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樓街道:喪事「一碗菜」破除陋習樹新風
每人一碗大鍋菜,饅頭管飽,不發煙、限喝酒……這是豐縣孫樓街道群眾舉辦喪事的「通用」標準。 近年來,該街道加速推進殯葬改革,倡導喪事「一碗菜」模式,並把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及其標準寫入《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以點帶面,破除陋習,移風易俗,在全街道樹立了文明節儉的新風尚。
-
辦喪事不再設酒席吃飯都吃「大鍋飯」
「原來紅白事擺酒席,甭管有錢沒錢,都要七涼八熱十大碗,最後浪費一多半。現在有村裡的紅白理事會張羅著省多了,一場事辦下來能省不少錢。」3月23日,剛剛給兒子辦完婚宴的濟源市承留鎮農村幹部李紅軍說,「市裡出臺標準後,不僅市民,黨員幹部辦事也更省了。」
-
喜宴不能超十桌,喪事忙客一碗菜
「是啊,俺兒媳婦訂婚時沒要彩禮,結婚時也不讓大擺,只請了自家親朋,一共擺了6桌酒席,總共花了不到1萬塊錢。」劉繼民得意地回答。 在村裡主管了幾十年紅白喜事的劉恩蛟告訴記者:「以前村子裡誰家有個喜憂事兒,俺們老哥幾個都是忙活好幾天,程序繁瑣不說,鋪張浪費是常事,村民們有苦難言,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是該換換新法兒了。」
-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若論人情世故,農村人絕對是比較講究的。在農村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很少,而人情關係卻錯綜複雜。因為生活群體固定,生活環境也比較穩定,鄰裡之間要麼沾親帶故,要麼日久生情。
-
辦喪事擺酒席撂倒鄉親(圖)
辦喪事擺酒席撂倒鄉親(圖) 喪事酒席 上吐下瀉 遼中縣老觀坨鄉大蘭坨村的王先生在母親去世後,按照鄉間習俗,於7月29日開始操辦喪事。「為了方便,便在離家不到50米的親戚張慶會開的飯店辦席,定了29日晚、30日早上中午和31日早上中午的酒席,沒想到吃飯倒吃出食物中毒來了。」王先生告訴記者,「29日吃飯,第二天就有親戚感覺不舒服,連拉帶吐的。那時來的客人不多,還以為是著涼了,只是吃了點藥。
-
「不辦喪事 不擺酒席 不收禮金」基層老黨員子女主動喪事簡辦降低...
嶽麓區新聞網1月29日訊(記者 彭毓妍 通訊員 徐利娟)「父親是原核工業七一六礦退休的,是有著64黨齡的老黨員,父親在生前就叮囑我們,自己是接受黨的教育多年同志,不給組織添麻煩,喪事要一切從簡。」面前來探望的社區工作人員,長華社區七一六小區的老黨員謝月松的大女兒說道。
-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若論人情世故,農村人絕對是比較講究的。在農村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很少,而人情關係卻錯綜複雜。因為生活群體固定,生活環境也比較穩定,鄰裡之間要麼沾親帶故,要麼日久生情。
-
喪事簡辦深入人心,諸暨移風易俗蔚然成風
,不辦道場,每桌菜餚控制在600元,共節省下42270元。 山下湖鎮:簡設酒席,控制禮金 82歲老人去世,村兩委幹部了解情況後多次前往該戶人家進行說明,極力勸說他們響應政府號召,簡辦喪事。,店口迎來第一場簡辦的酒席。
-
喜事新辦 喪事簡辦 厚養薄葬——山東鄉風民風的蝶變
然而,在山東農村的一些地區,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陋習一度盛行,天價彩禮讓人「娶不起」,豪華葬禮讓人「死不起」,在給農民造成沉重經濟負擔的同時,也影響了社會風氣。 因此,山東連續5年全面實施鄉村文明行動,政府引導、幹部帶頭、群眾自治,移風易俗取得明顯成效。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順應了民心民意,減輕了農民群眾的經濟負擔。
-
杭州這個地方辦喪事,每桌酒席不超過600元
; 辦喪車輛不得沿路遊行,不得停車燒紙點香、不得拋撒紙錢、不得燃放煙花爆竹等; 提倡節儉辦喪,反對鋪張浪費,反對相互攀比,喪事酒席原則上每桌不超過600元。 在之後的喪事辦理中, 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重點呢?
-
喪事簡辦深入人心,諸暨移風易俗蔚然成風
,不辦道場,每桌菜餚控制在600元,共節省下42270元。 山下湖鎮:簡設酒席,控制禮金 82歲老人去世,村兩委幹部了解情況後多次前往該戶人家進行說明,極力勸說他們響應政府號召,簡辦喪事。,店口迎來第一場簡辦的酒席。
-
溫州試點殯儀館統一辦喪事 「不允許私設靈堂」是否管的太寬?
全文2873字,閱讀約需5.5分鐘▲近日,溫州日報一條新聞引發關注,新聞報導稱,溫州將開展喪事集中辦理服務,不再允許私設靈堂。微博截圖10月起,溫州市將試點開展喪事集中辦理服務,作為試點的大南街道、蒲鞋市街道,喪事辦理將統一集中到溫州市殯儀館進行,屆時,兩個街道區域內將不再允許開設靈堂。網友質疑規定不尊重傳統喪葬習俗,市殯儀館有藉機壟斷經營之嫌。也有專家表示,當地民政部門此舉無任何法律依據,集中到殯儀館辦喪事,則屬於強制消費。
-
喜事不攀比,喪事一碗菜鄆城將移風易俗寫進村規民約
,喪事一碗菜鄆城將移風易俗寫進村規民約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德高 「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給農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移風易俗工作力度關乎著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群眾滿意度調查結果不是一串冰冷的數字,背後正反映出老百姓對移風易俗工作的不滿意。 去年,全省移風易俗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後,全市上下把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文明行動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心來抓,將移風易俗內容納入村規民風,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的文明新風,狠打了一場提升群眾滿意度的攻堅戰。
-
【鄉·味】「八碗菜」、「十碗菜」、「十二碗菜」......尤溪民間酒席居然有這麼多講究!你都知道嗎?
尤溪民間婚喪喜慶都有辦酒席,如結婚男方辦娶親酒,女方辦出嫁酒、回門酒;生孩子辦滿月酒或是三旦酒(出生第三天)或五旦酒(出生第五天);老人壽辰辦做壽酒(男女50歲以上方可做壽,未達此年齡的叫過生日),小孩周歲、十歲、二十歲辦生日酒;新建房辦上梁酒和入宅酒。還有喪事要做「頭暝」和「二暝」辦答謝酒等(現在簡化為只辦送殯當晚的「答謝酒」)。
-
鄆城推喪事簡辦:同年去世老夫妻,喪葬費差9倍!
前一個喪事花了三萬,後一個只用了三千近日,鄆城縣鄆州街道蘆莊科村82歲的侯桂榮老人去世,該村紅白理事會全程參與主辦喪事:屍體火化,無棺下葬,直系親屬送葬。午餐「一碗菜」,沒有菸酒,喪事支出不足3000元。這樁白事成為了十裡八村的話題。為啥成為十裡八村的話題?
-
村主任家辦喪事封路擺上百桌酒席
對此,董家埂鄉黨委副書記段有根表示,場鎮上的酒席系董家埂村村主任胡良超家中辦喪事所擺,酒席是胡良超的五妹在主辦,至於是否存在違規行為,還需調查。記者調查鄉黨委副書記證實酒席系村主任家辦喪事所擺根據群眾反映,昨日14時30分許,成都商報記者兩次致電董家埂鄉政府黨政辦了解情況,黨政辦的兩名工作人員均稱,酒席不是村官家擺的。其中一名工作人員還說,酒席是普通老百姓擺的。
-
實拍:江西農村婚宴酒席,每桌才368元,菜式豐盛到你不敢相信
如今說起我們中國的婚宴酒席的話,現在只要是我們中國人的,不管男女老少都吃過。而現在生活都變好了,好多農村的人都搬到了鎮上或是市裡面住了,所以這部分人辦婚宴酒席的話,一般都只能去酒樓或者酒店、大排檔等,因為他們住的都是商品房,哪裡有那麼大的地方請客辦酒席啊,而住農村的就不一樣了,家裡一般的宅基地比較大,這樣辦起婚宴酒席來說那是非常的容易,而且很多年輕人為了照顧老人小孩行走不方便,所以很多還是會選擇在村裡面辦,這樣比較接地氣。
-
百歲老人離世 家屬簡辦喪事
7月16日凌晨3時,柳市鎮七裡港社區七前村的百歲老人陳氏去世後,其家人堅持不收人情
-
溫州試點殯儀館統一辦喪事,「不允許私設靈堂」是否管的太寬?
,不再允許私設靈堂。網友質疑規定不尊重傳統喪葬習俗,市殯儀館有藉機壟斷經營之嫌。也有專家表示,當地民政部門此舉無任何法律依據,集中到殯儀館辦喪事,則屬於強制消費。▲溫州市試點開展喪事集中辦理服務的新聞引發關注。 手機截圖對於喪事殯期、辦喪規模、出殯時間、出殯路線、酒席等重點環節,也提出要加強管理。
-
農村置辦酒席為什麼都是以十個十二個菜居多
農村酒席上,為什麼一般都是十碗菜?其實不只是農村,包括城市,對於追求數字的吉利每個人都有,農村酒席、婚宴,一般也是講究多少道菜來有很好的寓意,發現在酒席之上,八個菜,十個菜,十二個菜的居多,很少有單數的菜餚,追求雙數點菜方式,直至平時到飯店吃飯還會不停的念叨。