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華住集團(以下簡稱:華住,NASDAQ:HTHT)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通過郵件向內部全體員工發布《關於疫情的第三封信》。
損失潛在營業收入約38億,開店虧損約25億
信中透露,新冠肺炎疫情至今,華住的經濟損失巨大。雖然疫情還沒結束,但對華住的財務影響極大,迄今為止,華住損失的潛在營業收入約38億,開店虧損約25億。
經初步統計,2020年1月至3月間,華住接待了大量的醫護、防疫人員、醫學觀察、自我隔離客人、企業隔離客人,為抗疫工作貢獻了微薄的力量。華住期望政府出臺政策,減免稅收,減免社保,甚至給其受災最嚴重的企業給予補助。
截止3月15日,華住90%以上的門店已經開業,出租率達到了標誌性的50%(不含徵用門店,假如算上徵用門店,出租率會更高)。華住的下一個目標是70%的出租率,這是一個關鍵性的裡程碑。
季琦表示,「目前華住營業門店的比例和出租率是所有酒店集團裡面最高的,這個時候堅持開店,不是為了利潤,大家都知道,開一天虧一天。而是回歸我們生意的本質:給旅途中的人們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居所。」
明確不會裁員,針對加盟商推出系列減免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季琦在內部信中特別明確了不會裁員。
「華住關愛員工,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體現在實際行動中。首先是不裁員,而且一線員工不減薪。」季琦表示:「我的0薪酬開始,包括華住集團的高層管理者薪酬打折,獎金緩付。我們堅定地承諾不通過裁員來渡過難關。」
如今,疫情已經過了最危險的階段,到了該考慮恢復生產了。季琦預計,由於全球大流行,國際客源會受到影響,但境內方面,政府管制全面放開後,酒店生意應能恢復到接近疫前的水平。
同時,華住針對加盟商推出的一系列減免措施等。在酒店復工復產方面,季琦要求員工積極爭取租金減免、在嚴格防疫的基礎上積極銷售經營,爭取更多單體酒店加盟,強化數位化建設,總部平臺化和戰區下沉的戰略繼續推進、減少冗員。
季琦寫道:「我們可能會損失幾個月的利潤,也會影響到今年全年的業績,但是,還是那句話:沒有打倒我們的力量,使我們更加強大!」
2020新冠疫情下,中國酒店業遭遇「黑天鵝」
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酒店業遭遇「黑天鵝」,成為受疫情影響首當其衝的行業。疫情下,入住率下滑、客戶要求退房退款、暫停預訂等成為不少酒店的現狀。
艾媒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同期及節後旅遊與酒店接待幾乎全部停止,預計損失超過6000億元。
二級市場上,2月3日開盤,在集體恐慌情緒之下,旅遊酒店板塊整體跌幅達到9.54%,而個股騰邦國際(300178)、黃山旅遊(600054)、天目湖(603136)、首旅酒店(600258)、大東海A(000613)等多個股票直接跌停。
在春節前一周,即2020年1月20日―2020年1月23日,旅遊板塊受到疫情的衝擊,表現已經明顯弱於大盤,其中旅遊及休閒下跌10.03%,酒店及餐飲下跌10.29%。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酒店行業屬於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它的投資回報周期長且固定支出多,因而市場抗風險能力不強。在疫情的衝擊下,在停擺或基本停擺的局面下,酒店收入會巨幅減少甚至歸零,對行業小企業,有可能會造成毀滅性衝擊。
疫情不可避免,但其給酒店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為酒店業提供了產品與服務迭代升級的契機。從長遠來看,疫情只是推動中國酒店業加速轉型的催化劑。疫情之下,行業結構調整將加快,行業會向優秀龍頭集中,強者更強,而相對弱勢的企業會提前被清除出市場。
來源: 艾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