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航18年來首次出現虧損,全球航司因疫情損失將達上千億

2020-12-24 澎湃新聞

據英文《先驅報》報導,紐西蘭航空(Air New Zealand,紐航)報告稱,該公司2020財年的潛在虧損為8700萬紐幣,為18年來首次出現虧損,而去年的收益為3.87億紐幣。

新冠疫情已經抹去了該公司上半財年的業績,包括5.41億紐幣其他重要項目在內的稅前法定虧損為6.28億紐幣。

稅後虧損為4.54億紐幣,儘管預計還會出現虧損,但該公司沒有對未來一年做出任何預測。

4.53億紐幣的非現金項目佔其他重要項目的大多數,包括與波音777-200ER機隊在可預見的未來停飛相關的3.38億紐幣飛機減損費用。

紐西蘭航空董事長Dame Therese Walsh表示,該公司正加速靈活地採取行動,降低成本基礎,並迅速轉向擴大國內和貨運服務,以幫助維持紐西蘭經濟運轉。

「在全球大流行宣布近6個月後,我們現在報告的虧損達8700萬紐幣,這是我們18年來的首次虧損,反映了疫情對我們業務迅速而嚴重的影響。」

截至8月25日,短期流動資金約為11億紐幣,包括現金和政府提供的9億紐幣備用貸款。

由於新冠發生前該公司現金狀況不錯,管理層迅速採取行動減少現金消耗,以及紐西蘭解除最初的封鎖後國內需求的恢復好於預期,該航空公司尚未使用備用貸款。

不過,它預計將在未來幾天開始動用這些資金。

從4月到6月,平均每月現金消耗約為1.75億紐幣,包括高於平均水平的退款、遣散費和燃料對衝平倉成本,但這一數字在7月降至8500萬紐幣。

該公司估計,在國際旅行限制依然存在、國內旅行恢復且沒有社交距離要求、以及政府支持的貨運航班繼續運行的情況下,未來平均每月現金消耗將在6500萬至8500萬紐幣之間。

她說,董事會的重點是在一系列潛在需求復甦的情況下,保持公司的資金流。

鑑於航空公司因應對疫情而面臨的財務壓力,董事會決定在2020財年不發放年終分紅。

該公司表示,考慮到紐西蘭航空在紐西蘭經濟和社會中所扮演的獨特而重要的角色,政府最近重申了長期以來的承諾,即維持其在紐西蘭航空的多數股權。

這反映在政府貸款安排上,為紐西蘭航空提供流動資金支持,同時該航空公司通過了一個永久性的解決方案。

「紐西蘭航空正積極與政府合作,繼續評估其資本結構和融資需求。」

紐西蘭航空執行長Greg Foran表示,新冠疫情再次凸顯出該公司的核心力量是其員工及其快速應對變化的能力。

他表示:「無論是機組人員自願被派到不熟悉的地方,應對呼叫中心業務量的大幅增長,還是貨運團隊努力讓紐西蘭出口商與全球市場保持聯繫等方面,我們員工的反應都非常出色。」

他說,由於大量航班被取消和國際旅行的持續不確定性,這段時間對乘客來說特別難熬。

「對於我們處理客戶積分的方式沒有達到大家的期望,我想真誠地道歉。我也要感謝我們的客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耐心。」

在6月和7月,國內旅行需求巨大,特別是皇后鎮這樣的休閒目的地,紐西蘭航空國內航班的運力達到了新冠前大約70%的水平,但由於重新實施警戒級別,這一需求受到了打擊。

「很高興看到我們的國內業務在6月和7月的表現好於預期,因為紐西蘭人再次向我們表明,他們天生就喜歡旅遊。8月份社區傳播的死灰復燃也提醒我們,我們不能自滿。」

他說,與許多同行相比,紐西蘭航空在復甦方面做得更好。

「考慮到旅行限制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這些限制解除後的需求水平,紐西蘭航空目前無法提供具體的2021年盈利預測。然而,我們目前模擬的每一種情況都表明,2021年我們將會虧損。」

紐西蘭航空上一次出現全年虧損是在2002年,當時該公司瀕臨破產。

對Ansett Australia的災難性投資以及2001年9/11恐怖襲擊對航空業造成的影響之後,該公司需要從政府獲得8.85億紐幣的救助。該公司當年虧損14億紐幣,次年虧損3.18億紐幣,但在2003年扭虧為盈,實現利潤1.65億紐幣。

澳洲航空情況也堪憂

澳洲航空(Qantas)上周公布,由於飛機減記和裁員成本以及稅前基礎利潤驟降91%,該公司全年出現27億澳元(合29億紐幣)的稅前法定虧損。

澳洲航空表示,在截至6月30日的下半年財政年度中,由於新冠危機和相關的邊境限制導致旅行需求幾乎全面崩潰,澳航的收入下降了40億澳元。

該航空公司預計,2021年7月恢復國際航空旅行,如果可能的話,跨塔斯曼泡泡會提前實現。

澳洲航空的稅前利潤降至1.24億澳元,預計明年將大幅虧損。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說,預計今年航空公司將因大流行損失1300多億紐幣。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本周警告說,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面臨危險,到10月份聯邦援助用完時,他們將不得不裁員17500人。(來源:紐西蘭中文先驅網/Sophie 編譯 )

原標題:《紐航18年來首次出現虧損,全球航司因疫情損失將達上千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包括西南航空、美國航空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美國航司四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8月,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財報,全球航空業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重創。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2020年將是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平均每天損失2.3億美元。」該協會預測全球航空業2020年預期損失或超過840億美元(約合5932億元人民幣)。這是全球航司有史以來的「至暗時刻」。尤其是美國航空公司,該國四大巨頭半年虧損超過148億美金,甚至比「9·11」後最糟的年份還慘。
  • 國際航協:全球航空業2020年將虧損843億美元
    來源:證券時報網國際航協今日發布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843億美元,淨利潤率下降20.1%;收入預計只有4190億美元,同比下降50%。2021年,收入或可增至5980億美元,虧損亦將減少至158億美元。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從財務表現來看,2020年將是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損失高達843億美元,即平均每天損失2.3億美元。按照今年22億人次的客運量計算,航空公司運載每位旅客將損失37.54美元。
  • 疫情衝擊下全球航空業面臨嚴峻考驗,歐美航司「自救+他救」求生存
    新華社發疫情期間,繁忙的歐美航線失去了往日的風採,訂單數急劇下滑,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9日發布的預測,全球航空業在2020年總計將損失840億美元。即使各國逐步解禁,對飛行的需求有所復甦,2021年將依舊損失近160億美元,客運量仍會較今年萎縮近30%。
  • 疫情或致仁川機場出現17年來首次虧損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4月26日電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每年營業利潤達1萬億韓元左右的仁川國際機場公社,今年將出現17年來的首次虧損。仁川國際機場公社23日表示,預計今年將出現163億韓元左右的營業虧損。2019年,仁川國際機場公社銷售額達2.7萬億韓元,營業利潤為1.2萬億韓元,淨利潤達8660億韓元。仁川機場自2001年開港後,每年航空需求增長6%到7%以上。2004年至去年,連續16年保持盈利。
  • 疫情持續打擊需求 美聯航三季度虧損超預期
    據外媒報導,因疫情持續蔓延,航空旅行業溫和復甦步伐有所放緩,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財務虧空在第三季度進一步加劇,共計虧損18.4億美元。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14日公布的財報顯示,美聯航三季度調整後每股虧損8.16美元,市場預期每股虧損7.53美元;三季度營收同比驟降78%,至24.9億美元,下降幅度超出分析師預期;三季度淨虧損18.4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盈利10億美元。公司表示,疫情對航空旅行業的損害仍在加深。與去年同期相比,航空旅行量下降了65%,利潤豐厚的商務旅行降幅更大。
  • 國際航協: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預計虧損843億美元
    6月10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發布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843億美元,淨利潤率下降20.1%。全年收入預計只有4190億美元,比2019年收入下降50%。
  • 全球航企疫情中掙扎 這家中國航空公司扛住了
    對此,民航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把眼光放到全球,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美國三大航的虧損額度要大得多,達美是美國三大航中虧損最小的,而東航是中國三大航中虧損最小的。美聯航第一季度虧損達21億美元,超過中國三大航虧損總額。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對中美航空市場衝擊的起始時間並不相同。一季度中國航司衝擊更大,而美國航司主要是一季度後期受到較大影響。
  • 「寒冬」下的廉航生機何在?
    在全部7家航司中,作為廉航的春秋航空在此次疫情中虧損幅度最小:2020年一季度,春秋航空實現營收23.84億元,同比減少34.5%;淨利潤虧損2.27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4.75億元,同比減少147.91%。
  • IATA:全球航空業損失將升至2520億美元
    全球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愈演愈烈,北京時間3月24日晚間,國際航協再次更新調整了對行業今年損失的預測評估。國際航協現在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需求(以RPK,收入客公裡計算)將減少38%,客運收入損失將達到2520億美元,同比下降44%。
  • 紐西蘭限制入境客流量 紐航將暫停新國際航班預訂
    Woods在早上的聲明中表示:「上周,我和空軍準將Darryn Webb會見了紐航執行長Greg Foran,討論通過安全可靠的方式,協同管理歸國紐西蘭人的大幅增長。」  「紐航已經同意在短期內暫停新的預訂,同時考慮將每天的抵達旅客數量與隔離設施中的空位保持一致。已經預訂了紐航航班的人仍然可以入境紐西蘭,只要有隔離空間。」
  • 面臨裁員、業務虧損等,日本兩大航司經營狀況因疫情持續惡化
    面臨裁員、業務虧損等,日本兩大航司經營狀況因疫情持續惡化 中新網綜合日本共同社26日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的全日空和日本航空(簡稱「日航」)兩家大型航空公司的經營狀況正持續惡化。
  • 全球首家在疫情中倒下的「載旗航司」 泰航怎麼了?
    泰航因服務優質多年入圍Skytrax航司服務排名全球TOP10。1997年,如日中天的泰航,與德國漢莎航空、加拿大航空、美聯航共同發起組建了世界三大航空聯盟之首——「星空聯盟」。「時運不濟」的隕落進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泰航已於4月暫停了所有國際航線的運行。
  • 因新冠疫情 中國航司三分之二飛機停飛
    民航資源網2020年2月14日消息: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因旅行限制以及新冠病毒引發的恐慌導致乘客數量暴跌,並迫使中國航司大幅收縮運營,中國有三分之二的客運飛機已經停飛。分析師指出,如果病毒繼續擴散,雖然國航、東航和南航這三大航將能夠度過疫情危機,但負債較多的小型航司將比較脆弱。晨星公司分析師 Ivan Su稱:「我們目前處於未知水域中,只要病毒能夠在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內得到控制,國有大型航司將能夠度過難關。」
  • 2020年Q1全球及中國航空運輸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內三大航虧損金額...
    2020年Q1全球及中國航空運輸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內三大航虧損金額均在40億元以上  2020-08-10 16:18:
  • 旅客人數創新低 疫情或致仁川機場出現17年來首次虧損
    中新網4月26日電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KBS)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每年營業利潤達1萬億韓元左右的仁川國際機場公社,今年將出現17年來的首次虧損。仁川國際機場公社23日表示,預計今年將出現163億韓元左右的營業虧損。
  • 國泰航空重組、全球航司自救,航空市場何時復甦
    除了國泰航空,全球航空業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處於水深火熱中,並在想方設法削減成本和「花式」創收。而航空市場的復甦還前路漫漫。相比之下,中國國內航空公司的預期則普遍要比國際航協樂觀,最樂觀者認為年內盈利就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國泰航空重組 全球航司自救 航空市場何時復甦?
    除了國泰航空,全球航空業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處於水深火熱中,並在想方設法削減成本和「花式」創收。而航空市場的復甦還前路漫漫。相比之下,中國國內航空公司的預期則普遍要比國際航協樂觀,最樂觀者認為年內盈利就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全球旅報周刊 | 白雲機場客流量躍居全球第一;疫情令全球旅遊業去年損失1.3萬億美元收入
    >疫情令全球旅遊業去年損失1.3萬億美元收入。1月29日,聯合國轄下的世界旅遊組織(WTO)表示,新冠疫情危機令全球旅遊業在2020年損失1.3萬億美元收入。去年旅遊業的損失相當於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期間錄得的超過11倍,並警告1億至1.2億個旅遊業直接相關的職位可能不保。國際旅客去年減少10億人次,或74%,而首先遭受疫情衝擊的亞洲減幅最大。
  • 負油價時代來了航司有利好?300億虧損還未散去有空姐月薪僅幾十元
    在當前全球原油庫存接近極限,庫存成本極高的情況下,為避免到期之後進行實物交割,許多投資者不計成本拋售。「炒原油爆倉,甩賣3.2億豪宅」的段子在朋友圈流傳。有人損失慘重,也有人視為利好。只是截至目前,許多「便宜」仍停留在概念上,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佔。
  • 全球行業虧損或達...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以來,全球已經有超20家航空公司或破產或終止運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估,全球航空業今年恐虧損840億美元(約5833億元人民幣),營收僅達去年一半。德國服務業工會航空部門表示,這是自2008年、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以後,航空業所面臨的最嚴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