)等多個股票直接跌停。

在春節前一周,即2020年1月20日―2020年1月23日,旅遊板塊受到疫情的衝擊,表現已經明顯弱於大盤,其中旅遊及休閒下跌10.03%,酒店及餐飲下跌10.29%。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酒店行業屬於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它的投資回報周期長且固定支出多,因而市場抗風險能力不強。在疫情的衝擊下,在停擺或基本停擺的局面下,酒店收入會巨幅減少甚至歸零,對行業小企業,有可能會造成毀滅性衝擊。

疫情不可避免,但其給酒店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為酒店業提供了產品與服務迭代升級的契機。從長遠來看,疫情只是推動中國酒店業加速轉型的催化劑。疫情之下,行業結構調整將加快,行業會向優秀龍頭集中,強者更強,而相對弱勢的企業會提前被清除出市場。

來源: 艾媒網

相關焦點

  • 華住通過聆訊:第二季虧5.5億 攜程雅高為重要股東
    華住集團9月10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準備在香港上市。華住集團最高發行價為368港元,股票代碼為1179.HK。  華住集團預計募集資金9.7億美元,若完全行使超配權後,最高募資可達11.2億美元。華住集團將在9月22日在香港掛牌上市。  這意味著在美股上市多年後,華住集團將實現在香港二次上市。
  • 華住通過港交所聆訊:第二季淨虧5.5億 攜程雅高為股東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9月10日報導華住集團今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準備在香港上市。華住集團最高發行價為368港元,股票代碼為1179.HK。華住集團預計募集資金9.7億美元,若完全行使超配權後,最高募資可達11.2億美元。
  • 華住集團香港上市:市值千億港元 做空機構指其偽造報表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9月22日報導華住集團今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97港元,募集資金淨額為59.25億元,若超配權完全行使,則將額外募資8.97億港元。華住集團今日在港股開盤價為305港元,較發行價上漲2.7%;目前市值約1000億港元。這意味著在美股上市多年後,華住集團實現在香港二次上市。
  • 2分鐘讀財報|酒店巨頭華住回港上市?Q1虧掉2019全年淨利潤
    來源:新浪財經不久前,有消息稱酒店業巨頭華住集團擬赴港二次上市,最快將於本月尋求港交所聆訊,募資規模至多為10億美元。對於傳言,華住回應稱暫不評論市場猜測。資料顯示,華住集團是國內第一家多品牌的經濟性連鎖酒店集團。旗下品牌包括全季酒店、漢庭酒店、漫心度假酒店、桔子酒店、宜必思等。截至2019年末,華住門店數為5618家,其中加盟店佔比為87.8%、中高端酒店佔比為38%。
  • 華住最新股權曝光:季琦為大股東 雅高持股降至5%低於攜程
    雷帝網 雷建平 4月25日報導華住集團日前向美國SEC遞交20-F文件,文件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持有33.6%股權,為大股東,吳炯持股為2.6%,華住集團聯合創始人趙彤彤持股為
  • 華住集團三季度營收110億增7% 布局「千城萬店」搶灘三四線下沉市場
    據悉,2020年第三季度,華住及其附屬公司持續恢復營運。截至2020年9月30日,約99%的華住及其附屬公司酒店(不包括政府徵用的83家酒店)已恢復營運。資料顯示,今年9月22日,華住集團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並且成為了又一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企業,此前華住已經在美國納斯納克上市。
  • 聯合國秘書長:全球旅遊業約1.2億人或因疫情失業 | 每日旅訊
    聯合國秘書長:全球旅遊業約1.2億人或因疫情失業8月25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視頻講話中表示,受新冠大流行影響,全球旅遊業約1.2億名工作人員可能失業。古特雷斯介紹說,今年前5個月,國際旅遊客流量減少一半以上,國際旅遊服務收入減少數千億美元,旅遊業約1.2億個工作崗位直接受到威脅。8月26日廣東恢復辦理澳門旅遊籤注自8月26日起,廣州市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恢復辦理廣東省居民(含廣州有效居住證持有人)赴澳門旅遊籤注(含團隊旅遊、個人旅遊籤注),但仍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 研究:德國車企2月或因疫情損失25億歐
    來源:鳳凰網汽車作者:可可德國《汽車新聞》2月9日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在蔓延,疫情不僅衝擊中國經濟,德國汽車產業也因此損失慘重,每天因停產損失7200萬歐元。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研究中心(CAR-Center Automotive Research der Universitaet Duisburg-Essen)最新研究顯示,德國汽車公司和供應商在中國工廠因疫情而停產,短期內無法恢復生產,這將嚴重影響車企的營業額。
  • 一季度酒店業績普跌 首旅酒店預計虧損5.05億至5.42億
    4月20日,首旅酒店公布業績預告,預計一季度虧損;此前,華住集團則表示,預計今年一季度淨收入下滑。事實上,對於國內酒店行業而言,近些年來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下的現狀,已經給各大酒店集團施加了不小壓力,而疫情則是進一步放大了行業困境。不過,在「寒冬」之下,龍頭企業卻有望迎來整合良機。
  • 華住用15年證明,企業可以成為真善美的社會化表達
    從有地方住到住好,普惠眾生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根據市場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數據,按酒店客房數,目前中國酒店業的連鎖化率僅24.9%,遠低於美國的71.8%和歐洲的38.6%。在2005年漢庭成立時,酒店業的連鎖化率只有個位數,有人用「五星級+招待所」形容當時酒店業的結構。
  • 紐航18年來首次出現虧損,全球航司因疫情損失將達上千億
    新冠疫情已經抹去了該公司上半財年的業績,包括5.41億紐幣其他重要項目在內的稅前法定虧損為6.28億紐幣。稅後虧損為4.54億紐幣,儘管預計還會出現虧損,但該公司沒有對未來一年做出任何預測。「在全球大流行宣布近6個月後,我們現在報告的虧損達8700萬紐幣,這是我們18年來的首次虧損,反映了疫情對我們業務迅速而嚴重的影響。」截至8月25日,短期流動資金約為11億紐幣,包括現金和政府提供的9億紐幣備用貸款。
  • 法國人在麥道夫案中潛在損失約5億歐元(圖)
    該案涉案之巨、影響之廣堪稱歷史之最,連大西洋彼岸的法國人也有近5億歐元的潛在損失。  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29日表示,法國人涉及麥道夫欺詐案的金額約為5億歐元,其中絕大部分是富豪和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普通儲戶的涉案金額只有約4000萬歐元。  法國投資者主要通過其他金融產品投資到麥道夫的基金之中。
  • 【高參要聞】華住、開元2019財報、上海衡山路十二號豪華精選換牌...
    【酒店高參】為幫助酒店人掌握國內外酒店新聞,酒店高參特推出高參要聞新欄目,只花三分鐘,即可在每周五了解酒店業最新格局。第8期1、華住2019年財報:淨利潤達人民幣18億元,同比增長147.1%近日,華住酒店集團發布了該公司2019年全年未經審計財報。
  • 中國第二大酒店華住集團上市前夜遭做空 華住緊急回應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虧損超去年全年淨利潤9月10日,華住集團正式披露赴港二次上市招股書。與受到市場熱捧的農夫山泉不同,華住集團在公開發售階段認購遇冷。此次招股期限為9月11日至9月16日,直到9月14日,華住認購尚不足額。
  • 海底撈虧損9億背後,仍抄底開店300+
    受疫情影響,餐飲業大面積虧損已在預期之中。火鍋的復甦還算比較樂觀。 但經此一疫,「馬太效應」凸顯,強者恆強。比如海底撈虧損背後,仍逆勢抄底開店300+,年底或達1000家門店。 留給其他火鍋商家的機會還多嗎?
  • 打新每手賺612元:昨天剛被指20億造假 華住火速回懟
    863億酒店巨頭今天港股敲鐘!昨天剛被指20億造假,公司火速回懟導讀:以港股9月22日收盤價計算,華住的市值達到約987.3億港元。按照市值計算,華住儼然已在全球前五大酒店之列。第五隻從美國前往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華住集團,在疫情陰霾和沽空報告的雙重壓力下,於9月22日在港交所「驚險」上市。
  • 華住董事長季琦走入直播間 攜雅高CEO共話酒店業重啟大計
    此次直播還邀請了雅高酒店集團主席兼雅高集團董事長兼CEO塞巴斯蒂安路巴贊(下稱巴贊)參與,兩位行業領軍者在直播間中展開對話,圍繞行業所經歷的艱難階段,以及未來發展重啟的展望等諸多話題進行了深度探討。過去的數月中,受疫情影響酒店業經歷了「至暗時刻」。
  • 華住季琦走入直播間 攜雅高CEO共話酒店業重啟大計
    中國飯店協會相關數據顯示,疫情貫穿的2020年Q1季度,全國有74.29%的酒店和民宿選擇直接閉店。2020年前兩個月,中國酒店業因疫情損失超過670億元。在這一階段,華住也因此承受著巨大的經營壓力。2月2日,季琦在員工內部信中坦言,集團每月僅人工成本就高達6億元,如果疫情無法在2-3個月得到控制,華住的資金鍊將因此陷入危機局面。
  • 季琦:酒店業是一項非常好的投資 華住「萬家燈火」戰略不改變
    正是優質高效的產品與服務、全方位的布局與前瞻性的眼光,才孕育了華住持續增強的行業整合與拓新能力。作為酒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先鋒,華住致力於運用大連鎖理念、IT技術手段及網際網路思維賦能酒店行業,包括今年推出行業首創的GOP管理系統,也正是華住踐行用網際網路思維賦能行業的產物。  季琦表示,華住的千城萬店是基礎和基體。堅定推進千城萬店戰略的每一步,都有著不平凡的意義。
  • 後疫情時代餐飲、旅遊行業洞察:從門庭冷落到百廢俱興
    餐飲業:所有人都面臨挑戰3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稱,全國除湖北外的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中小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左右。其中,人員流動、物流運輸、現金流、原材料供應和防疫物資供給,是復工復產的五個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