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國際航協今日發布全球航空運輸業財務預期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將虧損843億美元,淨利潤率下降20.1%;收入預計只有4190億美元,同比下降50%。2021年,收入或可增至5980億美元,虧損亦將減少至158億美元。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從財務表現來看,2020年將是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損失高達843億美元,即平均每天損失2.3億美元。按照今年22億人次的客運量計算,航空公司運載每位旅客將損失37.54美元。因此,政府的財政援助對正在 『燒錢』 的航空公司來說至關重要。」
「如果疫情不再出現第二輪擴散,並造成更大面積破壞,那麼航空業最晦暗的時期已經過去。行業復甦的關鍵是全球統一執行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重啟措施,以確保旅客和機組人員的安全。採用有效的接觸者追蹤系統,重啟措施將幫助政府樹立信心重開邊境,而無需要求隔離。這是經濟復甦的重要力量,全球GDP約有10%來自旅遊業,其中大部分依賴於航空旅行。鼓勵人們再次安全飛行將是拉動經濟強勁增長的動力。」 德?朱尼亞克說。
報告顯示,2020年的客運量(按收入客公裡計算)同比2019年預期下降54.7%。客運量大致減半,只有22.5億人次,等同於2006年的水平。 但運力調整不夠迅速,今年預計下降40.4%。同時,客運收入預計降至2410億美元,低於2019年的6120億美元,收入降幅大於需求降幅,反映出航空公司試圖通過價格刺激來鼓勵人們再次搭乘飛機,客運收益率將下降18%。預計2020年的平均載客率為62.7%,比2019年的載客率低約20個百分點。從各地區表現來看,2020年,所有地區都將出現虧損。世界各地的危機狀態類似,運力削減10-15個百分點或更多,需求下降超過50%。
報告預計,2021年,隨著邊境開放和需求增長,行業有望將虧損減至158億美元,淨利潤率下降2.6%。 航空公司進入復甦期,但許多績效指標仍遠低於危機前水平(2019年)。其中,客運總量預計將回升至33.8億人次,遠低於2019年客運量(45.4億人次)。總收入預計達598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42%,但仍比2019年低29%。
「2021年,航空公司的財務狀況仍很脆弱。客運收入將比2019年減少三分之一以上。航空公司預計每運載一名旅客將損失約5美元。損失的減少源自邊境重新開放後旅客數量的增加。強勁的貨運業務和相對較低的燃油價格也將推動行業的發展。 航空公司之間的競爭無疑將更加激烈,將轉化為推動旅行者重返天空的強大動力。2022年的挑戰將是減少2021年的虧損並將之轉化為利潤,航空公司需要償還因這場可怕危機而背負的債務。」 德?朱尼亞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