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在行動喪事不設宴 喜事全推遲

2020-12-19 延安市融媒體中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重於一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陝西省迅速啟動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延安市黨員幹部群眾堅守防控一線,響應市委號召,大家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喜事全推遲,戰疫情保平安,團結一心、同舟共濟,誓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甘泉縣下寺灣鎮龍嘴溝村村民韓戰友一個多月前就給親戚朋友發了請帖,計劃2月6日在家中給兒子辦婚宴。

甘泉縣下寺灣鎮龍嘴溝村村民 韓戰友

大概請了100來家人,下來就是二十大幾桌,將近三十桌,年前就把人請了。

得知消息後,龍嘴溝村第一書記謝易晉找到韓戰友,向他耐心細緻講解了這次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勸說他家推遲舉辦婚宴。

甘泉縣下寺灣鎮龍嘴溝村村民 韓戰友

第一書記也給我們說過,村上書記也給我們說過,說來了疫病了,不能過。我說不能過咱們就推遲麼,請下那麼多親戚朋友,如果傳染上就太多了。

甘泉縣下寺灣鎮龍嘴溝村第一書記 謝易晉

我們上門告訴他們,疫情來了,席就沒法辦了,當時老兩口還挺難過的,我們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之後,他們也能理解。村上一直在配合我們防疫防控工作,所以我們也很感動。他們投身加入到我們這個組織來,我相信,我們龍嘴溝的疫情預防防控工作,一定能做到很好。

散是滿天星 聚是一團火

疫情當前,甘泉縣「第一書記聯盟」63名第一書記提前結束假期,堅守崗位,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全力做好疫情檢測、排查、預警等工作,並通過微信、快手、抖音等方式,發布防疫動態信息,引導群眾科學預防。

年輕的第一書記們為村民守住疫情防線,極具戰鬥力,在幹部群眾中,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兄弟連」。

甘泉縣石門鎮魏家溝村第一書記 崔院強

我感覺我們第一書記能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地發揮出我們「兄弟連」的作用,全面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賈文田是黃龍縣界頭廟鎮小峪村黨支部書記,1月22日他八十歲的老父親去世,面對親人要求和疫情防控任務,他陷入兩難。

父親去世後,有不少親戚打電話要求老人喪事不能簡單辦理,但賈文田卻毅然決定響應政府號召。在微信群向家人解釋後,就和弟弟兩人僅用一天就辦完了父親的喪事。

黃龍縣界頭廟鎮小峪村黨支部書記 賈文田

父親剛剛離世了,現在疫情這麼嚴重,我決定不辦喪事、不擺花圈、不放鞭炮哀樂,明天就簡葬。在外地的親人就不要趕回來了,在黃龍的親人們戴上口罩回來看一眼就走,兄弟姊妹要怪,就怪我吧。

黃龍縣界頭廟小峪村村民 張孝斌

一些得知消息的村民來悼念老人,都被賈支書擋在了門外。

沒有鞭炮聲、沒有嗩吶聲。1月23日一早,匆匆將父親安葬後,賈文田又踏上了疫情防控崗位,開始返鄉人員排查登記、體溫檢測工作。

黃龍縣界頭廟鎮小峪村黨支部書記 賈文田

現在疫情嚴峻,我還是界頭廟鎮小峪村的一位村支書,更是這裡1100多名老百姓的守護者,這個時候,我要起帶頭作用。

相關焦點

  • 喜事不攀比,喪事一碗菜鄆城將移風易俗寫進村規民約
    喜事不攀比,喪事一碗菜鄆城將移風易俗寫進村規民約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德高  「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給農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移風易俗工作力度關乎著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群眾滿意度調查結果不是一串冰冷的數字,背後正反映出老百姓對移風易俗工作的不滿意。   去年,全省移風易俗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後,全市上下把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文明行動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心來抓,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村規民風,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狠打了一場提升群眾滿意度的攻堅戰。
  • 農家從簡辦喪事,不通知親朋好友,不擺酒席設宴,只有10多個孝子
    各鄉鎮各村都積極行動起來,大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對打贏戰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充滿了信心。人民高於一切,生命重於泰山。打贏這場事關億萬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遭遇戰、攻堅戰,要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救治患者;要不遺餘力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要堅持其他工作安排都要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讓路,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防控工作。
  • 俗語:「喜事叫 ,喪事到」,說的有沒有道理?
    在農村長大的人可能聽說過這個俗語:「喜事叫,喪事到」,它的意思大概是:一個人如果碰上別人有喜事來叫你的話,你再去;如果碰上別人家辦喪事,不要等別人叫,自己要主動到,去幫忙。為什麼要這樣呢?下面簡單地探討一下。
  • 倡議:疫情期間 婚事喜事緩辦喪事簡辦
    &nbsp&nbsp&nbsp&nbsp當前是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關鍵階段,為全力支持配合我市打贏疫情防控工作攻堅戰,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文明辦、市民政局聯合寧波晚報,向全市人民發出倡議:疫情期間,婚事喜事緩辦、喪事簡辦。
  • 在農村,婚喪嫁娶都是大事,可為啥喪事總比喜事「熱鬧」?
    在農村,婚喪嫁娶可謂樣樣都是大事,可是這幾年很多人都選擇外出打工,在農村婚喪嫁娶時卻出現了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辦喪事的時候,總是比辦喜事的還要「熱鬧」,這是為什麼呢?很多人有些想不明白,按理說喜事兒,去的人應該更多才是,畢竟還能沾沾喜氣,為啥現實卻恰恰相反呢?
  • 辦喪事不設酒席,每人一碗菜
    日期:[2016年09月08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2] 鄆城縣「鐵規」為婚喪事宜大操大辦帶上「緊箍咒」—— 辦喪事不設酒席,每人一碗菜 「辦喪事沒有菸酒,不設酒席,每人一碗菜……」鄆城縣紀委出臺相關規定,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治理婚喪事宜大操大辦,以優良的黨風帶政風影響社會風氣,使廣大黨員幹部成為社會的「正能量源」,成為良好社會風氣的引領者和先行者。
  • 喜事廉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肥東縣石塘鎮四合村制定10道廉潔菜譜
    不過,在肥東縣石塘鎮四合村,卻出現「喜事廉辦、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等新風氣。該村村委會還向村民推薦「家庭廉潔菜譜」,受到村民的一致歡迎。》》》推薦閱讀:安徽渦陽劃紅白喜事「紅線」:幹部親友隨禮不超過100元走進四合村村委會辦公區院內,記者看到《簡辦紅白喜事、共建美麗鄉村倡議書》和《四合村紅白理事會章程》的宣傳展板。
  • 魏縣倡議: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和集體聚集活動停辦
    中 共 魏 縣 縣 委 宣 傳 部 魏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和集體聚集活動停辦的倡議書全縣廣大城鄉居民:為落實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會議、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相關工作
  • 農村老人常說「喜事叫,喪事到」,有什麼含義嗎?
    在農村辦喜事、辦喪事都有一定的講究,每一種規矩、忌諱、禮儀都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需要嚴謹恪守。關於喜事、喪事也流傳了很多農村俗語,通過簡短、通俗的語言把兩種意義非凡的傳統習俗的規範傳承給子孫後代,小編在此就給大家介紹一則關於喜事、喪事的農村俗語「喜事叫,喪事到」,這句話具體表達了什麼意思呢?喜事叫,如果有人家辦喜事,比如結婚、孩子滿周歲等擺宴設席,主人家發了請帖請你去你才能去,如果主人家並沒有邀請你,那麼最好就不要不請自來。
  • 農村老話:「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啥意思?有道理嗎?
    當然,也不僅僅限於只是喪事,在農村的紅白喜事是很多的,像什麼喬遷、滿月、剃頭等等,當然隨著國家對農村酒席的整治,這些陋習漸漸少了很多,不過結婚和喪事這樣的還是可以存在的。農村的人情世故也是很有講究的。在農村有這樣的說法,叫做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去,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 農村老規矩「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啥意思?為什麼這樣說
    尤其是在20年前,村裡人相互幫忙都是不計報酬的,一般請吃一頓飯就可以了。不過現在基本上很少在看到這樣的事情了,但是有種情況例外。在農村裡現在依然還有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的說法,這算得上從祖祖輩輩就流傳下來的老規矩了,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潮汕民俗民風:潮汕喪事與喜事同時舉行,這是何故?
    婚嫁之日是非常喜歡的日子,在潮汕風俗中,這一天很忌諱說不祥之話和不詳之事,更別說碰到人家辦喪事了,在潮人眼裡,碰上就是不祥之兆,但今天要分享給大家潮汕有一種特殊的婚事,家裡的喪事和喜事是同時舉行,這是有何故呢?
  • 農村老話兒:「喜事可提前,喪事不後補」,你覺得有道理嗎?
    農村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淳樸、善良、實在,而且農村人也是最重感情的,在農村居住的人都知道,不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都爭著搶著去幫忙,特別的熱鬧;對村兒裡的人情禮往看得也特別的重要,不論誰家的紅白喜事,家家戶戶都要去捧個人場,辦事情的人家也要準備宴席來招待大伙兒;可是農村的人情禮往也是有很多說道兒的,對此村兒裡有句老話"喜事可提前
  • 在農村當喜事與喪事衝突時應該先辦哪件?為什麼?
    生老病死是反覆無常,可生活中往往就會出現在喜事中湊巧攤上喪事「不期而遇」,打主人家個措手不及,原來高高興興的喜事被攪得一塌糊塗。這種事在農村雖不多見,但確實也有存在,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沒有拿別人家的痛苦來做素材,只是向大家說說農村遇到這揪心事的處理方法)世間悲慘事莫過於婚事遇喪事這是我們村十多年前發生的一件事:八十多歲的老人是一脈單傳,唯一的一個孫子眼看三十出頭找不到對象。
  • 這些地方關停、停運 | 新華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
    滄州市運河區教育體育局2021年1月14日新華區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喜事緩辦、喪事簡辦的具體標準和注意事項隨著2021年春節臨近,趕在節前操辦婚禮的群眾逐漸增多,因人員聚集導致疫情傳播的風險增大,防控形勢嚴峻複雜。
  • 農村人說「喜事叫、喪事到」,兩者有何區別?老祖宗道出人情世故
    一個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常識不通。舉個例子,老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是有規矩的,若不依照規矩辦事,那麼就會為江湖所不容。此處將「江湖」換成「社會」同樣在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民間中常見的常識性俗語:「喜事叫,喪事到」,兩者有何區別?
  • 結婚,別把喜事變成「喪事」事!
    車禍後新郎被判負事故全責,受損車輛保險公司向新郎索賠車輛損失費約3萬元。12月30日,新郎稱收到保險公司起訴,決定起訴當日參與婚鬧的朋友。這本來好好的一件喜事,一下子就快要演變成公堂上的刀馬相見,到底該說是喪事還是喜事?同樣是在貴州遵義,新郎夏某被幾個朋友扒光了以後,用膠帶纏住嘴,並且將他的手腳全部綁住。
  • 農村風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什麼講究嗎?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風俗就是: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在同一個村裡,某家老人去世了,周圍的鄰裡鄉親不用主人家上門通知,都會趕去參加葬禮,農村人叫做「燒香」,甚至別村的村民也會趕去參加葬禮。但是婚禮就不一樣了,必須要得到主人家的邀請後才可以拿著請帖去參加。這是為什麼呢?有什麼講究嗎?
  • 「喪事」和「喜事」別帶孩子,這幾種地方也不能去,不是迷信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有的家長喜歡帶孩子去各種地方,例如誰家有喜事就會帶著孩子喝喜酒,如果遇見喪事,老人則會領著小孫子或者小孫女兒去吃宴席,為了能讓孩子吃到更多的美食,也不管是不是好場合,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是因為迷信,
  • 農村老規矩:「喜事叫,喪事到」,是什麼意思?是否合理呢?
    文/玉濁清農村老規矩:「喜事叫,喪事到」,是什麼意思?是否合理呢?可能乍一聽不出來什麼,只是覺得比較順口而已,但是卻蘊含著一定的道理,其中有這麼一句話:喜事叫,喪事到,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其實這句話也比較好理解,就是在農村人有人結婚的時候,別人都會邀請村裡的左鄰右捨去參加婚禮,而且也會通過主人家的主要成員去邀請,如果沒有被邀請的,是不能夠參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