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辦喪事哀樂響到半夜

2020-12-14 騰訊網

  樓道門前擺滿花圈,樓下放鞭炮,比較隆重的還會在小區內搭靈棚請來戲班……這樣辦喪事的場景在各居民小區並不鮮見,因此引發的哀樂擾民等行為也使不少居民有些反感。小區裡怎麼辦喪事才能既緬懷逝者又能不擾民,引起大家的熱議。

  親人去世,家屬有時會在小區裡辦喪事,這也是正常現象,可是這正常的事,裡面卻出現了不和諧的因素。有人在辦喪事的時候,高音喇叭、慟哭送離去的親人,困擾著附近的住戶。

  「今天是第二天了,我家門前的道路被佔了一半。晚上辦到零點,第二天早上六點多又接著辦。一大早就放哀樂,半夜十二點零散放炮仗三次。今天又放秦腔、豫劇和亂七八糟的民族歌曲,逼得我想報警!」住在幸福路的趙先生說,辦喪事是人之常情,左鄰右舍應該體諒。但辦喪事過於影響其他人的生活,實在讓人受不了。

  上個月,張先生所居住的小區有人辦喪事,說起這事,他很不能理解。「在公用道路上搭個棚,逝者屍體還在裡面放了兩天。雖說死者為大,可小區裡還住著那麼多住戶,晚上還請戲班子敲敲打打,很喪氣。」張先生說,因為聲音太大,家人和孩子幾天都沒有休息好,無奈之下,他還在微博上吐槽這事,不少人留言表示有過相似經歷。

  青東社區開闢專門場地

  一邊是悲傷哀悼過世的親人,一邊是鄰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怎麼做才能兩全其美?咱們不妨來看看漢城街道青東社區的辦法。

  青東社區屬於城改社區,許多居民都是原來的村民,遇到紅白喜事,依然按照傳統習俗來辦。考慮到這個問題,社區專門對此想出辦法。

  「社區門口一側的車棚,平時存放居民的自行車、電動車。如果有居民家過紅白喜事,就會騰出來作為場地。」青東社區主任、書記席彬林說,遇到紅白喜事,農村人習慣在家門口擺宴席,這也是傳統。紅白喜事結束後,主辦的這戶居民還會給小區物業一定的水電費和清潔費。社區這樣提倡,也得到大家的支持。

  辦喪事掌握好度是關鍵

  西安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王智說,在過去,村裡一個人去世了,被認為是最大的事,全村的人都要回來,陝西很多村落都保持著這樣的風俗。下葬是很隆重的事,村裡的人、周邊親戚都會來,下葬、出殯、祭奠、宴席都有儀式。

  而在城市,市民更強調自己的隱私,大家互不幹涉,互不認識,所以在小區裡辦喪事也就成為了一種幹擾。

  「自古以來,中國人還是比較重視生死的,喪葬是比較大的禮儀。」王智說,現在移風易俗,很多喪葬形式都從簡了,也不主張大操大辦。所以在城市居民小區裡辦喪事,最主要是要掌握一個度。再就是,大家都換位思考一下,從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儘量去創造和諧和睦的生活環境。

  本組稿件由記者劉曉雲 實習生趙萌採寫

(西安晚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顏莊鎮狀元溝村:哀樂讓喪事簡辦多了人情味
    大眾網萊蕪5月16日訊 據萊蕪日報報導,「以前,哪家有老人去世了,一個喪事辦下來就得1萬多元,家庭條件不好的,出個喪就會落下很多債務,奮鬥好幾年也還不上這個帳。」鋼城區顏莊鎮狀元溝村黨支部書記曹會明說。  在農村傳統的習俗觀念中,喪事顯得尤為重要,在很多人眼裡,喪事辦得好不好、大不大,成了評價兒女們是否孝順的標準之一。
  • 業主小區門口搭靈棚辦喪事,居民勸阻遭辱罵毆打:半夜都還在敲打
    業主小區門口搭靈棚辦喪事,居民勸阻遭辱罵毆打:半夜都還在敲打眾所周知,人有生老病死,這是人類無法抗拒的事情。而大家都知道,中國人自古以來尊崇死者為大。家裡如果有親人遭遇了變故,對於親戚朋友來說一時之間還是很難接受的,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總是會忍不住潸然淚下。
  • 辦喪事不再設酒席吃飯都吃「大鍋飯」
    現在有村裡的紅白理事會張羅著省多了,一場事辦下來能省不少錢。」3月23日,剛剛給兒子辦完婚宴的濟源市承留鎮農村幹部李紅軍說,「市裡出臺標準後,不僅市民,黨員幹部辦事也更省了。」   李紅軍說的「標準」,指的是濟源市剛剛推出的《文明節儉辦理婚事標準》和《文明節儉辦理喪事標準》。
  • 小區婚喪嫁娶需文明操辦
    為討彩頭鞭炮響不停 「好不容易有個假期,本想早上睡個懶覺,可剛剛五點半就被樓下的鞭炮聲吵醒了」市民邱先生告訴記者,很多市民覺得鞭炮放得越多越喜慶,越響越能帶來好運氣,導致現在搬新家、開新店、結婚都要放鞭炮,一個比一個響。而每到結婚季,鞭炮聲更是少不了。
  • 西安男子地鐵末班車放哀樂嚇壞乘客,網友神評:通往天堂的末班車
    上車之後,這名男子居然在車廂裡放起了哀樂………哀樂聲響起,地鐵上正在打瞌睡的乘客瞬間來了精神,心裡咯噔一下,心想咋回事?午夜響起哀樂?該不會鬧鬼了吧?待乘客緩過來之後發現,哀樂聲原來是這名男子放的,當時可謂是又氣又怕啊;氣的是這名男子居然午夜在地鐵上放哀樂,公共場合這樣做,實在是太不道德了;怕的是這大半夜的放哀樂,實在是太瘮人了,都快嚇死了。哀樂是幹什麼的?
  • 喪事擺花圈不能超過10個,不能擺花籃
    1、倡導婚慶喜事新辦,做到婚禮不求高大上,積極推行婚禮進文化禮堂、集體婚禮、草坪婚禮、旅行結婚,做到形式從新、儀式從簡、方式從宜;2、倡導訂婚節辦,不收、不送或少收少送重金彩禮,減輕當事人禮金壓力;3、倡導婚宴要儉辦,酒店檔次不求好、酒菜標準不求高、辦席規模不求大,做到不鋪張不浪費;4、倡導一般喜事不辦,生日、喬遷、啟蒙、謝師等喜事少辦或者不辦;5、倡導喜事廉辦,不送、不收或少送、
  • 小區樓下辦喪事 女業主說看了花圈睡不著要賠償
    小區裡如果有老人去世,一些家庭會在小區裡辦喪事,在小區過道裡,篷布一搭,靈堂一設,花圈一擺。畢竟逝者已去,而且也就兩三天的事情,周圍鄰居一般都會充分理解和體諒。但也有例外,而且這樣的例外,還是發生在杭州一個新小區裡。
  • 「不辦喪事 不擺酒席 不收禮金」基層老黨員子女主動喪事簡辦降低...
    嶽麓區新聞網1月29日訊(記者 彭毓妍 通訊員 徐利娟)「父親是原核工業七一六礦退休的,是有著64黨齡的老黨員,父親在生前就叮囑我們,自己是接受黨的教育多年同志,不給組織添麻煩,喪事要一切從簡。」面前來探望的社區工作人員,長華社區七一六小區的老黨員謝月松的大女兒說道。
  • 溫州試點殯儀館統一辦喪事 「不允許私設靈堂」是否管的太寬?
    微博截圖10月起,溫州市將試點開展喪事集中辦理服務,作為試點的大南街道、蒲鞋市街道,喪事辦理將統一集中到溫州市殯儀館進行,屆時,兩個街道區域內將不再允許開設靈堂。網友質疑規定不尊重傳統喪葬習俗,市殯儀館有藉機壟斷經營之嫌。也有專家表示,當地民政部門此舉無任何法律依據,集中到殯儀館辦喪事,則屬於強制消費。
  • 夢見結婚和葬禮同時辦 夢見結婚和辦喪事一起
    夢見結婚和葬禮同時辦夢見喪事,自己穿孝衣,預示夢者會心想事成,最近會十分的順利,左右逢源,很容易就達到自己的目標。夢見喪事,可以隱喻著重生,思想或靈魂蛻變進入另一階段,以及戒除了不健康的壞習慣,離開了舊的環境等。夢見結婚,表示這是你心裡的願望,一直希望達成。
  • ...喪事不請吹鼓手,不放高音喇叭, 不「迎祭桌」,不撒紙錢,不扎...
    宿遷網訊 (記者 王豔珅)擺花圈、奏哀樂,甚至搭靈棚、請戲班,這樣的情景在小區裡並不少見。受落後喪葬觀念、習俗影響,在操辦喪事過程中,時常出現擾民等不文明現象。接下來,讓咱們繼續以漫畫的形式,為大家解讀《人情新風「宿9條」》之五,談談「喪事文明辦」的那些事。
  • 喪事簡辦深入人心,諸暨移風易俗蔚然成風
    家屬表示支持簡辦喪事,並和村幹部一起制定了菜單,價格嚴格控制在600元以下。  上餘村作為全市文明傳習20個試點行政村之一,活動開展以來,該村按照市、鎮統一部署,積極開展工作,實時跟進流程,宣傳和落實移風易俗各項政策要求。實施移風易俗後,上餘村共舉行了3場白事,群眾累計節省了約15萬元資金。
  • 夢見外公 夢見外公去世辦喪事是什麼意思
    夢見過世的爺爺是什麼意思夢到死去7年的爺爺,夢裡他剛剛去世又辦喪事沒什麼,很正常,誰都會夢到去世的人,都差不多的,但是很頻繁很異常的話就可能有問題.假如做夢夢到已去世的人,很可能說明她有求於您,夢假如給您很難受的感覺的話,就說明她處境不好要您幫她,怎麼幫呢,就念阿彌陀佛四個字,祈求阿彌陀佛幫助她,要多念。那樣就可以幫到她。
  • 貴州天柱發意見:復婚不準辦酒 再婚僅允初婚方辦
    原標題:貴州天柱下發意見:復婚不準辦酒,再婚僅允許初婚一方辦  近日,貴州天柱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發布該縣規範城鄉居民操辦酒席行為的指導意見
  • 話說農村辦喪事上的「答謝宴」
    在農村,辦一件喪事,是非常勞累的,需要很多人來幫忙,最後答謝一下大家也是很正常的。說起極樂世界,也就是為什麼在農村辦喪事的時候,送完葬還要回來擺宴吃飯,大家很高興的主要原因。雖然我們多數人沒有什麼明顯的信仰,但是我們多數人的思想受到的佛教的影響,相信人去世之後都是去了西方的極樂世界,過得是另一個生活。而且我們常說的是「天堂沒有疾病,沒有痛苦。」
  • 百歲老人離世 家屬簡辦喪事
    7月16日凌晨3時,柳市鎮七裡港社區七前村的百歲老人陳氏去世後,其家人堅持不收人情,喪事簡辦
  • 畫說「宿9條」⑤:喪事不請吹鼓手,不放高音喇叭,不「迎祭桌」,不撒...
    (速新聞記者 王豔珅/文 畢傳國/圖)擺花圈、奏哀樂,甚至搭靈棚、請戲班,這樣的情景在小區裡並不少見。受落後喪葬觀念、習俗影響,在操辦喪事過程中,時常出現擾民等不文明現象。接下來,讓咱們繼續以漫畫的形式,來為大家解讀《人情新風「宿9條」》之五,談談「喪事文明辦」的那些事。據了解,《人情新風「宿9條」》的第五條內容是:喪事不請吹鼓手,不放高音喇叭,不「迎祭桌」,不撒紙錢,不扎紙人紙馬。在前期徵集意見和調研過程中,不少群眾反映當前喪葬事項存在名目多、浪費大等陋習,不僅給自身和親友增加負擔,給別人帶來煩惱,甚至影響市容環境。
  • 安徽巢湖:親人去世,這家人貼出訃告:喪事從簡 謝絕弔唁
    2月14日,巢湖市柘皋鎮西街社區居民彭某母親去世,主動到社區報備,諮詢疫情期間喪事辦理事項,隨後,便貼出一則訃告,上書大意:慈母辭世,遵照國家政策,疫情期間,喪事從簡、不辦宴席,謝絕弔唁,敬請諒解。彭某一家人商量之後,決定只由自家人祭拜,不辦酒席,第二天就出殯火化安葬。出殯當天,現場沒有棚架,沒有哀樂,更沒有禮炮,只擺放著幾個花圈,宴席只有家人和「抬重」的一桌人,悼念儀式一切從簡。據了解,柘皋鎮西街社區有居民3250戶,分片後分為7個網格,以網格化進行管理。
  • 《哀樂》作者:鄧小平追悼會演奏 是最好的一次
    哀樂,中國人最易聽懂卻難以卒聽的音樂。  當人們漸漸開始正視死亡時,便自然會注目到哀樂。  《哀樂》由來話紛紜  大約是那幾天這旋律一直在心頭揮之不去,在班車上,我自然地問及身邊的一位老音樂人:「哀樂的作者是誰」他說:「已經有好幾個人問我這個問題了。這樣吧,我帶你去見一個人。」
  • 延安在行動喪事不設宴 喜事全推遲
    甘泉縣下寺灣鎮龍嘴溝村村民韓戰友一個多月前就給親戚朋友發了請帖,計劃2月6日在家中給兒子辦婚宴。甘泉縣下寺灣鎮龍嘴溝村村民 韓戰友大概請了100來家人,下來就是二十大幾桌,將近三十桌,年前就把人請了。甘泉縣下寺灣鎮龍嘴溝村第一書記 謝易晉我們上門告訴他們,疫情來了,席就沒法辦了,當時老兩口還挺難過的,我們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之後,他們也能理解。村上一直在配合我們防疫防控工作,所以我們也很感動。他們投身加入到我們這個組織來,我相信,我們龍嘴溝的疫情預防防控工作,一定能做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